處理器性能創新高!Mac系列將迎歷史轉折點

2020-12-13 TOM資訊

2005年,蘋果決定放棄IBM的PowerPC,採用英特爾處理器,與英特爾長達14年的深度合作,如今也到了和老朋友揮手告別的時刻。而據了解,ARM處理器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低的特色。近幾年來,ARM陣營一直試圖進軍PC市場,但其遭遇的最大難題是將目前在Windows系統和應用從支持X86架構轉換為支持ARM架構,但是這對於蘋果來說卻容易的多。

自研M1晶片重點是能效比

有關於M1晶片的規格,在發布會上已經進行了說明,大家想看具體一點的也可移步到我們此前的報導

對於筆記本等行動裝置來說,晶片的能耗比至關重要,蘋果此前也表明,在能耗比極高表現出色的M1晶片加持下,全新MacBookAir續航長達18小時,全新MacBookPro13續航達到了20小時。可讓用戶不接電源的情況下,移動辦公時間更加持久。

性能表現真的挺不錯

在其性能表現方面,也非常之高,來自跑分平臺Geenbench的測試也為廣大用戶揭示了這枚晶片的實際水平:

這款測試型號為「MacBookAir10,1」的產品,據說就是蘋果最新發布的MacBookAir的代號。它的跑分結果為單核1687分,多核7433分。

作為對比,搭載i9-9980HK處理器的16英寸的MacBookPro時鐘頻率為2.4GHz,單核得分1043分,多核得分6863分。

與現有所有iOS設備相比,MacBookAir的M1晶片性能優於所有iOS設備。而與自家的其它行動裝置相比,iPhone12Pro的單核得分為1584,多核得分為3898。而在Geekbench排行榜上,排名最高的iOS設備A14iPadAir的單核得分為1585,多核成績為4647。

與Mac相比,新款MacBookAir單核性能優於其他任何可用的Mac,且多核性能超過了所有2019年的16英寸MacBookPro機型。

而在其GPU的表現上,近日也已有成績露出,碾壓GTX1050Ti:

GFXBench5.0上出現了基於蘋果M1配置的測試成績,在GPU成績中,一同出現的還有GeForceGTX1050Ti的成績。

從實際測試成績看,M1在AztecRuins場景中,HighTier模式測試提高了約21%,CarChase場景和Manhatan3.1中也有大概20%的提高。

綜合現階段的數據,搭載著M1晶片的MacBook在CPU、GPU的性能表現上已經給了所用用戶非常高的期待值。

揭個「小短」

同時,還有一個值得大家注意的一點是,蘋果公司軟體工程的高級副總裁此次提到了Rosetta2代。

初代Rosetta於2006年發布,當時它是為方便從PowerPC晶片過渡到英特爾晶片而出現的。所以Rosetta2的作用為使採用M1晶片的Mac仍舊可以運行x86架構的應用。

Rosetta2可將英特爾處理器編寫的指令「翻譯」為蘋果晶片可理解的命令,Rosetta2的存在主要是作為過渡時期的橋梁存在,讓用戶能在使用蘋果晶片的電腦時候做到跟之前英特爾電腦一樣的體驗。理論上,開發人員無需對其舊應用程式進行任何更改,它將在未來幾年內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有意思的是,微軟在這時也揭了搭載蘋果M1處理器的MacBook的一個「小短」,微軟表示:在目前情況下,若是藉助Rosetta2編譯運行Mac上的原版Office,第一次編譯要花費20秒左右的時間,以等待Rosetta2將代碼翻譯成ARM環境可識別的程序語言。不過,一旦編譯完成,之後的效率就很快了。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況且依照蘋果的風格:蘋果建議開發者儘快將原版Mac軟體轉化為新的通用二進位代碼,那樣M1處理器就能高效識別和運行了。

同時,對於消費者來說,需要注意的是:儘管MacBookAir和MacBookPro同樣是M1處理器,但是二者的差異化是一定存在的。思來想去,庫克肯定會在Air的散熱上給一刀,所以理論上講MacBookPro的性能會比MacBookAir還要好。但是同樣的,全新的MacBookAir如果再次回歸無風扇設計,那對於對散熱噪音敏感的用戶是一件很好的事。

不過縱觀整個PC發展史,PC品牌更換處理器架構並不是一件常見的事情,尤其是在X86平臺已經如此成熟的今天,替換底層的硬體意味著推翻之前耕耘多年的碩果,將之形容為Mac的一次「革命」也不為過。那麼未來Mac應該在什麼方面有更大的變化?

應用層面的改變?

當然除了自研晶片帶來的能效比,操作界面也很重要,早在6月份的蘋果開發者大會上,就公布了名為BigSur的macOS11.0。

這套全新的UI,讓以往大家所熟悉的macOS煥然一新,macOSBigSur借鑑了iOS的許多元素,包括控制中心,通知中心等等,都能看出iOS設備的影子。

macOSBigSur此次有更多的實際使用場景被公布了出來,現在看來,它就是專門為M1準備的作業系統。

Mac為什麼會選擇自研?你以為它在第3層,實際它都到第6層了

一、蘋果這十多年來在為旗下iPhone、iPad和AppleWatch等設備打造晶片的時候積攢下了豐富的經驗,成熟的晶片設計團隊也具備為Mac打造晶片的能力。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目前略顯停滯的腳步給了他們最好的理由;

二、在蘋果的行動裝置上面,我們見到了非常出色的軟硬體結合,但是在Mac上面,這點表現得並不那麼明顯,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使用的通用處理器並不能完整為他們想做的功能提供服務;

三、基於ARM架構的Mac有更好的續航表現,在未來的5G時代中,實時互聯、超長續航會是PC產品的重要競爭方向;

四、蘋果希望通過控制Mac的軟硬體生態,將iPhone的成功復刻到Mac產品線,打造蘋果具有完全掌控力的軟硬體生態圈;

五、蘋果費盡心思的自研晶片,其實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一直以來,PC端和手機端,都是兩座密不透風的堡壘,之間的軟體生態既無法互通,也無法移植。使用ARM架構的處理器之後,蘋果相當於打通了移動端設備之間的壁壘。由於自研晶片‌的底層與iPhone上的處理器相同,這也意味著未來的MacBook可以輕易的移植運行來自iPhone和iPad上的應用,甚至可以在Mac上運行iOS系統;

六、由於處理器是自研的,加上系統也是自家的系統,蘋果可以更好的對macOS進行軟硬體協同優化,體驗優勢對比Windows陣營將進一步拉大。當然,當iPhone、iPad、Mac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更是能實現與智慧型手機的Android陣營和PC市場的wintel聯盟形成差異化競爭,有利於它繼續在這三個市場佔有競爭優勢,獲取高端市場的豐厚利潤。

前幾點是蘋果為消費者所做的改變,而第六點,則是蘋果自己為了自己接下來的十年到二十年的發展所選擇的一條道路。

如果一切順利,蘋果會在兩年之後的新版本macOS中去掉對x86指令集的支持。不過在接下來這兩年裡,蘋果應該還會發布基於Intel晶片的Mac,但也算是末期產品了。

像蘋果這麼換掉自身依賴了十多年的核心部件也少見,基本把風險都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了,這樣的企業,只能是對自己的自研晶片有足夠自信,對未來產品要走的路線有著很明確的定位,也是一種魄力吧。

 作者:趙子琦

 

責任編輯: 4115ZXT

相關焦點

  • iPhone處理器將用於Mac電腦,A系列處理器到底有多強大!
    而蘋果在新MacBook Air的介紹界面就強調「將CPU性能提高2倍,並將圖形性能提高80%,以幫助你增強從網絡瀏覽到玩遊戲再到編輯視頻的所有功能。MacBook Air性能提升到底如何?最簡單的當然也是看跑分。
  • 賽昉科技發布性能領先的RISC-V天樞處理器內核
    中新網12月10日電 隨著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的加速發展,從端到雲,高性能計算的新應用場景對晶片的性能和能效提出了新的高要求。為解決企業在多場景下處理複雜工作負載及高算力的爆發式需求,12月10日,中國領先的RISC-V處理器供應商——賽昉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基於RISC-V的全球領先的高性能處理器內核天樞系列處理器。
  • 蘋果A13處理器性能到底有多高,在性能方面真的非常的有優勢
    蘋果A13處理器性能到底有多高,在性能方面真的非常的有優勢華為處理器其實是自主研發的這一點我們都知道,而且在安卓手機上大多數都是驍龍處理器,當然華為的是麒麟這一點是因為團隊的自主研發,其他的手機並沒有這些功能,很多人都覺得安卓的處理器並不是多好
  • 蘋果芯補完計劃,iOS 終將回歸 mac OS?
    來源:電腦報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國內外有越來越多小道消息都在傳蘋果將為新款 Mac 改用定製設計的 ARM 處理器:《彭博社》曾報導,蘋果可能於今年開始在 Mac 電腦上改用內部代號為 Kalamata 的自研處理器;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新近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更是指出蘋果公司將在 2021 年上半年發布首款搭載 ARM 處理器的
  • 蘋果手機晶片為什麼那麼強,看看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歷史!
    蘋果手機晶片為什麼那麼強,看看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歷史!A4:蘋果處女作,單核45nm Cortex A8核心,研發思路參考了三星S5PC110,僅僅是主頻升高,所以嚴格意義上講這不算蘋果真正研發的成果。
  • 【乾貨】ARM Cortex-M系列處理器產品特性、調試和性能比較
    ARM Cortex-M處理器家族現在有8款處理器成員。在本文中,我們會比較Cortex-M系列處理器之間的產品特性,重點講述如何根據產品應用選擇正確的Cortex-M處理器。本文中會詳細的對照Cortex-M 系列處理器的指令集和高級中斷處理能力,以及 SoC系統級特性,調試和追蹤功能和性能的比較。
  • AMD RX 5700系列顯卡和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上市
    北京—2019年7月7日—今天,AMD宣布基於全新AMD Radeon RX 5700系列顯卡和第三代AMD 銳龍臺式機處理器的頂級電腦遊戲平臺全球同步上市。這些產品將合力將遊戲性能、沉浸式體驗和視覺逼真度推至更高巔峰。AMD Radeon RX 5700系列顯卡重新定義了1440p遊戲的可能性。
  • PC處理器性能排行AMD孤獨求敗;蘋果Mac Pro可選配W5700X顯卡
    【科技犬】魯大師公布了Q1季度PC處理器排行榜。榜單顯示,AMD包攬前五名,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拿下了Q1季度的消費級CPU性能冠軍,是首款跑分超過百萬的CPU。值得一提是,蘋果中國官網顯示,新款Mac Pro即將支持選配Radeon Pro W5700X圖形處理器,配備16GB GDDR6顯存,單個售價為4500元,兩個售價為12000元。AMD推出了新款的Radeon Pro W5700X GPU。
  • 英特爾首次發布針對輕薄筆記本電腦的酷睿處理器U系列和Y系列
    全新第八代智能英特爾酷睿U系列和Y系列處理器閃亮登場,顯著提升當前筆記本電腦和2合1產品的連接能力、性能、娛樂體驗和工作效率:   連接速度:第八代智能英特爾酷睿U系列處理器首次將集成千兆位 Wi-Fi
  • ARM Cortex系列處理器知識點匯總
    ARM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研發微處理器內核架構,然後將這些架構的智慧財產權授權給各個晶片廠商,精簡的CPU架構,高效的處理能力以及成功的商業模式讓ARM公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他迅速佔據了32位嵌入式微處理器的大部分市場份額,甚至現在,ARM晶片在上網本市場的也大有與INTEL的ATOM處理器一較高低的實力。
  • 蘋果A13處理器性能如此之高,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2019年,安卓陣營發布了最新的旗艦處理器驍龍855,一時間A12處理器更強還是驍龍855處理器更強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熱點,反觀蘋果這邊一直都沒有最新A13處理器的消息,而就在今天,外媒放出了2019款的iPhone的性能預測,相比搭載A12處理器的iPhone,新款iPhone在CPU
  • 傳蘋果明年推自研高端Mac晶片,性能超越英特爾處理器
    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劃最早於2021年推出多款自主研發的高端Mac晶片,其性能將超越英特爾最快的處理器。
  • 華為發布 ARM-based 處理器「鯤鵬920」,創造計算性能新紀錄
    、共贏的生態環境,將計算性能推向新高度。華為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表示:「華為在計算領域圍繞客戶價值持續創新;我們預見,隨著智能社會的到來,未來這一領域還將持續增長。當前業務和數據的多樣性帶來了異構計算的需求,長期以來,華為與Intel共同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為ICT產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華為與Intel將長期保持戰略合作、持續創新。
  • 回擊高通 英特爾發布第八代U系列和Y系列處理器
    從其定位上來看,兩大系列處理器主要針對輕薄本和2合1筆記本,擁有更卓越的移動性能和持久的續航時間,可以說是用實際行動回應了高通此前針對PC領域一系列的大動作。  從英特爾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此次U系列處理器和Y系列處理器主要針對連接能力和性能進行深度優化,例如U系列處理器首次集成千兆位Wi-Fi用於輕薄型主流筆記本電腦,可將連接速度提升高達12倍;而基於新處理器的PC性能比5年前的
  • MacBook Air M1詳細基準與性能評測:最適合大多數人使用的Mac
    在該公司三個月來的第三次重大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三臺mac電腦當然適用。15年前,蘋果從powerpc晶片轉向英特爾(Intel)處理器,該公司依賴這種晶片技術已有10多年。當時,該公司正在努力克服其所選擇的技術的局限性。PowerPC在當時將他們帶到了很遠的地方,但它不能提供下一代便攜設備所需的處理能力。
  • 對Cortex-A53處理器的性能分析及特點概述
    ARM Cortex系列的處理一直都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下面則對Cortex系列的產品Cortex-A53處理器進行一個分析。 Cortex-A53處理器,屬於A50處理器的產品,這一系列產品標誌著進一步擴大ARM在高性能與低功耗領域的領先地位,Cortex-A53處理器就是由此誕生的。
  • 最強手機晶片進化史:蘋果A系列處理器是如何煉成的!
    在這12年間,令蘋果自豪的除了iOS系統之外,還有他們自研的晶片A系列處理器。從iPhone 4首發A4處理器開始,蘋果正式走上了自研晶片的道路。從A4到如今的A13,蘋果已經有整整10代的A系列處理器,而今天,集微網將與大家談談A系列的從古至今。
  • 機器學習性能提升480倍!Arm推最新Cortex-M處理器,搭首款microNPU
    其中,Ethos-U55是Arm針對Cortex-M系列處理器推出的首款微神經網絡處理器(microNPU),與Cortex-M系列處理器相配合,能進一步提升機器學習性能與能效。Arm稱,Cortex-M55與Ethos-U55的結合使用,能夠為微控制器帶來480倍的機器學習性能飛躍。
  • ARM CortexA-72處理器詳解_性能如何
    可在晶片上單獨實現性能,也可以搭配Cortex-A53處理器與ARMCoreLinkTMCCI高速緩存一致性互連(CacheCoherentInterconnect)構成ARMbig.LITTLETM配置,進一步提升能效。
  • ARM實時處理器Cortex-R8介紹_Cortex-R系列處理器盤點
    打開APP ARM實時處理器Cortex-R8介紹_Cortex-R系列處理器盤點 發表於 2018-04-23 17: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