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它巨大的體型,蒲扇一樣的大耳朵和長長的鼻子。大象就猶如動物界的重裝甲車,皮糙肉厚,可以碾壓一切正面之敵!作為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物,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它們肆無忌憚的行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南亞、東南亞,甚至我國西南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大象這麼厲害,是不是已經達到無所畏懼的程度了呢?事實並非如此,大象外剛內柔,它們也有忌憚的生物,而且人類已經開始使用這種生物「對付」大象。
在非洲,人類居住區和農田的擴張,導致大象棲息地廣泛喪失、牧草退化,森林、草原連通性下降。隨著棲息地的縮小,大象逐漸被迫與人接觸,這使得大象與人類為生存空間和資源產生的衝突更加頻繁和嚴重,大象經常對當地農田造成踩踏,農作物也成了大象的口糧。
可是如今非洲象在當地已經是保護動物,任何人都不能無端加以傷害,但又不能眼睜睜看著農民的心血付之東流。於是,有關部門想出了一個辦法,在農田周圍建立圍欄,並且在圍欄上懸掛蜜蜂的蜂箱。
這樣做的原因是大象想要進入農田就要碰觸圍欄,圍欄搖晃蜂箱後驚擾出大量蜜蜂,而大象害怕被蜜蜂蟄。
大象雖然皮糙肉厚(一些地方的皮厚度可能達到2.5-3.5釐米),但是在某些區域卻很薄且痛感神經發達,而面對大量蜜蜂的無規律攻擊,大象只能選擇離開。
據介紹當地人在使用這種方法後,非洲當地人驅逐大象的成功率達到約80%!該方法不僅在非洲越來越多的農民中使用,而且在泰國保護區周圍的一些農村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儘管泰國蜜蜂沒有它們非洲表親那麼強悍,但泰國蜜蜂的成功率仍達到約74%。
而在非洲草原上群居著的非洲草原象,雖然沒有動物敢傷害它們,但是對於未成年的小象就沒那麼幸運了。這些小象一旦落單,就會落到非洲獅群的手上,成為獅群的口中食!對於未成年或者體型較小的的非洲草原象來說,獅群是它們最感到害怕的生物了。
在亞洲生活著的印度象,根據觀察發現,在2017年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就有超過6頭大象被孟加拉虎襲擊並殺死,成為它們的食物。而且不分是否成年和是否健康,看來對於印度象來說,它們懼怕的動物非孟加拉虎莫屬。
關於大象害怕老鼠的說法……
或許在動畫裡或者鬥獸棋的遊戲裡確實如此,但是希望大家了解這只不過是一種說法罷了 ,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都說老鼠會鑽進象鼻子最後吃掉大象內臟,老實說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現實裡還從沒發生過類似的例子,其次,就算老鼠鑽進大象鼻子,大象只要輕輕打個噴嚏,或者輕鬆一甩就可以讓老鼠飛起來……
另外,在2006年曾有一家馬戲團對受過訓練的大象進行了測試,記者和馬戲團馴象師將老鼠握在手中,並向幾隻大象展示。結果是被測試的大象「看上去只是很無聊」,「似乎沒有一隻大象在乎老鼠」。
大象具有豐富的情感,「恐懼」只是其中之一,大象的恐懼更多與驚奇元素有關,當周圍有小而快的動物時,大象有時就會顯得緊張。大象很少恐懼某一種動物,但事實證明它們是真害怕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