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慣性思維中,可能覺得寶寶吃的多,長得胖,就一定身體好,孩子的胖瘦已經成為父母衡量孩子健康的標準,如果孩子太瘦,還可能會被別人認為是營養不良,一生病就埋怨孩子吃喝不行,作父母的恨不得把功夫全花在孩子吃喝上。
近日在寶媽群裡談論寶寶營養話題時,又颳起一陣曬娃風。其一位來自廣東的寶媽,曬出自家八個月大寶寶,已30斤體重壓倒性又是一舉奪魁。照片中的寶寶白白胖胖,憨態可掬的樣子特別招人喜歡,兩個臉蛋太胖,都快把嘴巴擠沒了,小胳膊肉乎乎的,像蓮藕一樣胖成好幾節,很多寶媽紛紛取經學習,這位寶媽一下成為群裡的育兒明星。
有這麼多人恭維,這位寶媽特別自豪:自從生下寶寶後,奶水特別多,就像水龍頭一樣寶寶就是喝不完,有時候寶寶喝飽不想喝了,奶水多的還難受,擠出來倒掉又覺得浪費可惜,所以只要自己有時間孩子不是睡覺狀態,就會抱起來餵養孩子,這麼下來孩子八個月就長到30斤。
可這高興勁頭還沒過,就被打擊了。群裡一位育兒專家站出來反駁:還在認為寶寶餵養得好就是健康麼?這簡直對育兒知識的無知。寶寶白白胖胖的自然招人稀罕,可這並不代表孩子是健康的。
孩子每個階段,他們的身高體重都有標準範圍,30斤重是什麼概念,意味著孩子已經到了三歲的年齡了。試想孩子才八個月就要承擔三歲年齡的體重,全身上下的肉已經成了孩子的負擔了,建議去醫院給孩子做個全面檢查。
小編覺得:很多新手上路的寶媽們都崇尚科學養娃,孩子吃喝用都要求環保健康,可他們餵養孩子的觀念還停留在老一輩思想裡,覺得孩子能吃就好,吃得越胖身體更壯實才能更健康,只要孩子能吃就完事大吉了。
其實恰好相反,孩子白白胖胖的看著壯實又可愛,但胖根本不能和健康掛鈎,孩子過胖反而對於健康有影響。
身體太過超過該有的年齡段標準,不僅不健康,全身的肉反而成為孩子的負擔,試想寶寶還小,身體各個器官還未發育完全,尤其是脾胃特別脆弱,吃得太多超過標準,不僅不是孩子的福氣,反而給脾胃增加負擔,長此以往行為成習慣,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身體發育。
其次太胖可能還會間接地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就好比八個月三十斤體重的寶寶,正常八個月寶寶已經學會坐立,學會獨立拿東西,若是扶牆還能走上一小段,這個階段他們的手腳配合能力越拉越好。
可孩子太胖身體成負擔,他們想要坐立,可一身肉不允許,不能像同齡寶寶一樣活動,只能坐著或者躺著。當孩子發現自己和同齡人不同時,心裡多少會有些變化,從而可能會間接影響智力。
總的來說,餵養寶寶不是越胖越好,一味地讓寶寶吃得白白胖胖的,這也算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你愛吧,寶寶出了白白胖胖可愛點,實際上對他們沒一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