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本公眾號文章分類目錄,點擊標題文字可打開分類文章列表:
安裝卸載 異常、退出 文件及輸入輸出 基本操作技巧 設置及相關問題 界面和顯示 快捷鍵 視圖設置和調整 圖層管理 顏色 線型 字體、文字樣式和文字輸入 標註、引線和標註樣式 坐標系、坐標輸入定位 對象捕捉 選擇及組 二維繪圖 多段線 表格 圖塊、屬性塊、動態塊 填充 複製粘貼 三維建模 圖形編輯和修改 布局和視口 外部參照 光柵圖像 列印輸出 查詢及提取數據 心得及綜合技巧 工具及插件 圖庫及相關資源 二維練習圖 三維練習圖 CAD基礎練習(1-30) CAD基礎練習圖(31-64) CAD基礎練習圖(65-100) CAD進階練習圖(1-30) CAD進階練習圖(31-61)
有人問圖形縮放後怎麼保持尺寸不變,圖形縮放後尺寸肯定變了,我想他的意思應該是縮放後標註出來尺寸不變,這個其實不難,只要合理設置標註樣式的測量單位比例(或稱線性比例)。
還有人問我:怎麼修改標註尺寸的比例因子?這個問題讓我有點不知怎麼回答,因為標註的比例因子不止一個,而是有兩個,分別是標註特徵比例和測量單位比例,其實之前已經發過文章介紹過這兩個比例,估計還有不少人不清楚這兩個比例的作用,這裡再給大家簡單講一下。
CAD中標註值和實際測量值不一樣怎麼回事?
為什麼CAD中同一個尺寸用不同的樣式標註的數值不一樣?
什麼是CAD的標註特徵比例?應如何設置?
什麼是CAD的標註測量單位比例?
所謂的標註特徵,指的就是標註的箭頭、文字、尺寸線,標註特徵比例就是控制這些元素的大小的,如下圖所示。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當標註特徵比例不同時,標註的值沒有變化,但文字和箭頭的大小隨比例不同產生了變化。
CAD為什麼要提供這個標註特徵比例呢?
這主要是考慮列印出圖的需要。圖紙上的標註都是有明確的規定的,比如標註的字高要求是3mm,箭頭的長是5mm等等,不管你用什麼比例列印,最終列印出來的標註這些特徵的尺寸都應該是相同的。在設置標註樣式的時候,就可以按照規定設置字高、箭頭等尺寸,然後根據出圖的比例設置標註特比例,比如要1:100出圖,就將標註特徵比例設置為100,1:50列印,就把標註特徵比例設置為50。很多設計人員會設置多種標註樣式,標註名稱改為類似DIM100、DIM50,然後分別用在不同比例的圖紙中。
CAD設置標註樣式的基本操作
為了滿足多比例布圖的需要,高版本CAD的標註還增加了「注釋性」,也就是一個標註可以設置多個特徵比例因子,特徵比例因子可以自動匹配布局中視口比例或空間比例,注釋性的講解請看下面的文章。
CAD的注釋性是什麼?怎麼用?
在使用同一個標註樣式時,可以通過設置全局比例因子:dimscale變量,可臨時改變後面新建標註的標註特徵比例。
最後總結一下,通過特徵比例可以根據列印比例的需求快速調整標註樣式。
二、測量單位比例
比如要畫一張1:100的建築圖,如果想按1:1的比例列印,那就不能按1:1的比例來畫圖,畫圖的時候就需要將尺寸縮小100倍,比如3000寬的房間要畫成30,但標註的時候仍需要標註成3000。這種情況畫圖和編輯都比較麻煩,我還是建議按1:1畫圖。但有些情況下卻沒法按1:1畫圖,比如在一張1:100的建築圖中有時會插入1:10或1:20的大樣圖,這些圖不得不被放大10倍或5倍,但也仍要標註實際的尺寸,利用測量單位比例很容易就可以解決。
測量單位比例又叫標註線性比例,相同長度,不同測量單位比例標註效果如下:
標註樣式的測量單位比例在主單位選項卡中,如下圖所示。
我們注意這裡有一個選項:僅應用到布局標註,這個有什麼作用呢?
我們將光標停留到上面會看到一大段提示,估計看了也不太明白。有些設計人員在模型空間裡是按照1:1繪圖的,但會在布局的圖紙空間裡進行標註。
如果在布局的圖紙空間通過捕捉或選擇對象來標註視口內的圖形,默認狀態下標註是關聯的,圖紙空間標註的尺寸值是和模型空間中標註值是一樣的,實際上標註會自動設置一個測量單位比例,如果用LI查詢可以看到這個值是負值。
如果標註沒法關聯,圖紙空間標註的值會自動乘以視口的比例,比如說圖形尺寸長3000,視口比例是1:100,那麼標註的尺寸將會是3000/100=30,如果此時希望標註的值與模型空間中的值一致,就需要將測量單位比例設置為100,然後勾選「僅應用到布局標註」。
選中標註,在特性面板(CTRL+1)中找不到測量單位比例,因為這裡翻譯成了標註線性比例,如下圖所示。
如果要臨時改變標註的測量單位比例(線性比例),可以直接設置變量:DIMLFAC的值。
最後總結一下:
單純理解標註的這兩個比例並不難,但如果跟注釋比例、布局視口比例等一些其他比例放到一起,要想將他們之前的關係弄清楚確實不太容易,需要自己多嘗試,設置不同的參數,對比觀察一下效果。
CAD中用到的各種比例
不知道看過上面的文章後,你是更清楚了還是更糊塗了?!
以上技巧適用於AutoCAD及浩辰CAD等類似的CAD軟體。
微信公眾號文章已精選成書,由鐵道出版社出版。噹噹和京東已上架,請大家支持!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29192.html
https://item.jd.com/1297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