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際社會組織學大師、巴黎政治學院MPA項目主任埃哈爾·費埃德伯格
成立於1871年的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 Po)是法國著名高等學府,從這裡畢業的學生中包括多位影響了法國、歐洲乃至全世界的精英人物。巴黎政治學院公共事務管理系(MPA)主任埃哈爾·費埃德伯格教授4月初對北京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訪問,在此期間接受了中國日報網的採訪。
巴黎政治學院可謂「法國政府高官的搖籃」,蓬皮杜、密特朗、席哈克、薩科齊這些掌管法蘭西最高權力的政治領袖都曾在這座「黃埔軍校」式的精英學府裡深造。公共事務管理專業是巴黎政治學院的王牌學科,目前負責MPA項目的系主任埃哈爾·費埃德伯格是傑出的奧地利裔法國組織社會學大師。他曾長期擔任法國組織社會學研究中心主任,並為法國及歐洲眾多企業擔任顧問,在國際學術界也享有盛譽。
我們的採訪在北京東三環一家有名的素食餐廳裡進行,費埃德伯格教授看上去一點也不像快到70歲的老人,言談舉止間流露出法國紳士的淡雅。他每年至少來華兩次,這次春天到北京是為了面試其MPA項目的中國申請者。多年來訪華時的所見所聞讓他對中西方政治學教育和職業政治家的培養有了自己的觀察。
雖然在中國很少有大學生會將政治學當成填報專業的首選,但是在西方社會,接受專業政治學高等教育對立志成為職業政治家的學生來說非常關鍵。費埃德伯格教授認為,知道什麼是政治是職業政治家最重要的特徵。「他們需要懂得選舉,要學會怎樣討論、談判、協調、討價還價、妥協、調解、將事情安排井井有條。優秀政治家還能夠將彼此矛盾的各方拉到一起,然後給出現實的解決辦法。這些素質在政府組織的培訓中並不充分。」
巴黎政治學院校園
巴黎政治學院的MPA項目在歐洲具有極高的口碑。在費埃德伯格教授看來,能夠讓MPA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是巴黎政治學院在教學理念和實踐中都著力於解決國際公共事務的三個現實性特徵。首先,公共事務管理並非僅僅局限在政府管治這一話題,其內容和適用領域其實要寬泛得多。這一學科的核心是通過共同協作行動來解決各種複合性問題,也意味著需要跨越私人領域、非政府組織和政府職權機構。這也可以很好地解釋巴黎政治學院的畢業生中為什麼既有多位法國總統和總理,也有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和法航總裁以及大量法國商業精英。
其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很多所謂的國內問題實際上都超越了一國的範圍,因此必須用國際視野來重新構建國家問題,G20機制的確立就是非常好的例子。最後,注重實踐。費埃德伯格表示:「有的學校過於強調理論教學和分析邏輯,這樣的培訓會讓學生忘掉怎樣在現實環境中讓這些理念真正發揮作用。怎樣在現場解決問題、怎樣去執行和實施這是我們的重點。」
除了跨領域、強調國際視野和注重實踐的特徵外,國際化的交流和培訓也是巴黎政治學院MPA項目能吸引大量海外申請者的重要原因。費埃德伯格教授領導的這個項目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相關院系都建立了深刻的戰略關係,在課程設計、師資力量、培養交流生等方面已經有了清晰的勾畫和有機制保證下的合作實踐。
巴黎政治學院的MPA項目從2005年開始對華招生,對象為有一定工作經驗、有意繼續深造的專業人士,全程採用英語教學。整個兩年的學習期間,除了由知名學者和各行業資深從業者的授課外,學校還與眾多組織和機構建立了合作,共同設置各類實際項目,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進行實戰練習,學校每年還組織學生到世界各地進行實地考察。
前幾批學生基本來自金融領域,學成歸國後在中央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等國家級金融機構都有亮眼的工作表現。近年來,中國申請者也出現學科或職業背景越來越廣泛的趨勢,除了金融和政府領域外,也有在新聞傳播、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等領域工作的經驗。
更多信息請訪問巴黎政治學院的官方網站。
巴黎政治學院簡介:
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成立於1871年,在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和歷史學四大領域享有國際盛譽。目前在校學生1萬人,40%來自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學校與全世界350多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北大,清華,復旦,哥倫比亞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早稻田大學等。
學校設有本科,研究生,博士,以及繼續教育。碩士階段社有公共事務,傳播學,市場營銷,市場調查,歐洲事務,國際事務,可持續發展,財政,金融,經濟學,歷史,MBA等。
在學校眾多的畢業生中,不乏知名人士,如顧拜旦,克裡斯蒂安·迪奧,前聯合國秘書長加利,法國總統席哈克,薩科奇,密特朗,蓬皮杜,現任法國總理,外長,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法航總裁等都畢業於該校。
(董瑋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