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第一份工作沒選好,一年換了3份工作

2020-12-25 騰訊網

前幾天,有朋友跟我說:

「我現在準大四,即將找工作,很怕自己選錯工作,不僅專業不對口,還學不到東西...」

我認為,在選擇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先問自己幾個問題: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考慮完這些,再考慮行業和崗位,你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個清楚的規劃。

01

那些選錯第一份工作的人,

後來都怎麼樣了?

@ 雅欣:工作一個月,我選擇辭職考研

大四那年,選擇了考研,以至於錯過了秋招,春招的時候可選擇的企業已經很少了,最後去到了一家廣告公司寫文案。

考研的時候有多苦多累,都挨過來了,但是在廣告公司的這點折磨,我卻一點也受不了,受不了苦心編寫的成果被甲方肆意否決,受不了沒日沒夜地加班卻拿著微薄的薪水。

後面又換了兩家廣告公司,都是待了一個月就辭職了,現在在備戰考研中,也許這才是適合我的道路...

@ 小胖子:銀行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光鮮

讀的是金融專業,大學玩了四年,感覺沒學到什麼,後來隨大流進了一家國有行做櫃員。坐在櫃檯,西裝筆挺,表面上是光鮮靚麗,實際上每天重複著機械的動作,還要忍受各種奇葩的客戶的謾罵,每一天都在消磨自己的熱情,摧毀自尊和驕傲。

二月份開始改革,取消了櫃員崗,搞指標考核,人人上陣營銷 ETC,身邊同事一個個跳槽了,考教師的,考公的,每少一個人,我們剩下的人壓力就越大。已經辭了,在走流程。

@ 文文:我就是那個一畢業就去了小縣城的人

畢業後,去了廣東某小縣城的一家房地產公司任職,每月到手有6000,還包吃住,在當地算是高收入人群了,每天划水摸魚度日。但現在一想,著實是划不來,我從外省三線城市考上廣州的大學,現在又去到了十八線小縣城。

賺了些錢無處可花,沒有人可以交流玩耍,習慣了大城市的生活,無法適用這份安逸。現在最擔心的是消耗青春,在這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自己沒有人脈資源,晉升無望,將來回到廣州,可能毫無競爭力,現在一直在伺機跳槽。

@ Fiona:新聞專業畢業,後悔做了新媒體

大學時去報社實習過,體會到報社古板的作風,實習還沒有工資。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是應聘一家新媒體公司,輕輕鬆鬆就通過了。風生水起的新媒體,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所學到的專業知識,根本用不上,新媒體行業不算傳媒,而是營銷行業,進入的門檻很低。身邊並沒有那麼多人隨隨便便就年入百萬,更多的是浮躁和吹噓。換了兩份新媒體公司的工作,現在想回到傳統媒體行業,卻發現門檻很高,回不去了...

02

第一份工作究竟有多重要?

對於我們這批年輕人來說,人生有兩個重要的分叉口,一個是高考,決定了我們能學什麼專業,能考什麼大學;另一個便是第一份工作的選擇,也是你的同學和你拉開差距的加速點。

一次正確的選擇,大於百倍的努力;一次錯誤的選擇,要讓你多走十倍彎路。

選錯第一份工作的同學,可能接下來的步子都將走得艱難。

選錯第一份工作,已然耗費了我們的青春,讓我們投入了一定的沉沒成本,這時候要更換工作,就要放棄前面的付出;失去應屆生的身份,意味著選錯第一份工作的同學,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如何選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似乎無從下手。但以下幾個大方向,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也是所有人都反覆糾結的。首先把以下角度考慮清楚了,才能做好更細化的選擇:

03

道理我都懂,

但第一份工作究竟該怎麼選呢?

1、關於考研和就業的選擇。

如果選擇了就業,就不要再想著去考研,一心不能二用,一邊參加校招一邊考研的想法是錯誤的,很可能兩邊都耽誤了。

不過,如果有機會、有條件繼續讀書的話,還是建議多讀書,更高的學歷意味著更多的選擇,人生的視野也會更有高度,結識的人脈層次也更高。

2、關於體制內和體制外的選擇。

在中國,從某種角度來說,工作就是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區別。其實真的沒有哪個好哪個壞之分,只有合適與不合適。

如果你認同這種觀點:「通過考試就能得來一份中等收入的穩定工作,還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性價比是最高的」,那麼你可以去體制內。

如果你有自信能憑自己的努力在當地獲得一份中等收入和社會地位,那大可不必 「屈居辦公室喝茶看報紙」 。

3、關於城市選擇。

按照中國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去大城市是大多數年輕人的選擇,在大城市生活水準會更高,眼界和圈子會更廣闊,可以選擇的行業和機會也更多,個人的提升會更快;大城市是相對公平的,個人的能力更能得到體現,因為大家都是普通人,那些非常不公平的事兒,咱們都接觸不到。

4、關於行業的選擇。

雖然說要找準風口,但並不是傳統行業就不好,新興行業就一定是遍地黃金,也有很多新興行業只是曇花一現,比如共享經濟,所以要考慮行業的生命周期;要考慮這個行業創造的價值究竟有多大,是創造了真金白銀還是泡沫?

而且,無論是什麼行業,都要考慮自己能否進入到頭部,畢竟,目前還沒有哪個行業是既低門檻又可以人人躺賺的。

5、關於大公司和小公司的選擇。

大公司、小公司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但我還是勸大家一畢業優先選擇去大公司。主要基於兩點,一是大公司有完善的運行機制,而小公司的運作和發展,更依賴於個人即老闆,這就意味著選擇小公司踩雷的可能性很大。

大公司是經過市場檢驗的,一些你認為不合理的東西,可能是你的問題,但在小公司,你認為不合理的東西,可能就真的是老闆個人的問題;再者,即使選擇大公司、小公司都有可能踩雷,但是在大公司踩雷了你還可以換到另一家大公司,或者小公司,但是在小公司踩雷了就沒那麼幸運了。

6、關於崗位的選擇。

從個人職業發展的角度來說,選擇崗位,起點可以低,但將來要能朝這三個方向走:管人的、管事的、管錢的,這三樣是絕大多數公司的核心,CEO(執行長) 往往是三樣都得懂。

管人的,將來有成為管理者的潛力;管事的,這裡的事指的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將來可能成為 COO(首席營運官),CTO(首席技術官);管錢的,CFO(財務長),很多公司的 CEO 往往是 CFO出身。

當然,如果你並沒有這麼宏大的目標,那麼選擇崗位就考慮這四點:能否提高收入水平、能否提高業務能力,能否打開眼界,能否積累人脈。

最後說一句:職業選擇是自己的事,決定你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一定要慎重選擇;可以聽取他人的建議,但要兼聽各方意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作出定奪;很重要的一點,不要盡聽父母的,父母是為你好,但並不能保證你好。

選擇是自己選的,幸福是自己給的

相關焦點

  • 畢業第一份工作沒選好,導致我一年換了三份工作...
    各位「奶粉」好,我是奶爸~又到了一年的七月,2018屆畢業生已經工作一年了。
  • 「我,985畢業的應屆生,1年換了3份工作」
    很多應屆生在苦惱自己可能選錯了第一份工作,在糾結要不要換一份工作,或者轉行。一直猶豫不決,不敢辭職,又充滿煩惱。今天想跟大家談一下,如果覺得自己選錯了第一份工作,應該如何去面對。平時正常上下班,工作很閒,上班處理一下文件,玩一下手機,很快又到下班時間了。感覺自己像個退休青年,想換一份工作。
  • 畢業一年,換了8份工作,沒合適工作,要不要將就?
    例如,家庭情況差一些的人,會認為工作就是為了生存,為了清晨新鮮的麵包和牛奶,為了提升物質需求;家庭情況少好一些的中產階層的人,會認為工作就是為了填補乏味無趣的時間,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歡樂、成就感要比單純得到金錢回報更誘人;最後家庭情況富裕的人,會認為工作是一項使命
  •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做了多久?為什麼辭職?
    新一輪的畢業季即將來臨,那些嫩到可以掐出水的應屆生們即將要迎接人生中的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工作了。畢業那年,我們披荊斬棘、遇魔殺魔、擠過擁擠的獨木橋迎來的第一份工作,到底做了多久?又為什麼辭職?@penny-pong/有著翻譯夢的職場菜鳥實習算麼?
  • 瀟灑問答 |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怎麼選?
    怎麼叫錯了呢?因為我是學了播音主持嘛,那其實咱們都會認為學什麼就應該先幹什麼,要不這四年就白費了,所以我就播了半年的新聞,然後才轉行做別的工作。我不知道你作為大學畢業生是處於哪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就是你現在急需找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活下來。
  • 「選錯第一份工作,我浪費了整整3年...」
    對應屆生來說,第一份工作決定未來3-5年的發展。但第一份工作,實在太容易出錯。
  •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重要嗎?
    為了加深校友間的交流 真 · 學歷人均985 溝通欄目 【畢業茶話會 本期主題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重要嗎?
  • 月薪2w螺絲釘 vs 月薪4k潛力股,第一份工作到底該選哪個?
    隨著時間的推進,各種校招秋招的補錄擴招信息聲音開始逐漸減弱,而僧妞在後臺卻收到很多問題:在自己第一份工作時該怎麼選?尤其是在這多災多難的一年,往哪投簡歷已經成為眾多校招黨,秋招黨等最頭疼的問題。又到了每周見面的時間了,這裡是僧妞有約。
  •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應該怎麼選擇?
    畢業當前,不少輔導員都會跟應屆生反覆強調:不要挑三揀四,先就業,再擇業。關於這件事,目前的觀點劃分為兩個流派:一派認為這是學校為了保證就業率才用的一套說辭,不可信;一派考慮到個人經濟狀況,認為在沒找到喜歡的工作時,應當先有生活保障。所以「先就業再擇業」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又該如何選擇?
  • 「被第一份工作弄垮的中國大學生」
    想要找份好工作,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行業、不清楚自己適合什麼崗位,感到很迷茫...臨近畢業,秋招失利,不想春招重蹈覆轍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與不少同學對第一份工作讓自己「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的瑰麗幻想截然不同,現實中,很多人第一份工作的現狀往往是下面這樣的:入職後發現工作不盡如人意,感覺自己被HR欺騙了湊合著開始了第一份工作
  • 985畢業的我變得平庸,是從選錯第一份工作開始的
    「都怪我,要不是第一份工作沒選好,好讓自己不那麼焦慮;另一方面這份工作最好不那麼忙,這樣好有業務時間備考公務員。,但幾年之後陳寧再找工作,難度無疑比剛畢業那會兒大了很多!同樣對自己本專業無感的小雲畢業後既沒有考公務員,也沒有聽從家人安排找個穩定輕鬆的工作,而是瞄準了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因為戰略布局的需要,正好那家機構需要在小雲所在的城市布點,於是小雲就成為新教學點的一名課程銷售人員。 頭兩年,小雲特別辛苦也特別拼,經常晚上加班到十點半之後才回家,父母家人勸她不要那麼辛苦,但小雲認為這是她自己選定的方向,而且每個人追求不一樣,不管別人怎麼想,她是不會輕易換的。
  • 答問丨如何選擇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第二份工作?第三份工作?大學生要不要創業?
    @獨釣寒江雪:桃子姐,你認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應該如何判斷自己適合做什麼行業?非要從事本專業的才算沒白學嗎?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答: 首先我想說,第一份工作重要嗎?個人認為非常非常重要。別聽那些「先就業再擇業」的P話,打個比方,這就好像「先嫁人再選孩兒他爸」一樣,不靠譜。
  • 畢業季你的第一份工作不代表一輩子
    FIRST JOB ▼話說第一份工作,好緊張啊是不是!今天來聊如何擇業吧。|公務員=鐵飯碗?|現在大學生考公務員的熱潮好像沒有以前那麼狂熱,但這個選擇依舊是很多父母心目中最好的歸宿,他們那個時代經歷過改革開放、下崗大潮,體制內就代表金飯碗,一輩子不憂柴米。
  • 第一份工作該幹多久?
    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前程似錦的產品經理第一份工作無奈做了運營以後還有救嗎?貓眼運營大美保險公司總助3個月因為總經理老找我去他辦公室,給我講黑格爾,大冬天不關窗戶,老幾把傻逼了早早領導菜頭客服+銷售1個月部門解散大美領導初戀你根本不懂愛情沒有一個和現在工作相關的他們第一份工作
  • 你的第一份工作多久換的? 70後4年才換 80後3年半
    第一份工作,70後4年才換,80後3年半,95後……  「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會換,80後是3年半,90後為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7個月就選擇辭職。」  ——全球職場人士社交平臺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稱,不同年代的人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代際遞減的趨勢。
  • 第一份工作,薪資多少算正常?
    月薪3k,房租2.3k,原以為賺錢了就能滿足自己的購物慾,現實卻是一邊被迫接受家人對我獨自來深的不理解,和對我低工資的冷嘲熱諷,另一邊還得厚著臉皮找爸媽借錢繳房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年國慶。當時和男朋友異地,當他提議要從山東來深圳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不是「我終於能見到你了!」而是毫不猶豫地回應,「我沒錢,你還是不要來了。來了你就自己出錢吧。」
  • 第一份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雨農壓力好大。任何一份看似低門檻的工作,不同人去做,天差地別。我不相信一個把低門檻工作做得平庸的人,能在一個高門檻的工作中做得出色。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無論是認真勁還是敷衍病,都會在第一份工作中就顯形。永遠不要降低對自己的標準,即便是在第一份最簡單的工作裡。
  • 因為選錯第一份工作,我的年薪少了50萬...
    有些人畢業2年,月薪3W,有的人工作12年,月薪3K;加班做方案的總是你,升職加薪的總是別人;明明已經很努力,但是工作還是沒有突破;換過很多工作,依然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有時候,並不是職場不公平,而是你還沒找到屬於你的位置。
  • 畢業三年換了十份工作:年輕人,哪有什麼工作是十全十美的
    「老師好,我畢業三年了,已經換了十份工作,現在又想辭職了,有點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而絕大多數人都贊同工作不能勤換,否則無法在一個領域深耕,更不可能做出一番成就來。年輕小夥說他無法長期集中注意力,做過文案策劃,做過銷售,最短的工作一個禮拜,最長的工作不到一年。現在想著去做主播,所以想辭職。其實這樣的困惑在很多年輕人身上都有體現,頻繁的換工作,總是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 第一份工作 | 迷茫?選擇困難?一起來分析!
    那麼,初入社會,大家又是怎麼看待和選擇第一份工作的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心中早已有不同的答案。讓我們看看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領英數據顯示,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越來越短。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90後就突然驟減到一年半,而95後更是平均就職7個月就會選擇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