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稅清費、普遍減負支持河南煤企

2020-12-17 大河網

    從今年7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行資源稅改革,清費立稅、從價計徵,這是繼營改增後,我國又一項重要財稅制度改革。我省之前已試點煤炭資源稅和稀土、鎢、鉬的資源稅改革,從試點情況看,改革起到了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優質企業獲政策「紅包」的作用;長遠來看,更將起到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現綠色發展的目標。在資源稅全面改革一個月之際,本報記者通過走訪典型企業,探討資源稅改革為企業帶來的變化,及對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

    □本報記者趙振傑

    從2014年12月起,我省以2%的最低稅率,開始試行煤炭資源稅改革。同時,在全省範圍內,統一將煤炭資源補償費率降為零。一年半過去了,改革是否實現了「清費立稅」的目標?企業負擔到底有沒有真正減輕?面對煤炭業持續下滑的困境,改革中又遇到了哪些新的挑戰?

    煤炭業全年減負2.04億元

    「資源稅從價計徵實施之前,煤炭企業對其是持牴觸態度的。」談及煤炭資源稅改革,平煤神馬集團總會計師趙海龍坦言,「當時煤炭價格高,由從量到從價,大家都怕會增加企業負擔。」

    一年半過去了,「資源稅改革增加企業負擔」這一疑慮早已不是問題。

    趙海龍給了我們這樣一組數據:平煤神馬集團2015年商品煤產量5200萬噸,銷售收入114億元。如果按照從量計徵及考慮原礦產資源補償費率,企業應交資源稅21,650萬元,礦產資源補償費11,151萬元,合計32,801萬元;但是從價計徵,則只需要繳納20163萬元,企業減少稅費12,638萬元。在煤炭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無疑使企業深為受益。

    河南的採煤大戶永城市改革後取消了所有涉煤收費。據測算,如果按照改革前的徵收方式,2015年涉煤企業應繳納5846萬元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改革後企業則不需要再繳納任何涉煤收費。改革在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也使企業繳納的資源稅費更明白、更規範。

    全省範圍內,河南省地稅局流轉稅處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全省煤炭企業2015年共申報入庫資源稅款7.21億元,與上一年相比減少2.04億元,煤炭資源稅稅費負擔同比下降約23%。

    河南省地稅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改革通過「費」與「稅」的轉化,將原本分散於各部門的零散化的涉煤收費統一以資源稅收的形式納入地方財政收入管理,規範了政府的收入體系。同時由於稅收具有強制性、穩定性等特點,可以保證地方收入及時足額獲得,提高政府財政收入的利用效率,對支持資源城市經濟增長、保障能源供給,以及環境治理有著重要作用。

    綠色稅收催生綠色發展

    作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稅收,資源稅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等方面被寄予厚望。

    就礦產資源來講,我國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但在煤炭等資源開採時,卻普遍存在尋找富礦、丟棄貧礦的「吃白菜心」現象,造成資源嚴重浪費。此次全面推開資源稅改革,將有助於根治這一頑疾。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實施煤炭資源稅改革的通知》(財稅[2014]72號)要求,對衰竭期煤礦開採的煤炭,資源稅減徵30%;對充填開採置換出來的煤炭,資源稅減徵50%,用以鼓勵煤炭企業提高資源回採率,保護資源開採地環境,同時幫助部分困難煤炭企業減輕稅收負擔。

    平煤集團在資源稅改革後的做法印證了這一點。據趙海龍介紹,平煤在採煤過程中已經在最大限度減少丟瘦揀肥、採厚棄薄、採易棄難等浪費資源現象的發生,大力提高資源的回採率。同時,提高洗選煤的質量和產量,提升煤炭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獲得衰竭期煤礦認定的單位有5家,獲得充填開採煤礦認定的有1家,以2015年各單位應交資源稅數據為基礎測算,六家單位每年將減徵資源稅800萬元。

    7月1日起全國範圍內施行的資源稅改革,除了礦產資源,將逐步把水、森林、草場、灘涂等資源納入徵稅範圍,從而有效解決現行資源稅制度覆蓋面較窄、難以承擔起全面促進資源節約保護作用的問題。

    改革仍需進一步完善

    在目前的政策運行過程中,從價計徵相較從量計徵模式顯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優勢,但通過對走訪煤炭企業的調查與座談,記者發現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仍遇到一些新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從價計徵資源稅改革。

    此次改革的一大優點是能夠激勵優質企業享受政策紅包,比如對衰竭期煤礦開採出來的煤炭和採用充填開採置換出來的煤炭減徵資源稅,對綜合回採率高的企業進行激勵。「但是,在現行政策執行過程中,由於缺乏相應的認定標準和回採率指標,加上認定過程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煤企很難享受相應的政策優惠。」永煤集團財務部長王天忠坦言。

    我們了解到,由於目前從價計徵方式與資源回採率是分離的,沒有將煤炭資源的可採儲量考慮在內。這種情況下,企業出於成本因素的考慮,不願意去開採難度大、儲量比較貧乏的煤礦,對礦產開採造成浪費和資源破壞很難避免。

    但是,包括永煤、平煤等在內的大型企業早就先行在煤炭綠色開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初步實現了資源安全高效開採,卻沒有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展。

    資源稅改革的初衷是實現資源安全高效開採,並且有效保護環境,鼓勵企業可持續發展。對於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從煤企到地方稅務工作人員,都期盼早日出臺相關文件,讓稅收優惠政策落到實處。⑦10

    全面推開資源稅改革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

    加快資源稅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2016年7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開資源稅改革。

相關焦點

  • 煤炭行業需「清費」與「正稅」並舉
    幾乎產煤地各級政府都端著盤子到煤企割「唐僧肉」,用於解決開支問題。現階段反腐敗暴露出來的問題已經表明,向煤炭伸手的不僅是各級政府,還有涉煤的各級官員在尋租。  NBD:煤炭產業涉煤稅費的清理整頓對於產業發展有何意義?解決的難度在哪兒?
  • 按照「正稅清費」原則全面深化涉企收費制度改革
    按照「正稅清費」原則全面深化涉企收費制度改革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29 17:17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孫燕]《通知》提出,要全面深化涉企收費制度改革,其中的核心就是要按照「正稅清費」原則,進一步清理和整合規範現行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逐步減少項目數量。
  • 【舒立觀察】正稅清費是理性選擇
    「正稅清費」是理性選擇,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應該從稅費總量與結構著手,切實降成本。  短期內,應該在財政支出剛性和財政收支平衡之間有所取捨。或通過政府改革,減少冗員,明確界定政府與市場邊界,有所為有所不為 ,減輕支出剛性。惟有如此,稅改才可能有實質性突破。
  • 子公司沒錢買煤了!「河南第二大煤企」債務壓頂日子也不好過
    作者| 小債看市來源| 小債看市(ID:little-bond)受永煤控股違約影響,子公司融資中斷、資金短缺登上熱搜,而作為「河南第二大煤企」的平煤神馬日子也不好過。自永煤違約後,河南省區域內債務風險上升,市場對河南企業尤其是煤企避險情緒升溫,再融資渠道遇阻,再無一家國企成功發行債券。從股權結構上看,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煤神馬」)持有能信熱電60%股權,是其控股股東。而平煤神馬與永煤的母公司豫能化並列河南煤化工產業前列。
  • 「降本清費減負」助力山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省堅持深化改革、服務民生,『降本清費減負』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成本調查監審處處長封立樹表示,2016年以來山東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減負政策,將對小微企業免徵的國內植物檢疫費等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徵範圍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通過降低商標註冊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取消省級定價的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費等經營性服務項目,降低國有產權交易服務等經營服務性收費標準等,共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49億元。
  • 正稅清費 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
    正稅清費 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 來源:中國稅網 作者: 編輯:楊樺 2015-12-22 14:27:24 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稅率。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併「五險一金」。要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為實體經濟讓利。要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    其他四項任務:    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
  • 財政部曬娃哈哈帳單難服眾:正稅之外更要「清費」
    但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地方水利基金普遍向企業徵收,與「營業稅」無異,並沒有體現「有償原則」。至於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為對未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構的罰金。根據《殘疾人就業保障法》,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未達到本單位上年在職職工總數1.5%(各地略有不同,北京為1.7%,上海為1.6%)的用人單位,就要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 山西煤企職工棄煤謀生:新經濟帶來新機會
    此間,經濟轉型、消費升級帶來的新經濟形態推動諸多煤企職工離開煤炭謀新生。  在煤省山西,儘管煤價持續上漲半年有餘,但諸多煤企難言輕鬆。山西七大煤炭國企之一晉能集團董事長王啟瑞表示,今年5年,集團去產能需要退出和重組關閉礦井共計26座,有5677名員工需要安置。  此間,在新舊產業交替的背景下,藉助消費升級、產業轉型的力量,一大批煤炭職工開始了新的人生。
  • 繼山東煤企整合後,山西五大煤企重組,中國新晉「煤老二」誕生
    新組建的晉能控股集團,將成為中國新晉第二大煤企。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產量約5.15億噸、中煤集團約2.1億噸,分別為中國第一、第二大煤企。今年7月,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籌劃戰略重組事宜,兩者均為山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際控制的企業。
  • 河南化企:上下同心抗「新冠」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緊急外運消毒劑外運  增產擴產保供給  為保證市場和用戶所需,河南化企克服原料進不來、產品運不出、人員返廠難等困難,開足馬力抓生產,盡最大努力滿足市場和用戶所需。  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保證春季麥田有足夠的「口糧」,持續開足馬力忙生產,尿素日產量達5800噸。  「我們尿素的日產量足以『餵飽』超過60萬畝麥田。」
  • 河南發布企業百強榜 16家化企入圍
    作者:耍旭祥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11月27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11月21日,河南省企業聯合會、河南省企業家協會聯合召開發布會,發布「2019河南企業
  • 國務院清費立規穩外貿:查處借權力擅立收費項目
    ⊙記者 趙靜 梁敏 ○編輯 秦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清理和規範進出口環節收費,為企業發展減負。會議認為,清費減負,為企業卸包袱、增動力,有利於促進外貿增長。這也是繼上個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國七條」)之後,時隔一月,國務院再次部署有關穩外貿的進一步舉措。
  •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走向前臺:陽煤集團揭曉山西七大煤企重組最後懸念
    山西七大煤企專業化重組最後的懸念正在揭曉。10月10日,有兩個重要活動值得關注,分別是全省開發區2020年第二期項目集中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三個一批」活動和晉能控股集團聯合重組注資及相關資產首批劃轉專題會議,可謂「信息滿滿」。
  • 國務院清費立規穩外貿 合併取消關檢環節重複交叉收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清理和規範進出口環節收費,為企業發展減負。會議認為,清費減負,為企業卸包袱、增動力,有利於促進外貿增長。這也是繼上個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國七條」)之後,時隔一月,國務院再次部署有關穩外貿的進一步舉措。
  • 率先轉型:老牌煤企陽煤集團整體更名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
    率先轉型:老牌煤企陽煤集團整體更名為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0-28 10:24 來源:
  • 煤企行政人員過多 山西副省長:需要職業企業家(1)
    公司秘聞注意到,作為煤炭大省,山西省國資委下屬七大省屬煤炭集團,包括同煤集團、山西焦煤集團、潞安集團、陽煤集團、晉煤集團、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和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等。它們不僅是國內煤炭行業的重要力,不少也進入世界五百強行列。那麼,王一新所說的「處級幹部一兩千人」是哪家省屬煤企?煤礦的處級幹部是什麼人?
  • 煤企減產減價初見成效 業內稱9月煤價有望反彈
    煤企減產減價初見成效 進口煤價格已現上漲 業內人士預測——9月煤價有望出現反彈  本報訊 (記者陳海玲)煤企繼續減產降價求突圍的策略初見成效,一些港口煤炭庫存出現大幅下降,市場預計9月份煤價將出現反彈。
  • 河南新鄉供電保障「煤改電」取暖用電工作
    河南新鄉供電公司保障「煤改電」取暖用電工作側記史辛琳 郭奇  12月9日,河南新鄉市延津縣榆林鄉棗園村的李守貴打開空調,「家裡取暖用電量增加很多,本來想著會多花很多電費,沒想到享受『煤改電』峰谷電價的優惠政策後,我家過冬可以省不少錢,空調也放心敞開用了。」他說。
  • 河南發布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
    本報鄭州1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付留慧)河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河南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以下簡稱「清單」),共提出16條措施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河南省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中小學教師減負工作納入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要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納入對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重要內容,堅持定期督導與長期監管相結合,將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對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嚴肅問責。
  • 山西五大煤企之一的潞安集團啟動「停薪留職」、「休假」自救
    面對煤炭寒冬,山西省五大煤企之一的潞安集團也採取停薪留職或休假等方式進行自救。 CFP 資料圖煤炭寒冬依舊,煤價「跌跌不休」,各大煤炭企業相繼出臺相關政策進行自救。在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歷10萬人分流改革求生後,作為山西省五大煤企之一的潞安集團也採取停薪留職或休假等方式進行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