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紐約,對美國人被稱作「車輪上的民族」感同身受,於是下決心六十歲學考駕照。先到交通局參加交規筆試,通過筆試,便取得了實習駕照,但只有通過路考,才可以正式上路。
在網上找了家華人駕校,教練除了教車,更多的是制止我們的不良習慣,因為在考官的刻板和認真面前沒有僥倖可言。很多經驗老到的司機通不過美國的路考,原因就是根深蒂固的不良習慣。
經過二十個小時左右的練習,感覺良好,唯一擔心的是自己蹩腳的英語,還聽說有些考官的發音含糊,更增加了我的考前憂鬱。
第一次考試是在雪後,路邊的積雪尚未化盡。午後,考場路邊已停了一溜車候考。下午二時,幾位考官姍姍來遲。教練說過,當日的天氣、考官的脾氣直接影響你的運氣。平生經歷過無數次考試,但在這樣無關升學升職的考試面前,忽然感到少有的緊張。車門開處,一位胖胖的非裔女考官坐上副駕駛座,我強作鎮靜地微笑:「Good afternoon!」女考官面無表情地應了一聲。這是考官們的職業態度,大概以此顯示公正。起步前,我對她說:「My English is not good,Would you speak slowly Please.(我的英語不太好,請你說得慢點)」不想女考官的的回答竟是:「Today we don't examine English.(今天我們不考英語)」雷人!
因為女考官的幽默讓人忍俊不禁,起步後轉過一個彎時我才忽然想起竟然忘了打燈。這是個致命的錯誤,更何況在parking的時候,路邊的積雪又影響了我的視線,停下後發現和距離路沿一點二英尺的要求相距甚遠,於是開始「修正」,結果自然是越描越黑,終於惹惱了女考官,一聲「Go!」便中斷了我的修正計劃。沒戲!
第二次路考,又是在一個颳風的清冷早晨,這回是個有著印度血統的中年女考官,長得像印度老電影「流浪者」中拉茲的母親。同樣不苟言笑,但是在接受我的問候後,她主動問我英語怎麼樣?能不能聽懂她的指令?我受寵若驚、信心大增,一路感覺仿佛水到渠成。臨近終點時,一個碩大的垃圾桶被大風颳到路中央,在風中不斷滾動。這種意外大概也是考官們所求之不得的,當然她不會給你任何意見。我觀察前後沒車通過,毫不猶豫地打燈從左邊繞過垃圾桶,又迅速回到自己的車道,「拉茲媽媽」微微點了下頭。回到起點,將車停在路邊,偷眼望去,瞄到她寫下了「passed」,搞定!
回來的路上,教練說,這個女考官是學員們公認的最難對付的考官之一,怕影響我的情緒,事先他都不敢告訴我。嘿嘿,莫非「拉茲媽媽」中了彩票心情好,才如此和藹可親?(世界新聞網 張國康 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