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石導言:文娛是阿里巴巴未來的十年戰略,優酷是阿里巴巴大文娛的核心。阿里巴巴下的新優酷已經重生,它將極有可能成為阿里巴巴的下一支奇兵。
劉學輝 | 作者
阿里、優酷、永福相逢
2006年12月21日,古永鏘創建的視頻網站優酷網正式上線,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視頻網站,優酷也一直被視為中國的YouTube。
2006年底,年僅30歲的俞永福加入UC瀏覽器,出任UC董事長兼執行長。加入UC之前,俞永福在聯想投資歷任投資經理與副總裁,負責電信、新媒體、網際網路與移動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投資工作。
2006年,已經成立7年的阿里巴巴B2B公司開始進入業績收穫期,全年實現13.6億人民幣營收,2.2億人民幣淨利潤。職業經理人衛哲正帶領B2B公司全力衝刺IPO。次年11月6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如願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那時,除了起家的B2B業務,阿里巴巴的B2C業務也開始逐漸成熟,擁有淘寶網(C2C)、支付寶、阿里軟體與中國雅虎等多個業務,統稱阿里巴巴集團。
2006年,阿里巴巴、優酷與俞永福就像三條平行線一樣,在各自領域延伸,並無任何交集。
2006年之後的10年,中國網際網路產業開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搜狐、新浪、網易為代表的傳統門戶網站式微,搜索、電商與社交領域的百度、阿里巴巴與騰訊快速崛起,呈現三足鼎立局面,被行業合稱為BAT。
隨著蘋果與安卓智慧型手機的普及,PC網際網路開始沒落,移動網際網路興起,小米、微博、微信、滴滴、今日頭條等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企業成為僅次於BAT的網際網路新生力量。其中,在手機瀏覽器領域深耕已久的UC在這一階段也迅速壯大。
在這10年,中國在線視頻網站也經歷了從內容盜版到正版時代的轉變,隨著電影、電視劇、綜藝與體育節目的網際網路版權價格水漲船高,很多視頻企業在這場版權大戰中倒下。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騰訊幸運的憑藉微信站穩了腳跟,百度也憑藉手機百度、百度地圖拿到了入場券。而阿里巴巴成為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初始階段最焦慮的企業,馬雲一方面全力推進淘寶、天貓與支付寶的移動化,另一方面,馬雲敏銳的搜尋移動領域的併購機會。
2014年6月11日,阿里巴巴全資收購UC,UC業務也全面融入阿里巴巴集團,組建了UC移動事業群,UC董事長兼CEO俞永福擔任事業群總裁,並進入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
收購UC,是阿里巴巴集團歷史上最重要的收購之一,這次收購不僅為阿里巴巴在移動端增加了一個重要的籌碼,更重要的是收穫了俞永福,這個之後在阿里巴巴屢建功績的福將。
以UC為基礎設立的阿里UC移動事業群,是阿里巴巴在阿里電商事業群、雲計算大數據事業群之後的新事業群。該事業群除了現有UC集團業務團隊,還整合了阿里集團內部的瀏覽器、搜索、LBS、九遊移動遊戲平臺、PP移動應用分發與愛書旗移動閱讀等業務和團隊。
距離加入UC 8年後,俞永福與阿里巴巴走到了一起。
2012年,阿里巴巴內部曾有過一次關於「未來10年,20年中國最需要什麼」的主題大討論。馬雲自問自答:「10年後,中國人最缺什麼?Double H!健康(Health)和快樂(Happiness)!」
Happiness和Health,就在那時,馬雲關於阿里巴巴的雙H戰略設想開始成形。馬雲認為,經濟在發展,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似乎正在失去一些健康、快樂等原本是理所應得的東西。沒有了雙H,其他物質生活再豐富也是無濟於事。馬雲在之後的公開場合,又多次談到雙H戰略的設想。
今年是阿里巴巴的18歲成年禮,在這18年的發展過程中,馬雲一直言出必行。
果然,圍繞快樂產業,阿里巴巴快速在文化娛樂領域進行布局。2013年收購蝦米音樂,2014年耗資62.44億港元收購阿里影業,2015年組建阿里音樂與阿里體育,2017年收購大麥網......
其中,阿里巴巴在文娛領域布局的最大動作,莫過於對優酷土豆的收購。
阿里巴巴先是在2014年5月戰略投資優酷土豆,2015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又以每股美國存託股票26.60美元,總計超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優酷土豆剩餘的全部股權。
通過自建與併購相結合的方式,阿里巴巴迅速完成在文化娛樂領域的布局。完成布局後,阿里又開始著手思考各個業務的整合與協同。
2016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大文娛板塊,全面整合優酷土豆、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與數字娛樂事業部等業務,任命俞永福擔任阿里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全面負責阿里大文娛板塊的領導和管理工作。
2016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又以大文娛板塊為基礎,成立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俞永福出任董事長兼CEO。文化娛樂集團作為雙H戰略中「快樂」產業的載體,將承載著阿里巴巴集團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戰略落地的使命。
就這樣,距離優酷創建10年,距離俞永福加入UC 10年,在2016年,優酷與俞永福兩條平行線在阿里巴巴出現交集。
網際網路視頻大戰
在優酷網成立的最初幾年,其發展一直順風順水。
2006年12月12日,在優酷網還未正式上線時,其就完成了1200萬美元的融資。2010年,正式上線不到4年,優酷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獨立視頻網站。
優酷上市一年後,優酷在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位居在線視頻網站第2位的土豆網也成功在美國上市。但上市後的優酷、土豆並不輕鬆,業績持續虧損。2012年,優酷與土豆選擇合併,成立優酷土豆公司。
優酷與土豆合併後,在視頻行業之外,又出現了新的競爭者。這些新競爭者的資金與業務實力都更為強大,它們聯手掀起了接下來幾年的網際網路視頻大戰。
BAT中主營搜索業務的百度率先在網際網路視頻領域發力,2010年1月6日,其宣布投資組建獨立視頻公司奇藝網,搜狐前COO龔宇擔任CEO。2011年11月26日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愛奇藝」。2013年5月7日,百度又收購PPS視頻業務,並與愛奇藝進行合併。2014、2015、2016年是愛奇藝的戰略投資年,通過大量優質電影、電視劇與綜藝版權採購,愛奇藝一舉奠定了其在正版長視頻領域的領先地位。
騰訊是BAT中另一家主營網際網路社交與網路遊戲業務的巨頭企業,它於2011年4月也正式上線獨立域名的視頻網站騰訊視頻,定位中國最大在線視頻媒體平臺。騰訊視頻憑藉騰訊控股強大的資金實力在版權採購上所向披靡,再加上QQ、微信與騰訊網的導流,騰訊視頻迅速躋身中國在線視頻行業的第一陣營。
傳統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搜狐,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在線視頻產品搜狐播客。相對於新浪、網易另外兩家門戶網站對在線視頻業務的戰略性放棄,張朝陽選擇了重金投入,放手一搏。2013年,張朝陽重新出山,親自出任搜狐視頻CEO,集全集團之力對在線視頻業務進行戰略投入,也在2014至2015年取得不錯的成績,穩居第一陣營。
樂視網是中國在線視頻網站中的一個另類,其背後缺乏巨頭支持,但是憑界差異化的商業模式與戰略遠見異軍突起。2006至2008年,當競爭對手都尚未重視內容版權時,樂視網以較低的價格收購了大量優質版權。當網際網路視頻版權售價水漲船高時,樂視網又開始向上遊內容領域布局了樂視影業,收購花兒影視,向下遊布局了智能盒子、智能電視與智慧型手機等智能硬體。憑藉優質的獨家內容與自有硬體,樂視網在2014至2016年增長迅速,成為中國在線視頻領域中的最大驚喜。
在這場網際網路視頻大戰中,面對愛奇藝、騰訊視頻、樂視網與搜狐視頻的咄咄逼人,優酷土豆一方面花費很多精力在優酷與土豆的整合上,在長視頻與短視頻戰略之間搖擺不定;另一方面受制於資本市場的估值壓力,在2014至2016年,視頻行業競爭最激烈的三年,優酷土豆在優質內容投入上的保守策略,使其領先優勢被對手追趕。
優酷重生
2015年阿里巴巴全資收購優酷土豆後,並沒有急著對優酷土豆進行大規模的業務改造,而是讓其在原有團隊的帶領下獨立奔跑。同時,阿里巴巴集團繼續在文化娛樂產業跑馬圈地。
當阿里巴巴完成文化娛樂領域的布局後,2016年6月成立大文娛板塊,2016年10月,在大文娛板塊的基礎上成立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正式開始大規模的業務整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業務包括優酷土豆、UC、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體育、阿里遊戲、阿里文學與阿里數字娛樂事業部。
在阿里巴巴集團宣布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次日,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向員工發出內部郵件,闡述了他對於文化娛樂產業的看法,同時宣布了數項組織架構調整。
俞永福在郵件中宣布,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未來將採用「2+X」業務矩陣,即「兩個用戶平臺引擎(大優酷、UC)+各專業縱隊」。(註:目前調整為3+X,指的是大優酷、大UC以及蝦米音樂、九遊等垂直生態,而X則對應內容生態,包括超級劇集、超級網綜、阿里音樂、阿里文學、阿里遊戲、阿里影業等等)。
在阿里大文娛的版圖之中,優酷與UC成為雙引擎,影業、音樂、體育、遊戲、文學等相對垂直的業務將成為專業縱隊,從而實現文娛體系內多向協同,聯合驅動。
同時,俞永福宣布,成立大優酷事業群,將阿里數字娛樂事業部併入優酷事業群,由楊偉東擔任總裁。
作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的雙引擎之一,優酷又重新贏回關注。
俞永福表示,「今天在中國從事文化娛樂相關業務的公司很多,但其中的絕大多數並不認為這個產業可以是長期發展的實業,更多的人只是認為這是一個風口,想在風來了的時候起飛,在風結束之前平安降落(變現)。」
「跟他們不同,阿里巴巴在文化娛樂產業的『高起點創業』,是因為這是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實業領域,而不是投機。」
俞永福還認為,從實業的角度看,文娛領域是技術創造力、內容創造力和商業創造力的融合領域,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內容產業更像『養女兒』,女兒要富養,由強至大,大者恆強。」
對於優酷未來的發展,俞永福表示,「兩年前當阿里還沒有優酷的時候,那時是不計代價把優酷買下來,但今天的考慮不一樣了,今天要全力發展好大優酷,投入沒有上限。影響投入上限的是什麼?是假如阿里巴巴的電商在經營上遇到了挑戰。如果沒有挑戰,那對於優酷,未來阿里將非常堅決的投入。」
2017年,阿里巴巴富養女兒的效果很快在優酷身上顯現。
2017年Q2到Q3,優酷的新劇播放量都遠超競爭對手。其中《白夜追兇》以豆瓣評分9.1成為第三季度口碑最高的劇集。三國題材古裝劇《軍師聯盟》、校園類型劇《春風十裡不如你》、二次元《鎮魂街》、甜寵類型劇《顫抖吧,阿部》均取得了不錯成績。第三季度前十大流量劇集,優酷佔了6部。
一系列超級劇集,讓優酷在暑期檔拿下了劇集市場近一半的份額。根據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暑期檔,以優酷、愛奇藝、騰訊為代表的視頻平臺共計貢獻了60部劇,流量達315億(VV),其中優酷佔比49%。
在2017年10月24日上海舉行的優酷秋集發布會上,阿里大文娛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做了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自信的說,「是的,我們有底氣說,對於優酷在第一階段的整合是成功的」。
劇集與綜藝是視頻網站最重要的流量來源,也是最具商業化價值的內容。優酷在秋集發布會上也發布了58部重磅劇集與37檔綜藝,為優酷未來持續的流量增長與用戶回流奠定了基礎。
下一場生態戰爭
在過去10年,視頻網站一直是一個流量生意。廣告收入與會員付費收入是其收入的核心構成。但視頻網站的收入很難覆蓋其高昂的內容成本、帶寬成本與人工成本,這是網絡視頻商業模式的天然困境。
所以在網際網路視頻大戰中,很多視頻企業入不敷出,最終倒下。包括樂視網與搜狐視頻,在2017年,二者也因集團資金乏力開始掉隊。最後網際網路視頻行業沉澱下來只有優酷、愛奇藝與騰訊視頻三家企業,視頻行業的競爭格局演變成了BAT三家之爭。
隨著新競爭格局的形成,網際網路視頻企業已經從過去的單體競爭演變成了生態競爭。
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哪一個能走的更遠,一方面取決於自己在視頻領域的精細化運營能力,另一方面取決於其所具備的生態優勢。
俞永福也認為,大視頻行業進入下半場,單打獨鬥已經無法應對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只有將產業上下遊相互拉通、銜接、外延式成長、集團式作戰,才能在全鏈路地積蓄自身優勢和競爭力。
優酷的優勢在於背靠阿里大文娛每個月5億活躍用戶與阿里巴巴電商平臺每個月5億活躍買家。將這兩個5億用戶融合連接,進行商業化變現,對於優酷是巨大的機會。
對於優酷下一階段的生態戰爭,俞永福也表示,重點是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把阿里的5億活躍買家轉化成優酷的付費會員;第二個是如何實現優酷內容的大規模商業化。
另外,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視頻平臺之一,優酷將通過大劇、熱門綜藝等頭部內容,吸引到大量的品牌廣告主。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大的商家平臺,而非自營電商,商家廣告也一直是它收入的核心,優酷的品牌廣告主資源對於阿里廣告業務是巨大補充。
相對愛奇藝對於百度,騰訊視頻對於騰訊的協同價值,優酷對於阿里巴巴無疑具有更大的戰略協同,這也決定了優酷在未來將會長期得到阿里集團的資源支持。
在優酷秋集主題演講最後,俞永福表示:「過去十年,中國有幾十家視頻網站,現在只剩下了三家,未來誰知道呢。」
我們預測,BAT在網絡視頻領域的戰爭不會很快結束,但當百度、騰訊在斟酌對視頻內容投入的性價比時,更具生態優勢的優酷無疑具備最大的底氣。
結語
經過將近20年的演變,中國網際網路的競爭逐漸變成了BAT之爭,或者說變成了阿里巴巴與騰訊之爭。
阿里巴巴始於電商,騰訊始於社交,但最終決戰的終點殊途同歸,歸於支付與金融。所以雙方始終在展開著進攻與反進攻的較量。
阿里巴巴的優勢在於電商與支付,騰訊則通過戰略投資京東、新美大與滴滴,直接攻擊阿里巴巴的大本營,並成功推出微信支付,對阿里巴巴的主業形成威脅。
騰訊的優勢在於社交與內容,連接人與人,連接人與內容,最終通過遊戲與廣告變現。阿里巴巴很難在社交領域抗衡騰訊,而從內容領域去進攻騰訊的業務核心也不失是一個好的競爭策略。所以,文娛內容產業便成了騰訊與阿里巴巴的必爭之地。
「大視頻不成功,大文娛就不可能成功。」俞永福在優酷秋集開場演講中就強調了優酷之於阿里大文娛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大視頻是當下內容產業發展的最大風口,阿里大文娛要做文娛產業的基礎設施升級,肯定繞不過大視頻這個核心的基礎設施。
網絡視頻可以連結上遊電影、電視劇、綜藝等內容生產,可以連結下遊智能電視、智慧型手機與個人電腦等智能硬體,還可以打通文學,直攻騰訊的核心業務網路遊戲。這也是為什麼阿里巴巴不惜一切代價要收購優酷的重要原因。
18年來,阿里巴巴集團的奇兵一直絡繹不絕。當B2B業務遇到瓶頸時,C2C的淘寶業務成為阿里巴巴的奇兵;當淘寶C2C業務遇到京東、噹噹等B2C公司挑戰時,支付寶與天貓商城又成了阿里巴巴的奇兵,之後,螞蟻金服,菜鳥物流,阿里雲又不斷成為阿里巴巴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又一個奇兵。
文娛是阿里巴巴未來的十年戰略,優酷是阿里巴巴大文娛的核心,也是阿里巴巴與騰訊這場巨頭戰爭中的秘密武器。
大文娛的班長俞永福一直是阿里巴巴的福將,楊偉東也是文娛行業少有的帥才,而在他們帶領下新優酷已經重生,其極有可能成為阿里巴巴未來10年的又一支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