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域旅遊發展之都江堰樣本

2020-12-20 百家號

「我國景區最高標準是5A級,但看了都江堰之後,我覺得應該有 5A+了!」這是原國家旅遊局局長、現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金早2017年9月11日來到都江堰景區調研時給出的評價。

據悉,2016年列入全國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都江堰市緊緊圍繞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探索形成「旅遊主導、國際視野」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繪就了都江堰旅遊發展由「5A」景區觀光旅遊向「5A+」全域旅遊轉型的「都江堰樣本」。

體制改革適旅化

形成全域旅遊發展管理體系

2017年4月29日,140名著裝整齊、青春陽光、統一佩戴藍色袖標的「旅遊警察」,在我市南橋廣場帥氣亮相。據介紹,都江堰市「旅遊警察」大隊在全市景區及街道開展巡邏,接受遊客的報警、求助和諮詢,查處破壞旅遊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配合行政執法部門開展涉旅案事件的查處工作。

旅遊警察的成立,讓遊客和市民讚不絕口。遊客柳強告訴記者:「有了旅遊警察,我們遊客就有了安全感,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直接找他們及時解決。」

據都江堰市旅遊局副局長李亮奎介紹,2017年以來,都江堰市緊緊圍繞全域旅遊發展,深化旅遊體制改革,率先成立了旅發委,建立起「1+3+N」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機制。「1」是指全域旅遊綜合執法管理體制,也就是「都江堰市旅發委」。「3」是指旅遊警察大隊、旅遊糾紛專業審判法庭和旅遊工商分局。「N」是指多個旅遊服務機構。「都江堰市將不斷完善『1+3+N』旅遊市場綜合監管體系,進一步加強旅遊市場監管執法,規範旅遊市場經營活動,維護良好的旅遊市場秩序。」

此外,都江堰市還加大了財政金融政策扶持。制訂出臺了《都江堰市加快促進旅遊主導產業轉型發展的政策措施》《都江堰市旅遊產業扶持與獎勵辦法》等涉旅產業扶持政策14個,設立旅遊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不少於5000萬元支持全域旅遊發展;與騰邦國際發起設立50億元的文旅產業發展基金,組建了都江堰國際旅行社、都江堰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推進旅遊資源證券化。

服務要素配套化

著力優化全域旅遊發展環境

11月14日,記者在都江堰景區公廁看到,公廁內除了設有男廁、女廁外,還單獨設置了一間小屋,上面貼著「第三衛生間」的標誌。記者看到第三衛生間要比普通的衛生間大一些,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小便池,以及充滿童趣的迷你馬桶和洗手臺。在洗手臺的一側,還有一個可摺疊的「嬰兒護理臺」,展開後媽媽就可以幫嬰兒更換尿不溼、衣服,檯面上還有安全帶等防護設施,旁邊還有一個嬰兒安全座椅。在第三衛生間的另外一側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坐便器,牆上有手扶欄杆,方便行動不便的人群使用,為防止行動不便人群發生意外,第三衛生間內還設置了SOS求助按鈕。

「都江堰的第三衛生間讓像我一樣有孩子的媽媽感覺到了溫暖!」來自西昌的遊客楊女士表示,都江堰景區首批改建第三衛生間,帶給我們的一切設施都更加有針對性,給各種不方便如廁的遊客提供了周到的服務,每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讓人十分感動。

據李亮奎介紹,「廁所革命」是都江堰市近年來大力實施的服務要素配套內容之一。「我市堅持旅遊公廁建設、管理、科技、文明四大提升行動,目前,全市已完成新(改)建旅遊廁所75個,今年還將新(改)建旅遊廁所20個,改造提升鄉村旅遊公廁400個;全市(除景區外)共有A級旅遊廁所23座,4A級以上景區第三衛生間覆蓋率100%,榮獲國家旅遊局『全國廁所革命最佳景區』。」

李亮奎還告訴記者,在服務要素配套方面,都江堰市還從完善集散服務網絡、構建綜合交通體系、搭建全域旅遊智慧服務平臺、推進服務標準化建設、強化旅遊行業管理5個方面優化全域旅遊發展環境。

產業發展融合化

全面提升全域旅遊產業能級

在龍池鎮虹口花谷,記者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花,一片粉、一片紅,實在是惹人喜歡,讓人忍不住紛紛沿步行道遊於其間,想要與之零距離接觸。看到遊客周洋時,她正以一大叢露珠杜鵑為背景,給一同而來的家人拍照,她高興地對記者說到:「我是第一次來這裡,自駕遊來的,聽說這裡很美便慕名而來了,確實不虛此行,這裡太美了。」

據悉,虹口花谷位於都江堰市龍池鎮虹口社區,2016年4月就開工建設,項目一期範圍1200畝,主要打造以高山杜鵑為主的觀光賞花基地,景區擁有杜鵑花200多個品種500餘畝300多萬株,其他花卉櫻花、桃花、梅花、彼岸花以及果樹約500萬株,使景區實現了365天全年有花看,月月花不同。據了解,虹口花谷從2017年3月15 日開始試運營,期間,最高峰時,景區一天內就接待了2萬餘名遊客。

李亮奎告訴記者:「虹口花谷是構建融合式『大旅遊』產業鏈條之一,是為推動旅遊與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除了虹口花谷外,都江堰市還打造了向峨獼猴桃小鎮、安龍盆景小鎮等旅遊小鎮,胥家鎮、柳街鎮獲評成都市首批『非遺特色小鎮』;引進青城養心谷、力寶醫院等高端康養項目,獲批全國首批『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建成『玫瑰花溪谷』『拾光山丘』等休閒農業項目,精華灌區、川西林盤等特色鄉村景區景點建設有序推進,天府源田園綜合體獲批全省首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成功舉辦『成都雙遺國際馬拉松』『中印國際瑜珈節』『都江堰放水節』『西部音樂節』等體旅、文旅融合活動;扶持壯大駝峰低空旅遊項目,推進聚源航空旅遊小鎮建設,獲批『全國通用航空旅遊示範單位』。」

此外,都江堰市還瞄準遊客消費需求變化趨勢,深入挖掘「山、水、道、熊貓」世界級文化旅遊資源內涵,以「5A+」的標準做精遺產觀光旅遊產品;堅持 「旅遊+」「+旅遊」,突出打造康體養生、時尚遊樂、山地運動等旅遊產品體系,萬達文化旅遊城、安緹縵國際旅遊度假區、藍光水果俠星球等重大旅遊項目相繼落地;深入實施品質酒店培育行動,積極招引四季、文華東方、悅榕莊等國際知名酒店,推動洲際、凱悅、阿里拉、喜來登等高端酒店建設,鼓勵發展主題酒店、文化酒店等特色酒店,全市已建在建高端酒店床位數突破10000張,形成高品質酒店集群。

宣傳營銷國際化

凸顯全域旅遊發展國際範

都江堰市在宣傳營銷方面,更是樹立了「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更多要素」的新開放觀,深化合作交流,強化精準營銷,全域旅遊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的朋友圈、影響力、知名度不斷拓展。

長期以來,都江堰市促進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發達地區的跨區域旅遊合作,加強與康定、汶川、九寨等川西精品旅遊環線城市之間的區域合作,發起組建全國精品景區聯盟,構建大旅遊營銷網絡,實現「1加1大於2」的營銷效應;與法國日索爾市、瑞士蒙泰市、德國包納市、紐西蘭皇后鎮等國外16個城市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已建成柬埔寨、印尼等「海外都江堰」推廣站,正在加快建設歐洲、北美海外都江堰推廣站,構建以海外推廣站為核心,國際友城、熊貓客居地城市、水利文化城市為紐帶的國際營銷網絡;打造國際化旅遊品牌。以國際化主題活動會展為平臺,積極融入熊貓文化「一帶一路」國家行,在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期間舉辦專場推介會,深化與德國途易等國際知名旅行商合作,籌備舉辦世界旅遊組織大會,成功加入世界歷史都市聯盟、亞太城市旅遊旅遊振興機構(TPO)等國際組織。

李亮奎還表示,對標國內外旅遊發達城市和創建標準導則,都江堰市仍然存在旅遊國際化程度不高、高端旅遊人才缺乏、重大旅遊項目周期較長等問題。下一步,都江堰市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成都市要求,優化整合各類旅遊資源、深化完善「大旅遊」產業體系,提升旅遊服務智能化水平,完善旅遊服務公共設施,深化迎檢籌備工作,力爭首批完成創建工作,推動都江堰市旅遊產業由單一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升級,為加快四川全域旅遊發展貢獻都江堰力量。

更多新聞

關注|又一場文旅盛會即將在都江堰上演!一起來看看「三遺」之城的魅力吧......與郎朗同臺·讓夢想發聲|成都融創萬達文化旅遊城相約朗朗·琴童選拔大賽正式啟動!快來報名啦......問道青城山丨走進丈人觀圍觀|川西林盤之都江堰七裡詩鄉「百日擂臺賽」|成都市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競進賽在都江堰市舉行!H5|走進四川省首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灌區映像」,看鄉村振興的都江堰實踐!

主辦:都江堰市新聞中心

主編:趙龍魁

執行主編:張 偉

責任編輯:王 緋

值班編審:雲朝清

編輯:曾 莉

記者:樂盈巧

都江堰市新聞中心DNC

相關焦點

  • 鄉城縣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樣本
    鄉城縣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樣本 2020-12-16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新聞丨一年看變化②都江堰市:「全域旅遊」為魂 聚力新業態
    接著來關注「一年看變化、回訪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系列報導。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作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都江堰市連續三年入選「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旅遊品牌價值不斷彰顯的背後,都江堰市做了哪些布局?又取得了什麼樣的新成績呢?
  • 都江堰打造「公園城市」下的宜居樣本
    作為成都市「西控」發展戰略的重要承載區域,都江堰市目前設立了以青城山旅遊裝備、李冰文化創意旅遊、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3個世界級旅遊IP命名的產業功能區,天府青城休閒康養旅遊度假區新晉成為全省第二個、成都市第一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而成都融創文旅城的開門營業則無疑再次為這裡聚焦了熱度。旅遊休閒產品與裝備、文化旅遊、康養旅遊、農商文旅體養融合的綠色產業已經蓬勃興起!
  • 韶關新豐:以全域旅遊為抓手 打造鄉村旅遊先行樣本
    韶關市副市長李欣在會上指出,韶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把旅遊業作為引擎產業來打造,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正在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突出四大景區龍頭帶動效應,努力打造成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休閒度假基地和廣東戶外運動天堂。韶關人文底蘊深厚、自然生態優美、旅遊資源豐富、交通區位優越、產業基礎紮實、民俗特色鮮明,發展鄉村旅遊優勢突出、前景廣闊,大有作為。
  • 以文化為魂打造全域旅遊的「桐鄉樣本」
    桐鄉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詩畫水鄉之城、產業經濟強市、網絡智慧之城、創新驅動之城。多年來,桐鄉旅遊以烏鎮為核心,抓住旅遊發展重點區域,圍繞旅遊產業融合,著力推進旅遊與文化、鄉村、工貿的融合互動發展,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具有桐鄉特色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文化為旅遊鑄「魂」,旅遊為文化揚「帆」。2019年,是桐鄉開啟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第一年。
  • 文化旅遊成為都江堰投資領域新風口
    這必將為都江堰市的文化旅遊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當前,都江堰市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按照四川「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和成都「西控」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國際生態旅遊名城」建設發展目標,加快推動旅遊產業從高速增長轉向優質發展。在此過程中,涉旅重大項目無疑成為都江堰市旅遊產業穩步發展的核心要素。
  • 銅陵市義安區異軍突起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樣本
    2017年,義安區把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實施旅遊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旅遊業總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戰略舉措,著力夯實旅遊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優化服務水平,強化行業管理,全區旅遊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成為旅遊後發地區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的典型案例。據統計,義安區2017年共接待遊客300餘萬人次,同比增長140%,實現旅遊業收入約12億元。
  • 衝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公示期至本月底此前都江堰市、峨眉山市、青川縣為我省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單位。綿竹雲湖國家森林公園 王平 攝自2016年入圍國家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綿竹市成立了全域旅遊規劃建設會戰指揮部,科學編制《四川省綿竹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及7個子規劃,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率先在全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中實施全域旅遊基礎設施PPP項目。
  • 都江堰市發布秋季特色旅遊線路
    9月29日,都江堰市發布了都江堰市秋季特色旅遊線路,遊客既能體驗尋訪銀杏醉美之旅,也能感受古堰秋韻養生之旅,還能盡享家庭親子遊樂的趣味。四條精品線路 開啟都江堰之秋盛放枝頭的丹桂飄香,沉甸甸的獼猴桃墜得果樹壓彎了腰,荷塘的蓮蓬裡藏著秋天的果實。
  • 全域旅遊如何發展?世界級旅遊景區如何打造?專家學者有話說
    12月23日,浙江省世界級旅遊景區建設暨全域旅遊(新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新昌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以「共建世界級旅遊景區、助推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就如何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實現文化與旅遊產業的同步高質量發展展開研討。全域旅遊「新昌經驗」是什麼?
  • 都江堰:打造多元旅遊消費中心 爭創「首批天府旅遊名縣」
    都江堰之秋 攝影 何勃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劉世光):2019年,都江堰市瞄準旅遊市場全球化、多元化、個性化、高端化發展趨勢,依託山、水、道、熊貓品牌資源和比較優勢,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天府旅遊名縣和
  • 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
    ,分析形勢任務,進一步推進新時代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王曉峰指出,發展全域旅遊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是順應大眾旅遊、發展現代旅遊的一種工作模式,是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平臺。
  • 71家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國旅遊開啟大提速時代
    武隆區委、區政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行「政府引導、市場主體、部門聯動、全民興旅」工作模式,推動形成了全域發展的旅遊格局。一是全路徑規劃。二是全景式打造。三是全社會參與。四是全球化營銷。53.巫山縣:立足生態,全域布局巫山縣位於重慶市東部,處三峽庫區腹心,素有「渝東北門戶」之稱。
  • 都江堰入圍「2020年度中國文旅融合發展名縣(區)」等3項榜單!快來...
    同時,「2020年度中國旅遊產業影響力風雲榜」各項目入圍名單現已公布,其中,都江堰市入圍「2020年度中國文旅融合發展名縣(區)」「2020年度中國鄉村旅遊發展名縣(區)」「2020年度中國旅遊影響力營銷案例」3項榜單!目前正在進行網絡投票,時間將持續至12月16日17:00,快來為家鄉投票吧!
  • 都江堰官方回復網友留言 詳談提升旅遊產業發展
    近日,一名都江堰旅館經營者給四川省委書記留言,反映512地震對都江堰旅遊個體經營者影響巨大,希望政府儘快恢復都江堰旅遊發展,把旅遊者留在都江堰消費。昨日,都江堰市政府對此問題做出公開回復,從五個方面詳細回復網友關於提升旅遊產業發展水平的措施。
  •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面山負海古諸侯 信美東方第一州青州市被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以來,青州市委、市政府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破冰器和有力抓手,著眼「文旅融合、城景合一、主客共享」,從全域旅遊發展體制機制、政策體系、資源環境、創新示範情況以及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產品供給、市場秩序、品牌影響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硬體、軟體提升工作,
  • 關於印製《漳州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漳州市烏山旅遊區...
    根據工作需要,需印製《漳州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漳州市烏山旅遊區創意策劃方案》編製成果,現將印製詢價事項公告如下:一、採購內容《漳州市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漳州市烏山旅遊區創意策劃方案》編製成果。
  • ...旅遊即生活——本地居民成為全域旅遊發展成果的首席體驗師和第...
    6月29日,江蘇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會議在淮安市金湖縣舉行,會上公布了17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至此,江蘇已創成南京江寧區與秦淮區、徐州市賈汪區3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認定23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 學習借鑑他山之石拓寬思路促發展 ——我市文化旅遊產業考察團赴豫...
    都江堰市以旅遊為核心構建產業生態圈,成立李冰文化創意旅遊、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四川青城山旅遊裝備3個產業功能區,打造「管委會+國有公司+集體資本+社會資本」的功能區產業發展機制,構建「一個龍頭企業引領、一個技術平臺支撐、一套資金保障機制」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引入民間資本組建40億元中金勝邦產業基金,與騰邦國際合作發起設立全國縣級市首家50億元的文旅產業發展基金,構建1(文化旅遊發展基金)+1(全域旅遊運營平臺
  • 為高質量發展加油助力 蘇州繪就全域旅遊新藍圖
    自2016年起,蘇州全面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以全域思維紮實推進旅遊發展,大手筆建構旅遊新格局、探索發展新路徑、助推發展新升級,做活做優全域旅遊發展謀篇布局大文章。蘇州始終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推出新舉措,展現新作為,整體統籌、量質並進地推進全域旅遊發展,促進資源活態化、產業聯動化、主客共享化,全力實現文旅融合、城鄉融合、產城融合、多業融合,為全域共融互通提供新引擎,為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增添活力。  全域旅遊看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