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軟體編程,就必須得提編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變量」。只有正確理解變量的含義及其基礎操作,在其後的學習中才會遊刃有餘。
01變量的概念
變量,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發生變化的量。它相當於是一個容器,可以存放不同的內容。比如:像鉛筆盒,可以用來存放學習用具,每天可以放不同的東西進去;像書包,根據每天上課內容的不同,放置的課本及作業也不同;亦或是我們每天喝水的水杯…….
這些統統都可以理解為變量。你還能想到什麼更好的案例嗎?因為變量是存儲在計算機的內存裡的,所以給它下一個專業一點的定義就是:內存中的一塊空間,用來存儲可變的數據。
【小知識:什麼是內存】
內存,也叫內存條,是計算機中重要的硬體部件之一。它是外存(硬碟、U盤、存儲卡等)與CPU(中央處理器,相當於計算機的大腦)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
02變量的四大特徵
變量包含四大特徵:變量名、變量的值、變量的類型/數據類型、變量的內存地址。
1、變量名,比如:生活中我們會給自己的書包或鉛筆盒貼一個專屬圖標,或寫上自己的名字,代表這個書包或鉛筆盒與其他書包或鉛筆盒的不同。程序中為了區分變量與變量之間的不同,會給每個變量取一個特別的名稱,這在程序中就叫變量名。
變量名的命名類似於我們取名字一樣,不能隨便命名,有三大命名規則,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可參考視頻文件。
2、變量的值,就是指空間裡存放的具體內容。
3、變量的內存地址,類似與物品在地球上實際的存放位置。比如:有一天你忘記帶作業本了,你會告訴媽媽說:在我房間書桌的第二個抽屜裡。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講物品的實際存放位置。
變量存放在內存裡,也有它實際的存放位置,這個位置就叫變量的內存地址。如何獲取該地址呢?可以在變量名的前面添加一個&符號,這個符合叫求地址運算符,通過它就可以獲取到變量的內存地址,一般在動態賦值的時候使用。
4、數據類型/變量類型
當然,你不能將水直接倒進書包裡,或者將書本放進水杯裡。因為書包不能直接盛放液體,水杯也不是放書的容器。這說明每一種容器,它都有一定的使用範圍,我們的變量也一樣,它也有一定的類型限制,在程序中叫變量的類型或數據類型。C語言中有四個基本的數據類型,其關鍵詞分別是:int、float、double、char。
03如何使用變量?
使用變量,類似喝水的過程,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找杯子;第二步:給杯子倒水;第三步:喝水。
是不是想到了宋丹丹與趙本山的小品,把大象裝冰箱需要幾個步驟。變量的使用,也是固定的幾個步驟。記住了步驟,再學會了語法,編寫程序就是這麼簡單。
第一步:聲明變量第二步:給變量賦值第三步:使用變量、參與運算或其他操作
04常量
與之對應的還有一個概念「常量」,就是在程序運行過程中,一直保持不變的量。
比如,圓周率π就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數值,如果在程序中多次使用到圓周率(3.1415926)參與計算,多次書寫這樣的小數會顯得比較麻煩,而且囉嗦,還容易出錯,這時就可以將其定義為常量使用,既方便又簡潔。包括後面會講到數組的使用,其長度也會定義成常量。
參考視頻:
從C語言開始學編程,什麼是變量?
從C語言開始學編程,如何使用變量?
從C語言開始學編程,常見的數據類型
從C語言開始學編程,如何使用常量?
本文有關變量的概念及操作,你都掌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