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何改變不甘於現狀而又不思進取的狀態?」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了,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跟題主一樣,不甘現狀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在別人眼裡,我努力工作、積極向上,好像隨時都充滿了精力,但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其實並不知道該朝什麼方向努力,所以只好把時間,放在那些看得見進步的事情上,比如給PPT做一份炫酷的特效、看一些亂七八糟的書、打遊戲.
只有在這些事情上,我才能隨時感覺到自己在進步、有反饋,但這些進步帶來的,都是短期的滿足,一旦時間一長,又會回到那種好逸惡勞的狀態。
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間歇性躊躇滿志」吧~
直到後來,我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努力自己的實踐和看過的書中找到了答案,相信我的經驗總結,也一定能幫你改變現狀,重啟積極人生的狀態!
在正式開始回答之前,先問你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明明躊躇滿志,卻無法驅動自己進步呢?
那是因為,所謂的躊躇滿志或者說夢想,並不算是一個清晰完整的目標,它太模糊了,以至於我們根本不知道怎麼樣去實現它,所以就只好停留在空想的狀態之中。
就像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告訴自己要努力工作,那努力工作是為了什麼呢?
升職加薪?升職加薪又是為了什麼呢?有更好的生活?那什麼是更好的生活呢?...
我想,可能連你自己都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埋頭努力,其實是缺乏方向的。
想要真正走出這種狀態,你得知道: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比如,你想要過更好的生活,什麼是更好的生活呢?
其實我們可以用一些數據來衡量它(僅以此為例)。
收入水平:家庭年收入100萬以上;
職場地位:上市公司中層管理者,帶領10人以上團隊;
個人時間:可接受工作日加班,周末和節假日照常休息;
生活:有2套價值200萬以上的房產,日常月消費3萬左右,每年兩次長途旅行,有一個自己的長期興趣,有3-5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個月聚會一次以上....
實現時間:35歲之前
這樣通過數據+不同維度的定義之後,對於「更好的生活」我們就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它逐漸從原來那個模糊的狀態變得清晰起來。
這就是第一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把模糊的夢想、目標,用清晰的數字、狀態來替換掉,讓自己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
而改變正是從這裡開始的。
以前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具體是什麼,現在知道了,第二步應該幹什麼呢?
當然是想應該怎麼樣去實現它呀!
還是拿剛剛那個例子來說,你想要獲得更好的生活狀態,所以必須要在35歲之前實現年收入100萬以上,那怎麼樣才能實現年薪100萬以上呢?
我們可以把有可能的行業+職業組合羅列出來:
1、創業:
做實體店,擁有1家大店或者幾家小店,領域暫定餐飲、消費;
做電商,擁有1家淘寶店,領域待定,需要自建流量池;
做服務型公司,擁有一家10-20人團隊的公司,建立穩定業務來源;
...
2、工作:
進入上市公司,30歲左右成為業務或研發部門的中基層幹部;
進入獨角獸公司,30歲左右成為公司中高層管理者;
進入中小企業,跟隨老闆打拼,獲得一部分原始股份;
...
3、投資:
30歲之前積累資本,做出正確的投資,以期博得高收益;
當我們把這些實現路徑羅列出來之後,道路又會更加清晰了,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做出一個好的決策。所以,在這一步,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一條實現可能性較高的路。
比如,你是求穩的性格,家裡也沒有很多資產,讓你可以通過資產投資變現,那麼唯一可以想辦法的,就是從工作中找出路了。
是不是路進一步清晰了?
在工作中的可能性,如果沒有特別大的機會,那麼大概率是進入一家大公司,然後一步一步穩步往上爬。所以,在多方考慮之下,可以選擇:進入上市公司,30歲左右成為業務或研發部門的中基層幹部這一條路子。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個清晰的目標,但是光有目標,是無法改變的,你還得知道怎樣去實現這個目標。
為此,我們可以把這個目標拆分成一個一個「小目標」,就像萬達老王說的那樣,先定它一個小目標,然後再去考慮更加長遠的目標。
那想想什麼是現階段的,最近一兩年可以實現的「小目標」呢?
還是拿上面那個事情舉例:
如果你現在剛剛進入職場,那麼現階段的小目標就是想辦法沉澱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技能,進入一家值得加入的上市公司。
如果你還在大學階段,那麼現階段的目標就是,想辦法進入名企實習、積累自己的社會實踐、證書和技能,為進入一家有潛力的公司做準備。
如果你還在上高中,那麼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學習,爭取上一所不錯的大學,這樣能夠提高你進入這樣企業的概率。
所以,小目標其實自然而然就跟隨我們之前的規劃出來了,不過問題又來了,我們如何去實現這些小目標?有哪些方法?需要掌握什麼樣的技能、需要花費多久的時間?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這些問題,其實就是我們在開始去實現小目標的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
所以,下一步你要做的其實就是——找到那些阻礙你實現目標的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
還是拿剛剛那個事情舉例,你想要進入一家有潛力的大公司,但是自己現階段剛剛畢業,工作性質也稀鬆平常,即使進入大公司,也根本無法進入核心崗位,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當然分析這個目標和你現在的距離,然後逐一找到差距,再去進行解決。
所以,我們需要先去了解這個目標的信息,包括這個崗位需要的學歷、年齡要求、技能要求、綜合素質要求,這樣才能明確我們努力的方向。
那這個過程,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合理收集信息,了解目標?
解決方案可以是搜尋引擎查找信息、詢問和諮詢行業前輩、通過招聘網站了解等等。
然後,一項一項了解到這個目標的要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評估自己和目標的差距,這就是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
如何評估呢?
首先看自己的學歷是否有差距、其次看自己在技能層面的差距、綜合素質方面的差距,可以通過詢問行業前輩、通過性格測評、做該企業歷年的筆試面試題、甚至自己親自去投一份簡歷和HR溝通等等。
那評估了自身差距之後,最緊要的就是去解決這個差距,所以怎樣去解決差距,就成了第三個問題。
在明確雙方的差距和要求之後,我們就知道應該朝什麼方向努力、學習什麼技能了,所以剩下的事情,就是合理制定計劃、並想辦法監督自己完成了。
我們應該都知道,知道≠做到,想要知行合一,除了制定執行計劃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辦法保證自己完成計劃。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主要需要的就是克服外部的欲望,把計劃堅持到位,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因為學習和提升,本身就是反人性的,複雜的思考和撕裂性的成長,是無法在過程中感受到的,而是需要獲得結果之後才能感受到。
所以,制定計劃本身並不困難,只需要將事情羅列出來,做出一個大致的進度安排就可以了,但如何堅持每天去執行並完成,還需要跟自己約法三章。
約法第一章:利用內驅力自我洗腦
我相信大家都看到過銷售人員的早會,早上剛剛上班的時候,銷售經理就把各個銷售人員聚集在一起開會,大家一起喊口號、做動作。
雖然看起來很沙雕,但是經過這樣一番「自我洗腦」之後,大家的疲憊一掃而光,而心中的驅動力也被激發出來,工作積極性也會得到提升。
其實,這是因為自我激勵和洗腦帶來的正向反饋,對於我們完成目標還是有很大作用的,同樣可以借鑑到我們的日常中。
每天早上醒來,給自己來一句加油,今天一定要XXXX!元氣滿滿的一天就會開啟。
約法第二章:每天進行復盤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半途而廢,就是堅持一段時間之後,沒有看到明顯的效果。
沒有及時的復盤,我們心中緊繃的弦也自然而然放鬆,然後每天距離目標的差距越來越大,直到連自己都覺得好像完成不了。
就好像減肥一樣,努力運動幾天,發現體重沒有明顯的下降,就開始回來起點上,從此循環往復。
事實上,每天復盤,對比今天和昨天相比的改變、了解自己今天的表現,如果有進度,自己心中自然會感到開心;如果沒有進步,也不要氣餒,而是想辦法去找到原因並解決。
約法第三章:和同道者前行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也決定了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的身邊都是一些不思進取的人,你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情,他們不僅不會支持你,反而還有可能各種挖苦你,阻攔你進步,讓你好不容易下定的決心又沒了。
對於這種朋友,我建議還是敬而遠之,不要交心,否則你可能永遠也無法進步。
那應該和什麼樣的人同行呢?
當然是和那些同樣追求進步的人一起,可以加入一些自律打卡的社群,或者和一些優秀的朋友互相約定監督,大家形成良性循環,一起進步,從而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目標。
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1、把自己模糊的方向,轉化為清晰的目標;
2、將長遠的目標,定義到現階段夠得著的小目標;
3、明確目標和現實的差距,並找到解決方案;
4、根據解決方案,制定合理的計劃;
5、利用約法三章,讓自己高效完成計劃。
我是little強,出版作品《能耐:成事的簡單法則》
微信公眾號:小強職場說
諮詢請添加微信:xiaoqiangzhichang小強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