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課件先睹為快 | 地理一 5.1植被

2021-02-28 優課PPT

  欄目介紹

本欄目主要為大家分享原創作品,課件每一幅圖,每一段文字以及每一個動畫設置都經過仔細打磨,製作周期長,大家請耐心等待。PPT課件使用Office 2016版本製作,建議您也使用相應軟體打開及使用,或至少用Office 2013。

【號外!號外!】「優課PPT」從今天開始會陸續推送2019版人教最新教材的配套PPT課件,請大家關注!由於是新教材,素材有限,課程挖掘可能不夠,後期待新教材正式使用後,會繼續對課件進行更新升級,購買會員的老師可享受該版本課件終身更新的服務哦。現在最低369元即可購買會員,趕快加入我們吧!

植被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區所覆蓋的植物群落。依植物群落類型劃分,可分為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它與氣候、土壤、地形、動物界及水狀況等自然環境要素密切相關。

從全球範圍可區分為海洋植被和陸地植被兩大類。但由於陸地環境差異大,因而形成了多種植被類型,可將其劃分為植被型、植物群系和群叢等多級分類系列。還可分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人工植被包括農田、果園、草場、人造林和城市綠地等。自然植被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等。

首頁

▲首頁圖

陸地表面分布著由許多植物組成的各種植物群落,如森林、草原、灌叢、荒漠、草甸、沼澤等,總稱為該地區的植被。分為自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毛主席說過有些人「只視樹木,不見森林」,是比喻「只見局部,不見全部」,所以植被對植物個體來說,它是一個整體,全面的概念。

新授課過程

▍  新課導入

視頻導入:吶米布沙漠在短時間為變為花的海洋

▍  植被與環境

植被可按地理環境特徵劃分,如高山植被、溫帶植被;可按不同地域劃分,如天山植被、中國植被;還可依植物群落類型劃分,如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植被與氣候、土壤、地形、動物界及水狀況等自然環境要素密切相關。

從全球範圍可區分為海洋植被和陸地植被兩大類。海洋植被的特徵是生產能力低,綠色植物中藻類佔優勢。陸地植被特點為種子植物佔絕對優勢,但由於陸地環境差異大,形成了多種植被類型,可將其劃分為植被型、植物群系和群叢等多級分類系列。分類的主要依據是植被的種類組成、數量、結構、生活型及生態特點,以優勢種最為重要。植被還可分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是一地區的植物長期發展的產物,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和潛在植被。人工植被包括農田、果園、草場、人造林和城市綠地等。人類長期栽培的植物的組成和結構都很單調。

▍ 森林

森林是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喬木與其它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並與環境相互影響,從而形成的一個生態系統的總體。它具有豐富的物種,複雜的結構,多種多樣的功能。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

俄國林學家G·F·莫羅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動物及其與環境的綜合體。森林群落學、植物學、植被學稱之為森林植物群落,生態學稱之為森林生態系統。在林業建設上森林是保護、發展,並可再生的一種自然資源,具有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

森林與所在空間的非生物環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環。它是地球上的基因庫、碳貯庫、蓄水庫和能源庫,對維繫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和環境。

森林,是一個高密度樹木的區域(或歷史上,森林是一個為狩獵而留出的荒地),涵蓋大約 9.5 %的地球表面(或 30 %的佔總土地面積)。這些植物群落覆蓋著全球大面積,並且對二氧化碳下降、動物群落、調節水文湍流和鞏固土壤起著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21世紀初世界森林面積為34.5億公頃,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4。森林蓄積量為3,837.3億立方米,森林生物量為4,404.8億噸。由於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森林在世界上的分布很不均勻。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世紀末公布的數字,世界森林的分布為:歐洲(含俄羅斯)森林面積最大,為9.3億公頃,佔全球的27.0%,森林覆蓋率41.3%,人均森林面積1.3公頃;其次是南美洲,森林面積為8.7億公頃,佔全球的25.2%,森林覆蓋率49.7%,人均森林面積2.7公頃;第三是北美洲和中美洲,森林面積為5.4億公頃,佔全球的15.5%,森林覆蓋率25.5%,人均森林面積1.2公頃;第四是非洲,森林面積約為5.2億公頃,佔全球的15.1%,森林覆蓋率17.7%,人均森林面積0.7公頃;第五是亞洲,森林面積為5.0億公頃,佔全球的14.5%,森林覆蓋率16.4%,人均森林面積0.1公頃;第六是大洋洲,森林面積為0.9億公頃,佔全球的2.7%,森林覆蓋率10.7%,人均森林面積3.2公頃。

▍  草原


草原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種,分為熱帶草原、溫帶草原等多種類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植被類型。

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層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響小,使植物無法廣泛生長。

中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草原總面積將近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為現有耕地面積的3倍。

▍  荒漠

根據地理學上的定義,荒漠是「降水稀少,植物很稀疏,因此限制了人類活動的乾旱區」。生態學上將荒漠定義為「由旱生、強旱生低矮木本植物,包括半喬木、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為主組成的稀疏不鬱閉的群落」。

在荒漠地區經常出現一種特殊的景觀類型——綠洲。所謂綠洲是「乾旱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以荒漠為背景的,以天然徑流為依託的,具有較高第一性生產力的,以中生和旱中生植物為主體的景觀類型」。它對徑流有依賴性,其植被具有隱域性,與荒漠可以互相轉換,是荒漠地區人為活動密集的地區。

▍ 板書設計

▍ 隨堂鞏固

完整課件預覽

PPT課件源文件(可自由編輯)獲取方式:

方法一:在文章最下方點「喜歡作者」,讚賞19.9元,即可獲得本次分享課件源文件的下載連結。

方法二:付費369元,加入「高中人教精品課件群」,即可享受全套課件,並保持終身更新。

PDF文檔(不可編輯)獲取方式:

直接回復「植被」,即可獲取該課件的PDF文檔,不可編輯,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如果感覺分享的課件不錯,鼓勵一下小編,請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如果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