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RP Out了,誰動了ERP的奶酪?!》一文中介紹了ERP將被EBC新時代取而代之,原因也很簡單,ERP屬於單體應用,沒有辦法滿足敏捷、彈性、靈活的創新業務需要,會被雲原生業務應用取而代之。
容器、微服務化的雲原生應用是大勢所趨,ERP也面臨容器、微服務化改造的問題並被EBC取而代之,這也是預料中的事情。
所謂「理想豐滿、現實骨幹」,從ERP到EBC也有一個時機和火候的問題?
從ERP到EBC,從單體應用到容器/微服務化的雲原生應用會給企業帶來哪些變化呢?EBC應該如何部署呢?
不限於ERP,別把EBC看小了!
如果僅僅把EBC視為ERP的升級,就有「矮化」EBC的嫌疑。
「EBC能夠解決ERP敏捷性、彈性不足的問題,但是EBC不限於ERP。」金蝶中國蒼穹平臺售前支持部經理柳忠陽強調說。
這句話也不難理解。《EBC白皮書(2020)》對EBC的描述:EBC(Enterprise Business Capacity,企業業務能力),在雲原生時期孕育而出,更關注整體企業業務能力,由企業業務的思維模式、數位化的技術及企業實踐三大要素構成,即:Capability(企業業務能力)=Mindsets(思維模式) * Technology(數位化技術) * Practice(企業實踐)。
這裡所描述EBC的內涵確實不是ERP升級所能夠涵蓋的。
結合金蝶雲·蒼穹3.0進行分析,EBC平臺包括技術中臺、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以及應用/業務模型適配層、API接口服務層和場景化應用層組成。與之相比,ERP更接近於場景化SaaS應用,目前金蝶雲·蒼穹3.0提供了財務、人力、採購、營銷、供應鏈和製造等SaaS應用,其中並沒有ERP,這也讓ERP升級EBC充滿了不確定性。
難怪很多用戶跟帖反饋:從ERP到EBC升級應該如何著手?又能夠帶來哪些經濟效益呢?
從ERP入手,把EBC看小也無妨
從ERP到EBC的有關爭端,並非零和競爭的關係,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對與錯。
分歧的出現,完全是角度和立場的不同。對於EBC可以從宏觀入手,從企業信息化、數位化轉型高度看待問題,從數位化創新能力和現代化企業技術開發的高度入手,統籌解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大問題。這種戰略高度與當今行業企業的需要是完全契合的,這也是EBC的意義和價值。
但是高舉高打也並不妨礙小處著眼,數位化轉型也還是要選擇一個突破口,從ERP入手,也是一個不錯選擇!試想,如果連ERP升級的問題都解決不好,說不清楚ERP為什麼升級以及帶來的價值,如此EBC是不是也缺乏說服力呢!?
容器/微服務化的核心是迭代、小步快跑!數位化轉型從ERP升級入手,一步一個腳印,滾動發展應該也是不錯的戰略,沒有什麼不好。
用EBC替代ERP可以嗎?答案是肯定的!
金蝶雲·蒼穹3.0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既支持公有雲SaaS服務,也支持私有雲本地化部署,可以服務企業內部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創新,也支持ISV、SI等生態合作夥伴。
那麼升級帶來哪些創新業務價值呢?
簡單一個例子:秒殺!對於秒殺會帶來的不可預知業務流量,單體應用的ERP完全沒有辦法支撐!從標準化製造,到個性化私人定製,需要EBC提供新的支撐。
柳忠陽指出:傳統以License為核心的套裝軟體,其升級和開發是非常緩慢的,完全沒有辦法滿足敏捷性創新的應用需求。
企業新的EBC平臺,以容器、微服務化為基礎,所謂一體化低代碼開發工具就是為了減輕創新和開發的門檻,專注業務需求本身,屏蔽底層技術和代碼。以位置服務為例,開發人員不需要重寫代碼,而是通過動態領域模型,來驅動應用和數據建設。
雲原生架構容器和微服務是針對服務設計、劃分、部署所進行的優化,針對代碼開發擴展,這是金蝶動態領域模型帶來的優勢,這也是企業級雲原生應用的真諦!
從ERP升級到EBC,如同開啟了「武器庫」的大門。
從AI人工智慧,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到大數據創新,如畫像、智能化推薦,用戶或者依靠自身技術實力,或者依靠生態合作夥伴的能力,盡情發揮,新的EBC「武器庫」應有盡有。
不怕你使用「核」武器,就怕不會用!
這也是ERP升級EBC的意義和價值!
小結
當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工業化製造的中心,這主要得益於製造流程的制度化和標準化,「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已經成為了歷史,而如今,EBC時代,「上EBC找死,不上EBC等死」,驚人的歷史相似性再度重演!
這一次我們還能把握機遇並戰而勝之嗎?
任重道遠!未來可期!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從ERP到EBC,鹹魚翻身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