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丘古稱中丘,歷史文化燦爛

2021-01-15 要學會懂車

內丘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總面積787平方公裡,地形東西長、南北窄,地勢西高東低,山區、丘陵、平原約各佔三分之一。全縣共轄5鎮4鄉1區309個行政村,常住人口32萬。內丘歷史悠久,置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是中醫鼻祖扁鵲行醫故裡,系「邢白瓷」發源地。內丘交通便利,資源能源充足,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內丘縣以建設「經濟強縣、美麗內丘」為目標,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位居邢臺市第一平臺縣行列,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內丘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邢臺市中西部,太行山東麓,東經113°56′43″至114°38′16″,北緯37°9′11″至37°26′39″之間。東西長61千米,南北寬31.2千米,總面積771平方千米。東與隆堯縣、任縣相連,南與邢臺縣接壤,西與山西省昔陽縣交界,北與臨城縣、贊皇縣毗鄰。縣人民政府駐地內邱鎮,位於縣境東部平原區,北距省會石家莊84.6千米,南距邢臺市27千米。隆昔公路東通隆堯縣,西接昔陽縣,中交京廣鐵路、107國道及京深高速公路,橫貫縣境東西。

內丘縣地處太行山東麓,由分水嶺的中低山經崗丘向山前平原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形成山地—崗丘—平原的梯形地貌。西部山嶺重巒疊嶂,平均海拔約1000米,最高海拔1822米。中部丘崗綿延,平均海拔約400米。東部平原廣袤平坦,土地肥沃,最低海拔45米。三類地貌約各佔三分之一左右。本縣位於北半球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四季寒暑分明,雨量偏少。

內丘縣境內人口分布不均,西部山區人口稀 疏,中部地區人口較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全縣人口255387人,當時有漢族255345人,佔總人口99.99%;其它民族33人,佔總人口的0.01%。其中有回族、苗族 、朝鮮族 、滿族 。全縣人口密度 每平方千米331.2人。其中山區兩個鄉(侯家莊、獐麼)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7.6人;丘陵兩個鄉(南賽、柳林)為每平方千米136.2人;平原五個鄉鎮(內丘、金店、大孟村、官莊、五郭店)為每平方千米554.6人,內丘鎮為每平方千米788.4人。2013年,[1]全縣常住人口26.66萬。

2000年底,全縣共設置3個鎮,6個鄉,共309個行政村。內邱鎮位於內邱縣東部,鎮人民政府駐地縣城勝利路南側。面積69平方千米。轄53個行政村。大孟鎮位於內邱縣東南部,轄24個行政村。金店鎮位於內邱縣東部,轄47個行政村。官莊鄉位於內邱縣東南部,轄20個行政村。五郭店鄉位於內邱縣東北部,轄37個行政村。柳林鄉位於內邱縣中部,轄41個行政村。南賽鄉位於內邱縣中部,轄31個行政村。獐麼鄉位於內邱縣西半部,轄21個行政村。侯家莊鄉位於內邱縣西部,轄35個行政村。2013年,[1]全縣共轄5鎮4鄉1園區(內丘鎮、金店鎮、大孟村鎮、官莊鎮、柳林鎮,五郭店鄉、南賽鄉、獐麼鄉、侯家莊鄉,工業園區),309個行政村。

公元前21世紀,內丘之域屬冀州。前15世紀,商代祖乙自相(今河南內黃)遷邢(邢臺),轄縣域。前11世紀,周成王為報周公輔佐之恩,封周公第四子姬苴為邢侯,統轄邢國,內丘之域屬之。前635年,衛國滅邢又屬衛國。前598年,晉景公佔領衛國北部又歸晉國。前45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歸屬趙國。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設郡縣,始置中丘縣(見《內丘縣誌》68頁。一說西漢初始置中丘縣,見《內邱縣誌》20頁)。時內丘縣境為信都(邢臺)縣地,屬邯鄲郡,《太平寰宇記》載:「西北有蓬山,丘在其間,故名中丘」(《順德府志》載:「蓬山,在城西十五裡」)。是時,縣署設在今內丘鎮西丘村附近,距縣城5公裡。新莽元年公元9年,改稱直聚,後於23年復稱中丘縣。晉初,中丘縣仍屬冀州趙國。232年,升為中丘郡。經過十六國時期戰亂變更,496年北魏時復置中丘縣。[2]

隋開皇初,因避楊忠之諱,改中丘為內邱,屬趙州,大業二年,屬邢州,後又歷經變化,至清代,因避孔丘諱,改「丘」為「邱」,屬直隸省順德府;民國25年,劃屬河北省十三督察區;1939年太行區抗日根據地創立,轄內邱縣,1941年9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成立,轄太行區,內邱縣為其一專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內邱縣劃歸河北省邢臺專區,1958年屬邯鄲專區,1960年改邯鄲專區為邯鄲市,內邱仍屬之,1961年,復設邢臺專區,內邱縣還屬之,1970年,邢臺專區改為邢臺地區,仍轄內邱縣;1993年7月邢臺地區與邢臺市全並為邢臺市,仍繼轄內邱縣。

縣名規範

1967年,成立「內丘縣抓革命促生產第一線指揮部」,該印文將「邱」字改為「丘」。1968年,成立「河北省內邱縣革命委員會」,又將「丘」字改為「邱」。1977年,「河北省內邱縣革命委員會」更名為「內丘縣革命委員會」,同時上級頒發了中間帶有國徽的「內丘縣革命委員會」銅印。1982年,「內丘縣革命委員會」撤銷,同時成立「內丘縣人民政府」。至1989年,縣內各單位印章刻制和文件印發中「丘」、「邱」兩字混用之處甚多。1990年,縣委統一了「丘」、「邱」使用,將縣內各單位印章統一改刻為「內邱縣……」,同時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將「內丘縣」更名為「內邱縣」,但未獲批。後除「內丘縣人民政府」等由上級頒發的銅印外,全縣各鄉鎮村、各單位均以「邱」字為用。2009年8月3日,內丘縣人民政府印發《關於規範使用縣名用字的通知》,要求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在工作中使用縣名時,凡涉及文字材料撰寫、公文印發上報、印章審批、公章使用等方面統一使用民政部批准的標準縣名「內丘縣」。此後,內丘縣名的「丘」、「邱」混用得到了統一規範。[2

內丘古稱中丘,歷史文化燦爛。[3]是華夏醫祖扁鵲的行醫聖地、生前封地、逝後葬地,被命名為「扁鵲文化之鄉」。神頭村扁鵲廟為全國最大的扁鵲廟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隋唐時期內丘古城是聞名全國的瓷都,代表中國陶瓷史「南青北白」的「邢白瓷」文明發源於內丘,被命名為「邢窯文化之鄉」。牛郎織女傳說和七夕文化的發源地就在內丘。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郭巨埋兒得黃金的故事就發生在內丘。文化遺存還有牛王廟戲樓、千佛閣、中丘書院、且停寺、張賓墓、黃岔和神頭古民居村落等。

內邱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銅、鉛、鋅、鉬、鋁、鈾、石膏、黃鐵、石墨、石英、長石、水晶、雲母、蛭石、電氣石、白雲巖、冰洲石、方解石、石灰巖、石膏、耐火粘土、紫木節、明礬、磷、閃石棉、建築沙、柘榴子石、矽石等30多種有用礦石。其中礦床和已開採的規模較大的礦產地24處,礦點64處,礦化點84處,共計172處。

內邱旅遊資源豐富,前景廣闊,但起步較晚。有鵲山風景區、寒山風景區,有扁鵲廟、杏峪原始次生林、太子巖自然景觀、且停寺自然景觀等

內邱土地總面積771平方公裡,其中農、林、水、園等用地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未利用土地38萬多畝,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史籍稱,邢窯在今河北省的內丘,而長期以來,卻無人能在內丘發現這個名窯的窯址。這件事牽動了一位在邢臺地

區工作的歷史教師的心。他從50年代起,就從自己活動所能達到的範圍找古窯址。日積月累,在靠近內丘的臨城縣境內撿拾了不少古陶瓷殘器,做過許多研究,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成立了地方的邢窯研究組,終於在他們長年累月的勞動下,首先在臨城初步找到屬於邢窯性質的古窯址,發現的遺存極為豐富。器形都是碗、盤、壺、盆之類的日用器皿。其中碗類的圈足多作玉璧形底,精工製作,有潤滑如玉的角感,有些瓷胎緻密,瓷釉光潤,胎釉潔白如雪,它不僅在器物造型、生產規模和內在質量方面都和史書相符。而且與同時期其它窯址器形和工藝特點的時代性上也是一致的,這使古陶瓷學術界大為振奮。1980年,專家們將其考察出土實物與這個研究組的仿製品進行了評價與鑑賞,在臨城召開了學術討論會。

之後,河北省又成立了邢窯研究組,經過他們數年努力,特別是有些專家介入研究工作,以古陶瓷地質學的觀點在內丘考察,終於在1984年~1986年於內丘有了重大發現,在120平方公裡的內找到了更多的實物和28處古窯址。特別是在內丘縣周圍發現了密集的窯群,證實了唐代邢窯制瓷中心就在內丘,而且細白瓷生產所佔比例比臨城任何一個窯址的都大,內丘和臨城窯址連成一片,是個巨大的瓷窯區。除了細白瓷,還生產粗白瓷、三彩釉陶、表瓷、黑瓷、黃釉瓷和芝麻醬釉瓷。至此,為隋唐傳世白瓷找到了確切燒造地點的歸宿,這個邢窯窯址在何處的「千古之謎」終被解開。

內丘邢窯隋代窯址出土的白瓷精品,胎質潔白,胎薄,半透明,釉色純正瑩潤。

內丘縣,漢稱中丘縣。《太平寰宇記》載:「西北有蓬山,丘在其間,故名中丘」《順德府志》載:「蓬山,在城西十五裡」)。隋開皇初年,因避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名諱,改為內丘縣(因「中」與「內」二字義通)。

今縣境,春秋時期初為邢國地,邢滅屬衛,後入晉地。戰國時期為趙國轄域。西漢時置中丘縣(新莽時稱直聚),故城在城西十裡處,故城在城西十裡處,先屬冀州恆山郡(高后元年封國,八年復改為郡),後於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改隸冀州常山郡(由恆山國改稱)。

景帝中元五年封為國,元鼎三年復為郡)。東漢時,中丘縣屬冀州趙郡(建武五年封國,建安十八年改郡).三國、魏時,中丘縣屬冀州趙國(初為郡,太和六年封國)。

晉代,中丘縣仍為冀州趙國

。晉末,因戰亂廢置。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復置中丘縣,並徙治於今城關,屬殷州南趙郡。

隋開皇初,因避楊忠之名諱,中丘縣改為內丘縣,屬趙州;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隸欒州,同年析置青山縣(故城在今縣西南與邢臺縣交界處的東、西青山村),屬邢州;大業二年(公元606年)省青山縣入龍岡縣(今邢臺縣),同時內丘縣改隸邢州;大業三年,更隸襄國郡。

唐代,於武德元年(公元613年)析龍岡縣東北境復置青山縣,和內丘縣同隸邢州;武德四年,內丘縣改屬趙州,五年還隸邢州(於貞觀元年起邢州隸屬河北道。天寶元年罷州為鉅鹿郡,至德二年復為邢州)。

開成五年(公元849年)又廢青山縣,併入龍岡縣。

五代時,內丘縣仍隸邢州。宋代,內丘縣屬河北西路信德府(初為邢州,宣和元年升為府)。

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堯山縣(今隆堯縣地)省入,元佑元年復析置。入金後,內丘縣改隸河北西路邢州(初為信德府,天會七年降為州)。

元代,內丘縣仍屬順德府,於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升順德府為順德路。同年唐山縣(今隆堯縣地)省入,不久即復置。

明代,內丘縣屬京師順德府。清時,於雍正年間因避孔子名諱,內丘縣之「丘」字改為「邱」,屬直隸省順德府。

民國初,內邱縣屬直隸省冀南道,三年(公元1913年)改為大名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隸於河北省,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初劃屬河北省十三督察區。

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9年創立太行區抗日根據地,轄內邱縣。1941年9月,晉冀魯豫邊區成立,轄太行區,內邱縣為其一專區。

抗日戰爭勝利後,內邱縣仍屬晉冀魯豫邊區太行區一專區。

1948年9月,撤銷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邊區,成立華北行政區,內邱縣隨太行區一專區歸屬。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內邱縣即劃歸河北省邢臺專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內邱縣仍為邢臺專區。

1959年撤銷邢臺專區,內邱縣劃屬邯鄲專區,同年,撤銷臨城、隆堯、柏鄉三縣,併入內邱縣。

1960年,又撤銷邯鄲專區,內邱縣歸邯鄲市轄。1961年,復設邢臺專區,內邱縣還屬。於1961年和1962年先後恢復隆堯、臨城和柏鄉三縣建制,內邱縣亦復原制。

1970年,邢臺專區改為邢臺地區,仍轄內邱縣;1993年7月邢臺地區與邢臺市全並為邢臺市,仍繼轄內邱縣。

相關焦點

  • 內丘縣長楊輝在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致辭
    中國網北京7月8日訊 據6日召開的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新聞發布會消息,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將於2019年9月20—23日在河北邢臺內丘舉辦,以「再現扁鵲精神,堅定中醫信仰,凝聚文化力量,助推產業發展」為主題,由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
  • 權威發布| · 河北內丘中學2020年新高一分數線
    河北內丘中學2020年新高一計劃招生26個班級(其中英才部4個,實驗班8個,普通班12個,藝術部2個),班級容量上限55人,計劃招生1430人。內丘學籍分數線(純文化分):英才部:504分實驗班:460分普通班:423分非內丘學籍分數線(純文化分):英才部:504分實驗班:480分普通班:453分註:1、以上分數線錄取的學生均為內丘中學公助生。
  • 內丘法院召開審執質效攻堅衝刺決戰決勝調度會
    內丘法院召開審執質效攻堅衝刺決戰決勝調度會 2020-12-15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消息,內丘人民的5G時代已來到!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隨著全球5G加速升溫內丘也踏上了這趟快速列車 內丘移動公司在防控疫情期間3個5G基站已覆蓋縣政府附近、全得利超市商圈、縣移動公司周邊,5G已走進內丘人民的生活!5G來了,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大家是不是很疑惑,今天內丘移動公司為大家普及一下。
  • 河北內丘中學2020級英才部教師簡介
    >袁振卓,中共黨員,物理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內丘中學教科處副主任,曾任2017級物理備課組組長。曾任內丘中學2017級化學備課組組長。從教15年來,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潛心化學教學和研究,在教學上精益求精,一直奮戰在化學教學前線。曾多次獲得校優質課一等獎,市優質課三等獎,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優秀輔導教師稱號。2011年、2017年獲縣優秀教師。2016年獲得縣教壇新秀,2018獲得縣骨幹教師,2018年-2019年連續榮獲「縣政府嘉獎"。
  • 內丘公交全線恢復
    恆源小區—東青山 早6:30——晚6:00 5路車 縣醫院—扁鵲廟 早6:30——晚6:00 7路車 文化活動中心
  • 多民族民俗文化表演展示西林燦爛句町文化
    人民網西林12月21日電 (張芳、王勇)12月20日晚,中國·廣西西林第六屆句町文化藝術節暨第八屆沙糖桔產業、茶葉產業文化展示活動周專題文藝晚會舉行。晚會以「神奇句町 多彩西林」為主題,整場晚會以時間為線,通過壯、漢、苗、瑤、彝等多民族民俗文化表演,全面展示了中國沙糖桔之鄉——西林燦爛的句町文化。 西林縣委副書記李正對介紹,西林縣歷史源遠流長,早在3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馱娘江流域繁衍生息,壯族先民句町部落在商周時期就建立自己的王國——句町古國,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明和稻作文化。
  • 內丘這三家民宿獲省裡命名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為充分發揮廣大婦女在巾幗鄉村旅遊服務和巾幗脫貧攻堅中的獨特作用,省婦聯、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扶貧辦聯合將全省300個旅遊景點民宿命名為「河北省巾幗鄉村旅遊點」。
  • 河南鶴壁「絢麗多彩」的5個景點,歷史文化悠久燦爛,值得一去
    鶴壁所轄淇縣古稱朝歌,是殷商文化發源地之一和《封神演義》神話故事的發生地。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河南鶴壁「絢麗多彩」的5個景點,歷史文化悠久燦爛,值得一去。一,雲夢山風景區位於淇縣以西十五公裡處,主要有主景區、五裡鬼谷、雲夢大草原三部分組成。主景區的上聖古廟位於北山,戰國古軍庫位於南山。
  • 王凱麗:不忘初心使命,將燦爛文化與深厚的歷史沉澱傳承
    為慶祝意中建交50周年,一場由中意兩國深厚的友誼與文化凝聚而成的音樂會於11月24日晚在上海舉行。這次的音樂會融合了中國、義大利兩國人民最耳熟能詳的旋律。
  • 內丘趙春花:讓黨徽在抗疫一線閃閃發光
    (李喜明) 趙春花 女 55歲 內丘縣第二中學教師,「內丘二中愛心社」發起人,邢臺市志願服務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共產黨邢臺市第九次代表大會黨代表,內丘縣婦聯兼職副主席,「全國最美家庭」獲得者。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邢臺進入戰時狀態。
  • 傳承扁鵲精神 凝聚文化力量——全國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開幕
    賞百草花開,品文化盛宴。全國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在內丘開幕。她以深遠的歷史文明、博大精深的內涵、堅定的文化自信,喜迎八方賓客!內丘縣是華夏中醫鼻祖扁鵲行醫、生活了63年並奠定了華夏醫藥文化基礎的神聖故地,是中醫界人士的精神家園。
  • 邢臺市內丘縣委書記張輝看望慰問援鄂醫護人員家屬!
    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3月5日上午,內丘縣委書記張輝、縣婦聯主席呂雪輝和縣醫院領導一起看望慰問了我縣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袁振華、劉政法、劉飛飛、孫燕超家屬,感謝他們為抗擊疫情一線醫務人員的辛苦付出,感謝家屬們的理解與支持。每到一處張輝書記都與前線醫務人員家屬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生活情況,以及家庭有無困難,感謝他們對援鄂醫療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 省高院司法警察總隊領導董彥濤一行到內丘法院進行警務安全工作檢查
    省高院司法警察總隊領導董彥濤一行到內丘法院進行警務安全工作檢查 2020-09-10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銀行內丘支行圓滿完成2020年存款、貸款雙指標
    原標題:中國銀行內丘支行圓滿完成2020年存款、貸款雙指標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分行黨委「三個翻番,兩個提升」的目標,實現全量金融資產的增長和普惠金融貸款的投放
  • 中國最值得一去的十大博物館,讓你感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國家,五千年來,中國的文化傳承就沒有斷絕過,而這也創造了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史。雖然經過五千年的時間流逝,很多東西不可避免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仍然有很多珍貴的東西保存了下來。
  • 內丘中學喜報
    內丘人,內丘事兒,每天晚上都推送
  • 滕州的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城市你了解嗎?
    小編的家鄉就是在滕州,今天小編帶你們來了解一下我的家鄉的歷史,滕州,又名滕縣,位於山東省的南部,現為棗莊市所轄的五區一市之一。東鄰山亭區,南鄰薛城區,西瀕微山湖、與濟寧市微山縣相連,北和濟寧市鄒縣接壤。是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綜合實力在全國百強縣中名列22位。
  • 大昭寺廣場,位於大昭寺前,有獨具魅力的燦爛文化和悠久的歷史
    館內珍藏有許多珍貴文物,展示出藏民族獨具魅力的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博物館分三層,一層是旅遊紀念品商店,二層是西藏歷史展覽,三層是唐卡、動植物、玉石等專項展覽和臨時展覽。直貢梯寺位於拉薩以東墨竹工卡縣境內雪絨河邊,是直貢噶舉派的中心寺院。始建於公元1179年,寺廟立於懸崖峻岭之間,雄偉壯觀。傳說,經過直貢梯寺活佛灌頂的人,死後靈魂可以出竅,進入三善趣境界,而不會下地獄。
  • 進入文明歷史時期,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繁星璀璨的商周方國
    進入文明歷史時期,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繁星璀璨的商周方國商周時期,山西中南部地區分布著許多小國,如土方、鬼方、鬲方、亙方、轡方、缶、箕、潞、徐、蒲、趙、霍、虢、虞、冀、黎、郇、董、韓、芮、魏、耿、賈、楊等,考古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