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在宿舍鋪床、掛蚊帳,收拾箱子
新生在志願者的帶領下走進學校
校門外,家長們依依不捨
9月6日是南大本科新生報到的日子,一幕幕溫情「小別離」在南大仙林校區南門口不斷上演:因疫情防控,家長不得進校,學生入學報到,宿舍鋪床等流程全都得自己完成。不少不放心的家長站在南大校門口久久不願離去,還想多看孩子一眼。然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堂名為「自立」的入學先導課,新生們完成得都挺不錯,套枕套、鋪床、掛蚊帳,樣樣都來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攝影 佘治駿
兒行千裡母擔憂
家長在賓館訂房間準備隨時「救急」
「我們從河北來,開車開了三天,一路上玩玩歇歇,算是比較特殊的入學體驗了。」在南大仙林校區南門外,河北家長朱女士撐著傘,腳邊放著兩個編織袋、兩個行李箱,還有一個大塑膠袋。「都是孩子生活必須的東西,志願者已經幫他拿進去一批了,一會兒他們出來拿第二批。」朱女士告訴記者,小朱是第一次一個人離家上學,「培訓都做過了,住我不怎麼擔心了,現在開始擔心吃,聽說這裡吃啥都放糖啊?孩子會不會吃不慣?」
同樣操心的,還有家長黃女士。「這個灰色的被單放在中間,那個墊在下面,是比較煩一點,但是不難。」校門外,家長黃女士舉著電話,現場指揮女兒鋪被子。儘管校內設施齊全,但黃女士和不少家長一樣,還是購買了生活寢具,打算從外面給孩子遞進去。「能為她做點就做點,怕孩子有個什麼需要。她和爸爸還在外面定了兩晚的賓館,準備隨時『救急』。」黃女士坦誠,就這麼回去了,心裡真有點兒慌。
「不能看看孩子生活環境,有點遺憾」
新生報到肯定是件大事,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家庭都是全家總動員。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新生小徐的奶奶告訴記者,全家一大早從興化開車過來了,帶來的東西一趟搬不完,爸爸媽媽還在搬運中。「東西搬完我們就回去了,孩子虛歲18,以前從來沒出過遠門,他爸媽也挺不放心的。」
「你們還帶了無線路由器?學校應該有網線吧?」 旁邊一位來自海南的家長郭女士頓時有點不放心,「不行的話只有靠娃自己了,我們大早來的,等會兒就回去了。」郭女士告訴記者,不能親眼看看孩子的生活環境,跟孩子一起逛逛心儀的大學,多少有點遺憾。
「來了來了!兒子我們在這邊!」南大理科實驗班新生陳同學從家人手裡接過了新買的水桶、臉盆和飯盒,旁邊的志願者學長接過了大包被褥。小陳的媽媽告訴記者,這次全家總動員,爺爺奶奶也一起提前兩天來了南京,「奶奶早有準備,暑假期間特訓了洗衣服等家務,孩子到了獨立的時候了。」一旁的奶奶笑著說,「這些家務活兒以前上學從沒幹過,現在看他自己啦!」
創了紀錄
今年有近400新生獨自來校報到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沒有家長陪同獨立來校報到學生近400人,為歷史最多人數。」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李浩告訴記者,今年,學校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339名本科新生。學校製作了《迎新志願者工作手冊》,面向全校動員組織了3381名迎新志願者,一對一做好迎新工作,同時組織156名志願者負責校門等地的志願服務。組織黨員先鋒崗在校內設置了7個服務點。「為了彌補家長們不能進校的遺憾,學校在B站和抖音平臺對迎新現場進行了全程直播,與家長們共同感受迎新氛圍。」
校園裡多了很多「萌新」,志願者們也是熱情滿滿。「這裡是逸夫樓,但裡面的教室不太好找,怕遲到的話要提前熟悉一下地形哦。」「這裡是電腦醫院,平時電腦壞了就可以拿到這裡來修。」「羅森便利店大家都喜歡來,就在宿舍樓區,很方便。」有了學長學姐的指引,新生們對於學校的陌生感一下子消失了。
新生「自立」都不錯
擦完書架,她最先擺上了心愛的「蕭邦」
人文科學試驗班的女生童蘇彤來自廣東,她在學姐的幫助下順利找到了自己的宿舍,放下行李箱,便開始裡裡外外打掃起來。記者在宿舍裡見到童蘇彤時,她正在拿著一塊抹布認真擦拭自己的書架。「爸爸媽媽也來了,早上八點多就把我送進學校了,這會兒他們回酒店啦。」小童笑著和記者打趣,「爸媽不要我啦,我自己打掃。」
這個有愛的一家是從廣東汕頭自駕來南京的,14個小時的車程雖然辛苦,但也是別樣的大學報到體驗。最先「開箱」,被拿出的物件是啥?小童選擇了自己心愛的鋼琴琴譜。床架上還空空如也,但幾本「蕭邦」已經率先被拿出,放在了擦拭乾淨的書架上。「想帶更多的樂譜,媽媽沒讓。」
「能考上南大,沒啥搞不定的」
「完了,床墊大了,要去換!」在另一間宿舍,記者見到了手腳麻利的姑娘小林。她正蹲在床上鋪床墊,鋪開後發現床墊怎麼都平鋪不了,這才發現是自己帶來的床墊買大了尺寸。唰唰幾下,小林把床墊又重新卷了起來,三兩下便爬下了床,將墊子拿下來灌進了包裝袋裡。
書架上,小林已經將書籍、生活用品和化妝品分類全部擺放整齊。「我動作算快的了,但算算我還有一堆東西沒買,衣架、洗澡籃子、垃圾桶……待會還得去一趟教育超市,好在超市不遠。」
小林來自安徽,中學六年的住校生活讓她鍛鍊出了極為優秀的自理能力。至於父母,小林的回答更是大大咧咧,「他們回去咯,對我很放心,我媽還說,能考上南大,沒啥搞不定的。」
一大亮點
「六大書院」集體亮相
本次新生報到的一大亮點,莫過於南大校園內集體亮相的「六大書院」。圍繞「熔爐工程」和「三元四維」人才培養新體系建設,今年南大成立本科生院、新生學院兩大機構,新生學院內設秉文書院、行知書院、安邦書院、有訓書院、毓琇書院和開甲書院。都是用各自學科裡知名的專家學者的名字來命名的,如中國近代傑出的文理大師顧毓琇,中科院院士戴安邦等等。據悉,六大書院新生理工類生源佔比66.8%,文史類生源佔比22.6%,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生源(不分文理)佔比10.6%。其中,男生佔比56.69%,女生佔比43.31%,比例與往年相當。男生比例最高的是毓秀書院,而人數最多的是開甲書院。女生比例最高的是秉文書院,而人數最多的是行知書院。年齡最小的新生出生在2005年10月(15歲),來自貴州國家專項學生,錄取至社會科學試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