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兩岸攜手迎接挑戰 振興中華民族經濟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9月19日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在南京舉行,再掀兩岸經濟合作新高潮。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嚴峻複雜,兩岸經濟面臨挑戰,也面臨新的合作機遇和發展前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兩岸共同繁榮發展開闢空間,創造有利條件,兩岸在經濟領域的合作,應著眼於發展大局,將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手足之情充分融合在共同攜手振興中華民族經濟的進程中來,為兩岸關係不斷和平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社評摘編如下:

  近日,兩岸經濟合作再掀新高潮。9月19日,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在南京隆重舉行。繼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海協會海基會兩會協商機制、海峽論壇之後,紫金山峰會又搭起了兩岸交流合作的第4個重量級平臺。紫金山峰會這場匯聚了數百名兩岸知名企業家的「巔峰對話」,被兩岸經濟界寄予厚望。開幕式上,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在致辭時指出,兩岸應進一步維護和平發展大局,共同振興中華民族經濟、共同培育中華民族品牌、共同開闢世界市場,共同書寫「兩岸合,贏世界」的新篇章。

  今年以來,國際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依舊,歐債危機仍在持續。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整體復甦步履維艱,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使兩岸經濟形勢下行風險加大,兩岸經濟轉型升級的任務非常迫切。大陸已經將「保增長」作為今年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而臺灣已經由年初GDP增長保4%,調整到保2%的目標。兩岸的企業均亟需在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尋找發展的方向和出路。兩岸產業轉型升級任務更加緊迫,兩岸企業界共謀合作、共同發展,共同振興兩岸中華民族經濟已經刻不容緩。

  在面臨世界經濟嚴峻挑戰的同時,兩岸經濟也共同面臨新的合作機遇和發展前景,其中最為重要的機遇在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為兩岸共同繁榮發展開闢出廣闊空間,為兩岸攜手實現中華民族經濟復興創造了有利條件。對此,兩岸均應充滿信心,迎難而上,克難前行。

  2008年以來,隨著兩岸關係出現歷史性轉折,兩岸經濟迎來了全面合作、快速發展的春天。大陸經濟體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經濟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大陸經濟發展已經成為引領亞洲乃至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重要引擎。大陸經濟體的快速發展,對臺灣經濟的不斷提振也是一個重要契機。特別是2010年6月兩岸籤署ECFA以來,兩岸經濟自由化進程不斷加快,兩岸經濟合作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兩岸經濟互利雙贏成果不斷顯現。隨著兩岸雙向投資不斷加大,兩岸經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斷融合,兩岸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兩岸中華民族經濟的整體改善和全面振興也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一方面兩岸經濟合作成為兩岸中華民族經濟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兩岸中華民族經濟的發展也為亞洲和世界經濟的復甦注入了新動力,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進入鞏固深化階段,兩岸共謀發展,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共同振興兩岸中華民族的經濟,兩岸經濟不能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必然會遇到阻礙和困難。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企業都是中華民族的企業。大陸的「十二五規劃」已明確納入兩岸產業合作的內容,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也為兩岸產業合作指明了方向,建立了機制,兩岸攜手創新經濟,合力轉型升級已經具備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和實踐基礎。

  兩岸經濟往來已有2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2008年5月以來兩岸經濟合作發展更是步入了快車道。兩岸攜手共同振興中華民族經濟,是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要求。經濟合作始終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兩岸關係保持不斷的和平發展,客觀上首先是需要兩岸不斷地夯實經濟合作基礎。今年以來,在共同面對國際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挑戰下,兩岸經濟仍保持了持續增長,特別是前不久兩岸籤署的《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與《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這三大協議的成功籤署為兩岸深化經濟合作開闢了新的前景,創造了新的機遇。

(責任編輯:武曉娟)

相關焦點

  • 國臺辦: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沒有理由不攜手共同發展
    國臺辦: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沒有理由不攜手共同發展 2021年01月13日 10:2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3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
  • 習馬倡議「共同振興中華」的意義
    其中,最大突破、最大亮點是:兩岸攜手合作,共同振興中華。  馬英九講話一開始就表示:「我與習先生分別以臺灣與大陸領導人的身份,穿越66年的時空,伸手相握。握著兩岸的過去與未來,也握著中華民族振興的希望。」這一論述深刻地表明,中華民族振興的希望,不只是在大陸或在臺灣,而是在海峽兩岸,在於兩岸中國人的團結與努力。
  • 做好攜手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
    「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強調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次危機,我們必須做好攜手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人類生產生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同時,人類已經進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時代,各國利益密切相關、命運緊密相連,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
  •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將持續深化
    【兩岸快評第1164期】過去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臺海局勢嚴峻複雜以及民進黨當局刻意阻擾的影響下,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依然取得新發展,兩岸貿易、臺商對大陸投資均創新高。大陸學者指出,兩岸經貿合作是支持臺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基礎,臺灣無論是對外貿易成長還是貿易順差來源,均顯示出兩岸經貿關係緊密性和高度互動性,以及大陸對臺灣經濟成長和穩定的重要性。在這些確鑿的數字面前,臺灣當局所謂的「脫中、減少對大陸的依賴」實際上不攻自破。眾所周知,自民進黨再次上臺後,絞盡腦汁妄圖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在陸臺商「回流」。
  • 李振廣:勇敢迎接挑戰 堅定兩岸統一航向
    這意味著民進黨將繼續在未來四年時間裡在臺灣地區執政,同時也意味著在未來四年兩岸將繼續面臨來自島內分裂勢力帶來的各種挑戰,兩岸關係形勢將更複雜、更嚴峻。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在兩岸實力對比的天平大幅度向大陸一邊傾斜的情況下,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勇氣和實力迎接這一挑戰,堅持兩岸統一航向,把祖國統一事業推向前進。
  • 逾百位學者探討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機遇與挑戰
    原標題:逾百位學者探討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機遇與挑戰  中新社青島7月25日電 (記者 楊程晨)以「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第二十七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25日在青島舉行。  本次研討會為期一天半,來自兩岸及港澳的百餘位臺灣問題專家、學者共提交論文82篇,圍繞世界格局演變中的涉臺國際環境、臺灣政局走向及民意變化等議題進行交流。
  • 高雄市兩岸勞動文教發展交流協會代表團訪湘
    11月20日,高雄市兩岸勞動文教發展交流協會代表團來到湖南訪問交流。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周農,高雄市兩岸勞動文教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廖振興出席歡迎晚宴並分别致辭。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徐文龍主持歡迎晚宴。▲周農致辭。
  •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 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農交會上「品茗論道」 兩岸茶人共商壯大中華民族經濟之策 2020年11月27日 23: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同弘揚中華文化。」而茶作為中華民族的「國飲」,數千年的歷史傳承早已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峽兩岸具有共同的茶文化,心靈相通。  11月27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簡稱「農交會」)在重慶開幕。
  • 蔡英文兩岸論述多變 港媒批其左右搖擺
    原標題:蔡英文兩岸論述多變 港媒批其左右搖擺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2016「大選」候選人蔡英文近期提出多項兩岸論述和主張,港媒指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的相關提法上還在不斷修正,說明她的思考還沒有成熟;臺灣已無法切割大陸,但蔡受到黨內「臺獨黨綱」限制,加上骨子裡「兩國論」傾向,導致她左右搖擺。
  • 臺報:希望新當局信守承諾 維繫兩岸和平現狀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8日發表社評說,面對臺灣經濟發展嚴峻的挑戰,除了希望當局與民間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發展經濟外,更期待新當局能信守承諾,維繫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現狀,作為振興臺灣經濟的基礎。
  • 「兩岸經濟界企盼深化交流合作」
    鼓勵兩岸產業再創新局郭金龍表示,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充分體現了兩岸企業家峰會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體現了兩岸經濟界有識之士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振興中華民族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 兩岸攜手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
    第二屆「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廈門舉辦
  • 2020高考預測熱點話題作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優秀作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2020年,疫情肆虐,經濟下滑;2020年,脫貧攻堅我們面臨著很多挑戰,當然也充滿很多機遇,這是一個大有作為的時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我國抓住了控制疫情傳播的關鍵時期,全國人民雷厲風行,眾志成城,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不但挽救了數以萬計的同胞的生命,而且為世界抗擊疫情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 孫亞夫談新時代兩岸關係的挑戰和風險
    香港中評社4月21日報導,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20日於武漢出席第二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時指出,新時代兩岸關係是個判斷兩岸關係歷史方位的問題——第一,中國大陸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兩岸關係新的時代背景;第二,臺海形勢基本格局中力量對比已發生歷史性巨大變化;第三,兩岸經濟
  • 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兩岸同胞命運與共的紐帶是割不斷的
    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匯聚兩岸青春力量,是兩岸交流大潮中的一道獨特風景。本屆論壇回應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期望,圍繞「攜手共築美好家園」主題,聚焦新時代兩岸青年共同責任和使命,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聚能蓄力,具有重要意義。我代表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各位新老朋友特別是青年朋友致以誠摯問候!
  • 當前兩岸關係雖面臨挑戰,但主導權在大陸一方
    兩岸和平統一面臨四方面風險和挑戰      當前兩岸關係面臨的最大挑戰有哪些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民進黨在臺灣執政使得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遭到破壞。      但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從宏觀戰略層面來分析,隨著祖國大陸的發展強大和民主法治的不斷完善,臺海局勢的主導權在大陸一方,兩岸關係發展也依然面臨著諸多機遇。      首先,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有著天然的互補性。
  • 第五屆「大江論壇」在深圳舉行 共話兩岸融合
    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李鉞鋒致辭說,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40年,是大陸同胞歷經長期努力、不懈奮鬥,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舉世矚目巨大成就的40年,也是兩岸同胞攜手並肩、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的40年。今年2月,國務院臺辦發布實施了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各地各部門相繼推出配套和具體措施,體現了祖國大陸對廣大臺胞的深情厚誼。
  • 國臺辦:支持兩岸企業家做大「蛋糕」造福兩岸同胞
    12月9日拍攝的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廈門會場一角。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陳舒、石龍洪、劉歡)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企業是兩岸經濟合作的主體,也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功臣。
  • 兩岸學者聚焦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挑戰與應對
    兩岸學者聚焦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挑戰與應對 2017-11-26 18兩岸近50位專家學者圍繞主題「新形勢下兩岸關係:挑戰與應對」展開研討。11月26日,第四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昆明舉辦。兩岸近50位專家學者圍繞主題「新形勢下兩岸關係:挑戰與應對」展開研討。
  • 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兩岸擁有共同的「天然DNA」
    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兩岸擁有共同的「天然DNA」 2016-06-12 16:26:13本屆論壇設置對話環節,5位兩岸傑出青年企業家,圍繞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共圓夢想的話題進行互動交流。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中新社廈門6月12日電 (記者 陳悅)在12日舉行的第八屆海峽論壇大會上,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指出,兩岸擁有共同的「天然DNA」,祝願中華民族大業能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