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畢業遙遙無期,可轉眼就各奔東西。一轉眼,你們就站在了分別的十字路口,不得不含淚揮手說再見。以後坐公交,你們不會再聽:『下一站,理工大學』 了。」28日天上午,重慶理工大學在花溪校區舉行了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校長石曉輝滿含深情的總結裡是對學生們的依依惜別之情,他還鼓勵畢業生們要讓自己人生之路變得不平凡。
石校長的畢業致辭語言風趣幽默,他說:「前段時間有不少畢業生在朋友圈裡曬出了進校時和畢業時的標準照,相信你們都不約而同地發現,大學的時光不是殺豬刀,而是美容院。」
他還引用了路遙所說的話:「即使最平凡的人,也應該為他那個平凡的世界去奮鬥」。 他希望畢業生永遠保持雄心壯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你們應該有一種堅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堅信能做出一番事業,積極追求健康、充實、幸福、高雅的生活,才會擁有成功的人生。」
今年重慶理工大學畢業生有6420名,其中研究生517人,本科生5903人。
最後,根據重慶理工大學的特有傳統,學校組織了以懷舊為特色,以「未來寄語」為主題的畢業活動。畢業生在懷舊信紙上寫下自己的未來寄語並封存起來,待歸校之日將其啟封,以此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為夢想奮鬥。
重慶理工大學校長石曉輝講話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以後,我們在座的同學們走出校園就成了重慶理工大學的校友。所以,從今天以後,我們之間的關係就從師生變成了朋友,作為老師和校長我非常高興擁有這麼多洋溢著青春活力的朋友,在座的朋友們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非常的出名,不管你們是因為你們的業績而出名,還是你們當了網紅而出名,我都為你們驕傲。
今天,你們畢業了!美麗的花溪校園,將目送你們出士繼門,奔赴遠方。重理工「明德篤行、自強日新」的校訓,將隨著你們堅定的腳步,撒播到祖國的大江南北,傳播得更深更遠。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你們學成畢業,表示由衷的高興和深深的祝福,向時刻牽掛你們的父母、向辛勤培你們的老師,表示深深的敬意!
曾經,你們作為一名大一的新生,拖著笨重的行李來到理工大學,新奇的打探著陌生的校園,穿過時光隧道一般的士繼門。從靜湖到運動場,從快樂食間到體育館,從圖書館到233,還有那個已經蕭瑟的情人坡。你們怯生生地站在路邊,羨慕著校園路上走著的那些帥氣漂亮的學長學姐,可如今,你們變成了他們,心中一定是萬分的感慨。
總說畢業遙遙無期,可轉眼就各奔東西。一轉眼,你們就站在了分別的十字路口,不得不含淚揮手說再見。以後坐公交,你們不會再聽:「下一站,理工大學」了。此時此刻,你們會發現,大學的時光深刻地改變了你們。前段時間有不少畢業生在朋友圈裡曬出了進校時和畢業時的標準照,相信你們都不約而同地發現,大學的時光不是殺豬刀,而是美容院。你們臉上的懵懂早已變成了堅毅,你們內心的彷徨早已被自信取代。前幾天授位時,我看到了你們的帥氣瀟灑、亭亭玉立,我感受到了你們的意氣風發、豪情滿懷。你們的表情、笑容和舉手投足傳遞了你們對母校的感恩、對師長的敬意、對未來的自信。我對你們心中沉澱的這份感恩、敬意和自信,感到欣慰。因為它會讓你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行穩而致遠。
今天的致辭,是你們在大學上的最後一課。除了和你們一起去靜靜品嘗你們美好的大學時光,去品嘗你們珍藏的點點滴滴的感動,去品嘗你們此時此刻早已洶湧澎湃的傷感,以及你們心中那一份沉甸甸的懷戀和不舍。作為校長,我還是要按照這一課的教學大綱,講述我對你們的期許。
過去幾年,我們見證了你們的變化,未來的歲月,你們會改變更多,這些變化是必然要發生的。但希望你們在變化中仍然葆有一些珍貴的東西。
第一,希望你們繼續葆有高尚的道德。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大學是一個由學生和學者共同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團」。大學是一座象牙塔,是人們提供精神家園的地方,提供良知和真理的地方。大學裡的學者和學生,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就應該成為社會的良心。你們在道德上應該成為身邊人的典範,永遠向善致美,追求公平正義、守護平等自由。無論將來你們面臨什麼樣的處境、遭受什麼樣的困難、面對什麼樣的誘惑,你們做人的本色不能變。
第二,希望你們繼續葆有學習的勁頭。將來你們會發現,我們能夠掌握的改變自己命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學習。影響我們進步、成功、命運和幸福的因素有很多,但自身堅持不懈的學習,是其中最強大的推動了。也許將來你們工作會非常忙碌、生活瑣事會很繁多,但你們手中的書本永遠不能放下。你們要通過學習不斷地追尋夢想、提升自我,即使生活和現實讓你疲憊、讓你無奈,但學下與奮鬥的腳步也不能停下。
第三,我希望你們永遠保持雄心壯志,正如路遙先生所說:「即使最平凡的人,也應該為他那個平凡的世界去奮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你們應該有一種堅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堅信能做出一番事業,積極追求健康、充實、幸福、高雅的生活,才會擁有成功的人生。堅持學習、不斷奮鬥,這是對校訓中「自強日新」最好的詮釋。
最近人們常說不忘初心,我想說:「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的理解是,不管多少年後回到母校,你們依然像我前面所說,葆有高尚的道德、葆有傲嬌的心態、葆有學習的勁頭,你們依然懷有對知識的尊重與渴望,你們依然有著陽光的心態和健康的體魄,你們還是那樣一如既往的純真與善良,你們的青春用在,歸來仍是少年。
同學們,你們在成長變化,你們的母校也從來沒有停止改變的腳步。你們的母校還將繼續變化著。將來你們回到校園,蝴蝶山的樹會更加蔥鬱,教室裡的桌椅或許已經更換,當年的老師可能已經退休,食堂的菜品味道已經不同,學校的發展也躍上一個嶄新的臺階。「自強不息,求實創新」的大學精神不會變,對每一個畢業的重理工學子的祝福和關注不會變,母校永遠是你們的家。
同學們,人生最美同窗日,終生難忘恩師情。此時此刻,你們心中縱有萬千不舍,萬千傷感,萬千遺憾,也不要抽出猶豫,勇敢向前。莎士比亞說過:「凡是過去,皆為序曲」,你們精彩的人生劇本在後面!別忘了常回家看看,無論你歸來多玩,母校都以明亮的燈火為你守候。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黃曄 實習生 熊真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