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告別最後的「電力孤島」

2020-12-09 騰訊網

告別最後的「電力孤島」

阿里聯網工程織就藏區經濟發展電力保障網

這裡平均海拔超過了4500米,33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10萬農牧民,可謂是地廣人稀;

這裡是我國除臺灣省、三沙市外唯一沒有接入大電網的地級行政區;

這裡的酒店、醫院、商場等公共場所常年備著發電機;

這裡的居民購買電器最擔心的是因電壓不穩而被燒掉——這裡是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

今年底,隨著阿里聯網工程正式投運,阿里電網孤網運行和阿里地區及日喀則西部地區長期缺電的問題將徹底解決,使西藏剩餘的仲巴、薩嘎、吉隆、聶拉木、普蘭、改則和措勤等7個縣用上大網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項目,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團結線、幸福路。貫通阿里地區1689千米的阿里聯網工程就是這麼一條路。

8月27日,阿里聯網工程線路包5段鐵塔穿過加布村,工程投運後將使他們用上安全可靠的大網電。張笑譚 攝

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是繼青藏電力聯網、川藏電力聯網、藏中電力聯網工程3條「電力天路」之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設的又一項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的世界超高海拔、超大難度的輸變電工程。該工程建成後將解決和改善工程沿線16個縣(含日喀則市)38萬農牧民的安全可靠用電問題,同時促進西藏清潔能源開發外送,對加快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20千伏日土白絨山羊頭景觀塔。張笑譚 攝

讓38萬農牧民用好電

「去拿點碳和牛糞,把爐子燒熱一點。」在薩嘎縣的一個小旅館,老闆往搓著手吆喝著。記者一行圍著火爐採訪中國安能二局阿里聯網線路包9項目經理何樂鋒。何樂鋒告訴記者,這裡是目前薩嘎縣硬體條件最好的旅館,旅館特意裝了電採暖器,但是由於電壓不穩,一到冬天還是要燒煤取暖。

「你們不就是來給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嘛!」旅館老闆操著濃鬱的四川口音對何樂鋒說。旅館老闆是重慶人,兩兄弟在拉薩前往阿里地區的必經之地開了這麼個小旅館,可是每年生意只能做8個月。「十一過後遊客就少了,最關鍵的是天氣一冷,水結冰就沒有電。」

220千伏日土白絨山羊頭景觀塔。張笑譚 攝

據了解,阿里地區一直以來靠著獅泉河火電廠4臺功率200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組配合當地水電、光伏等電源供應電力。冬天枯水期,除獅泉河火電站輻射範圍外,整個阿里地區就會出現供電不穩定的情況。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前往阿里地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像這樣的小旅館,219國道沿線還有很多,供電穩定問題就成為制約當地旅遊業的重要因素。

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阿里藏醫院製藥房主任拉仁。由於電壓不穩、時常停電,藏醫院的製藥設備時常被燒,「最主要的是藥材,有時一次停電醫院就損失數十萬的藥材,很是心痛。」

這些問題在阿里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後都將逐步解決。據了解,阿里聯網工程將實現阿里電網與全國主電網互聯,使大網電覆蓋沿線7個縣,徹底結束阿里電網長期孤網運行歷史,形成西藏統一電網,從根本上解決阿里地區和日喀則西部嚴重缺電問題。

這將惠及沿線38萬農牧民,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可靠的電力供應保障,對助力國家邊境地區建設和打贏「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實現邊疆鞏固、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社會穩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工程將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和國防安全提供電力保障,兼顧遠期鐵路供電和中尼電網聯網需要。

220千伏日土白絨山羊頭景觀塔。張笑譚 攝

克服高海拔、沼澤地施工等困難

阿里聯網工程4R053號鐵塔,海拔高度5357米。站在鐵塔下,凜冽的寒風瞬間就把人吹透。阿里聯網工程包四段項目經理譚晉告訴記者,在海拔5357米的施工塔位,施工現場最大風力可達10級以上,施工最低溫度零下20多度。一節4米長、200公斤的抱杆,4個人抬著在平原可以走20多米。可在這裡,施工人員每挪三步就必須停下來大口喘氣,歇上好一會兒。

1月13日,阿里聯網工程線路工程包13暴風雪已經來臨,黃小洪正在組織工人做保溫措施。毛思璋 攝

該塔位從基礎開挖到組塔完成歷時50多天,塔材等現場物資採取馬幫運輸方式。山脊陡而險,路面都是尖石子,加上馬蹄粘雪不斷打滑,其他塔位半個小時就能運輸一趟,運到這基鐵塔塔位卻需要一個半小時。經過5天的努力,10餘名運輸隊員與風雪、嚴寒、缺氧搏鬥,來回100餘趟,才將所有塔材運輸到嘉措拉山山頂。

阿里聯網工程建設者在線路9標段現場開展消缺工作。張笑譚 攝

今年5月2日,在海拔5357米的西藏日喀則拉孜縣與定日縣交界處的嘉措拉山,阿里聯網工程4R053號500千伏輸電鐵塔成功組立,刷新了我國在世界超高壓電網建設領域的新紀錄。

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運距最遠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阿里聯網工程平均塔位海拔4572米,最高5357米,最長運距超過5400公裡。該工程施工難度大——3次跨越雅魯藏布江,翻越5000米以上的孔唐拉姆山、馬攸木拉山,沼澤地,部分區段為長距離無人少人區,人跡罕至;工程沿線氣候條件惡劣,含氧量僅為內地50~60%,平均氣溫0~5℃,最低氣溫達零下45℃,晝夜溫差達25℃以上;人員、機械降效嚴重,年有效工期僅有8個月,且建設人員隨時有潛在引發肺水腫、腦水腫等高原疾病的風險,高原生理健康保障任務艱巨。

西藏阿里噶爾縣、海拔4700米、沼澤地組塔作業。

「高海拔挑戰對於我們這個團隊來說不算什麼。」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阿里聯網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易建山告訴記者,相對於5357米這樣的高海拔施工,位於沼澤地的鐵塔必須冬季施工顯得更加困難。

日喀則市薩嘎縣拉藏鄉到阿里地區噶爾縣門土鄉綿延500千米的120基塔位均處於沼澤區域。沼澤地塔位普遍地下水位高,尤其雨季沼澤地地表水位最深可達1米,機械、人員難以進入施工區域,強行施工成本大且對環境破壞嚴重,為確保工程按期投運,減少對當地環境破壞,只能在冬季沼澤地上凍後施工。

5月5日,阿里聯網工程GIS運輸隊翻越孔唐拉姆山。趙清鵬 攝

從去年10月20日開始,施工人員冒著高原極度缺氧、狂風暴雪,踏上徵程挺進阿里,攻堅沼澤地基礎施工。為了更好地挖掘基坑,施工人員在風雪裡為基坑蓋上棉被、烤火爐。零下27℃的低溫,5臺發電機凍壞了4臺……在他們的努力下,工程終於在凍土解凍之前完成了基礎開挖、組塔工作。今年6月29日,阿里聯網工程線路工程包12最後一基沼澤地鐵塔放線完成。

5月2日,阿里聯網工程線路工程包4施工人員暴風雪中作業。趙清鵬 攝

五大發展理念貫徹建設始終

11月20日,記者一行經過阿里聯網工程霍爾變電站時,恰逢霍爾變電站調試帶電成功。這是阿里地區第一個220千伏變電站,霍爾變電站帶電運行標誌著大網電首次進入阿里地區。

西藏阿里普蘭縣、海拔4600米、沼澤地景觀塔放線。

國網西藏阿里供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伊增科在霍爾變電站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阿里供電公司為了配合運行阿里聯網工程,專門抽調了一隊專業的人員,負責阿里聯網工程的運維保障。「國家電網公司為了阿里地區民生和經濟發展,投資74億元為我們帶來這條線路,我們要盡全力維護好它。」

據了解,阿里聯網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繼青藏聯網工程、川藏聯網工程和藏中聯網工程之後,建設的第四個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的極高海拔電網工程。該工程3次跨越雅魯藏布江,翻越孔唐拉姆山、馬攸木拉山等,塔位平均海拔4572米,變電站海拔最高4688米、最低4003米;氣候條件惡劣,人員、機械降效嚴重。

星空下的220千伏日土白絨山羊頭景觀塔。張笑譚 攝

在設計之初,阿里聯網工程就在極高海拔地區應用海拉瓦技術開展工程全線航拍,創新變電站格構式護坡等。為實現工程與自然人文環境和諧統一,最大限度確保電網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工程開展專題設計,將民風民俗、自然環境、宗教文化等元素融入電網設計。

為確保工程管理及時有效落地,西藏電力公司積極推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模式,極大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他們採取工程檔案管理、物資短名單、核心分包隊伍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推行十八項西藏特別條款落地。他們還建立工程三維全過程指揮平臺,設計應用安全管控、物資管理、醫療保障管理APP,成為國網公司基建全過程數位化管理的兩項試點工程之一。

220千伏線路9標段鐵塔跨越雅魯藏布江。張笑譚 攝

在青藏、川藏、藏中3大聯網工程基礎上,阿里聯網工程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質量和創新水平,首次開展國內基於運行經驗的超高海拔架空輸電線路外絕緣配置值研究;220千伏變電站應急電源採用電化學電池儲能,實現「變電站、充放電(儲能)站、數據中心站」三站合一的建設與運營,將傳統變電站轉變為能量雙向流動的能源信息樞紐;首次系統性提出開展富氧綜合環境設計研究,科學確定了3000米以上不同海拔高度建設相應富氧系統的行業標準;開展高原機械人工降效、高海拔機械化施工方案研究,開發具有針對性的小型化、模塊化新型施工機具,在全過程全線55%範圍採用機械化施工。

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縣、海拔4700米、崗巴羊頭景觀塔。

「他們原來開玩笑叫我『易三藏』,因為我參加過藏中、青藏、川藏三個聯網工程,現在又叫我『易四藏』。作為這幾大工程的親身參與人,不得不說,阿里聯網工程建設難度在四條線路裡都是數得上的。」易建山表示,為破解工程建設運維難題,阿里聯網工程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落實到了工程建設中。易建山希望這四條「電力天路」將搭建起一張覆蓋西藏全域、更加堅強有力的電力保障網,「讓雪域高原經濟社會發展電力十足!」

作者:彭源長 謝文川

編輯:陳晨

校對:張媛媛

相關焦點

  • 點亮「世界屋脊的屋脊」——寫在西藏阿里告別「電網孤島」之際
    隨著電力工人合上電氣設備的開關,跨越上千公裡的電流,經線路最後一個220千伏巴爾變電站的調配,源源不斷輸入到阿里城區,這個西藏最偏遠地方長期缺電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12月4日在拉薩拍攝的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投運大會西藏會場。
  • 西藏阿里電力聯網工程今日全線貫通
    今天(26日),國家重點工程——阿里電力聯網工程將在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完成最後一基鐵塔的導線架通,這意味著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將全線貫通。今年年底通電後,工程沿線7個縣將首次用上大電網的電,沿線的9個區縣用電保障也將得到改善,惠及38萬農牧民。
  • 西藏統一電網打通「最後一公裡」 西藏阿里聯網工程4日全面投入運行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4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輸變電工程——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全面投入運行。這標誌著西藏統一電網打通了「最後一公裡」,我國國家大電網也實現了大陸所有縣域的全覆蓋。在海拔4300多米的西藏阿里噶爾縣,阿里與臧中電網聯網工程最西端的巴爾變電站正式通電投運。這意味著西藏的仲巴、薩嘎、吉隆、聶拉木、普蘭、改則和措勤7個縣接入了大電網,西藏形成了統一電網,覆蓋了全區74個縣,藏區全部用上了安全可靠的電能。
  • 江蘇電力工程諮詢公司員工援建阿里聯網工程
    江蘇電力工程諮詢公司員工援建阿里聯網工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8
  • 國網西藏電力:送了光明 送溫暖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向德夏村贈送裝載機張笑譚攝「感謝國網西藏電力公司給我們送來這臺裝載機,村裡有了裝載機可以隨時對河道進行清淤,雨季期間村莊和光伏電站的安全就有了保證。」德夏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拉旺感激地說道。
  • 點亮「世界屋脊的屋脊」_西藏新聞_中國西藏網
    新華社發   隨著電力工人合上電氣設備的開關,跨越上千公裡的電流,經線路最後一個220千伏巴爾變電站的調配,源源不斷輸入到阿里城區,這個西藏最偏遠地方長期缺電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   12月4日,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正式投運,西藏也由此迎來了主電網覆蓋全區7地市、74縣(區)的統一電網標誌時刻。   消息傳來,退休在家的彭措老人淚水漣漣,激動不已。
  • 阿里聯網投運,我國陸路最後一個地級行政區接入大電網
    ▲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易建山12月4日,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以下簡稱「阿里聯網工程」)投運。阿里聯網工程是繼青藏電力聯網、川藏電力聯網、藏中電力聯網3條「電力天路」之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成的又一項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的世界超高海拔、超大難度的輸變電工程。
  • 西藏丨西藏往西,朝聖阿里!
    向佛,探秘西藏,朝聖阿里,叩響心門,尋訪最真實的西藏,邂逅最真誠的自己。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這必將是一條讓你終生難忘的路!這裡是「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沒錯,我們就是要從拉薩出發,朝聖阿里。曠世奇景、濃彩人文、宗教信仰是這條線路的標籤;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是這次旅行的鮮活寫照。所以體力不從者、有公主病and耍公子哥者、害怕吃苦者,請就此打消念頭吧!!!本次旅行,不僅是身體之旅,眼界之旅,也是心靈之旅。沒有哪條線路的旅行會如此篤定地被上升到精神洗禮的高度。
  • 點亮世界屋脊 金冠電氣助力西藏阿里聯網工程
    在今年,金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最後一批助力阿里聯網工程的220kV線路型避雷器從公司庫房裝車發往西藏阿里,助力阿里聯網工程,為助力西藏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自了解到該地區有對口需求後,金冠電氣便跨越千裡進行援助,積極幫助貧困落後地區,以愛互動。
  • 九大電力央企告別最後一位「老船長」
    九大電力央企告別最後一位「老船長」 發布時間: 2020-01-10 22:10:12   來源:  作者:
  • 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科普站在西藏阿里掛牌
    新華社拉薩11月27日電(記者胡喆、張宸)11月27日,「阿里天文臺科普站」掛牌儀式在北京中國科技館和西藏阿里天文臺兩地通過網絡聯動的方式同步舉行。「阿里天文臺科普站」海拔5100米,由中國科協支持建設,國家天文臺協同配合,中國科技館、西藏科協、阿里天文臺、阿里地區共同實施,是科研與科普緊密結合、通力協作的一次創新性嘗試。
  • 西藏阿里,世界最初的模樣!
    阿里以它的「七宗最」雄立於西藏西部,那些最極限的美譽都給了它:最西藏、最高原、最神聖、最壯觀、最星空、最野性、最挑戰。下面這22個阿里最美觀景點,能帶給你全部的體驗~NO.1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峰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它綿延於中、印、尼三國邊境,素有「阿里之巔」的譽稱。
  • 西藏阿里地區接入國家電網
    西藏阿里地區接入國家電網】今天,阿里聯網工程正式宣布投運。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運距最遠、最具挑戰性的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它的投運,標誌著全國陸路地區最後一個地級行政區域正式接入國家大電網。
  • 電力天路架雲端 雪域高原展新顏
    這個冬天,伴隨著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以下簡稱:阿里聯網工程)的建成投運,羊毛加工設備不再因缺電而停轉,土丹曲培和工程沿線38萬農牧民群眾一樣,迎來了「亮堂堂」「暖烘烘」的新生活。近年來,西藏電網步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快、投入最大、成效最明顯的新時期,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 中國無人區-西藏阿里 自助遊指南與攻略
    簡介:  阿里地處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共有七縣一鎮,其中獅泉河是阿里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裡的海撥高達4200米,距拉薩1655公裡。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而阿里則是屋脊上的屋脊,其奇特的高原風貌勢不可擋地吸引著無數探險者們去徵服它。阿里的瑪旁雍錯湖是「聖湖」,岡仁波齊山是「神山」,在藏民的心中它們是「世界的中心」,擁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如今的阿里已經越來越成為到西藏旅遊中最熱門,最時尚的一程。
  • 西藏阿里大環線自駕超實用攻略(必看路書)
    西藏阿里大環線自駕超實用攻略(必看路書)前段日子,整理了川藏青藏線自駕旅遊攻略,及進入高原地區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乾貨,這一期繼續與大家分享難度較大的阿里大北線(也稱大環線)自駕,想去的朋友亦可參考。西藏從來不乏經典的自駕線路,而阿里大北線則是經典中的經典。
  • 中國寶「藏」|西藏清潔能源發電佔比接近九成
    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的數據顯示,近年來西藏發電能力大幅增長,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區電力總裝機容量達401.85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板塊增長迅速,同期水電、風電、地熱以及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358萬千瓦,清潔能源在發電裝機容量中的佔比達89.09%。
  • 帶你去西藏看海 西藏十大湖泊排行榜
    #誰說西藏沒有大海#都說人生應該去看兩樣風景:往東去看大海,往西去看西藏。西藏,橫亙地球之巔綿延數千公裡的喜馬拉雅山脈,隱藏在雪山之間如極地世界一般的世界第三極,羌塘大草原上廣袤無邊的靜寂和遼遠……人們都說在西藏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上,有著這個星球上除去大海以外的所有地形地貌。其實不然,西藏也有大海!那些大美的湖泊,壯如大海,景色迷人。
  • 來自西藏阿里的黃金面具
    原標題:來自西藏阿里的黃金面具   首都博物館在這個春天推出了「天路文華——西藏歷史文化展」。在眾多精美展品中,一面刻畫有獨特神秘紋飾的黃金面具擺在展覽第一部分「文明溯源」顯眼的位置。   這是西藏阿里地區發現的第一面黃金面具。時間回溯到2009年7月。築路工人在西藏札達縣西郊修建巴木公路時,推土機翻開一座埋葬很深的洞式墓,潮溼陰冷的墓穴和琳琅滿目的隨葬品豁然重現。
  • 西藏阿里旅遊很有意思,但也充滿危險,你想過去冒險嗎
    每年都有幾千萬人到西藏旅遊,就是為了親眼看看這個神奇的地方,很多人去西藏旅遊,幾乎都是在青藏線和川藏線周邊旅遊,很少有人去西藏邊境,比如阿里地區。除了距離遠,當地環境不好也是人們不去阿里地區旅遊的主要原因,所以有人擔心去阿里旅遊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