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為大家講一講關於「迪士尼公主」的故事。在電影《無敵破壞王 2》中,迪士尼14位公主有史以來第一次同框,看到這一幕有沒有驚喜,有沒有激動,畢竟,作為內心住著一個 「小公舉」 的少女,迪士尼公主是伴隨了不少人的成長。
我們不僅看到了熟悉的穿著各自禮服的各位公主,還意外看到了穿著「私服」的她們,公主們脫下蓬蓬裙,穿上 T 恤、牛仔、夾克衫
據說,迪士尼還把這幾位公主的私服造型做成了玩偶在官網售賣,共 13 位,售價 99.99 美金,目前已經售罄。各位公主身穿的主題 Tee 也在官網同步上線,售價 20-29 美金不等。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迪士尼動畫王國的「公主」們,她們究竟有什麼魔力讓觀眾乖乖的掏錢看電影,買周邊?「迪士尼公主」的概念,是 2000 年提出的,目的是把迪士尼最受歡迎的公主集結在一起,推出一個整體品牌。截至 2018 年,迪士尼官方認證的「迪士尼公主」共有 14 位
第一位公主自然是1937年誕生的白雪公主。
82年,14位公主,每位迪士尼公主都代表了自己的時代。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審美,女性價值和魅力。
在早期迪士尼電影中,公主們幾乎都是清一色膚白貌美,大眼睛,柔弱無骨,性格甜美的美女,等待王子拯救。
白雪公主有最純潔的靈魂和最善良的天性,吃下毒蘋果後躺在棺材裡等待被王子吻醒,電影主題曲 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總有一天我的王子會出現),就是她生命的真實寫照。
「灰姑娘」 與 「睡美人」 延續了白雪公主的人設,純潔、天真、柔弱,等待英俊、勇敢、高貴王子的英雄救美。
總之早期的迪士尼公主,就如《無敵破壞王 2》中吐槽的那樣,總是受人陷害,依賴男人拯救。
公主的形象也都是清一色的溫柔、美麗、歌聲優美,穿著蓬蓬裙,永遠是惡毒女巫嫉妒的、王子夢寐以求的,幾乎「完美」的存在。
90 年代之後,公主們開始有了不同膚色,不同髮型,不同性格。
一頭紅髮的 「小美人魚」 寧願犧牲甜美的歌喉來換取雙腿,勇敢地追求愛情與海底外更廣闊的世界,就是一個青春期渴望衝破束縛的叛逆少女的寫照。
《美女與野獸》中的貝兒公主勇敢、倔強,愛讀書,有聰明的頭腦。
《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開始,公主開始突破 「金髮碧眼」 的傳統形象。
到了《風中奇緣》,電影塑造了一位印第安公主寶嘉康蒂,她平息了戰爭,為維護部族毅然放棄愛情,留在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也是迪士尼第一次展現作為領袖的公主形象。
木蘭是唯一一位 「國產公主」。
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木蘭身為女兒身,卻用於突破男性權威,一樣可以保家衛國。在中國,花木蘭是英雄,是將軍,但在迪士尼,即便她沒有國王老爸,沒有自己的國家和臣民,但她卻還是像公主一般的存在
進入新世紀後,迪士尼的公主有了新的進步。
蒂安娜公主,是迪士尼歷史上首位黑人公主,她從小就有自己的「小夢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館,通過不斷努力奮鬥,最終實現了願望。
「魔發公主」樂佩,雖然外形上又回歸到了傳統審美,但是最後她剪掉了長發,尋找到一直追求的自我與自由。
這是迪士尼第一個短髮公主。
而《勇敢傳說》中的梅莉達,是一個充滿朋克特質的女孩,充滿野性,獨立勇敢,不甘於活在王權的束縛下,更不願做男人的附庸,勇於逃脫父母指定的「王子婚姻桎梏」,最終找到自我。
《冰雪奇緣》中的艾爾莎公主,是迪士尼歷史上第一位不需要王子的公主,她天生有魔法,因為懼怕傷害他人而選擇自我封閉與逃避,最終依靠姐妹親情解開心結,在「Let It Go 的歌聲中接受了真實的自己,不再懼怕。
《海洋奇緣》裡的莫阿娜公主,迎難而上,性格樂觀,也會展現自身的小脆弱,公主的形象從「完美無瑕」變得越來越人性化。
她沒有嫁給王子,她成為一個族群毋庸置疑的領導和英雄,這個公主就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公主」,從最開始的依附於王子,需要被拯救,到現在的獨自,自主,勇敢,「迪士尼公主們」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華服和美貌,還有心靈的感動與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