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打榜被迫營業?你不知道「夕陽紅粉絲」曾經追星有多野

2020-12-22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饅頭商學院」(ID:mantousxy),36氪經授權發布。

流量終究泡沫,情懷依然還在。

昨日,蔡徐坤粉絲退出微博榜單競爭,這場維持了5天的流量競爭,帶著大眾對流量的反思告一段落。

簡單帶大家回顧一下周杰倫和蔡徐坤超話pk事件始末:

7月17日,有用戶在豆瓣小組「自由吃瓜基地」真誠提問,表達了自己對周杰倫演唱會門票難買的不解:「他超話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的轉評都沒破萬,演唱會都是粉絲去看,他的粉絲真有那麼多麼?

這一問,真是「激」到了已經年過半百的人到中年的杰倫粉絲們,全中國千千萬萬的80、90後放下手中的尿不溼,保存好還沒寫完的ppt,拿起了手機,註冊微博(或找回微博密碼),激情打榜,被迫營業!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裡,一場無領導、無組織、無紀律但卻其樂融融的打榜行動在社交圈迅速蔓延,早已「金盆洗手」的周杰倫粉絲們以「夕陽紅粉絲團」的名義,殺回重拾微博,畫風如下:

(圖片來自網絡)

3天後, 周杰倫從一個100名開外的「過氣歌手」超越朱一龍,站在了長期霸榜的蔡徐坤面前。而後,五月天、孫燕姿的粉絲也紛紛加入戰鬥,說唱圈大v都力挺「啟蒙老師」周杰倫。

這場流量的排名之爭,到這個時候已經成了一場情懷運動,也是對當今只看流量的娛樂圈風向的一次反諷。

7月22日零點,周杰倫的影響力定格在「1.1億」,以超過第二名蔡徐坤將近一倍的數據刷新了微博的超話記錄。

回過頭來看,周杰倫這一次的「第一」恐怕是他所有第一裡最沒用的一個。

「流量不再」「數據不行」,但周杰倫出道20年作品的傳唱度肉眼可見,所以說旁觀者看來,這為期5天的流量之爭,充滿著對這個流量至上的時代的「戲謔」。

人民日報而後發文: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偶像,一個群體有一個群體的嚮往」,所以今天我們不討論「周杰倫糊沒糊」(答案當然是沒糊),而是一同回憶一下,在你瘋狂追星的時代,是如何給自己的偶像「應援」的,追星方式「升級換代」的背後,又是什麼變了。

一代代粉絲都怎麼搞事情(營業)的?

1、前網際網路時代:

我的第一個男朋友,被我貼滿了一整個筆記本。

追星一詞來源於紅極一時的小虎隊。

1989年小虎隊開始巡迴演出,他們從臺北巡演到高雄,瘋狂的粉絲們梳著跟小虎隊一樣的分頭,成群結隊的騎著自行車一路追隨,大呼其名。

這種跟在明星後面追明星的現象被當時的報紙稱為「追星」,也就是說90後的父母們正是「追星」這個詞的開創者。(圖片來自網絡)

那個時候,港臺的「靡靡之音」通過收音機傳到了大陸年輕人的耳朵裡,初嘗偷偷追星的緊張感與愉悅感。

不同於當今的顏值圈粉,父輩們往往因為一部作品而粉一個明星——可能是傳唱度極高的歌曲或是風靡千家萬戶的影視作品,熱播劇導致萬人空巷的情況不在少數。

與流量明星的著裝風格保持高度一致是大家表達狂熱的方式,初代追星單純也足夠生猛。

而在當時電視作為主要的傳播媒介,收視率最高的「春晚」則是流量風向標,1987年「唱跳混血兒小鮮肉」費翔一首《冬天裡的一把火》點燃了多少90後媽媽們的心!

全民偶像被製作成掛曆和海報貼滿了每一個普通家庭的牆面,多少直到褪色才摘下。

進入90年代,內地流行文化受港臺影響,迎來了井噴式發展,各種流行音樂、盜版光碟、熱門影視改變了人們對娛樂的認知。粉絲也開始站隊,期待與明星更加的親近,於是給明星寫信、排隊打電話成為流行。

當時,唱片店的老闆洞察著流量的走勢,誰的專輯買得最好,誰的海報周邊就會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售賣,所以在移動網際網路浪潮席捲而來之前,一臺walkman,一盤卡帶,一堆周邊,就是追星的全部。

我們會偷偷把吃早飯的錢攢下來,只為多買一張他的卡帶;

我們會精心挑選筆記本,抄寫滿滿一本他的歌詞;

我們會去收集他的海報、貼紙,貼滿整個臥室;

我們會剪下與他有關的雜誌板塊,貼進每天都看的日記本裡;

……

這是85後慧慧的藏品。她說初中、高中那會兒迷音樂迷到不可自拔,幾乎所有的零錢都買了卡帶和CD。

94年的慢慢說:那時候最火的是《星周刊》,每周一期,是屬於三塊錢就能買到的快樂。當時班上最受歡迎的人,一定是每周都買得起《星周刊》的人。

現在回頭看,這本雜誌紙張劣質,印刷粗糙,每次看完五根手指都黢黑,但因為它,我們認識了Rain,粉到了一大批港臺明星,了解F4的近況,還遇到了命中注定的男朋友飛輪海……

2、貼吧BBS時代:我們熱衷「圈地自萌」,就像在自家開party

2005年夏天,湖南衛視舉辦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火遍全國。

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三位選手在一舉成為全民話題之時,也帶動了百度貼吧的崛起。據悉,三位選手的個人貼吧發帖量總計超過1000萬,平均每秒鐘就有4個用戶同時發帖。

李宇春吧和李毅吧,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貼吧。李毅吧以諷刺足球運動員李毅為樂,又名帝吧,帝吧無所不黑,無所不嘲。(圖片來自網絡)

而在2007年6月21日,帝吧與李宇春吧之間,發生了貼吧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爆吧」活動,又稱「6·21聖戰」。(圖片來自網絡)

(所謂「爆吧」,是指在貼吧內不停地發無實質內容的廢貼、水貼、垃圾帖等,擾亂貼吧秩序,阻礙貼子的正常瀏覽以及正常回復速度,通常會影響到吧務人員對貼吧的正常管理,或者導致某個貼吧癱瘓。)

此次「6·21」聖戰,帝吧集結多人爆掉了李宇春吧,使李宇春吧當晚被迫關閉。拒不完全統計,在完全沒有發帖器的情況下,李宇春吧當晚被刷屏1900多頁,被爆近10萬帖。參與這次行動的人全部都是自發組織起來的。

而帝吧真正一戰成名還是因為「帝吧出徵,寸草不生」一事。

帝吧粉絲出戰FB(圖片來自網絡)

在帝吧存在的14年裡,權志龍吧、楊丞琳吧、杜海濤吧、TFboys吧後來也曾遭遇過爆吧事件。

在微博、抖音、快手還未出現的那些年,粉絲只能靠一場場「聖戰」,擊垮對手,刷響自己偶像的知名度。而「聖戰」這一奇異現象,也成為了網際網路歷史中一筆濃墨重彩的記錄。

除了貼吧外,當年有點「技術」的粉絲,還流行為自家偶像建立「XXX後援會」之類的論壇。「操數據」就直接甩「後援會」數量和訪問量,要「撕X」就直接攻擊伺服器。本質上和今天的微博點讚轉發刷留言類似。

大家熟知的蘇打綠,早期在大陸最先發展起來的粉絲組織,就是BBS論壇「蘇打綠的遊樂園」,那時候的園長就是現在吳青峰的經紀人徐文博。

胡歌的「古月哥欠」,劉詩詩的「詩舞翩翩」,許嵩的VaeCN,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圖片來自網絡)

當年論壇註冊一年只開放一兩次,註冊到了就是普天同慶。而論壇裡一連串的明星友鏈,就是自己偶像身份的象徵。

許多粉絲懷念那個時代,懷念的就是這份單純的熱愛。

豆瓣網友說:「論壇追星時代是『圈地自萌』,像在自己家開party。」

粉絲們在電腦屏幕後聚在一起,更多的是「自家人」的分享,而這份分享不一定要讓所有人都看到。

3.電視選秀時代:每個月的話費,我都用來投票了

2004年,《超級女聲》開創了新的選秀節目模式,並在第二年就創造了地方衛視收視紀錄。

第二屆超女(圖片來自網絡)

那時候大多數人用的還是非智慧型手機,比賽時段都緊張地坐在電視屏幕前,投票賽道一開通就趕緊開始發簡訊投票。當時要給支持的選手投票,首先要花1元錢定製簡訊(聯通和小靈通用戶為0.5元),收到回復後才能投票,每投一票需要0.1元,而2005年《超級女聲》的簡訊投票總收入超3000萬。

當時粉絲們每個月的話費,幾乎都貢獻給了自家偶像。但每個手機號的投票次數有限,因此街頭經常出現粉絲成群結隊手把手教路人投票的壯觀場景。

除了觀看現場演唱會外,粉絲終於找到了另一種和偶像產生互動的形式。偶像與粉絲之間的距離也不再遙不可及,開始產生更強的粘性。

從那時起,東方衛視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兒》,江蘇衛視的《絕對唱響》,湖南衛視的《快樂男聲》紛紛推出。

《加油好男兒》(圖片來自網絡)

《我型我show》(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節目不同,但賽制大同小異——區域海選後進入總決賽,全民簡訊投票參與,票數高者則有更大機率晉級,最終優秀選手籤約出道。

李宇春、張靚穎、井柏然、張杰、李易峰、薛之謙、戚薇都是這個時代走出來的偶像。

但是除了頭部藝人外,更多選秀藝人在兩三年後就開始消失於大眾視野。這背後暴露的其實是藝人經濟模式的缺陷。藝人雖然是由粉絲參與選出,但藝人的發展實質上還是依賴於藝人經紀平臺,粉絲扮演的角色更多的還是「參與者」而不是「決策者」。

儘管粉絲渴望自家偶像擁有更好的資源,被更多的「路人」看到,但礙於各種現實條件因素,粉絲能做的還是十分有限。

4.網絡選秀時代:不懂網際網路思維,就別說自己追星了

但十年後的今天,一切又不一樣了。移動網際網路崛起,大眾開始聚焦於網絡選秀。

2015年底,絲芭文化打造的SNH48女團開始出現在大眾視野,將偶像養成模式帶進了內地造星產業。

隨後,國內開始出現一大批以網際網路平臺為基礎的偶像養成綜藝節目,如《創造101》、《創造營2019》、《明日之子》、《偶像練習生》等。(圖片來自網絡)

《創造101》(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粉絲們為偶像應援的方式也隨之產生變化。

從「圈地自萌」、「分散式打投」的被動式追星,走向有組織、有規劃的養成式造星。

「粉絲」這一群體不再僅僅滿足於購買專輯、演唱會門票,他們願意為了自家偶像投入更多時間與金錢,只為了讓偶像得到更多的商業機會與曝光。由此,又衍生了新時代下的「媽媽粉」、「阿姨粉」、「女友粉」等一系類細分粉絲角色。

這其中又以2018年的「菊家軍」最為矚目。

「菊外人」、「地獄空蕩蕩,王菊在土創」、「菊勢不妙」,2018年5月末的朋友圈完全被這些詞刷屏了,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的選手王菊,在自家粉絲的一手推動之下,是真正的火了。

從表情包到「菊言菊語」,再到「漂流瓶」、「外賣單」的新型拉票方式,「菊家軍」的一腔才華都灑在了這個女人身上。

王菊的爆火完全可以看作是自家粉絲對偶像成功營銷的結果。甚至有人笑稱,在這個時代,不懂定位,不懂裂變,不懂文案,不懂網際網路思維,就別說自己追星了。

「摩登中產」在《我們的帝國》裡面描述了TFboys的粉絲是如何追星的,這也是如今大部分「養成系」偶像背後的粉絲應援模式:

「25歲以上的粉絲,正成為粉絲團隊的主導者。粉絲團隊多設有策劃、財務、後勤、美工、數據等小組,招聘時優先招募有專業背景的粉絲。他們精準計算每次宣傳活動,覆蓋人流和覆蓋面積,推算實際宣發效果,並做大數據報告。其專業程度不亞於商業標書。

粉絲團體不斷和商業企業合作,推動偶像在公共空間的曝光。他們還和微博這樣的平臺企業合作,推動社會公益。」

粉絲正從幕後走向臺前,甚至取代了一部分經紀公司的功能,這不僅僅是「偶像」的養成,更是「粉絲」的養成。

02.在追星方式上,誰也別瞧不上誰,是時代變了

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造星工廠,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偶像,每一個時代的粉絲也有不同追星套路。

說實話,在追星方式上,誰也別瞧不上誰。

無論是這次給周杰倫打榜的夕陽粉絲團80後,過去通過「買磁帶、CD,海報,周邊」等手段瘋狂追星(在今天看來似乎真的不算瘋狂),還是85後、90後曾經在貼吧追星追得風生水起,抑或如今的95後、00後在微博戰場上成為「掄膊女工」……

幾代人追星方式上的騰挪變幻都離不開「時代大背景」——它決定了粉絲流量陣地的不斷轉移和追星套路的千變萬化。

我們一定記得,在沒有網際網路的電視媒體年代,那些火遍全國的很多明星大多是從哪裡走出來的——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春晚」。

小瀋陽曾因上春晚火遍大江南北(圖片來自網絡)

在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為主導的信息傳播中,「中心化」特徵非常明顯,體現在內容生產、製作、分發,以及流通渠道上。所有用戶都只有電視、報紙、雜誌可看,大家接收到的信息,幾乎都是相同的。

尤其過春節,那個年代,全國廣大人民群眾只有「春晚」這盤盛宴可享用,誰能站上春晚,就是「火」遍全國的保證;而且粉絲是全年齡段的。

那個年代粉絲的特點是:呈點狀遍布全國各地,具體人數無法統計,只在線下活動。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開始有了網際網路,開始有了門戶網站。

2000年後的後PC時代,曾經的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所擁有的職能,新興的網際網路媒體也同時具備了,過去的「中心化」傳播第一次被弱化。

網際網路的上半場集中在入口和流量之爭,2000年創立的百度搜索後來取代了搜狐、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把持住流量入口。

2003年百度推出「百度貼吧」,作為中文網際網路曾經最大的興趣社區,百度貼吧的運營機制使得它成為粉絲追星大本營,火爆一時。

「貼吧時代」和『電視選秀時代」幾乎同時出現在這一時期。

那時候粉絲追星特點是:不僅呈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特徵,而且組織化、正規化。

集資買專輯給偶像「打榜」成為常規操作,而將天南海北的迷妹謎弟聚集到一起的平臺就是「百度貼吧」——發生大小事,大家總是第一時間跑到貼吧去「水一水」。

貼吧是這一時期的「流量之王」。

2009年,微博來了,3G時代同樣在這一年開啟。

社交媒體和興趣社區的興起,去中心化的新媒體傳播下,把信息的選擇權交到了每一個個體的手裡,同時,交到個體手裡的還有對平臺的「選擇權」。

但百度貼吧的流量,不知不覺間,逐漸被後起知乎、虎撲、豆瓣、微博、微信等平臺和app所「搶奪」。

很多人手機裡曾經的「三件套」,後來哪個消失了?(圖片來自網絡)

同樣誕生於網際網路時代,但在移動網際網路轉型成功的微博成了新的「粉絲流量聚集地」。

新浪微博在3G元年的2009年上線,沒多久就上線了@功能以及私信功能,此外還提供「評論」和「轉發」功能——這就為在開放平臺上傳播提供了前提。

新浪微博上線之初,採用的推廣策略就是——大量邀請明星、名人入駐開通微博——這使得它從最開始就有吸引「明星流量」的基因。

2013年,隨著4G元年開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當搶奪用戶和用戶時間成為各家app的頭號任務時,「明星資源」和「粉絲經濟」成為微博與一眾競品競爭的差異性特徵和「砝碼」。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是一個真正「流量為王」的時代。

在微博上,表現為「輪膊女工」冉冉升起——她們給鹿晗、王俊凱、蔡徐坤各刷了一億轉發量,用各種數據拼命地為他們的偶像刷存在感。

蔡徐坤轉發過億微博(圖片來自網絡)

現在的粉絲追偶像,不僅要懂得拍照、修圖,還要有閒、有錢,更要懂怎麼「做數據」——而且不止在微博這一個平臺。

買專輯聽演唱會?早已無法匹敵他們對偶像日益增長的愛。

5G時代到來的今天,下一個即將被偶像佔領的和被粉絲攻陷的,可能是抖音、快手?

那時候的10後,20後,又會怎麼追星?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每一代人有專屬的追星套路,在追星這事兒上,誰也別鄙視誰。

不過,這回,周杰倫的夕陽紅粉絲團「激情打榜被迫營業」,是80後、90後被迫體驗了一把這個時代年輕人追星的特殊方式——當了回不靠金錢和殭屍帳號刷數據的「真輪膊女工」——以顯示其力量之團結,決心之堅定,給新一代的追星族們一點colour see see。

但是從周杰倫到蔡徐坤,誰的作品真正出了「飯圈」?答案顯而易見。

一味以「流量和數據」為標準來評價明星價值,是不是過了?

哦最後,夕陽紅粉絲團激情打榜這事兒,周董,都知道。

他說:「diao。」

相關焦點

  • 周杰倫獲眾星和粉絲打榜,曬照發文感激,40歲還自稱寶寶被調侃!
    近日,就有網友在某論壇發帖問:「周杰倫的微博數據這麼差?為什麼演唱會的票這麼難買?」在「流量為王」的當今娛樂圈,粉絲們將自家愛豆的微博數據看做影響力的表現,紛紛踏上自發的打榜輪博之路。而周杰倫的粉絲以80、90後居多,不少人已經結婚生子,自然是十分佛系,很少參與到打榜輪博之中。周杰倫的微博數據自然不會十分可觀。
  • 周杰倫開的神仙火鍋店要來魔都啦,夕陽紅粉絲團建準備!
    「如何在微博上找到超話入口」、「如何為偶像打榜」等一系列新課程的時候,周杰倫為何在幹嘛呢?原來他在忙著開火鍋店。周董喜歡喝奶茶可謂眾人皆知,但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是深度火鍋迷。這間由他投資、他的朋友開設,名為「J POT by Gosango」的火鍋店,今年4月份在香港銅鑼灣開幕,引得當地不少粉絲前來打卡。我們作為資深粉絲,也前往參加了開幕式。
  • 周杰倫的「夕陽紅粉絲團」被迫營業!流量都是套路!
    鬧騰了一周的微博超話數據直到今天,熱度依然不減,不得不說周杰倫夕陽紅粉絲團戰鬥力十分驚人,超話影響力最終破億,力壓流量明星,打破微博超話記錄。不少粉絲跟著教程學習打榜,認真模樣堪比高考刷題!然而,這場粉絲之間的情感大戰後面,很有可能是新浪應付每況愈下的用戶日活量而精心策劃的一場營銷秀,不管是不是真的,但是不可置疑的是這場活動,成功讓微博超話火了一把!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標榜「流量為王」。無論是品牌還是明星,似乎只有鋪天蓋地的宣傳,才是證明自己人氣的唯一標準。
  • 夕陽紅粉絲團的佛系打榜了解一下
    就是這句話,點燃了周杰倫「夕陽紅粉絲團」的打榜熱情。笑話,我們哥哥雖然沒有微博,但是其他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於是經過數萬網友連續奮戰幾天,終於把周杰倫的超話送上了第一名。所以遇上一位不知情的網友的靈魂拷問,讓周杰倫的佛系粉絲小宇宙爆發了。雖然我們已經忙碌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氣勢不能輸,數據搞起來!「夕陽紅」粉絲團誓不認輸!等等,可是,這打榜應該怎麼玩?
  • 李現加入「夕陽紅粉絲團」,發文為周杰倫打榜,表示自己盡力了
    雖然對於一些有實力但是為人處事很低調的明星來說,這個做法似乎有些不太公平,但是為自己的偶像做數據已經成為了一個大趨勢。近日,一位網友在網絡上真誠發問:周杰倫的超話一直都沒有一個好的排名,而在他的社交主頁上,也看不到什麼宣傳和代言,周杰倫發表的動態轉發、評論和點讚數量基本上都不超過一萬,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周杰倫的演唱會門票還這麼難買呢,他真有這麼多粉絲嗎?
  • 追星女孩必備的超棒文案,盡在搜狗輸入法「閃光語錄」
    這句經典職場用語不知道什麼時候,變得在飯圈也同樣流行。還記得之前豆瓣上一句「周杰倫的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的天真發問,引發了多少杰倫「夕陽紅粉絲」奮力做數據,將周杰倫的影響力定格在1.1億,以超過第二名蔡徐坤將近一倍的數據刷新了微博的超話紀錄。
  • 追星偶像打榜小程序是什麼賺錢套路?
    追星族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是內心不夠成熟,沒有擔當,亂花錢之類的標誌,他們承受著各類異樣的眼神,堅持著不被理解的行為。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成為了粉絲們的困擾,追星應該是一項讓自己和愛豆共同變得更好的行為,但很多粉絲卻在這個過程中飽受摧殘。
  • 誘未成年人充值打榜集資對戰!被點名追星軟體仍在圈粉圈錢
    今年九月,國家網信辦的一紙通告,將未成年人不理智追星的問題再次擺到了臺前。在通告當中,有六家網絡平臺和手機APP因為存在誘導未成年人應援打榜、大額消費、互撕謾罵的信息和行為而被通報批評。針對這些問題,通告表示,將採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停止相關功能、下架等形式進行處罰。
  • 周杰倫粉絲被粉絲瘋狂打榜之後,我們該思考些什麼?
    此時排在數據榜第一位的是蔡徐坤,面對這些自嘲為「夕陽紅粉絲」的80、90後粉絲們的刷數據,最初還用自己的「專業水平」抵擋了一陣子,但是隨著全網的Kol、明星、大V,以及其他明星粉絲團的加入之後,還是敗下陣來。
  • 除了打榜粉絲還做了什麼?
    上周末,元氣醬的朋友圈就被「周杰倫打榜」刷屏了。原本從來不care這些榜單的中老年粉絲們,突然放下工作、客戶、孩子、電視劇……開始被迫營業,學習為周杰倫打榜!打榜根本沒有在怕的!而且,重要的不是超話第一,而是出道20年了還有人願意幫他拿超話第一!你可以說杰倫愛喝奶茶,不出專輯,但是你不能說他沒有粉絲!可以說,追星是累並快樂的事情,上周元氣醬收集了大家「為愛豆做過最瘋狂的事情」的投稿,現在就來看看大家的追星事跡吧!
  • 粉絲們辛苦打榜背後的公司,竟然是開蒼蠅館子的?
    飯可以不吃,但榜一定不能不打,有影響力的大榜是兵家必爭,默默無名的小榜也不能輸。追星就如同一場戰爭,小程序也不例外地成為了戰場的一部分。愛豆打榜小程序的背後,都是什麼牛鬼蛇神只要在微信搜索「打榜」「愛豆」「守護」等字眼,你就能看到一系列打榜小程序。
  • 王一博直播追星還發彈幕,表情包都不一樣的野,粉絲:人帥路子野
    王一博能在百忙之中知道羅西獲獎,可見弟弟追星認真且專業,同時也是一枚長情追星boy,連續四年都為偶像贏得比賽而發文,看來是非常喜歡和尊重羅西了。看到王一博激動的言語,粉絲們紛紛表示從王一博追羅西的模樣像極了咱們追王一博,心中有點平衡了。與此同時,粉絲們也開始學會用新的表情包,只因王一博發了這個表情包。
  • 被迫追星李光洙是什麼梗 被迫追星李光洙什麼意思出處來源
    被迫追星李光洙近期在網上大火,很多網友不懂追星跟李光洙有什麼關係。被迫追星李光洙是什麼梗?被迫追星李光洙什麼意思?被迫追星李光洙梗來源是什麼?被迫追星李光洙是什麼梗  被迫追星李光洙說的是很多人追劇追星都用了李光洙的表情包,這個李光洙的表情包其實就是李光洙參演的一個電影完美廣播裡面的。
  • 飯圈英語|飯圈用語|打榜超話熱搜英文怎麼說
    最後,總結了一些飯圈英文,來一邊追星,一邊學英文。對於超話的認識,大多數人可能來源於去年 『周杰倫微博超話排名都上不了?』 『他的粉絲真的這麼多嗎?』 的一場超話battle。被迫營業的英文可以說:Be forced to become active比如說:Jay Chou's fans are forced to become
  • 「中老年粉絲」還記得自己當年追星也很野嗎?
    看樣子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除了本來坐收流量之利的微博平臺,可能沒料到前前後後在打榜上砸了一千多萬的蔡徐坤粉絲不打算在這個遊戲規則裡配合下去了。經此一役,不少中老年人撫摸著自己因熬夜打榜而腫痛的眼睛感慨:「還是我們當年那會兒好,哪有這麼多烏七八糟的破事啊?」
  • 「夕陽紅粉絲團」打榜記:「周杰倫超話」是如何登上第一的?
    哎等等,可是,這打榜應該怎麼玩?夕陽紅粉絲團誓不認輸!於是,許多周杰倫粉絲開始被迫營業,並成功開啟了大型「團建」:發帖一定帶上求互評,有人提問就及時回復圖文視頻打榜教程展開指導,還有模有樣學起各種飯圈詞彙,根據周杰倫的特點寫出了很多令人捧腹的「彩虹屁」:在超話的發帖規則裡,如果只發帖而評論不夠就算水貼,超話就會降,所以在打榜的微博下,還出現了很多10年前的網絡互動方式:「我來踩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