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是臘八節,九龍皮區石坪橋陽光心悅小區的老人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住在小區裡91歲的老大姐蔣一樵給弟弟妹妹們買了一百件小禮物,並親手送給了他們。
親自買100份小禮物 送70歲以上老人
早上9點半,陽光心悅小區3棟2樓的老年人活動中心裡,鄰居們已經幾乎坐滿了活動室,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三三兩兩擺龍門陣,等著蔣婆婆的到來。
「蔣婆婆,過節好喲!」在幾個鄰居的招呼聲中,91歲的蔣一樵杵著拐杖走進來,一邊走一邊和鄰居們擺龍門陣,「年紀大了腿不好,等久了哈,大家臘八節快樂哈!」
老人們聊了一會兒,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把蔣婆婆前兩天就放在這兒的100套牙膏牙刷搬了出來,扶著蔣婆婆一一送到老鄰居們的手裡,「新年快樂啊。」「你是外邊超市的賣貨大姐吧,看起臉熟!」…每每用雙手遞上禮物,蔣婆婆都要和這些鄰居聊上幾句。
看婆婆認出了自己,就在小區外永輝超市打工的林大姐有些不好意思,「是啊是啊,看到通知說您又給我們過臘八節,就來了!」
實際上,坐在活動室裡的四五十位老人中,有一半多蔣婆婆並不認得,她年紀大了,腿腳不好,平時說話的都是住得近的幾個婆婆。為了讓更多人能在臘八節收到自己的禮物,幾天前,蔣婆婆就請老年人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寫好了告示,貼在小區的各處和大門處,「定了70歲以上的標準,實際上小區裡比婆婆年齡還大的就一兩個。」幫助蔣婆婆寫告示的姚女士說。
第二次送臘八禮 鄰居對我好我就想對別人好
「謝婆婆,你那兒要拿兩份,你們老頭還有一份!」給屋子裡的老人們發完禮物,蔣婆婆專門喊住了住在小區2棟的謝婆婆,又往她手裡塞了一套牙具。在蔣婆婆心裡,70多歲的謝婆婆是最好的鄰居,「她很照顧我,有時候還專門到家裡來看我!」就在去年下半年,謝婆婆一家出門旅遊,回來時還專門給蔣婆婆帶了冬筍。
「我生活得很幸福,我覺得老年人辛苦一輩子,都應該幸福。」蔣婆婆有兩個兒子,小兒子也已經60多歲。她自己每個月有3000多的工資,兩個兒子每個月還非要補貼她幾百塊錢,「我不要,非要給,一個老太婆哪用得了那麼多。」
老人平日裡節儉,一身衣服穿十幾年,不壞就不換,但是這幾年每年卻都要給小區裡和附近的老人們大方一回。2014年,是她第一次臘八節送禮,2015年滿90歲,她又請附近的老人們吃了頓飯。今年元旦節,眼看臘八節又到了,蔣婆婆專門到門口的永輝超市買了一套牙膏牙刷,「一套才幾塊錢,不貴,但是禮輕情意重。」
我也被人嫌棄過 希望更多人來照顧「弟弟妹妹」
「蔣大姐人心好,本來該我們小的給她買,但年年她都想著我們。」和蔣婆婆住同一棟樓的姚婆婆說,聽著這話的蔣婆婆連連搖頭,「不是我好,是我希望別人對你們好。」
雖然身邊人大多數對蔣婆婆都關心愛護,但她仍然體會過部分人對老人的不善意。就在上個月底,蔣婆婆出門去耍,上了公交車刷卡,就聽見司機抱怨,「你怎麼不去前面那輛車,你這卡免費的!」也有年輕人曾經當著她的面說,「老人家就少出門,碰到了哪個負得起責?」這讓蔣婆婆有些心涼。
「我就想讓那些人看看,我一個90歲的婆婆都能做到尊敬老人,他們年輕人不比我容易嗎?」發完禮物,蔣婆婆拉著幾個耍的好的鄰居往外走,還不忘回頭提醒姚女士,記得把剩下的禮物分給小區裡沒來的老人。
蔣婆婆說,只要自己還能動,就會繼續給「弟弟妹妹」們送禮,「但我更希望,這個社會能有更多人,能善意的對待他們。」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 攝影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