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剛過,有一味中草藥相信大家都會接觸到它,它就是艾草,這是因為不少地區會在門前掛艾草,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人士——屈原。
而艾草除了具有紀念仙人的意義之外,它在實際生活中其實還有著不少的藥用價值,那麼,艾草具體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常用食療方呢?本期文章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關於艾草的相關知識。
艾草的功效主治
在中醫當中,艾草是一味性溫味辛、苦的中草藥,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以及祛溼止癢等方面的功效,因而臨床上可以用於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胎動不安等疾病症狀的治療。醫學著作《綱目》當中對於艾葉也有相應的記載:
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
艾草的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藥理研究顯示,艾草含有抑菌成分,對於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皮癬真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從而對於各類細菌類疾病有治療作用。
2.平喘作用
艾葉當中提取的艾葉油對於氣管平滑肌還有鬆弛作用,可以對抗氣管收縮現象,從而起到平喘作用。
3.止血作用
研究顯示,艾草當中的醇提取物對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最為突出,因而這也是其在臨床上發揮止血作用的一個主要原因。
艾草的常用食療方
艾葉煮雞蛋
材料:艾葉10克、乾薑15克、雞蛋2個、紅糖適量
做法:乾薑切片,和艾葉、雞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把雞蛋煮熟之後去殼,然後再將剝好的雞蛋放回艾葉汁中煮10分鐘左右,最後加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溫經散寒,對於宮寒女性有緩解作用。
清涼艾葉粥
材料:幹艾葉15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艾葉煎汁去渣,然後將粳米和紅糖放入藥汁中煮成粥即可。
功效:溫經散寒,月經不調或是宮冷不孕均適宜。
用艾葉,這些注意事項要牢記
1.用艾葉泡腳是很多朋友喜歡的養生方式,但應注意飯前飯前不宜泡腳,這時候泡腳往往容易導致出現頭暈不適的症狀。2.由於艾葉煙燻時會有比較刺激的味道,對於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應慎用艾葉燻,防止病情加重。3.艾葉的用量一定要避免過量使用,因為過量使用可對於肝臟造成一定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