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提起的歐洲大家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是哪一個國家呢?是法國,義大利還是英國呢?如果你第一個想到的是英國,那麼你看小編這篇文章就沒有錯了呢。反正提起歐洲,小編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英國了。那麼說到英國,大家又會想到什麼呢?是不是會想到倫敦呢?沒錯,應該對很多人來說,英國的倫敦是最為耳熟的了。那麼如果我們說到倫敦,大家又會想到什麼呢?是泰晤士河?還是倫敦眼?還是聖保羅大教堂?亦或者是倫敦橋呢?
今天小編就想給大家介紹一下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面一座幾噸重建的大橋——倫敦橋。
倫敦橋是泰晤士河下遊的一座橋,它位於倫敦塔的附近,連接著南沃克自治市高街和倫敦市的威廉王大街,人們通常把倫敦橋稱之為塔橋。它是英國的象徵之一,也被人們稱為是英國的正門。
最早的倫敦橋是在公元50年左右就已經誕生了,那時候的倫敦橋是羅馬人用木頭在泰晤士河上面搭建的,羅馬人走後,倫敦橋逐漸變得破爛不堪,於是在1014年的時候,英格蘭的國王埃塞爾雷德二世為了入侵丹麥軍隊,把其一分為二,於是他便下令燒毀倫敦橋。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產生了英國著名的童謠「倫敦橋要倒了」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Take we kiss and lock her up ,
lock her up , lock her up ,
Take we kiss and lock her up ,
My fair lady.
(歌謠的樂韻是粵語童謠《有隻雀仔跌落水》)
燒毀後的倫敦橋,在1096年的時候因為大風暴倫敦橋又又被摧毀了。於是人們又對倫敦橋進行了重建。但是,在136年的大火中,倫敦橋再次被摧毀,於是,在1176年的時候,人們開始用石頭來建造倫敦橋,並於1029年的時候最終建成。
而現在人們所看到的這座倫敦橋,其實是建造在1976年到1972年之間的,而在此之前,倫敦橋又重新地進行了一次重建。經歷了反反覆覆、大大小小的重建,倫敦小橋最後以這種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是不是讓人不由地感嘆呢?
倫敦橋不僅僅只是一座橋,它經歷了2000年來的風吹雨打,它更是見證了人類的歷史。又或者是他本身自己就是一座歷史呢,從木橋到石橋,最後到達水泥橋,倫敦橋屢次興旺又屢次倒塌、屢次重建,變的是倫敦橋,不變的是倫敦橋下面那條永恆的泰晤士河。
其實倫敦橋也是一座開啟橋,當泰晤士河上面有數萬噸的船隻通行穿過的時候,它的橋身便會慢慢的分開,向上折起,等待船隻通過以後,倫敦橋的橋聲便會慢慢的落下恢復橋上車輛的通行。
倫敦橋其實是分為上下兩層的,上層是人行道,參觀者可以在到上面吹著河風,盡情地觀賞泰晤士河兩岸的風光,下層則是車輛和行人通。(上層是需要收費的,下層則是免費的。)
如果來參觀倫敦橋,那麼你可以先在河邊和它來一張美美的合照,然後再慢慢登上橋裡面的人行道,吹著河風,欣賞泰晤士兩岸的風景。如果你對此感到不滿足,想更進一步地了解一下倫敦橋,那麼你則可以從北邊的塔橋乘電梯上去,進入倫敦橋的內部。倫敦橋裡面有博物館展覽廳、商店和酒吧,在那裡倫敦橋裡面的博物館,你可以看到許許多多倫敦橋「前世」的照片,並可以通過互動的形式來了解倫敦橋這一百年的變化。
好了,今天小編文章就寫到這裡結束了,不知道大家對小編所寫的文章是否滿意呢?又或者說大家對小編所寫的文章有什麼意見或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進行評論,與小編交流互動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