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博會上,一位參觀者穿戴VR設備,體驗虛擬實境電力操作培訓系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建泉/攝
一本《尋寶護照》開啟了許多人的奇幻周末。市民劉熙悅也加入了尋寶之旅,他在第三屆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上挨個展區一路找尋,讓他驚喜的是,遇見的都是觸手可及的未來美好生活。
這是今年創博會的一個小彩蛋,每一個通過微信註冊進入創博會的觀眾,同時都會收到一本《尋寶護照》。按照規則,每在一處展區駐足,都可以獲蓋一個勳章,集齊20個勳章,可抽獎獲得一份驚喜禮物。主辦方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讓每一個走進創博會的人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科技創新的魅力。「以前認為科技創新都是高精尖的技術,離我們挺遠的。」劉熙悅發現,在尋寶的旅途中,科技像是一個魔法棒,點亮的是每一個人的生活。
在被稱為「第四代住房」的新型庭院房前,不斷有市民駐足詢問。這個出自清華大學設計院之手的新一代住房,通過新的建造技術和設計理念,革了傳統建築的命。簡單幾句描述足以讓被困在高層格子間裡的城市人神往:每層樓就是一座四合院,每戶客廳外都有一座私家院子和幾十平方米土地,建築外牆長滿植物,可在家種樹、種花、種菜,更神奇的是,可用汽車電梯將車直接開到30層樓家門口……項目負責人介紹,這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目前已經在一些城市投入使用了。
一件普通的衣服也被科技的「魔力」賦予了更多的功能,不僅可以播放音樂、測量血壓,還能根據周圍氣溫變化做出溫度補償,智能發熱。新一代的智能服裝,有不同的溫度度檔可供調節,10秒內溫度就能達到52℃,在低溫的情況下,可以續航8小時。這種智能發熱外套只要將內置插頭連上充電寶,就能通過碳納米薄膜發熱,好比在全身貼上暖寶,不再懼怕寒冷。
創博會上,一名兒童對展館裡的機器人琢磨了好久,不肯離開。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建泉/攝
一串串新鮮可口的小番茄,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品嘗。這是天津農夫維康公司自己研發的水耕種植技術,用特製營養液代替花費,以水代土,就能在自家陽臺上種植多種生菜和番茄等蔬菜,乾淨又安全的同時,也能成為家裡一景。
航天科工四院17所自主研發的機器視覺助盲眼鏡也亮相創博會,該項目榮獲了2018年長纓杯工業設計大賽優秀獎。圖像傳感器成像驅動,實時雙目立體視覺匹配、障礙物識別與跟蹤等核心技術,能及時提醒盲人快速避開障礙,防止碰撞和摔倒,為盲人安全出行提供保障。目前,該產品中的實時雙目立體視覺技術也可應用在無人機和機器人的視覺導航、汽車自主駕駛、虛擬實境或增強現實等領域。
技術正在把人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脫胎於西北工大的歐卡公司讓無人環保船走進了大眾視野。這艘小藍船背後是許多年輕的海洋科技、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團隊的智慧結晶,他們把船體結構、軟硬體和算法進行優化配合,讓它真正替代人工,成為水面清潔的小能手。
在展區人氣最旺的魔術表演區,9歲的祝涵被魔術師迷住了,他扒在展臺上不走,非要琢磨出那雙神奇的手背後隱藏的秘密。原點魔幻創始人譚浩說,魔術喚起每個人的好奇心,「我們鼓勵孩子們追問為什麼,並引導他們一點點猜出答案,最終展示出來。其實是想告訴他們一個道理,要相信這個世界是神奇的,不斷追逐真相,終有一天會夢想成真。」
正如創博會上形形色色的創新產品,都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而未來也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