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男賣肉夾饃走紅 朋友圈發《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

2020-12-18 TechWeb

今年4月7日開始,一篇《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裡瘋傳。該文講述了一個IT男從名校畢業後在北京著名網際網路公司做「碼農」,後因感覺工作枯燥,也因吃不上家鄉正宗的肉夾饃,最終選擇辭職創業開「西少爺肉夾饃店」的故事。也許是故事中的細節引起了諸多「北漂」的共鳴,也許是因為好奇有著網際網路公司經歷的人怎麼去做了低端餐飲,也許是單純被文章中的肉夾饃所誘惑,很多人追問:西少爺是誰?他的肉夾饃怎麼樣?

IT男五道口賣肉夾饃走紅 朋友圈發《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

僅在4月7日開業第一天的上午,迅速賣光的肉夾饃就讓小夥伴們驚呆了。孟兵說:「傳統的店一天賣五六百個肉夾饃,生意就非常好了,我們開業前一天準備了1200個,本來是一天的量。一開始擔心賣不完,可是沒想到上午11點就賣完了,中午又加工了3個小時,以為能支撐個兩天,結果到下午5點又賣光了。」

其實,「西少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孟兵只是西少爺肉夾饃店的店主。這個由奇點兄弟控股的中餐連鎖品牌,由數十名熱愛西安美食的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從業者發起,因為創辦者和產品都與西安有關,所以起名「西少爺」。

吃貨們的不滿意就是可以創新的點

《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文中的信息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是這一群人經歷和感受的整合。例如孟兵,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自動化專業,曾先後供職於騰訊和百度,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碼農」;文中「女朋友因為沒有房而分手」、「在五道口成為宇宙中心的那天卻為了省錢被迫搬到昌平租房」,是團隊內某個人的真實經歷。

更能讓他們走到一起的,是對於原有生活相似的感受。這包括每天寫上百萬行代碼也感受不到的成就感,父母在家鄉把孩子當成驕傲,孩子卻在北京每天和100萬人擠地鐵13號線的落差感。

不僅如此,孟兵畢業後就一直離家在外工作,雖然是IT企業的高級工程師,有著不菲的收入,但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西北人,遠離家鄉的美食,讓「吃貨」孟兵的痛點被一次又一次觸碰。這就是網際網路思維中的「痛點」思維,即生活當中的不滿意有可能就是一個可以創新的點。「在深圳、上海、北京,都沒有吃到過讓我滿意的肉夾饃,那我就決定自己做一個。」

所以,他們決定辭去那份看上去光鮮且收入還不錯的工作,為了能在北京吃到正宗的肉夾饃,開一家自己當老闆的店。店址,一定要選在讓人又愛又恨的「宇宙中心」五道口,他們要帶著肉夾饃重新定義「宇宙中心」。

雖然離開了網際網路公司,但曾經的從業經歷還是帶給了他們不同的做事方法。孟兵說,我們網際網路人有一個特點,就是相信只要把產品做好,不論投入多少、成本多少,最終都會得到回報,所以就堅持4個字——產品第一。

團隊所做的,就是對於用戶體驗的把握與對極致的追求。「很多行業追求的是用戶滿意度,但我們追求的是『用戶尖叫度』,就是產品一定要超越大家的預期。」甚至,他們現在做很多東西都是不惜成本的,比如紙袋都是用的進口材料,比一般塑膠袋的成本高10倍。他們認為因為很多人都會選擇外帶肉夾饃,肉夾饃重要的是外皮酥脆的口感,而防油和透氣一般是相互矛盾的兩個問題,進口材料的袋子防油而且透氣。

孟兵說:「我反覆對團隊說,我們要拋棄『窮人思維』,不要怕花錢,其實直覺上的很多東西都是錯的,比如,大部分人覺得買紙巾、買袋子便宜個一兩毛錢,都差不多,但我們就買最好的,不惜一切代價搞好產品。」基於這個理念,在烤饃時,或下刀切饃時,有瑕疵或者被切壞的饃就會被淘汰,因為「絕不能把打折的產品賣給顧客」。

僅靠網際網路思維做不好餐飲

正式營業之前,孟兵和他的小夥伴們用掉了5000斤麵粉和2000斤肉料進行「產品研發」。在配料方面,他們發揮工科生在實驗室裡的「看家本領」,將油、鹽、醬、醋當成是各種化學試驗品,配料的用量精確到毫克,並且總結出了一套公式來對肉夾饃的質量進行精確控制。

團隊十分注重推廣,要與用戶群離得近一點。不單是那篇極有「亮點」的文章,在開業優惠時,除去常規的免費贈送之外,還有「向網際網路人致敬」,凡是持網易、搜狐、谷歌、百度、騰訊、阿里工卡的顧客都可獲得一份免單,把文章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獲得一個點「贊」也可獲得一份免單,並鼓勵用戶到大眾點評網上評價。

然而,他們漸漸發現,僅靠網際網路思維是不能做好餐飲的。團隊在開始做這個行業的時候就發現瑣碎的問題非常多,每天晚上都要開會,都會做調整。孟兵說,開業第一天就脫銷了兩次,為了保證良好的用戶體驗,孟兵和他的小夥伴們改變了供貨流程,增加了人力,但第二天還是脫銷了。「但這也算一個進步,比第一天的供貨量提高了不少。」孟兵說。

與網際網路行業不同,餐飲行業的硬成本要高出很多,原料、廠房租金、物流、倉儲等,都需要不小的開支,這些開支目前還都是靠著孟兵他們自己的積蓄。對於將來的發展,孟兵說他們會去融資,現在已經開始著手去做了,但就目前來看,店裡的現金流還是相當充沛的。

談起創業和之前生活的不同,孟兵感觸道:「那個是參與感,這個是成就感。」成就感對於他很重要,當自己做出一個好的東西時會感到非常開心。在網際網路公司時,自己只是把握產品的一個小的部分,創業則可以把握產品的整個大的方向。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隨機調查用戶中發現,在開業的幾天內,大部分人都是抱著支持曾經的IT同行創業或嘗鮮的心態去購買的,有不少人為肉夾饃的味道和員工的敬業態度點讚。熱情逝去之後,「西少爺」能走多久依然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交大高材生辭職賣肉夾饃被人嘲,結果半年後獲1260萬美元投資
    但沒想到,孟兵決定去做另一件風險更大的事情,他決定辭職創業。至於創業的內容,他要做肉夾饃,成立自己的餐飲品牌。頂著頂級985頭銜的他放棄高薪職業與光明的前途,投入到一片風險未知的領域,更何況,一路享受著高級教育資源的學霸,去賣肉夾饃,這不是資源浪費嗎?
  • 90後小夥賣肉夾饃月入上萬 閒時扮「豬八戒」做直播掙外快
    沒有日照的冬日山城清晨顯得格外溼冷,早上7點不到,張偉就騎著小攤車來到渝北區洪湖西路一辦公樓群下賣肉夾饃。「我高中畢業後就跟著師傅學習汽車維修,但由於不想上班,想自己創業,便開始擺攤做生意。」「從2014年起,我開始賣肉夾饃,因為秋冬季節涼麵等冷食不好賣,於是漸漸只賣肉夾饃。」據張偉回憶,生意最好的時候,他一天能賣400多個饃,要滷80多斤肉才夠,收入比較可觀。
  • 女孩濟南賣肉夾饃 不想爸爸去挖煤
    「我讀到初三就不想繼續上學了,村裡一些哥哥、姐姐都沒有讀高中,都去了像青島、廣州這樣的城市打工,看到他們可以打工掙錢,不用再要父母的錢,我很是羨慕,所以就跟親戚來濟南打工了。」  小戴告訴記者,她每天6:00就要上崗賣早餐,早餐主要是賣肉夾饃、粥、豆漿等,早上的生意很好,所以務必5點左右起床,5:30到店裡做早餐、清潔餐具、店內保潔,一直工作到9:00早餐售賣時間結束。
  • 西交大研究生賣肉夾饃北大畢業生殺豬 另類就業排行榜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馬薪蕊北京編劇、影評人除了「碩士粉」,還有一條新聞被熱議: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研究生一畢業,都會經歷「不是在面試,就是在去往面試路上」的找工作階段,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找的工作,又往往專業不對口或發揮不出自身優勢。
  • 外地夫婦在濟南街頭賣肉夾饃,一天賣出300個,20多年不收徒
    外地夫婦在濟南街頭賣肉夾饃,一天賣出300個,20多年不收徒說起肉夾饃,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陝西的特色小吃,現在不一定非要去到陝西才能吃到正宗的肉夾饃,全國各地都在買肉夾饃,而且味道都很正宗,在濟南有一對夫婦,在街頭賣肉夾饃
  • 交大畢業,辭職去賣肉夾饃,拿下融資1260萬美金!
    不管文科理科工科,西安交通大學的學生,都要去學校的實習車間,自己動手做做車工的活,搞搞鉗工的事兒,要麼做出來個錘子,要麼車出來個螺絲。對當時的馬德金來說,這是很難理解的,但是他怎麼樣想不到,計算機的Fortran語言,高等數學裡的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竟然都是交大中文系的必修課。
  • 家庭自製白吉饃,外皮酥脆,內心暄軟,夾什麼菜都好吃
    家庭自製白吉饃白吉饃,去西安時吃過幾次,夾了滷肉,非常好吃。回來後也有幾家賣肉夾饃的店,小小的餅夾一點滷肉要賣10幾元,想想還是自己做吧。肉夾饃最重要的是這個饃,好吃的饃外皮酥脆掉渣,內裡暄軟,即使空口也非常好吃,做好了饃夾什麼都好吃。
  • 洛陽大叔美國大學門前賣肉夾饃 一天收入百美元
    :來自河南洛陽的謝雲峰只能聽懂one、two、three,連four都聽不懂,但是這不妨礙他在哥倫比亞大學(位於紐約曼哈頓)門前做攤車小販,賣肉夾饃、涼皮之類,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有七八百美元的收入。16日10點38分,「排長衛華」又發了條微博,與熱情的國內網友進行互動:趕緊來開吧,洛杉磯一家都沒,可惜了這邊又便宜質量又好的牛肉啊……要是再加上洛陽的牛肉湯、羊肉湯、豆腐湯、牛雜湯、丸子湯(請大家補充)……生意會怎麼樣呢?
  • 名小吃肉夾饃,肉質肥而不膩,吃起來鮮香可口非常美味
    肉夾饃只是說一說,感覺都饞了,想像一下白饃中夾上香香的肉,那要是一口下去得多舒服啊,肯定特別解饞。肉夾饃傳播得很是廣泛,基本上現在在全國各地都可以看到賣肉夾饃的,各有特色,口味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一般能開店賣的,肯定都有它的特色和賣點,所以想要吃的小夥伴,不用猶豫哦。
  • 白吉饃夾臘汁肉這麼做太香了,一頓能吃5個,再也不去路邊攤買了
    白吉饃夾臘汁肉是我從小就愛吃的一種小吃,記得還上小學的時候,我第一次吃到了這種叫做白吉饃夾臘汁肉的美食,那時候只賣一塊錢一個,而且肉夾的多的都要掉出來,特別香。但是那是一塊錢也算不少了,賣肉夾饃的人又發明了夾湯!
  • 身高不夠顏值低 前任還賣肉夾饃 她靠魔鬼長腿走紅模特圈
    第一次得到模特圈的認可是因為雎曉雯受邀走了 Prada 的秀,而且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參加米蘭的國際時裝周。要知道,Prada 選模特的標準那可是非常刁鑽的,被他們邀約走秀也就意味著「所有人都能看到你」。
  • 【民俗拾趣】白饃夾肉
    這輩子吃的最香的東西莫過於小時吃的一個白饃夾肉了,五十年過去了,那肉香、饃香仿佛就在嘴邊,在記憶裡是那麼深刻。「三幹會真好、肉菜饃管飽」,在那個生活艱苦、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吃上一頓饃饃肉菜在社員心目中已是很奢侈的事啦。照例,會議中午要招待代表一頓——饃饃肉菜!
  • 西安冷知識:為什麼不叫饃夾肉?
    豆花潔白,滑嫩爽口饃片金黃,軟香耐嚼,解渴耐飽三鮮煮饃與其他泡饃一樣三鮮煮饃的關鍵也在於一鍋鮮湯要用豬腿骨、雞鴨架等、肥而不膩聞名於國內外其烹製工藝精細最重要的是處理腸肚、熬湯、泡饃三道程序其中原料腸肚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達到去汙、去腥、去膩的要求
  • 渭南小夥辭職創業做"香辣土豆片夾饃" 如今加盟店超60家
    經歷了一番糾結的選擇後,2010年夏天他辭職了。2010年7月28日,他和另外兩個老鄉開始創業。他先後嘗試過快遞、駕校、酒店等項目,但都沒有做起來。  偶然機遇造就成功  2014年年底一個偶然的機會,劉許利在西安周邊某縣城遇到一種叫「土豆片夾饃」的美食,隨後他找到當地做「土豆片夾饃」最地道的店面老闆,購買了配方,決心在飲食業上做一番大事。  劉許利決定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劉大餅」,他對身邊的朋友說:咱以後的餅就做西安最大的,不僅味美,而且要量足。
  • 教師辭職賣肉夾饃,打了誰的臉?
    西安,80後中學教師張武傑辭職賣肉夾饃。圖/視覺中國每天起早貪黑,一天要賣出五百多個肉夾饃,才能實現「月入近萬」。這份勞累,有幾個鍵盤俠能夠做到? 在炸開了鍋的評論中,有老師抱怨待遇太差,也有網民抱打不平,責問國家為什麼如此對待靈魂工程師。在很多人眼中,三尺講臺和肉夾饃小攤相比,高下立判。 那麼,為什麼老師就不能去賣肉夾饃呢?讀了十幾年的書才能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卻辭職去當小販,打了誰的臉?
  • 八寶辣子夾饃學習做法配方
    八寶辣子夾饃學習做法配方,是喜歡吃辣子又喜歡吃饃的人的福音,蜀湘情緣的老師對學員們說,學習製作八寶辣子夾饃,不僅是對辣子的優勢更大發揮,也是對饃的最好提高推廣,而將八寶辣子與饃結合起來,互相融合烘託,口味究竟會怎麼撩撥吃貨們的味蕾,就只有咽著口水極盡想像了!
  • 白吉饃和滷肉的詳細做法,0失敗,喜歡吃肉夾饃的朋友趕緊看過來
    可以一次多做點,饃和滷肉冷藏保存,早餐花個幾分鐘熱一下,手掌大的饃夾滿滷肉,咬一口汁水四溢,濃鬱的肉香味在口腔裡瀰漫,這大概就是幸福的滋味。如果趕不上在家吃也可以用保鮮袋兜著到單位吃,我估計可以收穫一大堆羨慕的眼神。曾經我覺的肉夾饃的做法很難,現在發現太簡單啦,如果說做涼皮還需要技術還有失敗的風險,那肉夾饃就是0失敗,易上手,只要會把面揉成團就可以。
  • 西安美食靈魂白吉饃!外酥裡軟,簡單好做,想吃肉夾饃隨時都能吃
    饃在西安美食的地位可是舉足輕重。羊肉泡饃要用「九成死面一成發麵」的坨坨饃,這樣你才能吃到久煮不爛的羊肉泡饃。肉夾饃要用正宗的白吉饃,半發麵的餅子麥香濃鬱,夾著臘汁肉吃著最香。饃要是做不好,西安美食都能掉了半壁江山。
  • 用饃夾著肉,叫做「肉夾饃」,是不小心叫反了,還是「故意」的?
    在為了美食都值得去一趟的城市名單中,西安赫然在列。這座古城,有著濃厚的歷史底蘊,也有著數不勝數的美食小吃。說起西安美食,外地人都能羅列出一大串的名單來,而肉夾饃就是西安美食的一大招牌。肉夾饃原本應該叫做「肉夾於饃」,把賓語放到了前面來。而於這個詞,又往往會被省略掉,也就變成「肉夾饃」。「肉夾於饃」更像是一句話,而「肉夾饃」才像是一種美食的名字。肉夾饃這種美食流傳至今,這個名字也伴隨了它走過漫長歲月。
  • 白吉饃不夾肉,空口就能吃兩個,太香了,打饃有秘訣,超詳解
    白吉饃不夾肉,空口就能吃兩個,太香了,打饃有秘訣,超詳解白吉饃就是夾臘汁肉的饃,也就是西安肉夾饃的饃。自打那回做了臘汁肉夾饃後,又做了幾回白吉饃配其它的菜餚食用。喜歡白吉饃的酥、軟、韌,特別是空口吃饃,那十足的麥香味,讓你不經意就幹掉兩個。標準的白吉饃成品是鐵圈虎背菊花心,空心饃兩張皮,不用刀,用手就能掰開。說老實話標準的外形沒有完全達到,但是外酥裡軟,麥香味十足是一點也不含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