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薌城10個醫療衛生項目昨日開竣工
▲薌城區公共衛生應急處置中心鳥瞰圖
▲薌城區東鋪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薌城區新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服務能力滿足群眾需求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可以切實緩解群眾「就醫難」問題。
近年來,漳州市薌城區衛生健康補短板項目建設堅持以人民群眾健康為中心,按照「完善體系、優化格局、補齊短板、加快發展」的思路,堅持立足當前、考慮長遠的原則,集中力量分階段解決問題,分批啟動、分步實施,制定薌城區醫療衛生健康事業補短板三年行動計劃。
目前,薌城區衛健建設項目共有14個,計劃總投資約8.35億元,總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428張,實現轄區基層醫療機構100%達標建設,使全區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水平和就醫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1
10項目開竣工 全區病床位將達2891張
12月18日,漳州薌城區舉行2020年醫療衛生事業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衛紅,薌城區領導胡棟良、石振棋、嚴國梁、沈龍順、曾勇平等參加。
此次集中開竣工項目共有10個,計劃總投資5.27億元,其中開工項目4個,分別為:薌城區公共衛生應急處置中心(疾控中心)新建項目、漳州市人民醫院門診綜合樓新建項目、過塘衛生院新建項目和浦林衛生院新建項目;竣工項目6個,分別為:東鋪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改建項目、南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項目、新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改建項目、浦南衛生院擴改建項目、南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室和芝山鎮上墩衛生院惠民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項目。
這些項目的實施後,薌城區病床位數將達2891張,實現轄區基層醫療機構100%達標建設,全面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及疫情防控能力大幅提升,為疫情常態化防控提供堅實保障,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區域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新格局逐步形成,滿足民眾對衛生健康的不同需求。
2
騰籠換鳥 群眾實現「家門口」就醫
今年上半年,漳州市薌城區東鋪頭、新橋、南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多處業務地點「喜遷新居」。
其中,位於人口集中區的東鋪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優質特色的醫療保健服務,成為漳州市區最熱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一,全年就診人次接近一所縣級公辦醫院的就診人次。然而,快速提升軟實力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卻得不到場地硬支撐。據了解,以漳州主城區的人口分布來衡量,薌城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優用房」硬體方面約有四成受到制約。今年,薌城區衛健局騰出2000餘平方米的辦公場所,讓給東鋪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建為預防接種科、康復科和住院部等。薌城區財政局一下屬企業騰出2000餘平方米的辦公場所,作為新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房;薌城區住建局一下屬企業騰出約36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作為南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房。
「以前南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沒有固定用房,10多年來已經搬遷4次。這對社區居民和患者來說,也是『就醫難』的一種表現。」薌城區衛健局局長郭志堅說,此次南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搬遷的選址位於南坑辦事處和住宅集中區附近,能夠更好地施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並且發揮區域醫療樞紐作用。
3
注重傳承 基層中醫服務「全覆蓋」
近年來,薌城區大力實施「國醫沃土計劃」,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傳統醫學瑰寶,通過建網絡、抓人才、強服務,著力推進基層中醫館標準化、規劃化建設,並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傾力支持。
目前,薌城區已建成12家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新建的63家公辦衛生所,也全部配置中醫設備,滿足群眾中醫診治健康保障需求。同時,通過持續規範建設,薌城區已形成以區級中醫院為龍頭,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為主體,村衛生所(室)和企業等社會舉辦的基層中醫醫療機構為基礎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實現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室)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並能掌握四類六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發展。
4
一村一所實現衛生服務「一體化」
近年來,薌城區通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逐漸形成了以縣人民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
薌城區委、區政府把興建公辦村衛生所作為重點民生工程全力推進,總投入2205萬元,建成一村一所的公辦村衛生所,實現63村全覆蓋,按照全區統一規劃設計村衛生所建設模板,做到統一選址、統一施工設計、統一裝修設計、統一建設方案,確保做到建築外觀風格統一、衛生服務特色突出、功能分區布局合理。
同時,薌城區加強統籌協調,推進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現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區政府積極協調財政、人社等部門,落實鄉村醫生養老保險的辦理工作,細化並落實公辦村衛生所經費,明確鄉村醫生的薪酬待遇,包括基礎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和養老保障待遇,由村衛生所所屬衛生院按時落實,並紮實做好公辦村衛生所鄉村醫生招聘工作。
5
外引內招醫療隊伍服務「能力強」
在加大醫技人員引進力度方面,薌城區進一步完善市人民醫院設立廈門心血管病醫院王炎博士等三個名醫工作室的建設,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及重點學科建設和學科帶頭人培養力度;2020年,通過漳州市事業單位公開考試招聘工作及赴天津市專項公開直接招聘緊缺急需醫衛技人才,共設65個崗位,擬招101人,目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已有47人體檢合格,進入政審階段;赴天津市專項公開招聘,已籤就業協議書研究生2人、本科2人。已完成薌城區2020年鄉鎮衛生院定向培養本土化大專學歷臨床醫學專業委培生籤約工作,如期籤約臨床醫學專業委培生28人,完成率100%。通過創新醫療衛生機構靈活用人機制,多渠道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考、醫療機構招聘等方式補充衛技人員隊伍,著力完善醫技人員素質建設,提高醫技人員技術水平,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導報記者 張雄敏 通訊員 劉欽賜 鄭金水 徐冬女文/圖 編輯 婷婷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