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實行計劃經濟,糧食要糧票才能購買,當時出現了3所聞名全國的「糧院」——中央糧食幹部學校、南京糧食經濟學院和武漢糧食工業學院。
後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產業結構變革,「糧院」的名聲慢慢退卻,三所「糧院」也分別更名為河南工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和武漢輕工大學。本期,深度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曾屬三大「糧院」之一的武漢輕工大學。
武漢輕工大學是中國最早培養糧食行業專門人才的學校,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所以「輕工」命名的大學。如今的「糧院」,已不僅僅局限於培養糧食行業人才,現已形成以食品類學科為優勢特色,工、管、理、文、經、農、醫、藝、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格局。
武漢輕工大學現擁有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食品科學與工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2個(食品科學與安全、生物農業)和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7個(食品科學與工程、畜牧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土木工程)。
自2018年入選為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後,武漢輕工大學學科實力明顯提高。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武漢輕工大學糧食科學與工程學科上榜,並位居湖北省高校第2名;在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該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首次進入榜單,名列151-200段位;最新一期ESI統計數據顯示,該校農業科學進入全球排名前1%,這也是該校首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
隨著學科影響力的不斷上升,武漢輕工大學的畢業生受到各類企業的青睞,他們以「能吃苦、能幹事、能創業」的優良素質,受到社會廣泛讚譽。2019年,武漢輕工大學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4.45%,其中升學出國率達20.00%。
專業就業方面,學校58個專業中有8個專業(包括包裝工程、生物科學、自動化、數字媒體與技術等)初次就業率為100%,50個專業初次就業率超過90%。升學出國率最高的專業是動物藥學,達44.83%。
據深度小編了解,該校2018 屆畢業生畢業一年後的月收入為 5989.68 元,其中有 25 個專業一年後月收入高於本校平均水平5989.68 元。排在前幾位的專業是軟體工程(8222.50 元)、網絡工程(7066.67 元)、生物技術(6903.00)、製藥工程(6620.00)等。
辦學近70年來,雷文勇(鐵騎力士集團董事長)、徐國勝(兆恆集團董事長)、周小全(民生證券總裁)等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從該校走出,校友遍布五湖四海。武漢輕工大學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省屬高校前列,被評為「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雖然武漢輕工大學只是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但其綜合實力強勁,值得對其進行關注!
歡迎關注「大學深度解讀」,獲取更多關於大學的深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