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石靜遠教授

2020-12-13 新加坡頻道

                               

 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石靜遠教授

    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教授

    電郵: jing.tsu@yale.edu

    網站: http://eall.yale.edu/people/jing-tsu

    石靜遠教授,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教授。教學面向主要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華語語系文學;研究興趣涵蓋離散與華語語系研究、區域研究、比較文學和中國科技史。著作包括Sound and Script in Chinese Diaspora(中國離散境遇裡的聲音和書寫)(哈佛大學出版社,2010)與Failure, 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Identity(失敗、國家主義與文學:中國現代文化認同的建構,1895-1937)(史丹福大學出版社,2005);亦曾主編Global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al Essays(全球華文文學)(與王德威合編,博睿出版社,2010),以及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 1880s-1940s(現代中國的科學與技術,1880年代-1940年代)(與Benjamin A. Elman班傑明•艾爾曼合編,博睿出版社,2014)。她因開發跨學科的研究項目而榮獲許多機構的邀約與贊助,包括德國洪堡基金會、美國梅隆基金會、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以及史丹福大學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她目前在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撰寫其最新論著The Alphabetic Mind in Chinese(字母思考模式與華文的遇合),內容將探討中國文字的物質性變革與超越物質基礎的思想革命之間的關係。

    英文主題演講

    The Strength of Weak Links in the Sinophone System

    弱中顯強:華語語繫結構運作中一種特殊的紐帶關係

    在華文文學的系統中,作家之間的關係正經歷時間與空間層面上的重組。這個變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原本平行運作的實體被拉近了距離,而系統的變革也可能重新分化在中國境外的流亡群體,動搖其相濡以沫的預設印象。在世界文學的海洋空間裡,親密關係可能帶來不安。已臻全球規模的文學空間被壓縮以後,正為超越或鞏固以國家為認知單位的文學地理打開新的局面。新的內部視野和平臺正逐步開展。它們均熱切希望成為比較實踐的新站點——並也許期冀同時能夠行使權力,啟動或取消業已更新的夥伴關係。眼前的現象可謂史無前例:全球、區域、國家和在地的利益從未如此明顯地同步展演。從在地與區域聯盟的角度出發來處理大規模的文學研究,石靜遠教授的演講闡述這些運作貌似弱勢的處境,以及邊緣如何創建它們自己的邊緣。為了舉例說明一種在世界舞臺上少見的博弈,石教授將臺灣置入一個與香港和澳門所形成的動態的三角關係結構,分析臺灣文學如何在其內部衍生新的邊緣地帶,以及它如何處理這種多元性。一般被辨識為在地或跨域的論述在這樣的視界裡實則共同形塑一種我稱作「文學的綜理會商」的機制。作為一種在語言與文學系統內部去中心化但卻具備創生能力的運行過程,這個機制圍繞語言習得的權益及門檻進行動員,而情感寄託與體制(或曰物質)權力的不同組合在運作中被複製以後形成發展不均的景觀。

 

相關焦點

  • 東亞大學本科各專業介紹-人文科學學院-韓語文學系
    相關連結:漢陽大學國際學研究生院中國學系中文授課碩士/博士招生開啟人文科學學院-韓語文學系051-200-7019 http://korean.donga.ac.kr學科介紹2002年以前,一直在以韓國國語國文系的名字進行招生,從2002年開始改編為韓語文學系
  • 史丹福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艾朗諾教授訪問北大文研院
    應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的邀請,史丹福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艾朗諾(Ronald Egan)教授於2017年4月2日至12日訪問北京大學。作為文研院的特邀教授,艾朗諾教授在訪問期間參與了「拓廣唐宋文學研究——文化史中的正統文學、非正統文學與傳說」文研論壇並主講了「宋代文人對書法的新態度:以蘇軾為例」文研講座。
  • 人大中國語言文學系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現任負責人有:系主任章安祺,副系主任楊慧林、賀陽目前,系本科生教學設漢語言文學專業,含中國文學和漢語言學兩個專業方向.研究生教學分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兩個層次:博士學位授權點培養文藝美學,基礎文藝理論,應用文藝理論和西方文藝理論等研究方向的博士生
  •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王運熙8日晨去世-搜狐文化頻道
    文匯報官方微博發布王運熙教授去世消息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王運熙去世圖為資料片  據復旦大學有關方面證實,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王運熙今晨去世。194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52年後,歷任復旦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古代文論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專於中國古典文學和文學理論批評,尤長於六朝、唐代文學和《文心雕龍》的研究。著有《六朝樂府與民歌》、《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文心雕龍探索》,主編有《中國文學批評史》(三卷本)等。
  •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王運熙8日晨去世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王運熙去世(圖為資料片)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2月8日報導:復旦大學有關方面證實,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王運熙今晨去世。194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52年後,歷任復旦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古代文論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專於中國古典文學和文學理論批評,尤長於六朝、唐代文學和《文心雕龍》的研究。著有《六朝樂府與民歌》、《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文心雕龍探索》,主編有《中國文學批評史》(三卷本)等。
  • 史丹福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原系主任艾朗諾教授訪問浙大寧波校區
    史丹福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原系主任艾朗諾教授訪問浙大寧波校區 時間:2018年11月21日    編輯:孫桂榮    來源:     瀏覽次數:次 11月20日,史丹福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原系主任、漢學教授艾朗諾(Ronald Egan)應邀到浙大寧波校區訪問
  • 夏志清:確立整個英語世界的現代中國文學研究
    當時的夏志清40歲,擁有耶魯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並在紐約州立大學等學校任教十年後,於1961年被哥大東亞語言與文化系聘用為副教授;而張愛玲41歲—— 來美五年並和來自費城的美國劇作家賴崖(FerdinandReyer)在新罕布夏相識,在紐約結婚,之後她短暫去臺灣發展,1962年又回到了美國。 「我的工作就是把中國的文學介紹出來,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 中國人民大學東亞日本語言文學文化國際研討會隆重召開
    10月15日、16日,由外國語學院、日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協作與日本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東亞日本語言文學文化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隆重召開。150餘名來自日本、韓國、斯洛維尼亞、臺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近80所學校的專家、學者匯集人民大學,參與了本次學術盛會。
  • 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專業
    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專業由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協會培養並提供學位,協會1961年成立,目前已有50多年歷史。該研究協會有一個以中國、日本和韓國相關學術探索和支持為目的的跨學科學術論壇。它的使命在於幫助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並形成出色的東亞方面的教育、研究與知識交流平臺;  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專業學位要求
  • 美國大學新興熱門專業:東亞研究系
    通常東亞研究專業是一個跨學科的,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在語言,藝術,文學,文化,政治,經濟以及宗教領域都有所涉及,所以東亞研究系的教授常常也是政治,人類學等學科的教授。這也順理成章地讓東亞研究專業的畢業生成為對東亞國家的語言、文化和歷史等方面的知識都有良好掌握的一群學者。很多東亞研究的學生也會選擇把他們所學的專業和商學、政治學等等其他學科聯繫在一起,讓他們在不同的領域能夠充分發揮了解東亞的優勢。
  •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大等院校東亞研究專業申請要求詳解
    Committee on Regional Studies- East Asia (RSEA)的東亞研究文學碩士項目是個跨學科的區域研究計劃,旨在對東亞語言、社會和文化有廣泛興趣的研究生提供相應的培訓。該項目既可為想進入職場的學生提供所需的知識與理論,也能為想繼續申請博士深造的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準備機會。
  • 高曉松躋身哈佛東亞語言與文學系研究員
    取代袁騰飛成為中國最火「歷史學家」的高曉松又火了!他竟然正式入職哈佛大學,成為大名鼎鼎的哈佛東亞語言與文學系的研究員!哈佛東亞語言與文學系!!!!矮大緊老師所說的研究員,英文是Research Associate,這個詞的意思,和國內等同於教授職稱的研究員不同,更類似於訪問學者。
  • 斯坦福 我為何在美國學東亞語言文化
    「東亞語言文化」(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和「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兩個專業,外行人很容易混淆。有些學校分別設有這兩個不同的系,如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側重於研究東亞的經濟、政治、法律等方面,對文化亦有涉獵,而「東亞語言文化」則側重於語言文學。
  • 浙江漆藝大家連旭雲 耶魯大學暢談中國漆藝文化
    耶魯大學助理校務卿王芳、李昌鈺博士特別代表Dr.Howard Harris、耶魯大學教授學者陸成棟、蔡逸強、Dr.Nihal de Lanerolle、Dr.Marjorie Scorey、耶魯東亞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孟振華、耶魯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卓子涵、李昌鈺博士助理俞天音、袁穎、美國《伊利華報》社長浦瑛、紐約商務傳媒集團總裁姜衛國、副董事長姜曉航、副總裁張延文
  • 以詩歌為主線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對話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田曉菲
    田曉菲,哈佛大學東亞系中國文學教授,主要從事中古文學與文化、手抄本文化、宮廷文化以及近現代中國研究,已出版中英文專著《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獲2006年度美國CHOICE傑出學術著作獎)、《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神遊:早期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中國的行旅寫作》《赤壁之戟:建安與三國》《秋水堂論金瓶梅》《留白:秋水堂文化隨筆》等。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家、中山大學教授吳定宇逝世,享年74歲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家、中山大學教授吳定宇逝世,享年74歲 譚豔花/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網站 2017-07-24 21:15
  • 上海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專業介紹
    中國語言文學系  漢語言文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能在新聞、文藝、出版、教育、科研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編輯採訪出版、教學與研究,以及文化、宣傳、文秘等方面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
  • 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加盟南開大學 其著作曾風靡學界
    中新社天津10月24日電 (張道正 郝靜秋)著名學者、哈佛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暨比較文學系教授王德威24日從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洪手中接過聘書,正式成為南開大學客座教授。並在當日舉行的學術講座活動中作了題為《「世界中」的中國文學:一本文學史的生成》的專題講座。  陳洪在致聘儀式上表示,我們處在一個豐富而複雜的時代,需要用不同的角度和眼光來看待世界。王德威教授有著豐富的人身經歷、知識結構、研究方法,他的加盟將助力南開學子開闊胸懷,打開視野,進一步加深對多元文化、文明的深層理解。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語言和文化East Asian Languages & Cultures
    作為東亞文學和文化教學和研究的校園中心,我們的使命是培養學生理解作為其文學、宗教和文化核心的文本(書面以及視覺、聽覺和材料)。哲學傳統。我們的課程以掌握現代和古典形式的語言、在其歷史和文化背景下對各種東亞文本的知情和參與閱讀以及有效寫作技巧和批判性思維的發展為中心。 我們提供漢語、日語和東亞宗教、思想和文化的本科專業,以及漢語、日語和韓語的未成年人。
  • 外國語學院舉辦東亞日本語言文學文化國際研討會
    由外國語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日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國際協作與日本學研究」東亞日本語言文學文化國際研討會於10月15-16日在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幕式由外語學院日語系張威教授主持,楊慧林副校長、外國語學院何其莘院長出席了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