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思維和NZT藥片

2021-02-23 大腦密碼思維訓練系統

看過電影《永無止境》的朋友,估計都對電影中的那種神奇的NZT藥片神往不已。是啊,一片小小的藥片,就能讓智商達到四位數,從此考試、學習、信息處理不成問題,各種生活中的難題迎刃而解,事事都能考慮的比別人領先50步,人變得自信、快樂、條理分明……

當然這是電影中的虛構,但是裡面也包含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我們的大腦,潛力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我們只是利用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的大腦被某些東西牢牢的束縛住了。

到底被什麼東西給束縛住了?那就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發音的語言。誠然我們的語言在人類進化史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現在,我們的大腦已經變成了這種語言的奴隸。肯定有人會站出來說,沒有語言我們怎麼思維?載體是什麼?這是無聲思維理論剛剛提出來的時候,被攻擊的焦點之一。沒有發音的語言,我們照樣可以思維,而且思維的更加快捷迅速全面。

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句話「我想吃掉這個蘋果」,用英文表達是「I want to eat the apple」, 兩種語言,字形不同,發音不同,但是表達的都是同樣的一個意思。而這個不用語言表達的本源的意思,就是所說的內語言。這種內語言就是無聲思維的載體。我想很多人上學的時候都體會過這種情況:一道題想很久想不出來,但是某一個時刻突然明白了,想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那一瞬間,自己知道自己已經徹底的明白了,但是此時並沒有發音表述。這時候運用的,也是大腦的內語言。

無聲思維的訓練,就是把這種內語言從被發音語言的壓制中解放出來。所以,無聲思維的過程,就是一個大腦的「自我釋放」「自我修復」的過程。

有些朋友有過練習「冥想」「禪定」的經歷。很多人會感覺到,經過冥想或者打坐,自己的思維變得快捷了,頭腦變得清澈了。為何?因為在冥想打坐的過程中,左腦的語言中樞會被很自然的抑制,是不會有發音的語言出來的。這樣,頭腦中有思維的話都是以內語言或者圖像為載體的。所以,不經意間完成了這種大腦的自我釋放過程。可惜,冥想或者打坐是要消除一切想法或者思維的,達到冥想的高級階段之後,這種內語言載體的思維也會被抑制。雖然此時身心得到了淨化,更加的協調統一(這也是冥想的目的),但是大腦的這種自我釋放(修復)過程也已經停止了。

大腦密碼中的慧覺思維訓練,也是這樣的自我釋放和修復的過程。通過音讀切斷技巧以及注意力的分配,把語言中樞的活動很自然的控制住,然後讓大腦的內語言充分的釋放出來。在訓練的過程中,一直強調「要做旁觀者」「不要幹預大腦的思維活動,不要去驅使它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旁觀即可」等等,都是為了不要讓自己主觀的去幹預這個大腦的自我修復過程。

一旦大腦完成了這種自我釋放和修復,無聲思維途徑作為一個思維路徑被建立起來,大腦從此以後就會煥然一新了,遇到問題,大腦會自發的調用內語言瞬間完成思維,得出解決方法。這個解決方法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但是就算是錯的,也可以以此為起點再次進行這種瞬間的思維。給人的感覺,就是大腦不再會有「一片空白」的情況發生,而是「才思洶湧」。

比如一位訓練者alot所說:

「思維能力的增強。想什麼問題,幾乎眼前立刻就出現一些圖像。活靈活現的演示解決方法。就算是邏輯的也是這樣,我不知道這些圖像到底是什麼,但是總是能瞬間得到答案。由於沒有以前那樣邏輯思維的參與,我也不知道對錯。所以往往會再自己驗證一遍,但是往往十有八九是對的。」

而且,這種思維途徑用到平時生活學習中,也是非常高效的。

例如一位訓練者wtfly的體會:

「從6月14號到今天7月4號,不到一個月。訓練成績超出我想像數倍。匯報如下:

思維:脫胎換骨的感覺。平時一看就通,一點就透,有時候看別人的表情就知道他要說什麼。工作開始變得得心應手,原來非常累,現在遊刃有餘。

閱讀:一般的書都能一目兩三行的看,包括南懷瑾的系列,基本都看完了。難點的技術書,一目一行精確理解。

記憶:用慧覺思維看、回憶,都保持一個狀態,看完記住百分之七八十,看三遍都能記住(如果量不大的話,一般兩三頁)。其中會用到一些記憶術的東西,類似於軟體的鎖鏈法。 以上老王賣瓜了,但是對於我自己是天翻地覆的感覺。」

還有一點,就是無聲思維和發音語言的共存問題。很多人說,是不是使用無聲思維就會口齒不伶俐了?甚至有的人擔心,使用無聲思維會不會造成「失語症」?這純屬是杞人憂天。無聲思維是和平時的發音語言的思維共存的,是兩條不同的思維路徑,一個快,一個慢。就好比說,你學開車之前如果誰告訴你,會開車以後你從此就不會走路了,你肯定會認為這是一個神經病。但是到了無聲思維這裡就犯糊塗。其實練過無聲思維的人都知道,就算頭腦中念念有詞,無聲思維照樣可以運行,只是一個音剛發出來,也許一個問題就想完了,一段話也已經讀完了。

這種無聲思維能力,其實我們是人人具備的。只是,從小到大的學習教育,都是把發音思維放到第一位的。內語言被牢牢地壓制住了。假如有一天我們的教育大佬們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民族幸甚,國家幸甚。

相關焦點

  • 無聲思維在學習複習中的作用(學生黨福利)
    思維最初是人腦藉助於語言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應過程。思維以感知為基礎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與發現事物的內部本質聯繫和規律性,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思維對事物的間接反映,是指它通過其他媒介作用認識客觀事物,及藉助於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已知的條件推測未知的事物。思維的概括性表現在它對一類事物非本質屬性的摒棄和對其共同本質特徵的反映。
  • 大腦密碼無聲思維訓練會增加直覺能力嗎?
    很多朋友說,在大腦密碼慧覺思維練習到一定階段之後,發現自己的直覺能力增強了,但是又不確定,所以想問一下是不是無聲思維的練習可以增強直覺能力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一下什麼叫直覺,百度上給的定義是「直觀感覺,沒有經過分析推理的觀點,它類似於大自然當中的空氣,當你捕捉到它的時候,它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當你不在意的時候,它會像神來之筆,給予你意想不到的意外和驚喜。」
  • 藥片和膠囊,是怎麼做出來的?
    生病了在吃藥,看到膠囊和藥片忍不住思考起這個到底是咋做的(相信很多小可愛現在也這樣了)... 發現膠囊裡不是那種純細碎的粉末,而是一顆顆非常細小的球球。
  • 白色藥片的秘密
    但你是否發現大多數藥片是白色的,這是為什麼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有些藥片呈現出其它顏色呢?白色的藥片藥片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藥品有效成分和藥用輔料。一般藥片裡的有效成分只有幾毫克,其餘都是輔料,其有效成分和輔料之間的比例差不多可以達到1:100。
  • 大部分藥片為什麼都是白色螞蟻莊園12月14日答案 為何藥片內的澱粉...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藥片大多數都是白色的,這其實和藥片含有的成分有關,主要成分是澱粉,有效成分的含量會比較少,那麼,大部分藥片為什麼都是白色的?下面小編就來說說。為什麼藥片內的澱粉含量那麼多?專家表示:藥片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藥品有效成分和藥用輔料。一般藥片內的有效成分只有幾毫克,其他都是輔料,其有效成分和輔料之間的比例大約可以達到1:100。為什麼藥品的輔料要用澱粉呢?
  • 藥片能掰開使用嗎?
    藥片能掰開使用嗎?而需要在特定的人體部位或環境中發揮作用的藥物,則不能掰開服用,如阿司匹林腸溶片,其有腸溶衣的保護,掰開服用會使藥片在胃部被溶解,不僅無法抵達腸道起效,還會加速藥物釋放,使血藥濃度在短時間內升得過高而導致危險,還會縮短藥物的作用時間而影響療效。·舌下片舌下片是一種含在口腔舌下用的藥片,藥物通過口腔黏膜而吸收。
  • 警惕病人自帶的小藥片!
    一向認真的我,在麻醉前居然沒發現病人平時偷偷服了一種神秘的小藥片。此事,再次勾起了10多年前的一個回憶。當時,有一個女病人準備做甲狀腺手術。在術前的各項檢查中,大致還都是正常的。但這些項目,基本上都是外科關心的。但是,我們麻醉科可並不會真正認為她正常。麻醉關心的項目與外科關心的項目還是有所不同的,畢竟外科關心手術怎麼做好,而麻醉科更關心的是怎麼能讓病人安全做完手術。
  • 大部分藥片都是白色的,這是因為?
    大部分藥片都是白色的,這是因為?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2月14日的題目。答案中有兩個選項,分別是主要成分是澱粉和白色易吞咽。你們覺得,藥片是白色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逗逼小胖就為玩家帶來螞蟻莊園小課堂12.14最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 特殊材料為「紙墨」未來藥片3D列印
    原標題:特殊材料為「紙墨」未來藥片3D列印  本報特稿 《國際藥學雜誌》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正在開發3D列印藥片技術。   據報導,研究人員成功試驗了3D列印藥片技術,不過列印出的不是真正的藥片,而是以一種液狀醫用染色劑為「墨」,以一種水溶性複合材料為「紙」,讓後者吸收前者形成藥片,試驗最終目標則是以真正的液體藥物為「墨」。
  • 藥片為什麼是白色 螞蟻莊園12.14今日問題答案
    大部分藥片都是白色的,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今天螞蟻莊園的題目是和醫藥和健康相關的,平時生活中善於觀察的小夥伴,可能都會發現一個小細節,就是除了膠囊之外的藥片,大部分都是白色的,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有些學醫或者對這方面知識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已經答對題目,領取到了飼料,但是還是有些小夥伴正在猶豫,不知道具體正確答案的小夥伴,不妨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 藥片掰開吃不僅影響藥效,還可能會中毒?
    生活中,有些人認為如果藥片比較大,可將其掰碎後再服用,利於吞咽。藥師提醒患者,並不是所有藥物都可掰開服用,不少人因藥片太大不易吞咽而將藥片掰開吃,這樣的做法是否正確呢?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藥片的各大家族。
  • 大部分藥片都是白色的這是因為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大部分藥片都是白色的這是因為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時間:2020-12-13 10: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部分藥片都是白色的這是因為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大部分藥片都是白色的這是因為?12月14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日本研發「藥片式」內服體溫計
    新華社東京3月14日電(記者華義)日本東北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發明一種「藥片式」內服體溫計,可隨排洩物排出體外,已經在狗身上成功測試。  日本東北大學發布新聞公報介紹,這種內服體溫計直徑約9毫米,厚約7毫米,只有一片藥片大小,內含溫度感應器和微型集成電路等,外表是樹脂材料。
  • 家裡的藥片兒有的過期也有用處!
    維生素b12是一種非常好的藥片兒,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把一片維生素b12對上500克的清水充分溶解之後,用來澆家裡的多肉綠蘿,發財樹等等這些植物都可以讓他們長得很好,而且可以給他們提供營養。硫酸亞鐵這個藥片兒是家裡經常,背著的藥片是補血的藥物很多貧血的人如果吃這種藥片的話。
  • 藥片豈是你想掰就能掰!
    在工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患者諮詢這樣的問題:「這個藥片能不能掰開吃呀?」,或者,在生活中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藥片過大吞咽起來困難或覺得一整片藥量過大想少吃些時,選擇將藥片掰開吃或磨碎吃,但是這些做法真的沒有問題嗎?所有的藥物都可以掰開吃或磨碎吃嗎?
  • 4種藥片過期了別扔掉,變廢為寶,用來養花效果棒
    很多人家裡邊都會常備一些藥片,以便應對不時之需。不過時間長了,藥片就會超過保質期,過期藥片大多都會被我們扔掉,這個就有點浪費了。其實如果我們家裡面有養花的話,這些藥片還是可以再次利用的,而且用來養花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哦。
  • 小藥片大作用
    在藥店裡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藥:裹著一層糖衣的小藥片和膠囊、顆粒或粉末狀的衝劑,還有各種顏色的藥水等等。它們的使用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藥片和膠囊需要用水送服;衝劑需要先溶在水裡;藥水有內服的、外用塗抹的,也有用來注射到身體裡的。
  • 「孩子,那些人為什麼免費贈送小藥片?」
    我說過,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同樣,置身事外的家長,是最糟糕的家長。無論你是想要建立規則,還是給孩子講道理,最好的辦法,就是一起感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什麼藥片,你懂的,能讓人上癮的那種。家長感到問題很嚴重,對孩子十分擔心。萬一染上,就麻煩了。他一方面想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到底和這幫孩子有沒有聯繫;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提醒孩子,不要上當。這位爸爸考慮了很長時間,終於找到機會,決定和女兒談談這個問題。談話的地點,他選在了車上。當時他正開著車,女兒坐在副駕駛座上,他們準備一起去看電影。
  • 這麼大的藥片,碾碎了吃行不行?來看醫生講解最常犯...
    這麼大的藥片,碾碎了吃行不行?來看醫生講解最常犯...很多人遇到大藥片咽不下,或者給寶寶吃藥片,總喜歡碾壓成粉末再吃!這樣真的對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其中的奧秘!片劑,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有著劑量準確、攜帶方便、質量穩定、服用方便等優點。片劑被口服後,大部分在胃腸道崩解、釋放、吸收後,進而發揮藥效,一般會歷經吸收、分布、代謝、排洩四個體內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