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丟,晚秋收」,立秋落雨能預測秋糧收成,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2020-12-22 農技小幫手

立秋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秋」,也是進入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老輩人講,「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即不管早立秋還是晚立秋,農曆六月二十以後天氣就會慢慢涼快起來。立秋的農曆時間是在六月中旬以後。

雖然立秋到了,可天氣似乎絲毫沒有轉涼的跡象,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三伏天還沒結束,當前正值中伏最熱的時候,要八月底才出伏呢!

在莊稼戶看來,或許最關心的是秋後糧食收成好不好,因此,老輩人很早便總結出一套「看秋估產」經驗。

一、「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

意思是,立秋節氣內若下雨,各類作物將會豐收;若立秋節氣內滴雨不落,農戶們可能會因糧食欠收而擔憂。

道理比較簡單,立秋以後很多秋收作物將進入生長後期,灌漿是否徹底將影響顆粒飽滿,這時候不僅需要充足的光照、溫度,更需要水分的保障。

保障光照、溫度基本上沒問題,立秋後不會馬上持續降溫,但降雨就說不準了,畢竟現在依舊是「看天吃飯」。如果立秋期間有一兩場降雨,對正在灌漿的作物來說是好事,有利於顆粒飽滿,糧食豐收便水到渠成了。

二、「早秋丟,晚秋收」

意思是,如果今年是早立秋,糧食可能會減產;如果是晚立秋,則糧食將會豐收。

當下季節,正是中晚稻、玉米等作物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早立秋將對其產量造成一定影響,畢竟氣溫、降雨、日照會隨著早立秋而早出現回落變化,並不利於糧食顆粒飽滿。但若晚立秋,充足的自然條件將成為水稻、玉米成熟豐收的重要保障,對於糧食豐收很有幫助。

老輩人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主要依據立秋時農曆日期的早晚。畢竟過去人們常用農曆指導安排農事生產。然而,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上,呈現出每年的具體時間差異稍大。以立秋為例,有些年份出現在農曆六月,有些年份卻出現在農曆七月。

民間將農曆六月立秋稱為「早立秋」,農曆七月立秋稱為「晚立秋」。今年立秋的農曆日期為六月十八,這樣看來,今年屬於早立秋,似乎預示著有些地區的糧食可能會欠收。

暫且不管上述兩句俗語老話是否準確,建議農民朋友秋後加強田間管理,適當追施適量肥水,促進糧食早成熟,以保證秋糧產量。

各位朋友,你認為老輩人總結的「看秋估產」經驗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立秋越來越近了,距離現在還不到十天的時間,我們就能夠迎來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立秋到來之後,天氣畫風突變,雖然白天還會依然的炎熱,但在早晨和晚上,已經能夠感受到了習習涼風。
  • 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與中秋有關的4句農諺,每句都經典
    那麼下面就給大家分享4句在農村流傳度非常廣的農諺,涵蓋面很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看哦~~一、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這句話是說,如果農民們不抓住農時,錯過了農耕的最佳時機,就會丟失沒有收成。這裡的早秋和晚秋,其實是說立秋的時間,我老家農村也把立秋叫「交秋」,交早或晚,農民覺得對農作物的生長和收成有很大影響。「早秋丟」就是說,立秋的時間較早,那這一年會冷的較快,莊稼還在生長期就冷起來,那農作物會因為低溫減產甚至完全歉收。
  • 民間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由來半邊收」,啥意思?
    比如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其實還有下半句,那就是「萬物從來僅半收」,意思指的是,立秋期間倘若沒有降雨,那麼,地裡的莊稼會歉收!當然,對於這句俗語的解讀,很多人認為,只要立秋這天有雨,意味著莊稼能豐收! 立秋無雨是空秋 「立秋無雨是空秋」啥意義,立秋下雨不好?
  • 立秋民諺歇後語介紹
    早晨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立了秋,涼颼颼。>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遲冷(新)六月秋,及早收;七月秋,慢慢收(蘇)六月秋,丟的丟,收的收;七月秋,全部收(新)>立秋在六月,初霧來得早,影響秋季收成;立秋在七月,初霜來得晚,秋季收成好(新)六月立秋,早收晚丟;七月立秋,早晚都收(晉)
  • 8月7日立秋,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立秋後還會熱嗎?
    導讀:8月7日立秋,今年是「早秋」還是「晚秋」?立秋後還會熱嗎? 不知不覺,7月份成為了過去式,如今已經進入到8月份了。而在八月份的上旬,將要迎來一個對於農民來說十分關注的日子——立秋。在公曆8月7日(農曆六月十八日),就迎來了二十日節氣中第13個節氣——立秋了。
  • 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今年啥時候立秋?收成怎樣?
    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今年啥時候立秋?收成怎樣?現在正值夏天,相信大家都盼望著秋天能夠快點兒到來,這樣天氣就可以漸漸轉涼了。今年的氣溫又比以往高了不少,反正筆者是覺得高溫天氣讓人相當煩躁。因此也流傳下來了很多和收成有關的俗語,其中有很多都和我們的24節氣有關,就比如這句「七月立秋,種啥收啥」。也就是說如果立秋的時間實在農曆七月,那麼這一年莊稼的收成會特別的好。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和莊稼處於夏季的生長時間長短有關了,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常識,那就是下雨之後的瓜果,總沒有不下雨的時候的瓜果甜。
  • 「立秋不落雨,24隻秋老虎」啥意思?秋老虎和三伏天哪個更熱?
    那麼立秋之後,氣候就真的很涼快了嗎?在民間還有「立秋不落雨,24隻秋老虎」的說法,啥意思?立秋降不降雨有什麼講究嗎?今天馬龍來給大家解除疑惑。很多人誤以為立秋到了,秋天就來了,就和之前人認為小暑到了真正的夏天就到了一樣。
  • 『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
    立秋之後,仿佛這一年,日子就開始倒數了。立秋是「四時八節」其中之一,古人非常的重視。   在宋朝,立秋這一天,宮人們會把盆栽的梧桐樹搬到殿內,然後等到時辰到了,就會大聲地喊「秋到了!」如果能隨著聲音震落一兩片葉子,就更好了,被視為吉祥之兆。古人總是不忘吟誦秋天,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立秋的詩句和諺語吧。
  • 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 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
    立秋之後,仿佛這一年,日子就開始倒數了。立秋是「四時八節」其中之一,古人非常的重視。  在宋朝,立秋這一天,宮人們會把盆栽的梧桐樹搬到殿內,然後等到時辰到了,就會大聲地喊「秋到了!」如果能隨著聲音震落一兩片葉子,就更好了,被視為吉祥之兆。古人總是不忘吟誦秋天,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立秋的詩句和諺語吧。
  • 農村俗語「早立秋緊溜溜,晚立秋秋後油」,啥意思?立秋分早晚?
    不久就要到一年一度的立秋節氣了,立秋的到來是代表著秋天的開始。同時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一年分四季,而秋季中一共有6個節氣,分別是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然而人們經常會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總結,描述著立秋到來之後的天氣狀況。
  • 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2019年幾月立秋,莊稼收成如何?
    文/豬友巴巴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2019年幾月立秋,莊稼收成如何?立秋,是季節轉換的一個重要的節氣,自然對農業由特殊的意義,在農村,流傳著「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的習俗,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對於2019年來說,是幾月立秋呢?真的會影響莊稼的收成嗎?首先,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當然,此處「七月」是農曆日期,意義是說,如果立秋在農曆的七月份,那麼莊稼會得到豐收!
  • 明天立秋,農諺「立秋不下雨,24個秋老虎」,立秋下雨好不好
    導讀:明天立秋,農諺「立秋不下雨,24個秋老虎」,立秋晴天不好?明天農曆六月十八,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之際。明天09時06分立秋節氣將準時到來。關於立秋節氣的農諺俗語有很多,其中很多都是關於立秋之後的天氣走向的,立秋之後還會不會很熱,有沒有秋老虎出現,農諺之中就很好地做出闡述。農諺:立秋不下雨,24個秋老虎,根據民間的說法,如果在立秋節氣當天沒有出現降雨或者是陰天,反而是一個炎熱的大晴天。那麼有很大概率會出現秋老虎,而且是24隻秋老虎,大噶要繼續炎熱24天之久,所以也被叫做24個秋老虎。
  • 農村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這是什麼意思?老農告訴你
    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這是什麼意思?今天是立秋,立秋節氣的到來也代表著我國秋天的開始。而立秋過後,我國的天氣雖然沒有馬上變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白天早晚溫度漸漸降低,但是在立秋過後的半個多月的時間裡,白天中午依然是高溫炎熱天氣。
  • 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啥意思?今年是早是晚?
    那麼,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如果這一年裡面,立秋的時間是在早上或者是相對來說比較早的時候,就算是早立秋,如果這立秋的時間是在晚上或者比較晚的時間,那就算是晚立秋。同時,如果立秋時間早的話,那麼在接下來幾個月的天氣就會比較涼爽;反之如果立秋的時間比較的晚,立秋之後天氣就會比較熱,那麼這樣一句話到底有什麼根據呢?是否有相應的科學依據呢?
  • 「六月初一灑一丟,白面饅頭撐死狗」!這些農諺老話,事關當年收成
    農村流傳著很多經典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農村祖輩們一代代的生活經驗積累下來的,不過很多人都認為它們已經不適用於我們的生活了,但其實這些俗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非常適合現代人的生活的,這些俗語有的是關於農村的風土人情,有的是教後人如何為人處世,有的甚至能夠預測到未來的天氣狀況和收成情況。
  • 立秋,暑去涼風來!關於立秋的這些小知識您都了解嗎?
    立秋啦二十四節氣之立秋:宋代詩人為立秋作詩一首,詩名就為《立秋》: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對立秋的解析: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而且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 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
    導讀: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今天09時06分,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向具有很關鍵的影響。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按照民間的說法,萬物都是由陰陽組合而成,作為互補相輔相成形成宇宙萬物存在,立秋也是如此,也是具有陰陽公母之分的,而且民間認為如果要是公秋的話,那麼立秋之後的天氣就會比較的涼快,一點都不熱,直接就把扇子給丟掉,而如果要是一個母秋的話,爸媽天氣就會相當的燥熱,秋燥的天氣就會來臨,而且還有很大機率出現秋老虎。今年是什麼秋呢?
  • 立秋丨老茶客情懷上線 日照綠茶秋茶開場!
    《立秋》——徐書信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其起始與結束,是天體運行的結果。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 今日夏至,巧遇五月初一,今年收成好不好?看看老祖宗怎麼說
    今年夏至恰逢五月初一,這對於2020年的收成有什麼影響呢?聽聽老祖宗的農諺怎麼說的:夏至加端陽,田裡不打糧農諺所說的端陽,指的就是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們知道端午節是固定不變的,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會準時來臨,而夏至節氣卻是不固定的,會隨著天幹地支的變化,每年的夏至節氣時間都不確定,農諺所描述的夏至加端陽,田裡不打糧,指的就是夏至節氣跟端午節重疊,或者是相差時間太近,這樣的年份是要做好欠收的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