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電氣元件都是根據電流選型,比如:空氣開關,漏保,接觸器,熱過載繼電器等等。選好了電氣元件我們該用多粗的導線呢?這就涉及到導線載流的問題,這也是電工入門必備的一個基礎知識點。
現在使用的導線大多為銅線,鋁線已經很少見了,其實它們的載流計算也有著一定的聯繫。前輩們留下了2個導線載流的估算口訣,可能很多的朋友知道,但是不會靈活運用,今天我們一起來解析一下。
口訣一:十下5,百上2,二五三五43界,70,95兩倍半。穿管溫度8,9折,裸線加一半,銅線升級算。
這個口訣是對應的鋁線在明敷25°的條件下設定的,而且沒有考慮到導線長度等因素。10平以下乘以5,百平以上乘以2,但是25平和35平是四倍三倍的分界線。比如導線是16平的,正好處在10平和25平之間,所以應該乘以4。如果導線截面積處在35平到百平之間就乘以3,70、95這兩個規格直接乘以2.5。如果導線穿管載流量再乘以0.8,如果溫度超25°載流量再乘以0.9,如果兩種因素都存在,我們一般是直接乘以0.7。裸線的散熱能力非常好,所以載流量多加一半。銅線直接升級算的意思就是16平的銅線我們可以算25平的鋁線載流量,正好比鋁線大一個規格。
例如:25平的鋁線根據口訣應該是乘以4,所以載流量對應100A
那麼16平的銅線載流量也是100A,根據口訣如果我們考慮到穿管和溫度的影響,那麼載流量只能是70A。導線長度、安裝方式、工作環境的溼度和溫度、滿載使用的時間等等因素,我們都要考慮到。如果是家裝布線,50米長度以內、國標的16平銅導線載流量70A是比較準確的。
口訣二:二點五下乘以九,往上減一順號走。三十五乘三點五,雙雙成組減點五。
條件有變加折算,高溫九折銅升級。穿管根數二三四,八七六折滿載流。
注意:這個也是鋁線的估算口訣
常見規格:1、1.5、2.5、4、6、10、16、25、35、50、7O、95、l20、150、185
我們參照上面的常見規格來理解,2.5平以下的鋁線直接乘以9就是對應的載流量,往上減一順號走意思是:4平鋁線載流估算應乘以8,如果是6平就乘以7依次順號減,如果是25平正好乘以4。35平的鋁線載流直接乘以3.5,50/70是一組乘以3、95/120是一組乘以2.5依次雙雙成組減點5。溫度超25°再乘以0.9,如果線管裡穿2根導線載流量再乘以0.8,穿3根導線就乘以0.7,穿4根載流量就乘以0.6。穿線太多散熱能力越差,銅線的算法也是升級算。
根據此口訣:25平的鋁線載流量也是100A
那麼16平的銅線載流量也是100A,如果考慮到溫度和穿3根導線的因素,那麼最終的載流量也是70A左右。
所以這兩個口訣還是很不錯的,建議初學的朋友牢記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是個變數,這個需要在實際工作中慢慢積累經驗,根據不同的環境做出不同的調整。
1平方銅芯線允許長期負載電流為:6A—-8A
1.5平方銅芯線允許長期負載電流為:8A—-15A
2.5平方銅芯線允許長期負載電流為:16A—-25A
4平方銅芯線允許長期負載電流為:25A—-32A
6平方銅芯線允許長期負載電流為:32A—-40A
10平方銅芯線允許長期負載電流為:60A—-70A
以上是俵哥估算的幾種常見規格的載流量,注意:這只是初始數值,如果穿管使用,那麼10平的銅線載流量就只有50A--60A左右,自己要學著根據不同的環境再做調整。
公式:u%(電壓損耗)=(1/(10×U×U))×(A×R。×P×L+X。×Q×L)
U:電纜始端施加的電壓,A:電纜的截面積,R。:電纜材質的電阻係數,P:電纜末端計算有功功率L:電纜長度,X。:電纜長度的阻抗係數,Q:電纜末端計算無功功率。
關於導線長度的公式也有但是計算麻煩,你會選擇用公式計算還是估算呢?
反正我一直是估算。
銅線的載流量如何估算?16平銅線載流100A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