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形物語》,經學家看見經典,鑑黃師看見淫,設計師看見潘通色卡,文學宅看見了克蘇魯,少女心看見了纏綿,革命家看見舔政治正確的狗舌頭!」
———魯迅
總算決心寫完這篇了。
當初我看完《水形物語》,毫不客氣甩了兩顆星,給了它四個字的評價———「包藏禍心」:導演陀螺把這部電影包裝成了一個藍綠色的大糖果,水靈水靈好看得不得了,但我剛拆開開始嚼了一口,就覺得電影有毒。正如上面所說,只要你看的電影種類稍微多些,你就能窺見導演的別有用心,夾帶各種私貨,即便你只是一般的電影愛好者,看完你也會隱隱覺得不對勁,不舒服。
反正吧,批判的話就留給魯大師們一軲轆說完了。但罵完了之後還剩下什麼呢?即便是打了兩星低分的我,事後冷靜下來,倒覺得《水形物語》真的未必是壞得一無是處,至少它的「色」,是很值得拿出來說說的。
首先,我認為電影的配「色」相當贊。
「配色好看什麼的,這都是墮落的好萊塢給觀眾們的慣用飼料!」就像那些滿嘴騷話蠢話的歐美流行歌曲MV一樣,看電影的時候我這樣告誡自己。事實回頭往屋子裡看看——我的外衣、椅子、被子、桌子、鞋架、晾衣架、貼鉤,窗簾布或多或少都是藍色系和綠色系的——無須掩飾,我的確偏愛這兩種讓人安心的色系,電影的配色做得賞心悅目,層次高明,很好地營造了「水」這個故事氛圍。承認它好,沒什麼丟人的。
這樣的顏色配置,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粉得不要不要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當時我看著這滿屏幕的粉色,內心毫無波動,現在我倒頭看回去,竟然覺得這顏色超級可愛。大概是人老了?
回到《水形物語》裡,電影分別被藍、綠兩種色系所支配,地上的餐廳、老百姓們的服飾,建築,都和綠色系息息相關。
而在人魚研究所內,以及惡主管購買凱迪拉克時,則是藍色大行其道。這代表了兩個世界、兩種生活。也代表了女主角艾麗莎和人魚之間終將衝破的巨大鐵幕。
電影裡對話有提到,綠色是那個社會的「流行色」:想要出門去,總得穿點綠,不僅糕餅裡的餡兒能弄你一舌頭漿綠,連甲方要稿也得是綠色的。看著這個社會,誠覺世間萬物皆可「原諒」。「陀螺」當了一回色彩的獨裁者。全片除了主題色的各種搭得異常漂亮的綠藍青色,還有惡主管家裡的萬惡小資黃,都很好看。炮轟《水形物語》虛偽的美好時,請記得它還真的有呈現過美好。
再來說說電影裡略顯怪異的情「色」。
電影剛開始還唯美又溫情脈脈,卻冷不防來了一個女主自慰的鏡頭,簡直嚇到我,小朋友看到還以為你在浴缸裡搓雞蛋呢;惡主管回到家後,剛才還在相夫教子的端莊人妻,馬上對他拋騷話、露奶,直接勾得惡主管氣呼呼地撲上去,把她幹了個爽...如此香豔直白,我已經懷疑我在看Porn片了好嗎。
可惜之後惡主管的人妻再也沒有貢獻。回過頭來,講真,女主角的演員莎莉·霍金斯真的很顯老。要不是妝容、服裝搭配、還有細膩的演技提升了她的氣色,你真的無法直視她那趕得上小羅伯特·唐尼的褶子。
不過在美國,不管是遊戲還是主流電影,連把女主角做得漂亮出挑點都被定罪為物化女性,那就很難說陀螺的安排是不是又走了一波政治正確的心機了。
但重點來了,我又確實被女主角艾麗莎撩到了。
還是得再誇一誇莎莉·霍金斯的演技,她像少女般一顰一笑的時候,我真的會被她感染。另外,作為劇中人,女主角艾麗莎看上去一幅弱不禁風的模樣,但個性卻愛憎分明,敢於追求自己認定的東西,而對於惡勢力,她又可以剛直不阿,勇敢鬥爭,乃至有點腹黑。
乖巧的小白兔,內心住著個不服常規管教的小惡魔———這樣的性格反差存在著很大的性的吸引力,讓人躍躍欲試:以至於家有嬌妻的惡主管,也想徵服她於自己的膝下。看到這裡,我表示十分理解惡主管!
雖然我是個情色賞味者,但關於這段人魚戀,我卻實在難以苟同。
艾麗莎和人魚,一個是情感豐富的人類,一個是獸性猛烈,情感近無的低智怪物,艾麗莎從和人魚照顧寵物朋友般的相處,發展到性愛伴侶,讓人相當詫異,尤其是電影表現到,艾麗莎被人魚撩動肌膚,心猿意馬,最後主動脫衣獻身的橋段,甚至給我一種變態的不適感,更別說她大方地給同事用手勢展示人魚「那話兒」了。
這一切,都讓我不禁覺得,艾麗莎對人魚的愛,其實更像是一廂情願、畸形性慾下的產物。比起愛人,人魚更像是寵物+情慾工具,惆悵美好的愛情,只是一層層導演自以為是的包裝。
它折射了導演某種從迷影生涯中滋生的性癖好嗎?我想說,恐怕是的。
導演當然不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夾帶了這些情色私貨,則必須為這份不對等的畸戀賦予更多情感和生理上的美化和合理化。那麼他的做法是什麼呢?他放棄了這對「戀人」的塑造和挖掘,轉而把聰明淺顯的工夫用在了其他層面的補救上。
片中的黑人主婦塞爾達(神名字),還有同性戀老畫家,都被想當然地設置成對「人魚戀」毫無嫌隙的「正義夥伴」,這自然是不夠的;所以片頭和片尾,都加入了人魚磁性十足、文採盎然的獨白,它們作用就是為了向觀眾交代:這位人魚並不是無感情低智能的野獸,他最後也學會了說話,思考,擁有了高等的人類特徵,還是個浪漫的紳士呢!
而一開始艾麗莎展示脖子上的三道疤痕的鏡頭也暗示,她本來就不是人類,她也是人魚!到片尾墜入海中,艾麗莎的脖子更是打開了魚鰓,漸漸變身人魚,如此說來,導演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你說人魚是個噁心的野獸?他明明那麼溫柔禮貌的人類!你說艾麗莎是戀獸癖?她本來就是人魚! 所以他們相愛啪啪啪有什麼不對的?至於人魚怎麼跟啞女艾麗莎學會說話和思考的,艾麗莎的身世又是怎樣的,那根本不重要了!
漂亮的配色及造型美術,怪異卻又撩人的情色橋段,是這部電影最顯著的特徵。有了它們,《水形物語》才有了平庸劇情和膚淺用心之外的亮點。除此之外,要問我對電影感觸最大的是什麼?讓我告訴你吧。看完電影後,我突然發現我和女主角艾麗莎一樣,經常一個人做那事,我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向她學習,因為畢竟這事,一旦做起來,時間很難控制,太久了,不行,太短了,更加不好。最好要藉助工具,更好的,是找一個人一起,那樣生活才有滋有味。
想啥呢,我說的是煮雞蛋!
這不,我也學女主角一樣,買了一個蛋型定時器回來。
看這配色,嗯,很《水形物語》!
好了,文章寫完了,從明天開始,就可以愉快地煮雞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