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大全】基礎科學—基礎化學

2021-02-18 東臺時空

點擊上方"東臺時空"免費訂閱

  《東臺時空》微信平臺經過十多年的收集,共整理出十大類、41個小類百科知識點,共參考。

  《東臺時空》微信平臺每次發布1個小類,分41次發完。

  所有百科知識點均來自相關資料,如有出入,請反饋給本平臺。謝謝!


基礎科學—— 基礎化學

1、世界上最甜的物質是二肽—二門冬醯脲丙二 酸甲葑酯。

2、聚四氟乙烯被稱為「塑料王」。

3、惰性氣體有6種:氦、氖、氬、氪、氙、氡。

4、常用滅火機有泡沫式和酸鹼式兩種。另外,還有舟車式和四氯化碳滅火機。

5、黑色金屬有鐵、錳、鉻三種。

6、金屬中最輕的一種金屬是鋰。

7、遇水就會燃燒或爆炸的三種金屬分別是鋰、鉀、鈉。

8、人工合成胰島素於1965年9月17日由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成功。

9、立體化學發源於1874年範託夫和勒貝爾的四面體假說。

10、乾燥空氣中:氧氣約佔21%,氮氣約佔78%,惰性氣體約佔0.94%,二氧化碳約佔0.03%,其他雜質約佔0.03%。

11、霓虹燈是1898年由英國化學家雷姆賽和特拉弗斯兩人發明的。

12、氘是未來最重要的燃料。

13、硬水是指含有碳酸氫鈣與其他雜質的水。

14、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水倒進濃硫酸,只能把濃硫酸慢慢地倒入水中。

15、水在3.98℃時,密度最大。

16、到目前為止,人們已經發現了109種化學元素。其中,1—92號共92種元素屬天然存在的化學元素,從93號元素起,到109號元素,均為人造的元素。

17、在元素周期表上,只有兩種元素:鑭系元素(又稱稀土族)和錒系元素各15種,擠在一格裡。其它元素都各佔一格。

18、現在世界上有86種金屬。

19、金屬通常分為兩大類: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

20、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這三種黑色金屬都不是黑色的,純鐵和錳是銀白色的,鉻是灰白色的。

21、不鏽鋼是在鋼中加入一點鎳和鉻而成的合金。

22、手錶和儀器的外殼銀閃閃的,是因為鍍上了一層「克羅米」,就是鉻。

23、「繪畫三原色」:紅、黃、蘭;「光的三原色」:紅、綠、蘭。

24、銥是英國化學家南特有1804年發現的。

25、鑭是瑞典化學家莫山吉爾在1839年發現的。

26、鈰是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瑞典化學家柏齊力阿斯在1803年分別發現的。

27、鉛筆不是用鉛做的,而是用石墨和粘土製成的。

28、黑色鉛筆,一般有14級硬度: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

29、水晶又叫石英,其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矽。

30、塑料中「元老」:⑴酚醛塑料(電木);⑵氨基塑料(電玉)。

31、目前,用於電鍍的塑料,僅限於「ABS」塑料。

32、把棉花與濃硝酸和濃硫酸混合後製成的炸藥叫火棉。

33、硃砂就是硫化汞,它是一種緋紅色的礦物,古時候稱「丹」,用做紅印泥。

34、食用天然色素的顏色與原料:⑴深紅色的胭脂紅來源於胭脂蟲;⑵黃色來源於胡蘿蔔;⑶紫紅色來源於紅色的莧菜。

35、液晶,早在1888年,澳大利亞科學家萊尼茨就發現了。

36、光譜分析是由德國化學家本生和德國物理學家基爾霍夫研製成的。

37、氟裡昂是一種由氯、氟和碳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它的沸點為-30℃,無毒,無嗅,不會燃燒。

38、鴉片是英文Qpium的音譯,又稱「阿片」。它是由罌粟果肉的乳汁製成的。

39、「水玻璃」不是玻璃,而是一種酷似玻璃,能溶於水的矽酸鈉晶體。

40、 現代文明社會中的四大材料:鋼鐵、矽酸鹽(即磚瓦、水泥、陶瓷、玻璃等)、木材和塑料。

41、英國物理學家莫塞萊揭示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的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排列順序是按各元素的原子核所帶正電荷的數目排列的。

42、天然放射線元素是由鈾、釷、錒三位「老祖母」(即母元素)繁殖出來的後代。它們在放射α粒子和β粒子後,就變成了另一種元素的原子。另一種元素再放射α粒子和β粒子變成新的元素的原子,如此下去,直至最後變成鉛為止。

43、世界上最毒的物質是鈽。

44、世界上最甜的物質是卡坦精。

45、世界上最苦的物質是苯酸銨醯糖化物。

46、熱沒有極限,但冷是有極限的。冷的絕對零度(冷的極限)是273.16℃。

47、冰和鹽按3:1的比例攪拌在一起,溫度會降到-20℃。

48、第一金屬:銅;第二金屬:鐵;第三金屬:鈦。

49、被稱為「四美」的石油產品: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

50、鎢的熔點最高,為3450℃。

51、鈦是含有化合物最多的元素,達400多種。

52、放射性最強的元素是「鐳」。

53、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

54、1643年,義大利科學家託裡拆利進行了實驗,發現水銀氣壓計製作原理,並製成水銀氣壓計。

55、化學家拉瓦錫通過燃燒實驗證實:燃燒不是放出燃素,而是燃燒物質和空氣中的氧引起的化學反應。

56、化學家唐敖慶把分子軌道對稱守恆理論提高到半定量階段。

57、世界上最早發現石油的國家是中國。

58、由3份容積的濃鹽酸和1份容積的濃硝酸混合後形成「王水」,它能溶解金、鉑等貴重金屬。

59、人們最早知道的鐵是隕石中的鐵。

60、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於燃燒和真菌分解腐物時所釋放出來的氣體。

61、PH值小於7.0的雨水稱為酸雨。

62、鎢的熔點最高,為3450℃。

63、鈦是含有化合物最多的元素,達400多種。

64、放射性最強的元素是「鐳」。

65、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

66、1643年,義大利科學家託裡拆利進行了實驗,發現水銀氣壓計製作原理,並製成水銀氣壓計。

67、化學家拉瓦錫通過燃燒實驗證實:燃燒不是放出燃素,而是燃燒物質和空氣中的氧引起的化學反應。

68、化學家唐敖慶把分子軌道對稱守恆理論提高到半定量階段。

69、世界上最早發現石油的國家是中國。

70、由3份容積的濃鹽酸和1份容積的濃硝酸混合後形成「王水」,它能溶解金、鉑等貴重金屬。

71、人們最早知道的鐵是隕石中的鐵。

72、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於燃燒和真菌分解腐物時所釋放出來的氣體。

73、PH值小於7.0的雨水稱為酸雨。

74、反物質(即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與物質會相互作用而使雙方湮滅,並釋放大量的能量。

75、在92號元素之前有4種元素是人工合成的;在92號元素之後有26種元素是人工合成的。

76、古埃及人製成的木乃伊能夠長久保存不腐爛。

77、表現物質特性的最小單位是分子。

78、古代人認為世界萬物之本的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79、原子序數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序號,還表示元素的原子量。

80、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在化學上的重大貢獻是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81、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化合後組成的物質。

82、原子分割後變成了新的元素。

83、物質在變化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就稱為化學變化。

84、木材燃燒是一種化學變化。

85、鋼鐵冶煉也是一種化學變化,是因為鐵礦石變成了鐵。

86、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種化學變化,它通過陽光的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糖。

87、合成橡膠是由石油產品生產的。

88、合成纖維是由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生產的。

89、氣體的特點是沒有一定的形狀,可以壓縮。

90、液體的特點是沒有一定的形狀,定量的液體體積是固定的。

91、固體的特點是保持固有形狀,有一定的硬度,不能流動。

92、玻璃是一種非晶體物質。

93、鋁的導電性能比銅差,比鐵好。

94、金和銀之所以稱為貴重金屬,是因為它在地殼內的儲藏量少。

95、發現放射性元素鐳的居裡夫人,獲得了兩次諾貝爾化學獎。

96、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線,可用於治療惡性腫瘤,它對人體正常細胞也有破壞作用。

97、地球上發現的非金屬元素,佔地球上所有元素質量的76%。

98、最輕的元素是氫。

99、砂土中的主要元素是矽。

100、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氯元素。

101、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溴元素,溴的主要用途是製造感光材料。

102、金剛石是由碳元素構成的。

103、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構成的,只是原子排列結構不同。

104、1985年科學家發現了碳60,並把它命名為富勒烯,是因為它的分子結構像美國建築師富勒設計的穹窿結構。

105、我們日常使用的鉛筆是石墨做的。

106、活性炭的表面積非常大,1克活性炭的表面積可達1000平方米。

107、自然界中有一種物質,它的原子種類不多,但構成分子的原子數量卻非常多,我們稱它為高分子化合物。

108、高分子是由分子量很小的單體聚合而成的,所以又稱為聚合物。

109、熱固性塑料成型後很難再熔化製成其他形狀。

110、熱塑性塑料成型後可反覆加熱成型。

111、有機化合物是指含有碳氫元素的化合物。

112、甲烷是指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的分子。

113、乙烯是帶有甜香味的無色氣體,它也被用來人工催熟水果。

114、我們日常吃的糖是由碳、氫、氧構成的有機化合物。

115、青少年每天需要2400~2800千卡的熱量。

116、動物細胞內除水外,其餘部分中蛋白質含80%。

117、人體內所需的各種維生素都是由碳、氫、氧、氮組成的。

118、人體內所需的各種維生素要經常不斷地從食物中獲取。

119、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混合物。

120、氧氣是1774年由英國牧師普裡斯特利發現的。

121、地球上的水約有13.6億億噸。

122、往菜湯裡放點鹽,湯就有了鹹味,這是因為水是一種很好的溶劑。

123、要使木頭變軟,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加熱或用化學藥品處理(環氧樹脂)的方法,把木頭裡的木質素、有機樹脂及水分等成分去掉後,木頭就變軟了。

124、生鐵又硬又脆是因為它含碳多。

125、「萃取」是利用各種物質對某溶劑溶解度的不同來分離混合物的。

126、用水稀釋濃硫酸時,應當將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

127、金屬鉀平時應保存在煤油中。

128、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是甲烷 。

129、宇宙空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氫。

130、反映酸性土壤的指示性植物是鐵芒萁。

131、近代化學之父是俄國的門捷列夫。


◆版權所有:東臺時空(微信號cyh_jsdt)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百科知識主頁。

相關焦點

  • 百科知識大全(百科知識問答題庫)
    「百科知識大全」匯集手冊,了解這些對開拓同學們視野有很大幫助,希望您能夠喜歡。   ·您可以點擊「下載列印」獲得《百科知識大全》word版本
  • 鄭州小升初百科知識大全
    鄭州小升初百科知識大全   1、七大洲面積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大洲陸界:亞非界河蘇伊士,運河穿過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把此分兩邊。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數,最多亞洲次非洲,最少要數大洋洲,無人居住南極洲。
  •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如何準備?
    翻碩考研er都知道,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是必考科目之一,即使是全中文,甚至看起來有些像語文試卷,但也不容小視。 1、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試題類型主要為三種:
  • 石器時代手遊百科答案大全 石器百科答題器
    石器時代手遊百科答案大全,石器百科,看看誰才是石器時代中的指針,可以獲得大量經驗和石幣獎勵,完成答題更能獲得額外的特別獎勵。 問:完成承認意識需要以下哪個道具? 答:A儀之玉 問:以下哪類裝備屬於重裝? 答:B凱 問:被毒蜘蛛咬傷的小孩要用什麼藥才能解讀?
  • 史上最全的育兒百科寶典 育兒知識大全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語文>親子話題>正文史上最全的育兒百科寶典 育兒知識大全 2011-08-03 10:08 來源:
  • 小學生100個百科知識常識,豐富孩子的課外知識量,開拓眼界
    現在的學習教育已經不再是只學課文知識了,一些課外知識也是需要孩子們去學習和了解的。我們不能止步於課本知識,這樣的學習會讓孩子覺得既枯燥又乏味,適當地讓孩子接觸到一些課外知識,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這樣孩子才不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 abb焊接機器人防護服百科大全
    abb焊接機器人防護服百科大全abb焊接機器人防護服百科大全 abb焊接機器人防護服主要是用來保護各種工業機器人的防護裝置,主要應用於汽車製造業、金屬製品業、化工廠等行業的自動化設備上。
  • 「三農百科大全」百家號社會領域收入排名,做自媒體月收入有多少
    三農百科大全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594631名,社會分類排名位列60361名,領先了46.5%的百家號。  三農百科大全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三農百科大全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0%為優質文章,56%為中等文章,44%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 百度百科的一小步,知識百科的一大步
    維基百科的創始人吉米·威爾士曾向維基百科的志願者編輯團隊申訴,稱他是維基百科的唯一創始人而非聯合創始人,但是維基百科的詞條並未取信他的單方面證詞,而是結合當時第三方媒體的報導,將吉米·威爾士和其早期搭檔拉裡·桑格的爭端列在維基百科的描述裡,他們都被視作是這家知識平臺的創辦者之一,至今,吉米威爾斯的頭銜,仍是維基百科的聯合創始人而非創始人。
  • 小學語文常見百科知識大全一(序列1~24)
    [考壹佰導讀】百科知識大全提供各種知識,包括生活知識、歷史知識、地理知識、文學知識、音樂知識、科普知識、旅遊知識等等百科知識,課外知識,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以下是考壹佰精心為你整理提供的內容,希望幫到你,歡迎參考閱讀!
  • 從高校百科看百度百科知識體系的成長
    點入高校百科,我發現,百度高校百科的推出,並不是一次簡單的加法累計,而是有其背後的信息邏輯,這意味著,百度百科的知識體系正在悄然進化。進化之一:知識圖譜與知識地圖縮短知識獲取路徑在此次百度高校百科的變化中,最顯著的一條就是推出全國高校集合頁,收錄了全國所有本科和專科院校,並支持按地區、辦學性質、學校分類等查找自己感興趣的高校。
  • 洋蔥百科
    洋蔥百科 2012-12-18 15:35 作者:小貝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小學語文常見百科知識大全二(序列25~56)
    [考壹佰導讀】百科知識大全提供各種知識,包括生活知識、歷史知識、地理知識、文學知識、音樂知識、科普知識、旅遊知識等等百科知識,課外知識,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以下是考壹佰精心為你整理提供的內容,希望幫到你,歡迎參考閱讀!
  • 斯林姆帶你看中科院院士談中國基礎科學
    近幾年,「基礎科學」被提得越來越多,不僅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華為、阿里、騰訊等知名企業也紛紛加大了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也在專訪中指出,中國曾因不重視基礎科學吃了大虧。
  • 百度百科:全民知識運動
    百度百科:全民知識運動 2007-05-24 eNet&
  • 年糕媽媽APP全新升級,育兒百科頻道重磅上線
    為了解決媽媽們的這些困擾,年糕媽媽APP上線了【育兒百科】頻道,建立了一個涵蓋疾病護理、輔食餵養、學前啟蒙、科學教養等各個方面的強大完善的科學育兒知識庫,為新手媽媽提供一站式科學育兒支持。簡單來說,育兒百科頻道就是一個專為媽媽群體打造的知識庫。在這個知識庫裡,媽媽們在育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都被按照年齡、問題類別做了了標籤分類,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快速查找。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第十六分會:基礎化學教育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第十六分會:基礎化學教育2021年4月19-22日 廣東·珠海歡迎大家參加由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學科委員會組織的第十六分會:基礎化學教育!
  • 評論 李培楠、萬勁波:大數據時代的基礎科學新變
    從某種程度上說,基礎科學的進展依賴於數據的獲取與分析。今天,數據量爆炸式增長、數據處理工具不斷改進,給基礎科學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這種分類既反映了知識生產方式的融合趨勢,也反映出政府研發投入對國家戰略目標的關注。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基礎科學的內涵和定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今天,基礎研究已經發展為「生態模式」,資源基礎結構不斷演變,驅動因素不斷豐富,必然帶來管理政策和評價方式的轉變。從歷史發展進程看,基礎研究的內涵界定都是為了適應特定階段社會發展和政策制定的需要。
  • 維基百科:分享知識的新方式
    繼BBS、即時通訊、交友軟體和以驚世駭俗的形式普及到中國民眾生活中的「博客」之後,一種新的網絡交流形式――WIKI在不久前不動聲色地來到中國―――   如果有人告訴你,網上有一個地方,由全世界無數學者、玩家、學生等有知識的人分文不取地共同編寫一部百科全書,請不要驚訝。
  • 《宇宙物理體系》=從0到1的基礎科學原創
    《宇宙物理體系》=從0到1的基礎科學原創:基礎科學=科學的基礎=科學的指導=理論物理。理論物理它是大自然知識框架知識體系,它要確立大自然知識體系中最主要最基礎概念的定義,最基礎概念定義確定後生根後,體系才有支柱才穩固才清晰,所以基礎概念定義不能有錯或模糊,比如,物質,能量,重力,浮力,物性,質量,重量,時間,空間,光,電,磁等基礎概念定義不能有模糊現象。一旦基礎概念模糊,何以構建知識體系?一旦某一基礎概念定義模糊,那麼知識鏈條中斷,知識體系在此處搭建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