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收V,不想賣的可以租,180元/天」「出租微信加我,長期有效」「註冊1年、綁定手機,有交易記錄」……當我們瀏覽社交平臺或各類網站時,會發現上述這般租購微信的廣告並不少,發布者在網上給出一天幾十元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報價,成功讓部分用戶將微信帳號密碼拱手相讓。但不知你想過沒有:人人都可以免費註冊、使用的微信,號商為什麼要租呢拿這些帳號做什麼才能給出這麼高的報酬?為什麼要求帳號有交易記錄,還要流水截圖?出租的帳號要不回來怎麼辦?
20日,微信安全中心發布提醒稱:嚴厲打擊租售微信帳號,出租個人帳號亦屬違規。
為什麼有人要「租號」?
實施違法犯罪 逃避監管追蹤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微信明令禁止損害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為,並設立了對應的處罰措施。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惡意帳號,一經發現確認,微信安全系統會馬上封停。帳號被封,不法分子必須找新的可用帳號才能繼續他們的違法違規活動。而所謂「租號」,就是黑產組織(號商)想出來的一種解決辦法。
從前,號商通過外掛工具可以大批量註冊微信帳號,並模擬正常用戶操作使用(如自動添加好友、自動轉發朋友圈等)。然而,這種俗稱「機器人養號」的行為,隨著近年微信打擊的升級變得舉步維艱。惡意註冊這條路行不通,號商便漸漸打起了「租用」真人微信號的主意。
顯然,這些人千方百計拿到用戶的實名制帳號,當然不是用來投票那麼簡單。出租微信本質上是網絡黑灰產為了借普通用戶身份實施違法犯罪、逃避監管追蹤而布設的陷阱,不僅可能導致個人帳號被盜、被封,還有極大的概率會危及他人乃至整個網絡空間。
「租號」給人的後果是?
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 參與網絡黑灰產運作
而向他人開放帳號使用權的結果就是,用戶的帳號後期可能會被盜用,直接損害自身及親友的切身利益,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到網絡黑灰產的運作中。
一方面,帳號使用權的離手,意味著用戶的隱私也將脫離防護,一些敏感內容甚至會被大幅傳播或放在線上黑市出售。另一方面,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好友對用戶帳號出租並不知情,因此用戶的身份極有可能被冒用。像假扮號主身份向好友借錢、申請借貸、騷擾朋友或發布虛假廣告實施詐騙等情況都時有發生。
不僅如此,由於普通用戶的實名帳號擁有支付功能,而且一般沒有異常交易記錄,因此很容易被不法團夥(即所謂「水房」)盯上,用來拆分、「洗白」他們手上的贓款,逃避監管部門和警方的監控、追蹤。而一旦用戶出租的微信被捲入「洗錢」風浪,他們的帳號也將不再「清白」。
提醒:不要被高利所迷惑
《騰訊微信軟體許可及服務協議》中明文規定,微信用戶擁有帳號的使用權,但不可以將帳號出租或轉讓給他人,也不可以租用或借用他人的微信帳號。如發現類似「租售微信」的信息,需保持冷靜,不被對方承諾的高利所迷惑;如果在微信裡發現這類違規廣告,還可以通過客戶端或進入小程序騰訊110進行舉報。
【來源:晶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