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如海》是一部由Pierre Boutron 執導的法國愛情電影,2004年10月25日正式上映,導演皮埃爾·布特龍。
該片是一部平靜中略帶傷感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故事, 在法國一個小城,進駐了一批德國納粹軍團,全城一片激憤。戰爭的陰影籠罩在這個本不平靜的小城上空,對德國人,法國人是極其仇視的。 一位德國軍官入準住在一個法國家庭,這引來不歡迎。原本和睦的家庭,因這位德國人的到來而憂心忡忡。
一個法國老人和他的孫女住在石築的古老樓房裡。老人和他的孫女共同生活。法國淪陷了,他們的一部分房屋被一個德國軍官徵用。平靜的生活被破壞了,然而,那個德國軍官看來是彬彬有禮的。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對不起。」面對老人和少女的抗拒性的沉默,他露出了嚴肅的微笑:「對於那些愛祖國的人,我是十分尊敬的。」
這不是虛偽的話。他儘可能不妨礙房主人的生活。他只是在每個晚上找一點什麼理由到起坐間來,開始說幾句並不需要回答的客套話,然後開始了無盡無休的獨白,涉及他心裡存在的種種問題——他的祖國、法國、音樂……他談得很親切,很熱情。他尊重老人和少女的沉默,從不企圖從那裡得到一種回答,一種贊同,甚至於看他一眼。
從他的這些獨白中,老人與孫女逐漸了解了他。他是生活在一個小城中的專門作曲的音樂家,脫離政治,但是因為家族的榮譽跟繼承,在戰爭中他必須入軍並且成為一名軍人。他在不盡的獨白中表明了對法國的愛,而促使他作出這樣不盡的獨白的是還由於另一種愛:對那個美麗的少女的愛。
好幾天以後的一個晚上,他情緒沉重愁慘,他將參加一個正在作戰的師團,第二天就要動身到蘇德戰場去。侄女在聽了那個德國軍官許多晚上的獨白,逐漸了解了他的性格和心情以後,也不能自己地對他滋長了一種微妙的感情。當告別的那個晚上,聽到了德國軍官發自內心的悽厲悲痛的告白以後,她的嘴唇終於動了一動,第一次向他開了口,雖然那聲音低微得幾乎聽不見:「永別了!」
那個軍官微笑了。因為,他終於聽到了他所愛的人的一句話;因為,從這一句簡短的悲慘的話中,他感到的是對他過去的諒解和寬恕。他微笑著,走上通向死亡的徵途。
·這部電影是在法國的鄉間拍攝的,導演皮埃爾·布特龍精益求精,為了加強電影的真實感,刻意地加強了演員的法國鄉間口音。
影片的畫面可稱得上是美麗絕倫,每一楨都精緻得猶如明信片一般。在鏡頭舒緩的移動下,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築物都呈現出動人的詩意。在導演和攝影的精心製作下,影片散發出一種帶有古典氣息的華麗,同時飽和豐富的色彩和清脆悅耳的聲音處理更使它給觀眾帶來了美妙的視聽享受。另外和以前不同的是,這部電影還首次走出了城市,其中有不少景是在鄉村,那些優美的畫面足以被剪成一部旅遊觀光片了。經過前幾部影片,皮埃爾·布特龍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個人風格。例如他的作品的一個標誌便是自然景色,像此片中,夕陽、遠山、鄉間小路的場景乃至隨風搖擺的樹,自然景物時時刻刻在電影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在拍攝女性容顏的時候,皮埃爾·布特龍喜歡用稍微俯拍的鏡頭,表達一種關切之情;再以飽滿的構圖和色彩,讓生動的臉得以呈現。在《沉靜如海》中,女主人公與老人、德國軍官穩定的三角形構圖,加上演員到位的表情,給觀眾構築了一幅純美的圖畫。當他們在心靈在彼此溫暖時,觀眾再次看到這幅構圖,心靈之間溝通的場面是如此讓人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