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開發區第一中學榮獲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成為開發區唯一一家獲此榮譽稱號的學校。這所成立於2003年的學校如今已走過了17個春秋。17年來,學校秉持「實踐體驗教育 收穫幸福人生」的辦學思想,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共同成長,取得了多項省市榮譽,在讓學校更富人文氣息、更具朝氣活力的同時,也讓師生收穫了多彩幸福的人生。
教育工作德育先行。近年來,開發區一中以自我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每個學期,學校都會為每位學生發放自我管理手冊,「是否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是否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勤於思考,踴躍發言。」……這些內容都需要由學生自行填寫,並自行給出「優」「良」「完成」等評價。通過每天填寫自我管理手冊,使學生每天都能進行一次自省,進而幫助他們明確自我目標,規範自我要求。
今年八年級的小涵在剛入學之初由於父母疏於管教,十分散漫。經過認真填寫自我管理手冊,加上周圍同學的引領和帶動,一年後的小涵有了可喜的變化:不僅學習成績進步明顯,而且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和信任。此外,學校積極打造君子教育品牌特色,並將其融入德育教育之中。通過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品德和典型人物事跡引導學生學君子、做君子。為了讓君子教育更具針對性,學校還組織教師精心編寫了《學〈論語〉做君子》校本教材,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給予最合適的引導和培養。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開發區一中除了狠抓備、講、輔、批、考等常規教學環節以外,還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對尖子生、希望生以及偏科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認真分析,制定出符合他們學習習慣,匹配他們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案,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對於提高教學質量的意義不言而喻。為此,學校通過成立「名師工作室」、開展教研組教研、同頭教師集體備課、拜師結對等方式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今年25歲的張蕾是學校九年級的一名老師,雖然入職僅有三年的時間,但是張蕾進步明顯,而且多次在省市教育教學方面比賽中獲獎。談起自己進步迅速的原因,張蕾把它歸功於師父對她的悉心指導。「從剛剛參加工作,學校就為我安排了一名師父。師父和我教同一個年級,這樣我的學習就更有針對性。從備課到講課再到課後總結,師父都會全程參與,及時給予我建議和點撥,讓我少走了許多彎路。」張蕾說。
不僅教育教學工作要抓牢,隊伍建設工作同樣不能放鬆。一直以來,開發區一中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有水平、有責任、有活力、有擔當的教師隊伍。對於校長孫金富來說,每周一次的「校長有約」是他必須參加的活動。「每周我都會利用『校長有約』的時間和一部分老師交流談心,通過敞開心扉的溝通,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也無形中提高了我們這支教師隊伍的凝聚力。」孫金富說。
此外,培樹先進典型、搭建平臺為教師提供鍛鍊學習機會、及時給予生活上的關心關懷等一系列舉措有效地激發了學校教師的工作熱情和歸屬感。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了備戰中考,畢業班學生施行封閉式教學,老師們立即收拾行囊,克服種種困難,捨棄小家,顧全大局,義無反顧地和學生們一起住進了全封閉校園,白天輔導學生學習,夜晚照顧學生起居,承擔了大量工作,卻毫無怨言。困難面前,開發區一中的老師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彰顯出這支教師隊伍強大的戰鬥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