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9日訊(讀特記者 羅莉瓊 通訊員 深慢病)剪趾甲也是個技術活,剪得不好,分分鐘讓你走不了路。日前,記者從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獲悉,有市民因為「剪趾甲」剪到腳趾腫痛,經醫生診斷,原是指甲長進肉裡。專家提醒,剪趾甲「適可而止」,只要剪平齊就可以了,否則很容易引發嵌甲。
中學生腳痛走不了路?秘密竟在腳趾上
「醫生,救救我,我走不了路了!」中學生小徐一瘸一拐地挪進診室。
「你露出腳趾頭讓我看看。」接診的皮膚科醫生李祥子博士一眼就看出哪裡出現問題。他的左腳拇趾都紅腫化膿了,拇趾一碰到地面就劇痛,導致左腳很難著地。原來,小徐的左腳拇趾已經是「舊患」了,經常「無故」出現紅腫、疼痛,有時候過了一段時間就好了,他也沒太在意,可這一次已經嚴重影響到行走,他才向醫生求助。
李祥子醫生說,小徐是患上了「嵌甲」,簡單來說,就是趾甲長到肉裡引起了感染。「嵌甲」最常發生於大拇趾,會導致局部肉芽組織增生、細菌感染,引起甲溝紅腫、疼痛、滲血、滲液、化膿等症狀,走路時只要有輕微的壓力就會非常疼,對日常生活影響非常大。
「我怎麼就患上嵌甲了?」小徐也很疑惑。
「小徐很有可能不會剪趾甲!」李祥子醫生判斷。經問診,李祥子醫生了解到,原來小徐是個愛乾淨的男生,每天都會把自己收拾得乾乾淨淨妥妥貼貼。可問題就出在這,他只要一看到腳趾甲有點長,立馬就拿出指甲鉗「剪剪剪」。這一舉動非但沒有讓他拾掇乾淨,反而給他帶來大麻煩。
李祥子醫生說,嵌甲最常見的原因是趾甲剪得過短過深,其他的原因包括長期穿擠腳的鞋子、甲真菌感染、甲外傷、腳趾畸形等。
嵌甲雖疼但能治療 可這件事做對了更好
李祥子醫生告訴記者,嵌甲也分輕度、中度和重度。炎症輕微、沒有明顯的組織增生時,可以採用保守療法,比如在嵌甲的趾甲下方放一小團棉花,定期更換,配合使用消炎藥物及物理治療,可以好轉。現在也有一些嵌甲矯正器,用於預防和矯正,症狀不嚴重的可以嘗試使用。
不過,李祥子醫生也提醒,嵌甲情況如不及時處理,和鞋反覆摩擦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皮膚破損,甚至感染,引起甲溝炎。如果趾甲蓋已經嚴重變形了,光靠「修剪」很難讓趾甲恢復正常,那就要及時就醫。如果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或者因嵌甲而反覆發生甲溝炎,甲溝局部組織增生明顯,則要考慮手術治療了。手術可以徹底切除壞死的病變組織和嵌頓到皮膚裡面的甲碎片,解決疼痛和復發的問題。
「但是,這件事做對了更好。」李祥子醫生說,剪趾甲要特別留意,腳趾甲的長度最好能超過腳趾頭,把超出腳趾頭的部分剪成平的,腳趾甲的兩個「角」銼成鈍角。千萬不要把腳趾甲剪得太短,更不能把趾甲蓋的兩個「角」挖著剪掉。腳趾甲生長的速度特別慢,每周只長大約0.3毫米,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太頻繁的修剪趾甲
李祥子醫生留意到,看似簡單的「剪趾甲」,但不少小朋友從小沒有學會科學的剪趾甲方法,導致長大後因為這一簡單動作造成嵌甲,所以,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正確「剪趾甲」的方法。
除此之外,防治嵌甲的方法還有,穿尺碼合適、寬鬆的、鞋面較高的鞋子,積極處理足癬、甲真菌病、腳趾畸形等疾病也是關鍵。此外,市民應重視趾甲外傷,比如腳趾甲受過傷,趾甲蓋被撕裂過,或者斷裂過的話,剩餘的趾甲蓋參差不齊,走路的時候很容易被埋進肉裡。突破不了肉的層層包裹,趾甲只能向著甲溝的方向生長了。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儘早到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