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報名結束,今年浙江省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4.8萬人。
今年8月,浙江省民政廳舉辦了全省社會工作業務培訓班,湖州、金華、台州等地專門召開動員大會,鼓勵動員社會工作相關領域人員積極報名參加考試,學習掌握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知識和方法,提升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水平。今年,湖州、金華報考人數突破2萬人,杭州、台州、嘉興等地報考人數超過1.5萬人。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到社工的專業性。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共有社會工作師和助理社會工作師6.5萬人,他們廣泛分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區建設、青少年事務、禁毒戒毒、矯治幫教、衛生健康等領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出了較好的專業作用。
而在香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社會工作已經成了一份專業度高、價值認同感強、同時也能為從業者帶來體面收入和社會地位的職業。而社會上如果有人遇到困難,比如突然間家庭遭受變故親人離去心理抑鬱,或生病了不知道怎麼護理,人們第一想到的是:找社工幫忙。
2017年,快公益記者就曾專訪過香港社工系的專家,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主任林一星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莊明蓮為我們解答了香港社工的專業與地位是如何煉成的。
2020年8月浙江省社會工作業務培訓現場 | 資料圖
第一階段:教育培訓
香港社工有一個比較嚴格的資格認證過程。
在香港1.8萬多名註冊社工中,9.5成以上都是有社工文憑的大學生。要取得這個文憑或學位也比較嚴格,除必須通過社工理論考試外,還必須完成900小時以上的社工工作實習,其中每周至少有1.5個小時要接受導師的督導,在導師的幫助下對實習中碰到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報告。
拿到社工證書後,香港對社工採取強制註冊管理,未註冊及登記者不得從事社工工作或自稱社工。
第二階段:持證上崗
社工畢業生工作很好找,因為需求量大。9成以上社工畢業生最終都會從事社工工作,其中一半以上去香港各類社會服務機構(NGO和基金會等),香港有3000多家;另有一部分畢業生進入政府系統,在政府社會福利相關部門工作。
而且,社工的待遇相對較好。大部分其他專業本科畢業生剛開始工作的一年,平均月薪是1.6萬元港幣,但社工畢業生在NGO工作的平均月薪有2.1萬元港幣,在政府工作的更高,有3.2萬元港幣。此後薪資上漲的幅度也比一般其他工種要快。從事社工多年後,人們一般都能過上不錯的中產階級生活。
所以有些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工作一年後,還會重回學校攻讀社工碩士,碩士之後再去從事社工工作,這樣的現象日漸普遍。
第三階段:專業主義
社工是非常嚴肅的專業,不是誰都能做的。為了保證專業水平,註冊社工也需要在評估監督中不斷精進。香港設計了一系列完善的監督評估機制,社工每在一個項目、領域中工作,都會有高級社工或督導員進行督導,提出改進之處和方法,提高專業能力。
為何香港社工發展能這麼厲害?
政府重視,社工投入巨大是一個關鍵因素。
香港地少人多,老人更多,據說到2041年每三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老人。
面臨年輕人問題、老人問題時,政府不能靠警察、公安去暴力解決,也不能不管不問,更不可能都「寶貝不哭,阿媽抱你回家家」,所以大部分只能通過民間社會服務機構。因為社工處理這些問題時,更中立、客觀、專業,可以代表民間,向政府反映民眾訴求,也可以為政府排憂解難,於無聲處化解各種社會矛盾。
況且,社工還有「一拖三、一拖十」的功能。
香港很多人樂意當志願者,尤其是剛退休的老人,有時間有熱情。社工發布一個志願者招募令,總是能很快收到申請報名。林教授又舉了個慄子,他們之前有個項目招募50個志願者,結果收到了300多份報名,志願者們必須各顯神通、競爭上崗。
當然,志願者也不是說讓你當就能當的,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必須有100-200個小時的訓練時間,相當於大學一個學期三門課的課時。而且,培訓後去做志願服務,也要接受社工監督,隨時提高專業水平。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人們做簡單的事情成就感不大,但如果經過訓練後再去服務,能幫的人就很多,質量也更高,重要性就凸顯,所以成就感會非常大,這種價值認同感很重要,促成了當志願者的重要動機。
如果您正在從事社會工作,有好的案例想和我們分享,歡迎關注「快公益」微信公眾號,或在文末留言與我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