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外賣巨頭美團盈利,為Grab和Gojek帶來福音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獨角獸其實並不罕見。 但你知道什麼最為罕見嗎? 盈利的獨角獸。

這就是中國的美團。

美團是一款十分受歡迎的app,它涵蓋了從日常交易、外賣配送、酒店預訂、共享單車、電影票預訂到打車等數十種服務。最近,美團首次實現了盈利。 過去半年間,其與姊妹應用大眾點評一起,實現了高達25億美元的利潤。 這與Uber等大多起步於矽谷的按需服務創業公司形成鮮明對比。2019年的前三個季度,Uber的虧損高達74億美元,令人唏噓。

的確,美團的發展非常順利,其股價對比一年前首次公開募股(IPO)時上漲了36%,目前估值高達680億美元。 相比而言,美國Grubhub的股價在過去12個月裡則暴跌了50%。

這裡我們就要談一下Grab和Gojek,二者都是東南亞快速發展的超級app。

這兩家公司都在迅速擴大自己的服務範疇。雖然都是從打車服務做起,但它們的發展卻越來越像美團而非Uber。

##盈利業務

儘管受到來自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的強烈衝擊,但對於背靠騰訊的美團點評而言,其收入一半以上均來自外賣業務,且這部分收入還在穩健增長。

事實上,美團的外賣業務本身也是盈利的。以下是我們獲得的最新數據:

2019年4月至9月兩個季度中,該公司外賣業務(美團外賣)的利潤高達8.38億美元。美團外賣服務遍及中國的2500個城鎮,每天有70萬活躍的外賣騎手。

除了來自阿里巴巴的威脅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外賣業務竟然能成為一家盈利公司的基礎業務。外賣的利潤率通常較低,外賣平臺僅收取很少的配送費用,外加從餐廳收取部分提成。

我們來看一下美團app。雖然送一單附近的外賣會佔用騎手大約20分鐘的時間,但用戶只需支付2元人民幣(約合0.28美元)的配送費。

這為Grab和Gojek的發展帶來了希望,他們在各自的平臺上拓展了GrabFood和GoFood外賣配送服務。或許,送餐能成為這兩家公司仍在虧損的打車服務的可持續分支。

就美團而言,它提高了外賣業務的利潤率,從去年的16.6%增長到了19.5%。

##可持續發展

美團的崛起是不可持續的嗎? 它是否摻雜了為用戶提供的巨額補貼(如大幅折扣),從而助長了盈利的泡沫?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美團的收入增長超過了其銷售和營銷方面的支出。這表明,美團在外賣領域——特別是在中國中小城市的有機增長將長期持續。

不過,前進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 美團曾表示,春季和秋季對其配送經濟效益較為有利,因為平臺的獨立合作騎手不會因為惡劣天氣而要求提高配送費用。而在炎熱的夏季或寒冷的冬季,這種平衡則可能會被打破。GrabFood和GoFood雖然不會由於四季天氣變化而受到過多影響,但它們容易遭受東南亞雷暴天氣的影響。

###經驗和教訓

那麼,自2010年成立以來,美團的穩步崛起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哪些經驗和教訓?這對於Grab和Gojek的發展有何啟示呢?

###不要害怕大刀闊斧的變革

美團最初學習Groupon模式,而美團的姊妹應用程式大眾點評(在二者合併之前)則是一個類似Yelp的網站。

美團過去依靠龐大的本地銷售團隊,拓展商戶合作,促成更多本地服務交易。同時,美團還與其他類似的日常服務交易app一樣,給用戶提供大幅折扣。

而大眾點評則主要依賴在用戶評論和頁面中穿插廣告來獲取收入。這些做法都很常見,也不是很可持續。 直到美團和點評二者合併,才使得公司可以開展利潤更高的、更符合電商細分市場發展的服務(如電影和旅遊在線預訂服務),公司才脫穎而出。

隨後,美團又進軍出行領域,收購摩拜單車,並整合了一系列小型打車服務,力圖顛覆中國的交通出行公司,滴滴出行。

###增加預訂服務

如上所述,在線服務預訂十分重要。 人們在滿足了吃的基本需求之外,還需要享受更多服務 。實際上,美團酒旅業務中,酒店預訂量已經超過了國內老牌在線旅遊巨頭攜程。

這就是Grab和Gojek可能需要與Traveloka等東南亞獨角獸展開較量的原因—今年,Grab針對其新加坡用戶嘗試增加了更多在線服務預訂。

這兩家公司的支付業務是其戰略的另一個關鍵部分。 一旦這些超級app提供更多服務預定,如,酒店、機票、火車票、spa、婚紗照等,Grab和Gojek的出行或金融科技產品就有了更大的交叉銷售機會。

###打入偏遠地區

分析人士稱,美團的外賣業務在低線城市的表現要優於阿里巴巴的餓了麼。因此,期待Grab和Gojek繼續在低線城市、偏遠地區開展競爭。 其實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類似的舉措。在印尼的萬隆和泗水,GrabFood的增長速度十分迅猛。

然而,這樣做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由於東南亞農村地區的收入往往較低,這一戰略在一定程度上不像在中國那樣具備可行性。

###收購或整合

美團的觸角之所以無處不在,部分原因是由於美團收購了一些第三方服務(如摩拜單車),或是在平臺上對外部服務進行了整合(比如打車)。 如果不能全部自己幹,就和他們合作吧。

同樣,Grab和Gojek都在加大對其他創業公司的投資,以印證他們打造商業帝國的雄心壯志。

相關焦點

  • Uber 正在成為美團外賣,滴滴離生活服務還有多遠?
    乍看之下,Uber 似乎正在成為「美團」,一家外賣公司。同樣作為網約車巨頭的滴滴,會不會跟上 Uber 的步伐?網約車巨頭鍾情外賣外賣成為了 Uber 當下最亮眼的業務。Uber 將外賣業務的佣金率提高的原因歸結為市場規模增加,包括合作餐廳和用戶數量增長,以及激勵支出合理化。也就是說,Uber 拿外賣掙到的錢全部投入到疫情當中對司機補貼和增加市場規模,如果長期來看,Uber Eats 完全有可能賺錢。科斯羅薩西也強調,公司在 2021 年底之前將實現盈利。
  • 餓了麼月活反超美團外賣有玄機,美團社區團購的未來價值或高於外賣
    美團外賣基本盤穩定優勢還在擴大《紅周刊》:11月30日,美團公布的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經營溢利67.24億元,同比大增364.6%,不過這其中有58億元是通過投資獲得的收益,比如主要得益於理想汽車上市等帶來的投資收益。
  • 餓了麼月活反超美團外賣有玄機
    美團外賣基本盤穩定優勢還在擴大《紅周刊》:11月30日,美團公布的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經營溢利67.24億元,同比大增364.6%,不過這其中有58億元是通過投資獲得的收益,比如主要得益於理想汽車上市等帶來的投資收益。
  • GKFXPrime:外賣叫了沒?美團發布新財報,團購外賣難以撼動
    作者:GKFXPrime,原創所有,轉載請聯繫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叫外賣了嗎,用美團外賣還是餓了麼呢?小黃和小藍這兩個外賣巨頭已經滲入了都市白領日常午間生活中,也成了廣大宅男宅女夜間的陪伴。前段時間,美團外賣騎手見義勇為,火海救起餓了麼藍騎士的新聞在社會廣泛傳播,引起熱議。
  • 外賣收入超餓了麼2倍,美團開啟結構性競爭新時代?
    再看盈利問題,美團點評此次股價大漲,關鍵就在於首次整體性盈利,在外界多次質疑美團巨額虧損的背景下,這一消息無疑是一大利好。而且從近幾年新興行業巨頭的維度來講,風口上的資本狂歡被認為是扭曲了創業公司良性的發展狀態,虧損也一直成為美團、滴滴們過度競爭的惡果。如今美團的盈利,說明行業正在朝著正向且積極的方向邁進。
  • 外賣、酒旅、社區團購,美團三大業務均踩中網際網路反壟斷紅線風險
    遺憾的是,根據其近期在涉嫌反壟斷訴訟中的表現來分析,美團看起來還沒有足夠重視這些風險。外賣、酒旅、社區團購對美團都很重要以市值為標準,美團可算作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平臺,在很多網際網路領域佔據主導權或擁有一定優勢。外賣是美團的「基本盤」,是最重要的業務。
  • 美團-W:線上零售有望再造下一個外賣市場維持「推薦」評級目標價...
    餐飲外賣日均單量達到歷史峰值3492萬單,同比增長30.1%,單均盈利0.23元,OPM3.7%,奶茶宵夜佔比提升,訂單結構進一步優化,廣告變現率提升。Q3經營利潤7.7億,AOV47元,日均單量3492萬單(不含閃購單量),OPM3.7%(20Q12.1%)。
  • 餓了麼收購美團 在酒店團購外賣上遇阿里系圍剿
    伴隨著百度外賣市場份額持續下滑,百度正式與外賣市場揮手作別,開始All in人工智慧戰略。從目前的行業數據來看,餓了麼和百度外賣二者市場份額之合將超過50%。行業老二美團的壓力陡增。目前,直接與美團對陣的是餓了麼背後的阿里巴巴,美團正面臨阿里從酒店、新零售等多個領域發起的圍剿。餓了麼接盤有阿里巴巴背景在BAT中,百度是唯一親自上陣在外賣市場廝殺的網際網路巨頭。
  • 讀懂美團三季度財報,看看美團這次能打幾分
    三季度,阿里用支付寶全力為餓了麼導流,阿里本地生活(餓了麼+口碑)收入同比增速達29.3%。美團外賣的收入增速,能否超過餓了麼將是一個重要信號。二是美團會不會再次陷入虧損。今年一季度,因為疫情,美團在連續盈利三個季度後再次虧損,三季度,美團加入社區團購大戰,新業務的擴張或將拖累美團利潤。三是社區團購能否為美團帶來增量。
  • 美團「殺熟」背後:外賣抽成撐起利潤半壁江山
    實話說,蜜姐前段時間也充了美團外賣的會員,用了幾天發現不對勁,就放棄轉投另一家。彼時我沒有想到要曝光什麼,習慣性地"忍氣吞聲"了。今天和小夥伴說起,還被他大罵一頓,批評我不夠正義,慚愧……02質疑的另一邊,美團長期靠外賣的分傭盈利,已經是沒有爭議了,數據說明一切。
  • 美團外賣 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2019年四季度,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DCCI的報告,美團外賣在用戶中的使用率最高,從外賣服務使用率來看,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分別佔比67.1%和32.2%。根據方正證券研報,從市場份額來看,今年一季度,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7.3%和26.9%。
  • 美團外賣,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2019年四季度,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DCCI的報告,美團外賣在用戶中的使用率最高,從外賣服務使用率來看,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分別佔比67.1%和32.2%。根據方正證券研報,從市場份額來看,今年一季度,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7.3%和26.9%。
  • 美團上天入地記:多方出擊後能否實現規模化盈利?
    陳少暉順便透露,美團點評公司整體業務已經實現盈虧平衡。   盈虧平衡?可能某種程度上也可換句話來體會:已經可以停止燒錢虧損,但還未實現盈利。投資界了解到,此前美團點評副總裁兼外賣和配送事業部總經理王莆中曾在2017年3月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美團外賣距離整體實現盈利仍需要1-2年時間。
  • 美團外賣免費分享券兌換碼 美團外賣10元紅包激活碼_18183美團外賣...
    18183首頁 美團外賣 美團外賣免費分享券兌換碼 美團外賣10元紅包激活碼 美團外賣免費分享券兌換碼 美團外賣10元紅包激活碼
  • 【請收藏:「美團外賣」完全解讀】
    截止2018年1月的數據顯示,美團外賣用戶數達2.5億,合作商戶超過200萬家,活躍騎手超過50萬名,覆蓋城市超過1600個,日完成訂單超過1800萬。在百度外賣被餓了麼併購、淘點點戰略性退守之後,美團外賣已成為中國餐飲 O2O行業中唯二的巨頭平臺,並伴隨美團點評於2018年9月20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 用戶控訴美團外賣大數據殺熟,王興就這樣讓大家吃得更好?
    簡單來說,大數據最擅長「精準打擊」,大數據殺熟通常表現為「最懂你的人傷你最深」,本質上是企業利用老用戶的信任牟利,為了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有意消費用戶忠誠度,主動作惡吃相非常難看。其中,網購平臺、在線旅遊和網約車成為重災區。攜程、京東、滴滴、淘票票等平臺均被曝出存在大數據殺熟行為。而官方回應幾乎一致:不存在。
  • 美團外賣佣金上漲引爭議 商家悄然從「老闆」成為「打工者」
    但如果美團外賣收取商家的佣金高於商家的底線,那原本自己做老闆的商家很有可能是以分包的方式充當美團外賣的「打工者」,並且美團還不需要為其承擔任何保底收入和社保公積金。這樣一來,這些商家辛苦的努力也只能獲得非常微薄的收益,尤其是與一年的投入產出比相差太大,這可能就不利於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甚至因此將對外賣平臺的一些怨氣發洩在消費者身上,從而讓整個外賣鏈條的各個參與者都極為不滿,甚至深受其害。
  • 華創證券:美團(03690)Q3持續盈利,無邊界巨人穩健前進
    餐飲外賣市佔穩定,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38.1%至2680萬筆,配送成本相比全年最好二季度略微上升,但仍維持淨利潤為正。外賣業務Q3收入156億元,毛利率環比略微下降3個點至19.5%,主要源於配送成本季節性上浮。酒旅到店業務系核心利潤來源,持續穩健,凸顯行業優勢地位,獨特性與高壁壘為未來營銷廣告帶來廣闊空間。
  • 東南亞網絡巨頭Grab和Go-Jek重啟合併談判 孫正義改變態度
    騰訊科技訊 在東南亞網際網路市場,Go-Jek和Grab是兩大貼身肉搏的巨頭,雙方各自都已經涉足網約車、外賣、網際網路金融等諸多業務。過去兩家公司曾經傳出要合併的消息,但是沒有結果。據媒體9月13日最新消息,Go-Jek和Grab最近按照股東的要求已經重新恢復了合併公司的談判,一個重要原因是股東之一的日本軟銀集團孫正義態度發生180度轉彎,支持合併交易。
  • 外媒:Grab和Gojek合併取得實質性進展
    DoNews12月2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Grab和Gojek的合併取得了實質性性進展。這兩家在東南亞領域的老對手將「握手言和」。今年3月份,彭博社報導稱,Gojek剛剛完成一輪12億美元的新融資,在新冠疫情的壓力下獲得了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