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拼多多名媛是什麼梗?
一句話概括就是那些在各大社交平臺看似「豪」無人性的「上層人士」,其實有很多都是在群裡拼團然後去打卡拍照的人。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是屢見不鮮的,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平時會蹭個車,蹭個logo,發發圈,曬曬「富」,虛榮心這種東西,人皆有之,多多少少,無可厚非,但是一旦被戳破,看著也是有點啼笑皆非罷了。
由於瓜料太足,我又順網吃瓜,發現了某寶上面的「朋友圈展示面」這個瓜。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呀,原來還有「男名媛」!還形成了「產業鏈」!
那又是為何會產生這種現象呢?甚至會形成產業鏈呢?
第一種原因,就是我們上邊提到的——虛榮心作祟,就是為了面子,博博眼球。
現在這個社會,看顏值,看衣品,看搭配,說白了就是看「牌子」。有時候朋友圈的文案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圖,圖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logo,看logo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看似不經意地漏出logo讓你看見我「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的生活。這樣看起來,這還真是門學問,炫富也不容易啊!
第二種,就是營銷帳號,以漲粉為目的。
在很多高檔酒店,你會看到,一群人,端著一水的專業攝影器材,圍著一張點了一個下午的菜品的桌子,幾個穿著光鮮亮麗的「美女」坐在那裡,輪番假裝吃飯,然後拍照,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最終這些照片就會到達各個同類型的社交帳號,進行批量操作:文案、發送、水軍、帶節奏,一氣呵成。這些帳號大多數都是同時期同一批工作人員(或者機器)一起孵化的,只要有一個能存活下來就達到目的了。所以說,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看到的。
第三種,是古今中外,屢見不鮮的—混進上層圈子,實現捷徑式的「暴富」。
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巴爾扎克就用筆給我們描繪了類似的場景,有些人為了親吻貴族的腳尖,帶上了所謂的寶石和戒指。這第三個原因實在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也是經常為一般人所不屑的,可卻偏偏每個時代都有數不清的人趨之若鶩。
他們以為這些奢侈品就是可以進入另一個圈層的敲門磚,正如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中的顧佳一樣,以為買個包就可以進入「太太圈」,殊不知,自己在那些人面前是一錢都不值的,或許閒談起來,也不過是一個一笑而過的笑話罷了。
換個角度再來想,如果憑藉這些進入到所謂的另一個圈層,又能怎樣呢?不依然還要重複這個怪圈嗎?
「名媛拼團」事件大致也就是這三種原因,被曝光也只是把一層窗戶紙捅破了,以後該有的還會有,但是估計大眾的焦慮感會少很多:原來我們看見的那些「白富美」、「高富帥」,可能也只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他們或許白天光鮮亮麗,晚上也只能擠擠地鐵,吃吃外賣。
而像我們這些看戲的普通人也會繼續拿著工資看著「臺上唱戲」:年年歲歲人不同,歲歲年年事相似。
上海名媛頻道事件暴露網紅名媛背後產業鏈
最近上海「名媛門」事件引爆全網,讓大家知道了很多「精緻女孩」光鮮背後的醜惡,歲月靜好的背後是一幫人在自欺欺人!方法雖然被我們不齒,但真的只是為了炫耀嗎?我看未必,今天就來和大家深扒一下「名媛群」背後的灰色產業鏈!
上海「名媛群」事件起因
有一個男網友偶然間看到這張海報,就花了500塊錢進入到這個群裡邊,假扮女生一探究竟,結果是讓他看到了讓人哭笑不得的名媛群內幕。
那麼花個五百塊錢進入「名媛群」你能得到什麼呢?在上海的「名媛群」海報是這麼介紹的:
第一你能跟名媛們交流奢侈品;
第二能認識擁有小紅書或者微博百萬粉絲的名媛們,跟他們一起打卡、下午茶『』
第三群內的其他名媛還會給你介紹高富帥、金融巨子;
所謂的這個名媛群,其實你把它形容為奢靡版的拼多多也差不多。交流奢侈品呢一般都是拼單,比如說一條二手的庫奇絲襪,四個人去買;用一個月下午茶打卡,是每人八十五塊錢,湊六個人;然後一起去拼麗思卡爾頓的雙人下午茶,輪流拍照,還有四十個人去寶格麗酒店拼團輪流拍照打卡。
至於說介紹高富帥、金融巨子,就是群裡邊告訴你什麼豪車比較貴,開這個車的就是有錢。
好吧,這些經濟能力有限的女孩兒貪慕虛榮,為了營造出白富美的形象,弄虛作假,只要拍的了不得,最後能夠發到小紅書、微博、朋友圈上,就好像這些奢侈昂貴從此就屬於自己了。
然後反過頭來,會嫌棄什麼那個寶馬車主,奔馳車主,哎呦這都是普通人。虛榮拜金到這個地步,讓人覺得又可憐又好笑。
現在只要打開社交網站或APP,基本上都能看見這些「名媛」的身影,讓人煩不勝數!
名媛們的灰色產業鏈
但其實你要知道,這個偽裝名人早就已經不是個別姑娘弄虛作假的生活方式了,這背後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灰色產業鏈。
門票五百塊錢的「名媛群」其實屬於幼兒園級別,再比如說高端一點的名媛培訓班,也是在上海叫國際財富女人學院的培訓班。
兩三天的課程呢,從一萬九千八到五萬塊錢不等,復訓是收三萬塊錢,然後是為期七天的境外旅行。也就是說一次完整的名媛培訓時間,你差不多要花八萬塊錢。
那麼這些培訓班的主要內容跟名媛群其實差不多,就是打造人設。比如說在一個奢華的飯店,點了一桌昂貴的菜,同一批學員輪流做主播,然後大家一起吃飯,拍照拍視頻。
類似以上這樣的培訓公司,中國有五千家。沒錯,王思聰之前口中的AM姐就是幹這個的!另外,據說廣州有一家公司靠培訓名媛,然後再挖掘之後的產業鏈,能夠做到每年營收兩百三十六億。
但普通女孩怎麼能夠付得起十多萬的培訓費呢?
別著急,這個培訓班一般會提供兩種解決方式:
第一種是拉人頭,一個學員如果能拉到十個人來上這個培訓班的課,那麼就可以從十個人的學費當中抽取百分之二十的提成。
第二種是為學員提供培訓貸。沒事,你先上課,然後可以分期還貸,讓女孩用名媛人設和美色之後再去變現。
那怎麼變現呢?
也有方法,比如說找男朋友,去年網上曝光了一個案例,一個富二代遇到了一個溫柔、美麗、大方的白富美,這個姑娘不管是吃穿住行,還是妝容、氣質,都給人一種不缺錢的印象。
一起逛街的時候呢,女孩會委婉的表達說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東西,當男生要買的時候,女孩又會找一些藉口說,我不要,我不要。女孩的貼心,讓富二代更捨得為她花錢了,偷偷的就把奢侈品送到她手中。
短短兩個月,男生為女生花了八十萬。
直到有一天,單純的男生不小心在女朋友電腦當中發現了一個文件夾,詳細的培訓資料在這兒寫的是清清楚楚,每一步怎麼演都有戲本。從尋找目標人群到融入目標人物的圈子、再施展女性魅力、如何把握親密時刻的時機、還有如何全身而退都詳細地記錄在冊。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當網紅賣貨變現!這個名媛群裡邊百萬粉絲的小紅書,微博的博主的確存在。
她們呢就是利用奢靡的生活照片打造出來名媛人設,然後在社交平臺引流,吸引那些涉世未深的無知女粉絲,然後通過她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吸引別人來購買她們推薦的產品。其中很多都是美妝護膚產品。
所以這些產品呢大多都是三無產品,利潤空間高達數十倍以上。
這還只是普通名媛的培訓班,站在產業頂端的就相當於是研究生了,叫做天王嫂。
培訓班會員費高達一百萬。整容、造人設、學技術,那是一條龍,最有價值的服務,還是組織勾搭,提供人脈。
比如說嘻哈天王的妻子曾經出現在某國民老公的party裡邊,背後穿針引線的是讓某國民老公都佩服的金牌培訓導師艾米姐。
師出艾米姐門下的,還有某老牌天王的妻子小芳。
再說我們就不說名字了啊,這個假名媛用人所不齒的方式,活出了多數男人都會愛上的樣子。也正是因為誰都知道多數男人就愛這個樣子,才會催生出這麼多假名媛。
我們所理性厭惡的,恰恰源於自己最低級的欲望。
雖然說,在不違法的情況下,每個人可以任意選擇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可她們通過網絡而傳播散發的內容,卻不利於未成年人的成長。鋪天蓋地的名媛視頻,會讓孩子們有樣學樣,這才是最大的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