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茶再給我來一份!」近日,長泰縣陳巷鎮美彭村村民王秋興來到天橋果蔬農場,找到農場主蔡暘暉。老王對記者說,因為這兩年喝苦瓜茶喝得身心舒暢,所以時不時來買一些。
「我這苦瓜茶1兩賣60塊錢,對普通農民來講不算便宜,不過現在不少農民都成了我的固定客戶。」蔡暘暉泡上一壺自產的苦瓜茶,空氣中縈繞著清新微苦的香氣。他邊喝茶邊對記者說起種苦瓜的「甜蜜事業」。
2013年,蔡暘暉註冊成立天橋果蔬農場,種植苦瓜、芭樂、青棗等。當時他從省農科院引進了福建本地山苦瓜與日本苦瓜雜交選育的品種——如玉45號。這種苦瓜個頭很小,但營養價值非同一般。在市場上,他賣出40元/公斤。嘗到甜頭後,從2016年開始,蔡暘暉的農場主打如玉45號。
「採用仿野生種植方式,不噴農藥、不施化肥,苦瓜園裡長了雜草,只用人工割,開始還被周圍的農民們取笑。採用吊瓶、掛黃板等物理方式抓蟲,真正做到綠色無汙染,因此我們的畝產只有500多公斤。」蔡暘暉介紹說,農場於2016年獲得福建無公害農產品蔬菜基地稱號。從2017年開始,他又建造微農場生態循環系統實驗室,通過養殖蚯蚓和家禽等方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以期實現種植苦瓜無須施肥而達到有機或類似有機的標準。
光賣鮮苦瓜,銷量畢竟受限制,如何進一步向市場推廣?「中國人愛喝茶。這個品種的苦瓜個頭小,含水量低,做成苦瓜茶很適合。」蔡暘暉說,從2013年開始,他就試製苦瓜茶幹,努力保留苦瓜的營養成分,試驗了半年後成功推出。
他介紹,7.5公斤鮮苦瓜可製成0.5公斤苦瓜茶,售價可達1196元/公斤。「這種茶皂甙含量6.8,而一般苦瓜只有1.43。皂甙號稱天然胰島素,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蔡暘暉說,他的苦瓜茶於2016年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並註冊了「福菜緣」商標。
如今,農場的苦瓜種植面積達200多畝,他計劃今年擴大到300多畝。蔡暘暉說:「我還會嘗試新的種植方式,比如採用無紡布植樹袋去種苦瓜,這樣有利於土壤管理,也便於將苦瓜苗直接賣給客戶,種在家中陽臺上。另外,我打算研發不同配方的苦瓜茶包、苦瓜飲料,讓顧客的養生與口感選擇更加豐富多樣。」
蔡暘暉表示,目前,苦瓜茶行業中還沒有行業標準,而他總結的企業標準已在漳州市備案登記。「一流企業做標準。」他滿懷信心地說,「希望我總結的標準能夠推動行業標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