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影評:影片最可怕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2020-12-20 還在想念

著名導演陳可辛在2014年的拍攝的電影《親愛的》獲得了眾多的好評,眾多的參演人員也因為這部電影獲得了諸多榮譽。作為一部反映現實的「打拐」題材的電影,導演在故事情節上並沒有設計多麼意想不到的橋段,作品以真實的社會事件為原型,以十分紀實的手法為我們講述了一段動人心脾的故事。

與傳統意義上的打拐題材不同,這部影片分別從被拐父母和拐賣人群以及被拐孩童的角度來深入講述了「拐賣」這一題材,內容涉及的非常全面,照顧到了失孤人群這一個大的群體,作品中對於每個角色的界定,並沒有單純的孰好孰壞,而是從感情出發,充滿了人性的複雜。在拐賣人群和被拐人群的矛盾之中,導演又多次講述了道德和法律之間的矛盾,這兩個宏大的主題呈現出了電影本身需要承載的社會責任,也表達著陳可辛導演濃烈的人文情懷。

這部片子是一部溫情大劇,它能夠感動人心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導演運用了大量的紀實手法來展現父母與子女的感情,偉大的劇本創造了偉大的電影,《親愛的》這部電影劇本故事本來就來自於現實社會,所以它所表達的也就更符合當下社會人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

劇中的田文軍和盧曉娟是一對離異夫婦,他們的兒子田鵬在父親照看時卻被人販子意外抓走,從此,這兩對離異夫婦便由這一情感紐帶踏上了尋子的路程,影片也就是在他們尋子的路程中,以這一對夫婦為切入點,講述了失孤父母這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大量丟失子女的父母匯聚在一起。可憐天下父母心,在痛失子女後,父愛和母愛也許會變得明顯甚至極端。失孤父母群中,有各種地位和階層的人,但在失去子女的那一刻,他們的人生便失去了全部光彩,淪為了絕望。

劇中為我們展現了不同的父母形象,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都失去了子女,從他們身上展現出來的絕望與無聲的悲哀,深深的感動著每一個觀眾,在尋子的路上,田文軍歷經艱難,錢財散盡,為了找到兒子,田文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去面對世間的醜惡,只要有一線找回孩子的希望,前方多麼險惡也要迎難而上,在田文軍為了看兒子而誤入騙子圈套的那場戲中,最後的他被逼到一個大橋上,無奈跳了下去。導演用了長時間的鏡頭語言來表現田文軍在深藍色的水中沉浮,既沒有背景音樂,也無人物臺詞,慢鏡頭的處理把失孤父母的絕望,在沉默的片段中展露的一覽無餘,令人悲憫。或許,我們永遠無法體會到父母丟失子女的那種空洞感和絕望,現實中的失孤人群比影片中的主人公更加悲慘。

一般影片多是從被拐父母的角度出發,而這部電影卻也給收養了拐賣兒童的一方,做了極大的同情和理解。趙薇飾演的農村婦女李紅琴,收養了丈夫從城市拐來的田鵬,除卻她是拐賣的這個身份後她的一個形象就是母親。李紅琴和被拐的田鵬結下了深厚的母子感情,當田文軍找到了丟失的兒子,要把兒子從李紅琴身邊帶走時。卻面臨了一個極大的棘手問題,親生兒子已經和他的養母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田文軍作為一個親生父親,面對自己的兒子卻無能為力,在派出所的門外的樓梯上,黃渤以他高超的演技把這位陷於艱難境地的父親的狀態演繹了出來,昏暗的燈光下,田文軍面對對自己陌生的的不能再陌生親生兒子,痛哭流涕。

而盧曉娟面對重新回到身邊的兒子,卻再也找不回母親的感覺,作為一個母親,孩子被拐之後,留給她的是無限的自責和愧疚,在精神上甚至出現了一種病態。在丟失孩子之後,這位母親也丟失了自己。

而李紅琴作為一個農村婦女,雖然是她收養著丈夫拐來的孩子,但以她最為樸素的的感情愛著田鵬,她便想進一切辦法來挽留住養子,高端的城市和冰冷的法律卻強迫著這位母親捨棄對兒子的疼愛。從母性的角度來看,我們早已經不能以普通的道德標準來評價她.

李紅琴這個人物其實是一個悲劇角色,她最大的悲劇性是在於她是人販子的老婆,被矇騙的幫兇。她忍辱負重,吸收了所有的謾罵與侮辱,只想做一個真正的母親。當養子被人抱走後,她拼命的追趕,重重的倒下,以弱小的身軀彰顯著母愛的偉大。作為人販子的妻子,大眾應該對她的態度理應痛恨,但她同時又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所以在片子中,對於李紅琴這個人物的情感態度,最終都歸為了憐憫和感慨。

這部影片反映的另外一個主題,就是法律與人情的矛盾性,當帶有血的溫度的人性面對冰冷無情的法律時,影片中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壓抑與無奈。這一主題作為一條暗線索,法律和制度的局限性一直貫穿全劇,當田鵬被拐走後,父母最先考慮的便是尋求法律的幫助,但是人口失蹤24小時之後,法律才會提供幫助。這讓丟失愛子的田文軍夫婦只能充滿無奈,劇中丟失了孩子6年之久的韓德忠在徹底失去希望以後,在辦理二胎時,卻被要求出示自己孩子的死亡證明。法律以強制的形式考驗著人性。從某種意義上,這部片子也在提醒著人們對於當今社會制度和法律條文的反思。

直到影片結尾,導演也沒有讓劇中任何一個角色落入或善或惡的定論。導演正是以多角度的人物塑造手法,為我們講述著現實中的人生,人性的複雜和矛盾,似乎正如影片的結尾,永遠不會有結局。影片中沒有刻意的營造催淚的效果,但每一個人物的內心心理和情感變化都在打動著觀眾的內心。導演憑藉細膩人文關懷,使得這部片子成為了一部經典的感人大作。

相關焦點

  • 七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泰國恐怖片,千萬不要一個人看!
    而極少有人知道,部分恐怖片靈感其實是來源於真實事件,事件被媒體披露後被改編成電影。其案件本身帶來的影響也大大為電影做了宣傳,以下這七部由靈異整理的電影,肯定有你不知道的,不信來看看?《嬰屍》《嬰屍》取材自泰國2010年發生的真實事件。
  •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國內五部經典電影,第一部成永恆!
    韓國電影有一個最顯著的標籤就是好像沒有什麼是他們不敢拍的。據不完全統計,進入2000年以後,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共有30餘部問世,這一數字遠超其他國家。實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經常會被導演們作為拍攝電影的重要題材,因為依據真實事件改編拍攝的電影更能震撼人心。
  • 原來都是真的,5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曾經都是真實的!
    俗話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我們平常在熒幕上看到的藝術作品,其中大多數可能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所以不少人在觀看這些影視作品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尋找電影的原型,看看真實情況是否與這些經過藝術加工的作品有過大的出入,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盤點5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 《親愛的》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虛構情節被女主原型起訴侵權
    《親愛的》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虛構情節被女主原型起訴侵權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親愛的》全國熱映,《親愛的》講述的是一個家庭艱辛尋子的故事。孩子偶然走失了,夫妻二人努力尋找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發生了很多震撼人心的事情。
  • 影視作品「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令人「難以置信」的究竟是什麼?
    要想做到好的「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光有「事」或許還遠遠不夠。文 | 戴桃疆在美國羅傑·伊伯特主編的《我知道你們又來這一套!影評大佬羅傑·伊伯特毒舌小詞典:升級版》一書中,有這樣一則詞條。彼時,「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電影多數都集中在涉案題材,或從罪案的發生本身入手或從罪案的偵破過程入手,以最貼合大眾需要的方式提供強烈的刺激,故事的娛樂性很強,《熱天午後》這樣的犯罪題材電影更是貼著「喜劇」的標籤對比當下,不難看出「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影視作品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涉獵的題材和領域更加廣泛,犯罪題材仍舊是這一類型當之無愧的霸主,但更多社會新聞內容被納入拍攝範圍,包括但不限於危機事件(例如湯姆·
  • 最可怕的不是電影故事,而是真實事件改編,這些電影你看過嗎?
    但是也有少部分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故事,將當時發生的一切事情重新放在大眾眼前,讓人們再去體驗下當時的感受。第一部:《熔爐》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2011年,該片獲得第32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配樂獎。
  •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很抱歉,世界這樣對你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很抱歉,世界這樣對你這是一部看了之後讓人氣憤的影片,上映於2013年,片長112分鐘,豆瓣評分7.6.韓國這種類型的影片有很多,《素媛》、《熔爐》等,每一個看著都很揪心。影片主要圍繞著一個叫韓宮菊的轉校生,在老師的幫助下轉到新學校打算開始新生活,表面上看她每天都悶悶不樂,不交朋友也不和別人說話。直到恩熙的出現為她的生活帶來了一絲陽光,隨著宮菊對過去的回憶我們知道她在躲著什麼,為什麼執著於學跳水。她17歲了,正是青春大好年華,本來應該安安靜靜的讀書,暢想著自己的音樂夢想。
  • 一部日本勵志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卻是連雞湯都沒燉好的電影
    一部很有正能量的家庭電影《墊底辣妹》,感覺是很典型的日本勵志故事,儘管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影片的劇情還是顯得過於理想化,還有一股唯分數論的雞湯嫌疑。倒是有村架純作為新人,清純亮眼。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也許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墊底辣妹》本身就是個志向感人的故事,但是難得的是沒有可以給主角開掛及肆意煽情。
  • 真實事件改編《親愛的》,難以理解的情節設定
    《親愛的》電影講述一對夫妻因為關係不和睦,兒子成為他們唯一的聯繫,但是有一天孩子卻莫名其妙地走丟了。這是一個真實事件改編。據說真實事件的主人公看了電影之後說要告片方侵權,希望片方公開哪些是真實事件哪些誰虛構的。
  • 《銀行家》取消AFI首映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銀行家》取消AFI首映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據外媒消息,原定於北美時間本周四作為第33屆美國電影學會電影節閉幕片的《銀行家》取消放映,閉幕影片改成了《婚姻故事》。  蘋果發表聲明稱:「上周,一些關於這部電影的擔憂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我們和電影製作人一樣,需要一些時間來研究這些問題,並確定下一步的最佳方案。
  • 有一種恐怖,叫做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再也不敢看第二遍!
    電影看多了,我最害怕看到一句話: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一旦電影開頭出現了這句話,就意味著,你必須接受這故事裡的血腥和殘酷,都是真的。然而事實上,電影只是儘可能地還原事件本身,真實事件,遠比電影駭人和殘酷一百倍!
  • ...篇十六:十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懸疑電影,帶你感受未知的世界
    除了紀錄片以外,什麼樣的電影是最真實的?有這麼一類電影,他們除了電影本身的製作水準外,更重要的是電影開頭都會有一句話: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每次這句話一出來,電視機前的自己都要正襟危坐,因為真實的事情是已經發生的故事,或者說是可能在未來發生的未知事件,充滿神秘感,讓人好奇。
  • 7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震撼人心!
    今天君君給大家推薦7部豆瓣高評分冷門的電影,是由真實案件改編!展現了人的煎熬以及人性的掙扎,即便如今電影中的類似案件仍有發生,觸目驚心!為了方便大家觀看,君君特意在海報下加了二維碼,可直接長按識別觀看。1.
  • 《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有什麼出入?
    《肖申克的救贖》並不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而是改編自恐怖片《閃靈》的作者——史蒂芬·埃德溫·金。他是美國當代的驚悚小說大師, 2003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他的無數作品被搬上螢屏,改編成電影。而《肖申克的救贖》正是其中之一。
  • 原來都是真的:4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都是曾經的事實
    現在的經典恐怖電影當中,就有許多電影的劇情並不是完全靠編劇和作家杜撰的,而是取材於真實事件,對於那些真實發生的事情,採用電影的手法把它再次還原到觀眾的面前。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這幾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電影,看看哪一部才是大家記憶中的噩夢。
  • 那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電影之泰國篇
    實情還原:泰國恐怖片《嬰屍》取材自泰國2010年發生的真實事件。2010年11月16日,泰國警方在曼谷報德善寺查獲300多具嬰胎屍體,後來在19日重返現場搜查時,竟然在停屍間找到1600個以上的發臭嬰胎,總計共藏放2002具嬰胎屍體,相當駭人。
  • 原來這都是真的:4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都是曾經的事實
    都說戲如人生,大家都知道有許多的電影電視劇是根據小說而拍的,也有許多是根據現實生活真實的事件而改編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往往能讓人深陷其中,震撼人心,但真實情況要比電影中來得更黑暗,更絕望。那麼我們今天就要說說有幾部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 《驅魔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看完冷汗直冒!
    《驅魔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看完冷汗直冒!《驅魔人》改編自威廉·彼得·布雷迪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小女孩被惡靈附身後,她的母親試過各種途徑來治療小女孩,但都無效,最後他的母親只好請天主教神父來為小女孩進行驅魔儀式的故事。
  • 只看好片 篇十六:十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懸疑電影,帶你感受未知的...
    除了紀錄片以外,什麼樣的電影是最真實的?有這麼一類電影,他們除了電影本身的製作水準外,更重要的是電影開頭都會有一句話: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每次這句話一出來,電視機前的自己都要正襟危坐,因為真實的事情是已經發生的故事,或者說是可能在未來發生的未知事件,充滿神秘感,讓人好奇。
  • 《南山的部長們》影評: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最大價值
    劇情簡介《南山的部長們》是一部2020上映的韓國歷史劇情電影,由禹民鎬執導,李秉憲、李星民、郭度沅主演,改編自金載圭刺殺總統樸正熙的真實事件,劇情講述1979年韓國中央情報部長金規泙是樸總統的副手人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