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陳可辛在2014年的拍攝的電影《親愛的》獲得了眾多的好評,眾多的參演人員也因為這部電影獲得了諸多榮譽。作為一部反映現實的「打拐」題材的電影,導演在故事情節上並沒有設計多麼意想不到的橋段,作品以真實的社會事件為原型,以十分紀實的手法為我們講述了一段動人心脾的故事。
與傳統意義上的打拐題材不同,這部影片分別從被拐父母和拐賣人群以及被拐孩童的角度來深入講述了「拐賣」這一題材,內容涉及的非常全面,照顧到了失孤人群這一個大的群體,作品中對於每個角色的界定,並沒有單純的孰好孰壞,而是從感情出發,充滿了人性的複雜。在拐賣人群和被拐人群的矛盾之中,導演又多次講述了道德和法律之間的矛盾,這兩個宏大的主題呈現出了電影本身需要承載的社會責任,也表達著陳可辛導演濃烈的人文情懷。
這部片子是一部溫情大劇,它能夠感動人心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導演運用了大量的紀實手法來展現父母與子女的感情,偉大的劇本創造了偉大的電影,《親愛的》這部電影劇本故事本來就來自於現實社會,所以它所表達的也就更符合當下社會人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
劇中的田文軍和盧曉娟是一對離異夫婦,他們的兒子田鵬在父親照看時卻被人販子意外抓走,從此,這兩對離異夫婦便由這一情感紐帶踏上了尋子的路程,影片也就是在他們尋子的路程中,以這一對夫婦為切入點,講述了失孤父母這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大量丟失子女的父母匯聚在一起。可憐天下父母心,在痛失子女後,父愛和母愛也許會變得明顯甚至極端。失孤父母群中,有各種地位和階層的人,但在失去子女的那一刻,他們的人生便失去了全部光彩,淪為了絕望。
劇中為我們展現了不同的父母形象,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都失去了子女,從他們身上展現出來的絕望與無聲的悲哀,深深的感動著每一個觀眾,在尋子的路上,田文軍歷經艱難,錢財散盡,為了找到兒子,田文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去面對世間的醜惡,只要有一線找回孩子的希望,前方多麼險惡也要迎難而上,在田文軍為了看兒子而誤入騙子圈套的那場戲中,最後的他被逼到一個大橋上,無奈跳了下去。導演用了長時間的鏡頭語言來表現田文軍在深藍色的水中沉浮,既沒有背景音樂,也無人物臺詞,慢鏡頭的處理把失孤父母的絕望,在沉默的片段中展露的一覽無餘,令人悲憫。或許,我們永遠無法體會到父母丟失子女的那種空洞感和絕望,現實中的失孤人群比影片中的主人公更加悲慘。
一般影片多是從被拐父母的角度出發,而這部電影卻也給收養了拐賣兒童的一方,做了極大的同情和理解。趙薇飾演的農村婦女李紅琴,收養了丈夫從城市拐來的田鵬,除卻她是拐賣的這個身份後她的一個形象就是母親。李紅琴和被拐的田鵬結下了深厚的母子感情,當田文軍找到了丟失的兒子,要把兒子從李紅琴身邊帶走時。卻面臨了一個極大的棘手問題,親生兒子已經和他的養母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田文軍作為一個親生父親,面對自己的兒子卻無能為力,在派出所的門外的樓梯上,黃渤以他高超的演技把這位陷於艱難境地的父親的狀態演繹了出來,昏暗的燈光下,田文軍面對對自己陌生的的不能再陌生親生兒子,痛哭流涕。
而盧曉娟面對重新回到身邊的兒子,卻再也找不回母親的感覺,作為一個母親,孩子被拐之後,留給她的是無限的自責和愧疚,在精神上甚至出現了一種病態。在丟失孩子之後,這位母親也丟失了自己。
而李紅琴作為一個農村婦女,雖然是她收養著丈夫拐來的孩子,但以她最為樸素的的感情愛著田鵬,她便想進一切辦法來挽留住養子,高端的城市和冰冷的法律卻強迫著這位母親捨棄對兒子的疼愛。從母性的角度來看,我們早已經不能以普通的道德標準來評價她.
李紅琴這個人物其實是一個悲劇角色,她最大的悲劇性是在於她是人販子的老婆,被矇騙的幫兇。她忍辱負重,吸收了所有的謾罵與侮辱,只想做一個真正的母親。當養子被人抱走後,她拼命的追趕,重重的倒下,以弱小的身軀彰顯著母愛的偉大。作為人販子的妻子,大眾應該對她的態度理應痛恨,但她同時又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所以在片子中,對於李紅琴這個人物的情感態度,最終都歸為了憐憫和感慨。
這部影片反映的另外一個主題,就是法律與人情的矛盾性,當帶有血的溫度的人性面對冰冷無情的法律時,影片中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壓抑與無奈。這一主題作為一條暗線索,法律和制度的局限性一直貫穿全劇,當田鵬被拐走後,父母最先考慮的便是尋求法律的幫助,但是人口失蹤24小時之後,法律才會提供幫助。這讓丟失愛子的田文軍夫婦只能充滿無奈,劇中丟失了孩子6年之久的韓德忠在徹底失去希望以後,在辦理二胎時,卻被要求出示自己孩子的死亡證明。法律以強制的形式考驗著人性。從某種意義上,這部片子也在提醒著人們對於當今社會制度和法律條文的反思。
直到影片結尾,導演也沒有讓劇中任何一個角色落入或善或惡的定論。導演正是以多角度的人物塑造手法,為我們講述著現實中的人生,人性的複雜和矛盾,似乎正如影片的結尾,永遠不會有結局。影片中沒有刻意的營造催淚的效果,但每一個人物的內心心理和情感變化都在打動著觀眾的內心。導演憑藉細膩人文關懷,使得這部片子成為了一部經典的感人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