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馬上就要進入2020年,明年三四月份就是綜合評價簡章發布和報名的時候了,家長和考生準備好了嗎?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戰綜評,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綜合評價招生是怎麼層層選拔考生的?要過哪些審核關和考試關?
一、材料審核關
1、材料審核指的是簡章發布後,參加綜合評價招生的考生在報名期間在網上提交自己的申請材料。
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準備這九大材料:報名申請表、自薦信(個人陳述)、推薦信(非必需,看不同學校要求)、高中階段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及年級排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高中階段的獲獎證書、綜合素質評價表(社會實踐活動表)、高三的模考成績以及高校要求提供的其他特殊材料。
2、網上報名結束後,各高校都會組織專家對所有申請材料進行嚴格評審,從而確定參加下一步考核的人選。
這一步我們將其稱為初審。那麼初審審什麼?
(1)學生提交材料的完整性
主要看學生是否按照學校要求提供,準備的材料是否充分、齊全。這就要求學生在提交材料是一定要注意學校的招生簡章裡是否有特殊要求,千萬按照要求來提供自己的材料。
比如:材料是否本人籤字、學校是否加蓋公章、自薦信字數、自薦信是否本人親筆所寫、郵寄材料以及裝訂要求等。
(2)學生提交材料的真實性
2019年綜合評價對學生提交材料的真實性提出了明確要求,主要包括要求學生提交的材料必須學校負責人籤字、加蓋學校公章,並且要在學校內進行公示等。
(3)學校是在「優中選優」
高校在審核時一般內部會有一套評分細則,主要根據學生提供的綜合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獎項證明及其他證明材料等來打分,最後根據一定比例確定初審通過人數。每個學校的標準不同,但是綜合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獎項證明的比重一般比較大。
所以同學們要想順利通過初審,就要「對症下藥」,弄清楚自己的院校專業定位,認真準備。
二、統一高考關
通過資料審核的考生,只是獲得了高校綜合評價測試資格,接下來,考生要全力以赴備戰高考。
目前,多數高校綜合評價成績計算方式是「631」,即高考成績(60%)+學校測試成績(30%)+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10%),綜合排名,擇優錄取。所以考生還要有一個好的高考成績。
而且綜評的複試是在高考結束之後,所以初審通過的考生不需要太著急準備面試等,好好備戰高考才是正事!高考成績是非常重要的!
三、高校考核關
高考結束後,獲得高校綜合評價測試資格的考生還要參加高校組織的測試。
高校綜合評價測試一般為筆試、面試及體育測試,部分高校只有面試和體測,具體可查看高校往年綜合評價招生簡章。
校測成績在總成績中佔比30%,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小編在此針對校測給大家提6個注意點:
1、北大的博雅計劃和清華的領軍計劃一定要注意筆試和面試並不是所有初審通過的考生都參加的。
2、從面試的方向看,不同高校的面試形式不同,有的是多對一,有的是小組面試,有的是無領導。面試考察的主要內容不同,但無非是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兩個部分。考前多看真題私下多訓練即可。
3、從筆試的方向看,一定要注意招生簡章中是否規定了具體的筆試科目。有的學校明確說明筆試考核數學、物理或者數學、化學等等,有的學校只是說筆試考核學生的專業素質。
如果高校明確規定了筆試科目,不用懷疑,這個筆試成績在最後的總分成績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考生一定要好好準備,一般情況下,有過相關科目競賽獎項的同學會比較適應校測的題目。
4、從體測的方向看,相對於自主招生大部分高校都有體測項目,綜評2019年體測的高校不多,但是保不準2020年會增加體測的內容,所以考生們也不可掉以輕心,平時該鍛鍊就鍛鍊。
5、從中外合作院校的方向看,近年來,中外合作院校成為報考的熱門,這類高校一般都是通過綜評等特殊招生途徑招生。
重點說的是其中的校園日活動,其實就是變相的「綜合素質面試」,語言是全英文,考察方式靈活多樣,考核內容全面。考生可得好好準備。
6、具體高校具體分析,等到明年三四月份簡章發布的時候,考生和家長一定要好好研究簡章。
如果有意向參加2020綜合評價的考生們和家長,不要等到報名的時候再準備相關材料,從現在開始就可以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