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瀋陽抓獲47人!5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

2020-12-23 瀋陽網

近來真得很受傷

不管啥時候,電話總在響

不接吧又怕是工作的事

接了吧,又是「先生你好,我是...」

這些來路不明的電話

到底是哪來的?!

近日,

瀋陽公安破獲一起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打掉犯罪團夥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

累計倒賣個人信息500餘萬條

非法獲利300餘萬元

真的好可怕,不知不覺中

5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

今年8月以來,瀋陽警方陸續接到市民反映,稱在房產交易環節登記個人信息後,不斷接到推銷電話,個人身份信息疑似洩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針對這一情況,瀋陽市公安局立即責成網安支隊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調查工作。

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專案組全面摸清了以劉某(女,33歲)、田某(男,40歲)、張某(男,30歲)為首的3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夥的組織架構和人員情況。專案組發現,每個犯罪團夥中既有利用職務之便倒賣個人信息的「內鬼」,又有層層轉賣信息的「中間商」還有眾多求購個人信息的裝修公司、房產公司等「買家」。

經核查,今年以來,上述3個犯罪團夥累計倒賣公民個人信息500餘萬條,非法獲利300餘萬元。在掌握充分證據後,11月3日,專案組調集280餘名警力開展集中收網行動,相繼將3個犯罪團夥的4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經審訊,劉某等47名犯罪嫌疑人對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事實均供認不諱。這些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已被瀋陽市公安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原來是這些人幹的!

利用工作之便

房地產開發公司員工倒賣客戶個人信息

據介紹,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會利用工作之便,將一些高檔商場的會員信息以及高檔車車主的資料和企業法人信息等進行售賣,而最讓不法分子感興趣的就是小區業主的資料。

有些個人信息洩露案件,信息洩露的源頭來自房地產開發公司——也就是在客戶買完房之後登記的購房信息,從房地產開發公司流出。一旦信息被洩露,就會在整個「市場」擴散開來。「這些信息都在公司的電腦裡,外面的人是接觸不到的,只有公司的員工才能接觸到,這些人利用公司工作的便利,趁人不注意偷了信息。」警方相關工作人員說。

一手信息黑市標價最高

兩三天內就可轉手四五次

購房人信息就這樣人不知鬼不覺被賣給裝修公司、家居賣場、房產中介以及抵押貸款等行業的銷售人員。在這條買賣信息的灰色產業鏈,一手信息標價最高,每轉手一次,價格就貶值一次。交易流程通常是購房人的信息賣給裝修公司,然後轉賣給家居市場,再賣給房產中介或是抵押貸款公司。個人信息買賣的流轉速度之快,往往兩三天之內,信息就經過四五次轉手。

很多遭遇信息洩露的受害者會覺得維權難。事實上,《刑法修正案九》已經明確單位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上負有監管責任。比如說:業主買房時,已經和開發商建立了一種合同關係,合同的附隨義務,就是開發商應當保護好業主的信息。如果保護不善,開發商就要擔責。

平時在公共場所填信息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

不然很容易遭遇損失!

個人信息遭洩露有哪些危害?

1.垃圾簡訊源源不斷。

2.騷擾電話接二連三:包括保險推銷,裝修推銷,嬰兒用品推銷等。

3.垃圾郵件鋪天蓋地:個人信息被洩露後,個人電子郵箱每天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主要以推銷為主,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毫無創意的廣告。

4.冒名辦卡透支欠款:有人通過買來的個人信息,冒充他人辦理身份證,在網上騙取銀行的信用,辦理各種信用卡,惡意透支消費,銀行可能直接將欠費催款單寄給身份證主人。

5.案件事故從天而降:不法分子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違法犯罪,一旦犯案或造成後果,公安機關或交通管理部門可能會依據身份信息找到你的頭上。

6.不法公司前來詐騙:一些不法公司會編出來些聳人聽聞的消息,甚至對受害者的某個朋友、同學或親戚知根知底,還能報出姓名與單位,一旦做出錯誤判斷,很可能在慌亂中上了騙子的當。

7.冒充公安要求轉帳:有些膽大妄為的不法分子會冒充公安局的名義,報出受害者的個人信息,然後說最近經常發生的詐騙案件,提醒你某個帳戶不安全要你轉帳,還告訴你一個公安的諮詢電話進行確認。雖然上當的人不多,但類似的案件依然時有耳聞。

8.坑蒙拐騙乘虛而入:因為知道了受害者的個人信息,那些躲在暗處的人會費盡心機想法坑蒙拐騙。他們可能會冒充你的朋友、親戚或同學,甚至能達到以假亂真。

9.帳戶錢款不翼而飛:還有些不法分子會辦一張假的身份證,然後掛失受害者的銀行帳戶或信用卡帳戶,重新補辦卡,再設置個密碼,如果受害者長時間不用卡,裡面的錢款說不定早已被轉走。

10.個人名譽無端受毀:犯罪分子會冒用你的名義,所幹的一切壞事都歸到你的名下,哪怕最後討回了清白,個人名譽還是受到破壞的影響已無法挽回。

遇到這些需要個人信息的時候

最好謹慎填寫!

如何防止個人信息外洩?

1.四種證件要謹慎保管,包括身份證、社會保障卡、護照、戶口簿。

2.對於個人身份證的複印材料要特別慎重。身份證複印件在使用時,消費者一定在上面註明其用途,例如:「此身份證複印件僅提供給某某銀行,他用無效不負責任」。無論是信用卡、基金、手機……申請書,只要須附身份證複印件的,最好依此處理,政府的表格也一樣。另外,申請書尚未填寫的空格,如:附卡申請,加買保險,加買第二支基金,申請手機號等,在空下的欄位標註**,以免被不法者補填。

3.消費者在提供個人資料的同時最好索要回執,以便於出現問題時,作為詢問和查找的依據。

4.一旦發生侵權現象,受害者應及時記錄相關信息,為有關部門的調查工作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比如:在與侵權方通話時錄音,注意引導對方說出非法獲取信息的途徑,請對方就此表態等;保留好對方發來的宣傳單、上門推銷的證據、與對方正面交涉的錄音、對方信息系統中的電腦頁面、來電記錄、報警記錄等。

信息轟炸,電話不斷!

為防詐騙,一定小心!

趕緊告訴家人!

來源:瀋陽網綜合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楊碩

編輯:王佩璇 責編:閆繼偉 高薇

出品: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

家住大東的注意!這個地方變了!

男子解除隔離後確診,房間環境樣本4件陽性,密接177人

這裡進入戰時狀態!專家提醒:戴好口罩!

相關焦點

  • 大快人心!瀋陽抓獲47人!5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
    近日,瀋陽公安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打掉犯罪團夥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累計倒賣個人信息500餘萬條非法獲利300餘萬元真的好可怕,不知不覺中5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專案組發現,每個犯罪團夥中既有利用職務之便倒賣個人信息的「內鬼」,又有層層轉賣信息的「中間商」,還有眾多求購個人信息的裝修公司、房產公司等「買家」。經核查,今年以來,上述3個犯罪團夥累計倒賣公民個人信息500餘萬條,非法獲利300餘萬元。在掌握充分證據後,11月3日,專案組調集280餘名警力開展集中收網行動,相繼將3個犯罪團夥的4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
  • 大快人心!瀋陽抓獲47人!5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
    近日,瀋陽公安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打掉犯罪團夥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累計倒賣個人信息500餘萬條 非法獲利300餘萬元真的好可怕,>不知不覺中5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經核查,今年以來,上述3個犯罪團夥累計倒賣公民個人信息500餘萬條,非法獲利300餘萬元。在掌握充分證據後,11月3日,專案組調集280餘名警力開展集中收網行動,相繼將3個犯罪團夥的4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經審訊,劉某等47名犯罪嫌疑人對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事實均供認不諱。
  • 房產交易後為何騷擾電話不斷 47名嫌犯倒賣500萬條個人信息
    有沒有人自稱網購客服主動聯繫你退款,又能準確說出你的購物信息?因為在你掃一個陌生二維碼的時候,給別人留下一個手機號的時候,甚至辦理某個會員卡之後,你的公民個人信息就已經產生了被洩露的風險。近日,瀋陽市公安局依託「淨網2020」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
  • 瀋陽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黨委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工作部署,瀋陽市公安局緊緊依託「淨網2020」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近日,瀋陽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經過縝密偵查,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打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夥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
  • 涉及全國500多萬條個人信息,清遠一犯罪團夥被端 | 關注網絡安全
    大數據時代,公民個人信息成為了不法分子的重要獲利來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也日益增多。近日,清遠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涉及全國500多萬條個人信息、犯罪嫌疑人遍及多省市、涉案金額達20多萬元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作出終審判決。
  • 賣房登記個人信息,卻不斷被推銷電話騷擾,目前……
    瀋陽市公安局緊緊依託「淨網2020」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近日,瀋陽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經過縝密偵查,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打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夥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
  • 倒賣個人信息逾百萬條 這個「帶頭大哥」栽了
    武漢晚報訊(記者夏奕 通訊員羅維舟)買來海量個人信息後再倒賣給電信詐騙團夥,這個9人團夥短短半年就非法獲利300多萬元。8月27日,洪山警方公布打掉一個販賣公民信息、洗錢詐騙團夥,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
  • 團夥售200多萬條個人信息 姓名電話身份證等3分錢1條
    姓名電話身份證等個人信息 3分錢1條  重慶警方破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團夥,2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出售  來源:南方都市報  4月11日,南都記者從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獲悉,該局日前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多達200多萬條的公民信息在網上被公開售賣
  • 四川德昌警方破獲一起倒賣個人信息案 涉及信息50餘萬條
    德昌警方供圖四川德昌警方破獲一起倒賣個人信息案 涉及樓盤近千個、信息50餘萬條中新網成都6月10日電 (安源 邱富權)記者10日從四川涼山德昌警方獲悉,德昌縣公安局於近日成功破獲一起涉及川、渝兩地近千個樓盤50餘萬條公民個人信息洩露案,購買公民個人信息的資金達230餘萬元,成功搗毀一橫跨川、渝兩地倒賣房主個人信息的團夥
  • 4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洩露!圓通內鬼只為一天賺500塊
    圓通快遞5名員工利用內部員工系統帳號牟利,以每天500塊錢的價格租借給外部"黑產"團夥,造成圓通快遞40多萬條用戶信息洩露。"黑產"團夥將竊取的圓通快遞用戶信息,以1元每條的價格賣到全國及東南亞等電信詐騙高發區。
  • 圓通「內鬼」500 元/天租帳號,超 40 萬條個人信息被 1 元倒賣,涉案金額 120 餘萬
    ,涉案嫌疑人涉及河北、河南、山東等全國多個省市,涉案金額 120 餘萬元,被洩露的信息超過 40 萬條。已報案,相關嫌疑人於 9 月落網,堅決配合打擊非法售賣和使用快遞用戶信息的行為。公司將持續完善信息安全風控系統,對內部帳號進行實時監控,主動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同時,著力提升加盟網點的依法經營意識和信息安全意識。一天500 ,每條信息 1 元,超40萬人信息被倒賣信息洩露在今天這個時代已經司空見慣了。
  • 物流公司出「內鬼」倒賣公民信息千萬條
    新華社客戶端河北頻道11月13日電(記者範世輝)物流公司「內鬼」把物流系統帳號租給不法分子,不法分子侵入系統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層層倒賣……近日, 河北邯鄲警方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跨省系列案件。經初步偵查,該團夥涉及買賣公民個人信息1300餘萬條,非法獲利120餘萬元。
  • 手機定位銀行流水都能查 個人信息如何被倒賣
    7日,湖北警方通報,根據相關線索,警方發現了一家涉嫌網上倒賣、交易個人信息的「商務諮詢」公司,成功抓獲8名涉案犯罪嫌疑人。  經查,兩年間,這家公司以「商務諮詢」為名,多次通過QQ和微信購買、倒賣公民個人信息共計30餘萬條,非法牟利18萬餘元。記者就相關信息進行了追蹤。
  • 200多萬條個人信息洩露 手持身份證照片竟被明碼標價
    黑客技術破解網絡平臺,200多萬條個人信息洩露手持身份證照片竟被明碼標價除此之外,他還僱傭工作室內的其他幾名成員編寫了一些軟體,這些軟體可以利用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在一些網站上批量註冊,以此來套取優惠券及返現活動。  據了解,小軒靠販賣這些軟體獲利了30餘萬元。今年3月27日,小軒及其工作室內的其他兩名成員被膠州警方抓獲。  小軒將獲取的個人信息在網絡上販賣後,李寶林(化名)與妻子購買了數十萬條。
  • 本人手持身份證照片賣兩毛 220萬條個人信息被買賣
    張明凱將該軟體賣了出去,買家利用該軟體非法下載了大量個人信息並在網上販賣。據統計,涉案個人信息數據達220餘萬條。今年5月,山東省膠州市警方成功偵破這起跨省特大網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6人,其中有11人是「90後」;查處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工作室兩個,扣押涉案手機31部、電腦19臺、移動式存儲設備10臺、銀行卡手機卡300餘張。
  • 售賣公民個人信息800餘萬條!7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經過6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日前,江蘇泰州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達800多萬條。今年4月,泰州高港公安分局胡莊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在QQ群中大量販賣公民身份證號碼,民警立即對該情況展開調查,發現有人通過QQ群、網絡交易平臺售賣數百萬條公民個人信息。
  • 西安上萬條小區業主信息被倒賣,警方刑拘倆95後男子!
    西安上萬條小區業主信息被倒賣,警方刑拘倆95後男子!9月2日中午,西安公安雁塔分局經偵大隊民警根據線索,在曲江某中介公司門口抓獲犯罪嫌疑人李某。據了解,95後的李某在2020年期間,多次通過網際網路向他人出售周遭小區業主信息,在他這裡,想要購買一整個樓盤的業主信息,只需要三四百塊錢。
  • 瀋陽警方打掉一特大倒賣文物犯罪團夥
    中新網瀋陽11月19日電 (王景巍)瀋陽市公安局19日發布消息稱,瀋陽警方經過近一個月的縝密工作,成功打掉了以霍某(男,26歲,安徽省臨泉縣人)、王某(男,40歲,遼寧省瀋陽市人)為首的特大倒賣文物犯罪團夥
  • 倒賣簡歷猖獗警示求職者保護個人信息
    而這背後掩藏著一條完整的黑產業鏈,大肆倒賣求助者的個人簡歷牟利。筆者認為,倒賣簡歷嚴重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這條黑產業鏈必須堅決斬斷。<br/><br/>  隨著網絡和科技信息技術發達,網上求職比較方便,已成為一種時代潮流。為了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不少求職者,特別是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他們往往「病急亂投訴」,在多個招聘平臺註冊和投出個人簡歷。
  • 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 圓通內鬼洩露信息詳情曝光
    物流公司「內鬼」把物流系統帳號租給不法分子,不法分子侵入系統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層層倒賣……近日, 河北邯鄲警方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跨省系列案件。經初步偵查,該團夥涉及買賣公民個人信息1300餘萬條,非法獲利12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