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女性的愛與痛:與丈夫形同陌路,精神備受壓抑,幸福感超低

2020-12-20 諸神的恩寵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

文|諸神的恩寵

最近,有兩位老阿姨成了網紅。

一位是江西61歲的黃月(化名)。她長期迷戀 「靳東」,為此茶飯不思,還和老伴鬧分居,甚至要離家出走找靳東。黃月表示,「靳東」當著全國人民的面向她示愛,還給她買了一套房子。黃月的家人多次報警,眾人輪番上陣勸說,都無濟於事。此事經過媒體曝光後,黃月一夜之間成為網紅阿姨。

另一位網紅阿姨,是河南56歲的蘇敏。蘇敏和丈夫結婚三十年,兩人感情冷淡,平時都是AA制。丈夫最喜歡幹的事,就是挑剔她、挖苦她,蘇敏因無法忍受丈夫的語言暴力,於今年9月下旬獨自開啟了全國自駕遊旅程。蘇敏把一路上的經歷拍成小視頻,發到了網上。沒想到,這些視頻一下火了,點擊量超過200萬。

黃月和蘇敏看似有著不同的人生,她們的故事卻反映出相同的社會問題。那就是,中國中老年女性的情感困境。黃月痴迷虛假的戀情,蘇敏看似瀟灑的旅行,背後是無數中國中老年已婚女性的苦與淚。

一、 中老年女性的空殼婚姻

受傳統觀念影響,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女人結婚就是為了找個經濟依靠。正是這種陳舊觀念,壓榨著一代代中國女性。

在中國,很多基層女性生兒育女後,一輩子都忙於操持家務。丈夫和子女,卻從來不曾關心過她們的內心世界。

黃月說,她從來沒有經歷過愛情,也沒有愛好,家裡矛盾重重,她卻無人傾訴。漸漸地,某平臺上的「靳東」成了她唯一能說話的人。「靳東」天天對她噓寒問暖,還公開向她示愛。於是,黃月才會瘋狂愛上「靳東」,不能自拔。

「靳東」音畫不同步,年輕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對文化程度不高、年紀較大、不懂科技的老年人來說,往往會信以為真。這麼看,黃月被騙,就不足為奇了。

再看逃離家庭的蘇敏。

蘇敏生於上世紀60年代,原生家庭問題多多。她長大後,為逃離原生家庭,在23歲那年嫁給了現在的丈夫。丈夫對錢很計較,蘇敏不想不受制於人,這些年來,她做裁縫、掃大街、當服務員,想方設法自己賺錢。沒想到,她的獨立沒換來丈夫的尊重,反而加劇了夫妻矛盾,後來,兩人徹底成了 AA制。

蘇敏和丈夫是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家裡,丈夫最大的樂趣是給蘇敏挑毛病。2019年,蘇敏患上了抑鬱症,不得不天天吃藥。一天,備受壓抑的她終於想明白了,她再也不想給丈夫當免費保姆了,她決定出去走走。臨行前,她給家人做了一大罐辣豆醬。旅途中的蘇敏,像換了個人,笑容越來越多。

武志紅說,看見就是愛。真正的自我強大,都是因為被看見。

這裡的「看見」,不是指肉眼,而是指內心,它只發生在當下。生活中,很多夫妻吵架時抱怨對方看不到自己的付出,不在意自己的感受,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被看見。每個人天生都渴望被看見,黃月和蘇敏在自己的小家裡,都是那個不被看見的人。

中老年已婚女性對家庭付出很多,卻往往被家人忽視。一旦某人對她們表示出尊重和關愛,她們就會對其產生情感依賴。黃月的行為看似滑稽,背後折射出來的,卻是夫妻隔閡、妻子精神空虛、生活壓力等社會現狀。

三從四德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而現在,大多數中國基層已婚女性大半生仍在為父母、丈夫、孩子、孫子而活。多年來,她們一直忍辱負重地活著,她們不被看見、不受尊重,無人關愛。最終,這些心理傷痛都變為強烈的自我攻擊。當最後一根稻草壓下來時,她們才會反抗。這正是蘇敏說的,「我不想再給大家幹活了。」

作家路遙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 現如今,中國的中老年已婚女性似乎集體進入了叛逆期。年輕時,她們在備受壓抑,中老年時,她們的精神才開始覺醒。而一旦精神覺醒後,她們可能會做出驚人之舉。黃月迷「靳東」,蘇敏自駕行,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二、中老年已婚女性的情感困境

中國多數中老年已婚女性,看似家庭美滿,實則很缺愛。因為缺愛,她們中有很多人患上了抑鬱症。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全國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620萬人。其中,老年人、孕產婦、高壓職業人群是抑鬱症的重點防治人群。

《2020中國女性情感報告》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女性都表示遇到過情感困擾。在常見的情感問題中,75%都是「婚姻家庭」。其中,情感冷暴力和價值觀相悖問題最突出。

相比年輕女性,中老年已婚女性更容易出現身心問題。黃月被騙,本質上和很多中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騙局是一樣的,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關懷造成的。

美國羅格斯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婚姻質量會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婚姻中,妻子對婚姻越滿意,則婚姻質量越高。研究還發現,丈夫生病了,妻子會不開心。而妻子病了,丈夫的情緒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中國也有類似的調查。武漢市婦女聯合會曾對武漢女性做過一次民調。結果顯示:婚姻質量越高,女性抑鬱水平越低。被調查的已婚女性裡,有30.9%都抑鬱。中老年女性的婚姻質量普遍低於青年女性的婚姻質量。面對衝突時,中老年已婚女性習慣於逆來順受。另外,子女越多,女性對婚姻滿意度越低。

在中國,孩子是夫妻情感的紐帶。等孩子長大離家後,夫妻倆因為長期缺乏情感交流,常常會彼此看不順眼。再加上,多數中老年已婚女性沒有愛好,長此以往,她們就會像蘇敏一樣越來越抑鬱。

蘇敏說,自己「不想再當免費保姆,想為自己活一回。」蘇敏火了以後,很多基層已婚女性紛紛給她留言,羨慕她會開車,能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這些女性,多為鄉鎮農村的女子,受教育程度不高,早早就背井離鄉去打工,很早就結婚生子,大半輩子都圍著丈夫和孩子轉,從來都沒想過要換一種活法。

那麼,中老年已婚女性怎麼才能走出情感困境呢?對此,心理學家提出五點建議:

第一,夫妻之間應多交流,滿足彼此的情感需求。

第二,中老年已婚女性要主動培養更多興趣愛好,開闊視野,努力讓生活變充實。

第三,全社會都應重視已婚女性的心理健康。已婚女性承擔著家庭生育、哺育功能,還要負責家庭教育、贍養老人等事務,關愛女性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社會意義。

第四,幫助已婚女性女性提升溝通能力,營造和諧親密關係。親密關係中有很多衝突,都因溝通不當引發的。通過提升溝通能力,能有效減少家庭矛盾,提升婚姻質量。

第五,建設專業工作隊伍,提升調解員隊伍素質。吸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律師、婚姻家庭諮詢師進入團隊,不斷提升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的專業性。

三、中國的已婚女性究竟為誰而活

2017年4月,一篇文章讓44歲的育兒嫂範雨素迅速火遍全網。和蘇敏一樣,範雨素也在婚姻中傷痕累累。兩人不同之處在於,蘇敏沒離婚,而範雨素離了婚。

那段時間,範雨素成了基層獨立女性的代言人。她說過一句名言,「人活著就要做點和吃飯無關的事,滿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

從範雨素的話裡,不難看出她早已精神覺醒。相比男性,女性的精神覺醒難度更大。多數女性會通過後天學習萌發出自我意識,最終,才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

可以說,女性一旦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離精神覺醒就不遠了。青年作家陶麗群的中篇小說《母親的島》,就講了一個中老年女性精神覺醒的故事。

小說開篇寫道:「五十歲的母親做出一個決定。『我要出去住一陣子。』」 隨後,故事緩緩展開。一家五口人的日子,被雞零狗碎的事所填充,母親越來越不堪重負。一天,母親突然想搬出去住,而她嚮往的地方,是家附近的毛竹島。不久,母親就獨自上島種地養鴨去了。

小說中,借女兒之口我們得知,母親十九歲時人販子拐賣到村裡,嫁給了父親。此後數十年裡,她生兒育女,照顧家人,再沒回過娘家。到天命之年,她恍然大悟,從麻木生活中覺醒,決心不再做家庭的席申平。於是,她毅然選擇上島獨居,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完《母親的島》,我最大的感受是:精神麻木是人生的最大殺手,一個人再貧窮,也要有精神自留地。對一個女人來說,她只屬於自己,她也只能對自己負責。小說對社會人生、女性生活及女性內心世界做了精密解剖,讓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蘇敏」的心聲。

女性精神獨立,這是個老話題。一個多世紀前,劇作家易卜生的名作《玩偶之家》說的也是這個問題。女主人公娜拉與丈夫結婚多年,兩人無比恩愛。後來,丈夫生了重病,為給丈夫治病,娜拉用非法手段借了一筆錢。丈夫發現後,大發雷霆,生怕妻子會毀掉自己的職業前途。等此事平息後,丈夫又裝得像沒事人一樣,對娜拉異常親密。而此時,娜拉早已看透丈夫的虛偽本性。她打開家門,毅然決然地走了。

娜拉出走後前途未卜,但她勇敢追尋自由和獨立的精神,激勵著全世界的無數女性。劇中,娜拉有一段獨白:「現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一個人——至少我要學做一個人。」這句話,放在今天依然振聾發聵!

我們和任何人任何事的關係,本質上都是和自己的關係。釐清和自己的關係,才能過好這一生。做自己,不是喊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一個人,開始看見自己,便已邁出了做自己的第一步。

有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裡唱著,「命運不是那轆轤,要掙斷那井繩,牛鈴繞春光。」 人生漫長,五六十歲其實並不老。五六十歲的已婚女性,依然渴望被看見、被尊重、被關愛。願每個中老年已婚女性,都能自己看見自己,最終活出內在的生命力。

後記:

兩個月前,我家裝修,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裝修隊、安裝師傅等群體裡,很多都是夫妻檔。幹活時,丈夫是主力軍,妻子在一旁打下手。雖是打下手,但妻子幹得並不比丈夫少。有意思的是,丈夫普遍不怎麼體恤妻子,而妻子普遍對丈夫有一種絕對的服從感。這種感覺,挺微妙。

再說一點。我們的傳統一直將母親塑造為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形象,這其實是把已婚女性逼向道德神壇。誰想走下神壇,就要背負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這也能解釋為何很多母親寧願長期隱忍,也不願離婚。

其實,一個人(無論男女)只能為自己而活。活明白的人,內心一片澄澈,什麼都放得下。

(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寫作者,多平臺籤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分手後,很難破鏡重圓的三大星座,愛時情真意切,不愛就形同陌路
    分手後,很難破鏡重圓的三大星座,愛時情真意切,不愛就形同陌路摩羯座摩羯座的人一旦愛一個便會心心相惜,不會輕易放手,他們對愛情極其的認真負責。但如果兩個人之間不得不分手,那摩羯座就會毫不留情的放下這段感情,摩羯座的人有時候真的顯得鐵石心腸,當初愛得再深他們也會在分手之後很快忘記。摩羯比較自以為是,總是相信自己這麼優秀喜歡自己的人還在後面排隊呢。摩羯座的男人事業心很重,對於他們來說,愛情恐怕只是在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放棄了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甚至不會超過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摩羯座的男生結束一段感情之後,就會果斷放棄,形同陌路,逐漸淡忘。
  • 因戲生情的4對明星,前3對都幸福美滿,而他們卻最終形同陌路
    幾乎各類影視劇中都會穿插很大一部分的情節用於男女主的感情戲鋪墊,不僅非常甜蜜,觀眾之間的共鳴也是非常強烈,絕大部分觀眾就特別愛看這類浪漫愛情片段,而有些劇中演員因為劇情代入感太強最後甚至因戲生情走到了一起,因戲生情的4對明星,前3對都幸福美滿,而他們卻最終形同陌路。
  • 有過這兩種經歷的孩子,長大後會與父母形同陌路,太「戳心」了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常言道,虎毒不食子,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有的時候孩子卻不愛自己的父母,甚至與他們越來越疏遠。無論父母曾經做過怎樣讓人感動的事情,孩子都不會記在心裡。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與父母逐漸形同陌路。
  • 延禧攻略:瓔珞對傅恆稱呼的變化,比形同陌路,更讓他難受!心傷
    由聶遠、吳謹言、佘詩曼、秦嵐、許凱、蘇青等明星主演古裝電視劇《延禧攻略》自從開播後,劇情在前期還是非常甜的,而自從傅恆被迫娶了爾晴,傅瓔這對CP再也回不到從前了,那次魏瓔珞在雪中跪拜第一次遇見成親後的傅恆,直接從他旁邊越過,看都沒看傅恆一眼,可想而知,魏瓔珞心裡是很怨恨傅恆的,本以為魏瓔珞對傅恆的態度一輩子也就這樣形同陌路了
  • 農村怪象,婆媳一家人卻形同陌路,7天不說一句話,到底啥原因?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怪象,婆媳一家人卻形同陌路,7天不說一句話,到底啥原因?這些年農村發展很快,農村的變化也很大。農村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農村人的收入形式也變得多樣化,可是同時農村人也需要面臨不少新的問題,而在這些問題中也不乏有些老問題,也一直困擾了不少家庭。
  • 與這三大星座分手,等於形同陌路,以後幾乎不會有往來了
    與這三大星座分手,等於形同陌路,以後幾乎不會有往來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朋友和同事之間的分分合合都是比較常見的,而在愛情裡面我們有些時候也會因為出現一些糾紛而導致分手,可是分手後有的人還能繼續做朋友,而有的人卻形同陌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三個星座他們。
  • 《最熟悉的陌生人》:蕭亞軒深情演唱,分手後形同陌路的複雜感受
    來了,就動動手指,留下你愛的記號吧!《最熟悉的陌生人》:蕭亞軒深情演唱,分手後形同陌路的複雜感受對於蕭亞軒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這一首歌,雖然說這首歌是在1999年發行的,是蕭亞軒第一張專輯中的主打歌,這首歌是姚謙和小柯兩位華語資深音樂創作人根據蕭亞軒的特點而量身打造的一首歌,時隔將近20年的時間,如今聽來
  • 這個星座的愛總是沒有中間點,愛你時不珍惜,那就等著形同陌路吧
    愛情其實是挺神奇的事情,有些人一生只會愛一個人,並且會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而有些人一生會愛很多人,到最後只會和一個人攜手共度一生。講到這,你會發現愛也是分不同的,有的人愛你時和不愛你時的表現一點沒差,而有的人愛你時轟轟烈烈,不愛你時,你就是陌生人,你是誰呢?
  • 中國基層老年女性情感世界:56歲自駕遊,61歲迷靳東,皆因缺真愛
    一天,備受壓抑的她終於想明白了,她再也不想給丈夫當免費保姆了,她決定出去走走。臨行前,她給家人做了一大罐辣豆醬。旅途中的蘇敏,像換了個人,笑容越來越多。 現如今,中國的中老年已婚女性似乎集體進入了叛逆期。年輕時,她們在備受壓抑,中老年時,她們的精神才開始覺醒。而一旦精神覺醒後,她們可能會做出驚人之舉。黃月迷「靳東」,蘇敏自駕行,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 為愛可以付出一切,但一旦不愛了就形同陌路的星座
    不過,同樣的有一些人,他們在愛一個人的時候確實是如此,但是一旦不愛了,那就真的如同陌生人一樣,形同陌路。而之後,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水瓶座:水瓶座的人雖說是那種敢愛敢恨的一類,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感情之路卻是十分坎坷的。因為他們有時候甚至分不清什麼是友情還是愛情,也不知道怎麼才叫真正的愛一個人。
  • 相愛時轟轟烈烈,不愛時形同陌路的瀟灑星座女,有哪些
    俗話說「如果愛請深愛,不愛請放開」。在愛情裡,從來不分先來後到,也不分時間長短,只有愛與不愛。所以相對於一些比較忠貞於愛情的人來說,相愛的時候,她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愛的轟轟烈烈。不愛的時候也會理智地放下過往,不再糾結在過去當中。
  • 夫妻形同陌路,為何還勉強維繫婚姻?理由雖有不同,但都是苦自己
    昨天的一篇文章得到許多網友的吐槽,大致內容是講,一個已婚女人因為得不到丈夫的陪伴,沒有夫妻之間的情感互動,她丈夫只給了她富足的物質生活,最終她積攢夠了委屈後,選擇了離婚。很多網友都說,這個女人有點作,放著富足的好日子不過,非要挑剔丈夫不能給她關懷。
  • 一個區級榮譽稱號讓兩位老師形同陌路,評選先進真的是激勵嗎
    三是最終教研組長心願落空,兩位老師形同陌路雖然這位教研組長的話有幾分道理,因為校長早已把自己的思想散播到老師們心中,所以在集體投票環節,教研組長還是落選了。於是,她把不平的眼光也投向了那位「中標」的老師,兩人見面形同陌路,以往團結和諧的一年級組,現在成了全校最冷清的團隊,大家心有芥蒂,不再像往日一樣互相溫暖、互相包容。一個「先進」,打破了平靜的湖面,掀起了陣陣漣漪。評選「先進」的目的,是為了表彰優秀,樹立榜樣,營造一種正向能量。
  • 從曉明哥到黃先生,黃曉明Baby形同陌路,地位轉變明顯
    另外,Baby還提到了黃曉明和李菲兒同框可能是節目噱頭,並稱是他人財路,他人很有可能也是指黃曉明。 兩人在回應中對彼此的稱呼對比明顯,而且彼此都沒有轉發對方的回應,自然引起網友的各種猜測,兩人的關係看上去非常的冷淡,從熱戀期間的曉明哥到如今的黃先生,黃曉明和Baby這兩年的表現,可以用形同陌路來形容
  • 龍珠 幾十年後為何悟空家和布爾瑪家形同陌路?這一切都怪悟空
    在動漫中曾經就發生過這麼一幕,那就是當悟空死後不到一百年,這兩家人竟然形同陌路了,這究竟是為何呢?在《龍珠》動漫中曾經悟空的曾曾孫子和貝吉塔的曾曾孫子,在天下第一武道會上對打,有趣的是悟空一家人和布爾瑪一家人似乎已經變得不認識,這難免讓人大跌眼鏡。要知道曾經布爾瑪一家和悟空一家可是關係很鐵的,即便是平時再不怎麼走動,也不至於造成現在兩家人的後代都不認識的地步吧。
  • 相愛的時候是如魚得水,不愛的時候形同陌路,你的愛也是這樣麼?
    禁受想想,愛你正本不簡單,立誓不再想你,再也不戀你,再也不愛你,緘口再也不提你的,只是在翌日無心接到了你的手機,心底還是忍不住一絲疾苦,眼底仍是忍不住流出一滴淚水。是啊,借使倘使再也不聽到你的音響,我如故不知道,本身原先照樣這麼在乎你。夏季的暖風輕掠臉蛋,而心卻冷的像冬日。曾經,就在如許的夏曰裡,我們的認識,那樣漂亮。
  • 百億口服美容市場風口又起,中老年女性如何美容 |中老年|口服液|...
    其次口服美容介於普通護膚和專業醫美之間的方式,順應了「以內養外」的傳統觀念,更容易被中老年女性接受。「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本文將對中國口服美容市場做一個回顧,重點關注代表性產品以及其營銷方式,並在此基礎上對如何針對中老年群體進行口服美容產品的研發及營銷這個課題進行探討。
  • 「悅讀周刊」《坡道上的家》:那些被忽略的痛點
    □劉睿《坡道上的家》,延續了日本女作家角田光代的一貫風格,誠懇而犀利,尖銳又溫柔,以女性視角揭示社會痛點,了不起的是,它關注的是那些被忽略的痛點,那些常被認為 " 沒什麼大不了 "、" 熬過去就好了 " 的困境。
  • OK組合曾情同手足,也曾形同陌路,但「兄弟」就是兄弟!
    他說想給科比打電話告訴科比,他很愛他。他想在名人堂的儀式現場調侃科比,科比笑著擁抱自己,他很想念科比,如果當初自己沒有離開,那麼他們至少可以拿下10座總冠軍獎盃。而現在,一切都沒有可能了,言語中滿懷悲痛。曾經的OK組合確實風靡一時,他們這對組合給湖人帶來了三座總冠軍獎盃,也使得很多球隊頭疼不已。
  • 父子「形同陌路」?家長學3點,娃長大就不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父子「形同陌路」?家長學3點,娃長大就不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對於家庭而言父親的角色可能往往是講話少,但是無言自威的存在的。尤其是過去的年代的父親,作為家裡的一家之主,雖然沒有過多的語言表達,但是對於孩子的愛並不會少,同樣也難得可貴的是孩子給了父母足夠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