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求職前你可能要知道的事
三天前,我們和大家分享了一篇《關於「不想上班」的解題思路》的文章。
而我就是文章裡那位連看到公司同事們使用單面列印時,都會擔心公司破產的怕怕。
因為幾段糟糕的工作經歷,我產生了嚴重的離職 PTSD。
文章發出後,很多讀者都對「離職 PTSD 」表達了好奇。特別是接近新年,很多人都開始考慮在年後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所以今晚,想和你分享一些關於我和身邊朋友的離職後遺症。
溫馨提示你,這可能不會是一篇太過輕鬆的文章,但有機會,幫助你擺脫一段煎熬的工作狀態。
抑或是,為你的求職之旅提供一些參考。
第一個想要分享的故事,來自上周終於辭職的朋友亦凡。和她聚餐時,我發現她帶了兩個充電寶,並在等待上菜的十分鐘時間裡解鎖屏幕、下拉,然後閱覽、鎖定,這樣的舉動她重複了很多次。我有點吃驚,一年前的聚會中,提醒大家少看手機的那個人是她。當她第 7 次拿起手機時,我沒忍住表達了自己的困惑。養成這樣的習慣,是因為前公司的老闆很在意熱點信息,認為信息即財富,並要求每人都要進行熱點總結,每周進行匯報。其實大家都知道,信息的搜集能力和處理能力是兩回事,搜集再多的信息,如果無法有效利用,也不過是浪費人力,但迫於公司制度,亦凡也只能執行下去。然而已經離職一周後,依然在習慣的趨勢下,一遍又一遍地刷新和接收並不重要的信息。我看到她,好像看到曾經的自己。而我走出困擾的途徑,其實很簡單,我買了一個功能簡單的手機,在每個周末只帶這個手機出門。久而久之,即便我拿著功能齊全的手機,也甚至會忘記去瀏覽曾經不敢錯過的信息。如果你也想要治癒自己的信息渴求,不妨利用一些工具,強行打斷自己獲取信息的動作。接下來這個朋友,比亦凡更嚴重些,她甚至把自己的工作習慣,帶到了下一份工作中。笑笑在經歷了兩份高壓型工作後,成為了一個主動 996 的人。意識到自己的變化,是因為最近的下屬向她提出了離職。因為作為上司的她實在太努力了,讓下屬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有時甚至會因為笑笑仍在工作而不好意思獨自下班。而她的過分「能幹」,讓下屬的存在顯得可有可無,明明也是認真優秀的員工。笑笑覺得很不解,也很難過。因為她就是因為之前工作太過高壓,才選擇主動離職的,試圖給自己一些放鬆的空間。她去求助了前同事,詢問自己是不是真的這樣糟糕,而對方回了她一段話:你是奉獻型人格,很努力很用心,的確會給一起工作的同事一些壓力,這些壓力可能讓人成長,也可能讓人崩潰。她這才發現,自己在不經意間,把自己無法忍受的 996 工作習慣,帶到了現在的工作裡,甚至是在生活中,她也開始無意識地督促著自己的伴侶要上進,要變得更好。對她來說,離職 PTSD 已經不僅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開始對身邊人造成傷害。在這次事件發生後,她給自己定了目標:每一頓晚餐都要自己做,為了填飽飢腸轆轆的肚子,她終於可以做到準時下班了。這樣一來,既可以補償被迫上進的伴侶,也成全了自己想要練習烹飪的念頭。比起入職後才慢慢意識到後遺症的我,朋友小嘻是從上一家公司離職後,在過渡期發現自己喪失了很多表達欲。離職後,她空暇時間做了職業性格測試,發現從 E 開頭變成了 I 開頭,以往,她是一個擅長通過外部獲取動力的人,而現在卻更適合通過獨處獲取動力。小嘻發現自己患上離職 PTSD ,是因為一起住了三年的室友,在她去洗手間時用交警的手勢攔住了她的路。對方認真地看著她說:「你很久沒有向我吐槽你的公司了,也很久沒有一起吃頓飯了,我們現在的對話,一周不超過 5 句……」上一份工作,因為公司權責不對等的糟糕管理,作為項目負責人的小嘻從來都沒有決策權。她常常在各個部門中間像陀螺一樣地周旋,問詢信息,安撫其他同事的情緒,再等待層層反饋。很多次,她都需要定著鬧鐘等待一個可以執行的決定,再把這個信息傳遞給相關同事。最讓人憤怒的是,最後的功勞往往是決策者的,而她只是「提供了想法」、「搜集了資料」、「傳遞了信息」而已。離職後,小嘻發現自己終於可以擺脫這樣的狀態了,但時間久了,發現自己仍然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勁兒。如果不是室友的提醒,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會繼續做一個「不說話的人」多久。為了防止自己繼續深陷這樣的情緒中,小嘻和室友去吃了頓飯,傾聽對方最近的煩惱和趣事,這才有所緩解。而如果你正打算入職一家新公司, 小嘻會建議你,不妨先提前打聽清楚公司內部的工作流程。我曾待過的公司中,一家倒閉,一家破產,一家性騷擾,一家無償 007。也因此,在進入現在的公司後,我時刻都在擔心「意外」來臨。所以在入職 WYN 後,凡是和錢扯上關係的事,我都會有憂慮:實際上,這樣的憂心是有些好笑的,但慶幸的是,面對我一連串有些好笑的問題, 現在的老闆 Blake 都會很認真地給予回答。比起之前連問出口的機會都沒有,他的坦誠,至少給了我很多繼續工作的信心。如果你進入一家新公司後,也產生了這樣的離職後遺症,可以找一個適合的時機和同事或者你的上司聊一聊。和朋友們聊完以後,我發現,一段不愉快的工作經歷,就像經歷了一場糟糕的戀愛。讓人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帶著輕鬆的心情去迎接新的生活。我的朋友經歷了一段很糟糕的職場 PUA ,從隨性灑脫到中度抑鬱也就半年的時間。當我問起她這段經歷的時候,她提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名字:李誕。她說因為前上司和李誕長得很相似,離職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很討厭這樣相似的臉。但她也清楚,這是遷怒,於是繼續看李誕的很多節目,因為他的言論哈哈大笑。如果說把這種「後遺症」比作心魔的話,我想她已經找到了和心魔相處的方法。不知道看到這裡的你,是不是也有過一些糟糕的職場經歷,它又給你的生活帶來過怎樣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