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院
碾壓清華南大
今天有一個大消息你可不能不知道!
前段時間阿里舉辦了一場全球線上數學競賽。這場數學競賽由著名的阿里達摩院舉辦,是全球唯一的線上數學競賽。
更有意思的是,這場競賽報名沒有任何門檻,只要村裡通網了就成。
經過大半個月的預選賽角逐,挺進決賽圈的選手名單終於在今天公布了!
全球來自71個國家或地區的五萬多名參賽選手中,僅有1%的人,即516人獲得了決賽圈絕殺的資格。
本屆預選賽中,不僅出現了滿分200分的「滿分卷」;
還有十多位「00後」中學生晉入決賽,最小的選手只有14歲;
決賽名單中,90後成為絕對主力,佔比超過80%以上。
滾動查看516位學霸名單哦
而這516位數學大神中,來自北京大學的參賽選手佔了足足81人!位居高校分布榜榜首,人數是清華大學的四倍!
難道.這是北大數院的學神們組團出來練級了?
果然北大數學的龍頭地位無人能夠撼動!不愧是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A+級的存在:
超模君不怕你驕傲!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誇誇北京大學的數學天才們!
其實,凡是能夠晉入決賽名單的選手都不會是「無名之輩」,許多人早就是數學競賽領域的「小名人」了。
而北大的學子就更不一般了!作為中國最好的人才搖籃之一,北大的數學系簡直就是「學霸多如狗,學神滿街走」的狀態。
超模君就給大家隨手介紹幾個晉入決賽北大選手吧!
第一位要介紹的選手名叫陳澤坤,目前就讀於北大數院(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喜歡看《最強大腦》的模友應該對他會有印象,他參加過2018年的《最強大腦》,取得了11名的好成績。
北大數院(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號稱北大四大「瘋人院」之首。
正如該院學生所說:在北大數院,要麼你有虐待別人的實力,要不你有承受別人血虐的韌性和忍耐力,舍此兩條,別無其他……
從興趣愛好來看,這位陳澤坤同學大概是那種能虐別人的學神吧?
這位提起學習就露出微笑的學神,在天才雲集的北大數院被稱為「數學怪才」。
2017年,陳澤坤參加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希望杯、華羅庚杯等競賽,斬獲多枚獎牌。
不僅如此,北大校內的獎項他也是年年都拿一等獎,該拿的獎全都拿了一個遍。
第二位選手也同樣來自北大數院,名叫周達明。
他高中就讀於武鋼三中(湖北省重點高中),這位學霸從高中開始加入奧賽隊,開始接受嚴格的數學競賽訓練。
2016年,周達明在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斬獲第一名。同年與北京大學數院籤約一本線自主優錄。
在我們還在考慮要不要直接放棄高考數學最後一道大題的時候,這位大神對自己的要求就已經是:一張滿分150的卷子,決不允許自己低於140分。
第三位要介紹的選手叫胡蘇麟,他高中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東省數一數二的重點高中)。
高一時就獲得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獲得CMO(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高二更是入選中國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隊,還斬獲了在英國巴斯舉行的第6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
在其他同學備戰高三的暑假,胡蘇麟同學已經收到了北大數院的錄取通知書。
奧賽班老師評價他:「他是第一個被我主動勸不要交數學作業的學生。他對數學的痴迷程度在於,從不肯去糊弄問題,不為得分去做,不為考試拿好成績去學。」
我們介紹的這三位同學已經很厲害了!但是要和他們的師兄們比起來還需要繼續努力!
北大數院的師兄們到底有多強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北大數院有個「黃金一代」的說法,黃金一代中的很多人如今都在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實驗室為人類技術的進步做著不懈努力。
比如知名度最高的惲之瑋,人稱「惲神」。
18歲已經輕鬆斬獲第41屆IMO金牌,也是當年中國隊唯一獲得滿分的選手,同年被保送進入北大數院。
大學期間,他每年的績點都是年級第一,看理論書籍就像我們看小說一樣,並且每天都會樂此不疲地花10小時以上來研究數學。
「我的大學生活很快樂,因為可以用所有的時間來學數學,而且是向深度學習。」
後來,惲之瑋赴美讀博,2012年因其在「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等方向諸多基本性的貢獻」獲得SASTRA拉馬努金獎。
5年後,又和同是「黃金一代」的張偉一起證明了函數域中的高階Gan-Gross-Prasad猜想。並因此獲得了有著「科學界的奧斯卡」美譽 的科學突破獎-數學新視野獎。
就連北大數院的同學都忍不住驚嘆,「我知道他很強,但沒到他這麼強,最後我才發現是我對「強」的定義太局限了。」
二、數學奇才,第47屆IMO的滿分金牌得主
北大數院出過一個奇人。他最引人津津樂道的事跡之一,就是曾在高中期間撰寫了一篇比賽論文《冪數列求和縱橫引論》,試圖證明這一難題。
這篇論文一登場,就把全場的評委驚著了,在場的評委竟然沒有人能理解這位天才高中生的論文內容。
評委們只好問他:「你是如何想到去解這個世界性的難題呢?」他理所當然的答道:「我從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想了。」
這位天才就是柳智宇。
聰明絕頂的他以滿分成績,摘得第47屆IMO金牌。輕而易舉的贏了大數學家舒爾茨,同時也被保送到了北大數院。
更傳奇的是,從北大畢業後,他放棄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選擇來到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出家為僧,法名賢宇。
作為一介凡人,你怕是永遠猜不透天才的腦子裡在想什麼。
韋東奕,人稱「韋教主」,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天才,自幼受父親(數學教授)的影響,對數學近乎痴迷。
而年僅15歲的他已經順利入選數學奧賽國家集訓隊,強大得讓他的隊友都忍不住驚嘆,「韋東奕創造了24道題完成23道半的記錄(唯一沒解出的那半道其他隊員更是全軍覆沒),連國家隊最厲害的教練都嘆為觀止。」
也是因為他,中國數學奧林匹克才誕生了第一個在國家集訓隊所有考試中均獲得滿分的記錄。
韋東奕還連續獲得第49屆、第50屆IMO的滿分金牌,被北大數院直接提前錄取。
2013年,韋東奕毫不費力地斬獲了華羅庚金獎、陳省身金獎、林家翹金獎、許寶騄金獎、個人全能金獎以及周煒良銀獎。
這意味著「他憑藉著一己之力就碾壓了北大的主要對手清華和中科大。」
甚至連許多美國名校的考官當場向韋東奕發出邀請,「只要你來我們學校讀書,你連英語都不用學。」
這3位大神師兄可能也僅僅只是北大數院的冰山一角,天才正是北大數院最不缺的。
據不完全統計,1952年院系調整以來,數院先後培養出近8000名畢業生,一大批優秀的數學家和其他方面的專家分布在各行各業,成績斐然。
數學是創新科技背後的必備基礎學科,如今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背後都由基礎數學支撐。
北大數院老一輩的「黃金一代」,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科研力量的中堅力量。而通過這場競賽,我們看到了新一代的「黃金一代」正在成長!
他們都是百年學府中的莘莘學子,他們將活躍於國際舞臺的科研前線,無論天空有多大,飛得有多高,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北大數學人。
作者簡介:超模君,新晉理工科老爸,數學與交叉科學教育自媒體博主。推出數學界最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在公眾號中,回復「轉載」
選購數學科普正版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