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好未來公布了2020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在教育行業一石激起千層浪。
不僅是因為在2020財年好未來由盈轉虧,淨虧損1.102億美元。更是因為財報中的一條投資協議。在好未來2020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中披露,公司最近達成一筆1040萬美元的投資協議,以換取一家在線1v1英語培訓機構的控股權益。
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家在線1對1英語培訓機構很有可能就是此前好未來不斷投注DaDa英語。但好未來方面並未對此正面回應。
DaDa與好未來
未來網記者了解到,在DaDa的C輪和D輪融資中,好未來都作為主要投資方出現。
企查查顯示,DaDaABC(噠噠少兒在線英語)成立於2013年,所屬上海卓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青少兒外教英語教育網站,為5-13歲小朋友在家通過網際網路與中教或外教一對一學習英語,師生雙向視頻,產品包括一對多視頻上課、一對一視頻上課、一對N直播教室、公開課。
早在2018年1月,DaDa就已獲得了好未來與老虎環球基金總額達到1億美元的C輪融資,成為當年在線教育領域投資過億元事件。兩個月後,雙方又達成合作,噠噠英語宣布與好未來所屬子品牌「家長幫」戰略合作。
當年6月DaDa推出浸入式互動直播課程平臺「DaDa TV」時,宣布引入了好未來研發的「光梭互動服務」技術。
2019年DaDa獲D輪2.55億美元融資,由華平資本領投,好未來、湧鏵投資跟投。
企查查股權信息顯示,欣欣相融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實為DaDa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1%。而欣欣相融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則是好未來創始人兼CEO張邦鑫,持有75.5%的股權,最終收益股份為23.427%,為DaDa疑似實際控制人。而DaDa創始人兼董事長郅慧最終收益股份為19.81%
企查查截圖
此前,DaDa英語接連被曝出負面消息,先是DaDa傳出內部管理層變動,其創始人兼副總裁沈曉鳳離職;又被爆實際融資數額與公布金額不相符、上海銷售團隊裁員近九成等。另據消息,DaDa英語在 2019 年的確認收入在6-7億人民幣之間,確認收入金額雖然不低,但連續數月都處於虧損之中。
今年3月,又曝出 DaDa英語銷售、網絡運維等多部門裁員。
DaDa不斷被爆的背後,實則是在線教育一對一模式長期存在「規模不經濟」的問題。1對1規模不經濟,屢遭詬病
市場上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機構,其中主打1對1模式的機構成為了「主流」之一。而眾多賽道中,在線少兒英語將「1對1模式」發揮地淋漓盡致,而資本也不斷投注。
2016 年 51Talk 赴美上市,在線一對一模式一時風頭無二。在線少兒英語是2018年融資規模最大、融資案發生最為集中的領域。其中,在線少兒英語如VIPKID、DaDa英語、蘭迪少兒英語集中獲得大額融資,VIPKID於2018年6月獲得約5億美元D+輪融資,是2018年最大額的融資案。「過億美元的融資」無疑將「在線少兒英語1對1」推向高潮。
眾人矚目之下,「獲客成本高昂」「盈利遙遙無期」「瘋狂燒錢」等質疑聲也不絕於耳,而對於一對一模式「規模不經濟」的聲音也不少。即規模越大,複雜度越高,成本越高。
「教育機構獲取流量後將規模擴大,到一定規模後謀求下一輪融資,融資後燒錢買流量。資本市場利好,邏輯行得通。但在資本寒冬期,流量打法難以跑通模式。」鯨魚外教培優 CEO 吳昊曾表示,規模效應與流量打法相對應,本質上是花錢買量思維造成的結果。流量打法成立的前提是佔住足夠多的市場份額,並憑藉規模效應盈利。而流量競爭是跨行業的競爭,成本註定越來越高,教育機構教學效果和口碑轉介紹率無法提高,規模越大,經濟模型反而越差。
曾有分析稱,一對一在線教育難以盈利,主要問題之一在於班型。目前在線一對一英語機構,多數都採用了外教教師資源,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上課所需費用。
一方面,師資成本高。從收入成本看,一對一模式下,老師的薪酬成本難以壓縮。且擴大規模需要海量提升師資,而教師培訓門檻低,隨著教師數量增加,管理的難度和成本激增。如何兼顧發展速度與師資數量和服務質量,成為一對一模式的痛點。
另一方面運營成本高。一對一模式從興起至今,由於行業的同質性高、競爭性高,且一對一模式的研發、師資、管理成本高,雖運營模式簡單,但拉升了運營成本。
最後,獲客成本高。雖然一對一模式客單價高,但獲客成本同樣很高。紅海之中,流量越來越來貴,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盲目燒錢買量,最終導致爆雷。加之受限於師資匱乏與有效的營銷渠道稀缺,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資本進行產品打磨,不論是拉新或口碑轉介紹,獲客成果寥寥。可如若放棄營銷,就意味著放棄巨大的市場空白。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分析新東方一對一業務的發展歷程時曾提到,「在測試模型時,怎麼都擺不出來一對一能夠賺錢,再看數據,利潤就是3%到5%,一不小心這個公司就是虧損的,當時我認為這個模式如果不轉型就做不大,而且有風險。」
1對1未來出路在何方?
VIPKID、DaDa、51Talk、vipJr四家均是一對一模式為代表的在線少兒英語第一梯隊,曾經的格局形勢正在急劇分化,VIPKID遭遇融資事故,DaDa繼去年裁撤數百人後又在今年二月下旬裁員70餘人,vipJr連同母公司iTutor集團整體被中國平安戰略入股。
在無法解決一對一模式盈利的情況下,賽道玩家為彌合模式帶來的痛點進行了不同的探索。
51tlak、VIPKID在2018年先後推出了小班課業務。2018年51tlak更是進行了轉型,重新回歸菲教一對一業務,並注重非一線城市的拓展。
前不久,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宣布,旗下青少兒在線教育品牌vipJr全面升級,啟用新品牌名「平安好學」。針對5-8歲孩子,推出「真人外教在線互動課」,該課程為1對4的小班課程。
而在今年1月,VIPKID旗下大班課業務正式更名為「大米網校」,聚焦中國小學生在線大班直播課。主打英語、數學兩大學科。目前,VIPKID的營銷重心已經轉向大米網校的在線大班直播領域。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線1對1模式並沒有真正跑通,行業仍然處於持續虧損狀態。
iTutorGroup創始人楊正大曾表示,「在線一對一將成為歷史,小班課才是未來主流。」相比多次被詬病「規模不經濟」的一對一模式,小班課模式或許更被如今的資方和創業者看好。
關於本次DaDa收購事件,藍象資本的邱彥峰認為「在線教育的盈利問題」是值得長期探討的話題:「在線教育帶來的究竟是集中度的紅利,還是創新帶來更高商業效率的紅利?如果是集中度紅利的話,投資人會更容易入局,但是容易忽略創新帶來的效率和體驗損耗,導致公司的實際經營沒有長期持續的基礎。」
在線1對1的出路在哪裡?似乎仍需等待行業探索。
來源:未來網 作者:張冰清 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專家解讀來了!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19教育發展大勢
◆俞敏洪建言培訓機構整治:增教師證考試機會,整頓講方法
◆理優教育「停課」,家長哭訴:課還沒上,兩年的工資沒了
◆尚德、新東方等被「拉黑」?多地公布培訓機構「黑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