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6日電(上官雲) 26日晚,華爾街英語創始人、人生經歷頗富傳奇色彩的提香·帕奇尼尼新作《贏者之心》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談及寫書初衷,帕奇表示,這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希望能夠給在行走在未來道路上的年輕人以啟發和思,「直到30歲我發現,對教育的熱愛才是自己的幸福。我也經歷過困擾,但生活是一次美好的旅程,你要相信自己,相信生活。」 據悉,本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陽光博客聯合出品。
傳奇經歷:曾被宣布接近死亡 懷揣2000美元創業
帕奇因創辦「華爾街英語」而被公眾熟悉,亦曾被評為「最能洞悉人性,最精力充沛的人之一」,而他一生的經歷也頗富傳奇色彩——懷揣2000美元創業,曾積勞成疾被宣布接近死亡。談到這點,帕奇微笑著表示:「生活是一次美好的旅程,你要相信自己,相信生活。」
帕奇的第一家公司於1964年成立,本以為可以開始創業之路,但僅一年便宣告失敗。1972年,帕奇與人聯合創辦公司,後又開發了一種在當時具有革命意義的英語培訓方法,並由此開始了他始料未及的商業傳奇。
1985年,因擴張過快導致現金流中斷,帕奇的公司被迫宣布破產,他本人也積勞成疾,死亡逼近,被宣布接近死亡——「不會超過三個月」。帕奇不得不停業進行休養,但3個月後他奇蹟般地康復了。此時的帕奇身上僅剩的2000美元,他決定在瑞士一家報紙刊登廣告,尋找投資人,隨後創辦第一家華爾街英語培訓機構,並於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很快站穩腳跟,在經歷十多年的經營,學員人數逐步增加,其中不乏李冰冰、林心如等明星。
如今的帕奇在巴塞隆納、北京、三亞三地過著退休生活,並在歐洲、拉美、中國等地巡迴演講、著書立說。帕奇說,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喜歡思考和提問,在20歲到30歲的十年間,他曾換過很多工作,直到30歲的時候發現,對教育的熱愛才是自己的幸福,「商業只是一種結果,不是我最終想要的。」
新書分享感悟:幸福的最終方式是讓身邊的人幸福
或許在讀者意料之外,帕奇本次推出的《贏者之心》並非一本講授商業秘訣的作品,而是與人生智慧有關。在這本書中,帕奇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幸福成功學。在帕奇看來,幸福的最終方式是讓身邊的人幸福。在這個人們認為幸福和成功只能是「打敗對手」、「你死我活」的時代,帕奇的理念無疑讓人耳目一新。
「最棒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自己身上能有些東西跟人分享,能對人們的生活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能讓人們從自己身上得到一些對字跡幸福有益的東西。」帕奇說,而這些都是知識在過程中活動的產物,而非結果,「人不能簡單的被一項指標定義,所以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成功的人」。我們需要的只是這些外在成功為幸福的感受錦上添花。」
當下快節奏的生活會給人們帶來巨大壓力,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學子,常會困擾在夢想與現實之間。談到這個問題,帕奇說,幸福與成功不是一回事,二者不能混淆,「人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一件事情、一個事業上。但事實上,幸福更容易讓一個人成功,成功卻未必一定會讓人們幸福。人生路上所取得的成功只是幸福的額外獎勵,但絕對不是全部,也不是最終目標。」
帕奇表示,《贏者之心》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希望能夠給在行走在未來道路上的年輕人以啟發和思考,以一顆「贏者的心」去闖蕩自己的未來和幸福,「我能做到的,任何人都能做到。」